拉瑞恩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 豆瓣
作者: [英]乔治·拉雷恩 译者: 张秀琴 2013 - 7
2022年12月9日 已读
挺好的综述。距离初读《形态》与《手稿》已近十年,许多想法都已改变。豆不让评价这本,是因为说了太多大实话,还是因为指出了毛的所谓主次矛盾论在哲学上的谬误?对阿尔都塞和自然辩证法的批评一针见血,前者放弃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能动性,而后者用“自然”概念替换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却依然将矛盾作为所有存在物的本体论原则,由此丢失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特征: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从未给过对自由王国的具体描述,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倡导一种有待实现的终极目标,他批评鲍威尔正是因为在后者那里“人为了历史而存在,成了历史这个形而上学主体的体现者”。唯有到实践中去。还是得读黑格尔,还想读《雾月十八日》。
意识形态 拉瑞恩 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