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轻盈甜点的秘密 豆瓣
作者: [日] 辻口博启 译者: 余青葭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1
东京自由之丘人气甜点店 Mont St.Clair 主厨辻口博启倾力打造
...................
※编辑推荐※
◎ Mont St. Clair,是位于东京自由之丘的一间小小的西点店,其创始人兼主厨辻口博启,18岁开始接触西点,苦心修行,23岁就成为了日本 史上最年轻的西点技术大赛冠军,此后更是在各种比赛中连连获胜,在他30岁的时候获得了法国里昂世界杯糕点大赛糖艺冠军。现在,Mont St. Clair 凭借独特的口感和创意,出现在各种美食指南和排行榜,早已成为众多烘焙爱好者的朝圣之所。
◎ 辻口博启对传统法式名点进行大胆创新,制作出极具轻盈感的糕点,让无数食客为之叹服,想要一吃再吃。本书中,辻口博启公开了 Mont St. Clair 备受欢迎的糕点食谱,并亲自揭开轻盈口感的秘密。
...................
※内容简介※
想一窥糕点达人坚持的好味道吗?
巧克力的微苦、咖啡的醇香、应季水果的酸甜……
与宛如雪花般的轻盈蛋糕交织成入口即化的黄金比例,
这是一本烘焙爱好者的完美进阶指南!
由经典甜点进化至辻口师傅的个人创新食谱,将甜点带入更深层美味。
异世界食堂 (2017) 豆瓣
異世界食堂
6.5 (22 个评分) 导演: 神保昌登 演员: 诹访部顺一 / 上坂堇
在商业区附近的某条商店街角落,有栋挂着狗招牌的住商混合大楼,那间店就在那里的地下一楼。门上画了猫咪图案的餐馆──“猫咪西餐厅”。创业五十年以来,一直持续满足商业区上班族们的胃。虽然是西餐厅,但西餐以外的菜单也非常丰富,是间只有这点勉强称得上特征的普通餐厅。
这么一间不起眼的小餐厅,在每周六都会对外公休,但是其实在这天都要迎接“异世界客人”的光顾:每到这天,店内的墙上就会出现一道门,这群客人不论是人族、魔族、鬼族、精灵族、蜥蜴人族、吸血鬼族、兽人、传说的魔龙(!?),都会从“门内”光临!
那些触动来客铃、无论出身还是种族都五花八门的访客们追求的,是极为稀奇又不可思议的美味料理。不对,那些都是商业区的人早已看惯并吃惯的料理。不过对“星期六的客人”=“某个世界的人们”来说,全都是前所未闻的料理。“某个世界”的人们,将能端出特别极品料理的“猫餐厅”称作──“异世界食堂”。这个星期,来客铃的铃声也将再次响起!
2018年5月26日 看过
看得挺开心虽然追了一年才看完……评分好低?
动画 治愈 美食
深夜食堂 01 豆瓣
9.2 (38 个评分) 作者: [日] 安倍夜郎 译者: 丁世佳 新經典文化 2011 - 10
下班後的深夜,
總有個地方等著你光臨……
吃飽了,心暖了,
明天再繼續加油!
療癒日本百萬讀者的日常酒飯事,暖心開張!
☆第55回小學館漫畫大賞得獎之作
☆二度改編日劇播映,觀眾一致好評推薦
☆全系列銷量突破百萬冊!
「一天又結束了,當人們趕路回家的時候,我的一天才正式開始。菜單只有牆上寫的這些,你也可以點你想吃的,我做得出來就幫你做,這就是我的經營方針。營業時間從午夜十二點到早上七點,人們稱這兒叫『深夜食堂』。你問會不會有客人來?喔,還不少喔!」
安倍夜郎的作品《深夜食堂》以都會區巷弄裡從深夜開始營業的食堂為舞台,將老闆做出的平民料理,與形形色色的客人的故事融合,時而溫馨時而憂愁,不僅散發料理的香氣,也洋溢最質樸的人情味。
不管是黑道大哥的純情回憶、半紅不黑演歌女歌手奮鬥史,或是AV男優與家庭的羈絆,都在食堂老闆做出一道道平凡但美味的料理後,故事就展開了。每一集劇情把主軸放在各個階層、不同身份的客人身上,用人與人的關係將故事連結,用料理帶著故事前進,看著看著甚至覺得闔上書本,拿著錢包下樓,走到巷口轉角,深夜食堂就在那裡亮著暖暖的黃光,等著你光臨。
名人推薦
工頭堅、王宣一、吳念真、青木由香、馬家輝、張大春、
葉怡蘭、黎智英、歐陽應霽──感動推薦(按筆劃排列)
名家推薦
「就像旅行中偶然踏入一間令人終生難忘、津津樂道的屋台,經短暫看過這部日劇就深受吸引、影像和劇情揮之不去。有這樣的精彩原作,難怪拍出不凡的劇情來。」——工頭堅(國際領隊、資深部落客)
「好生奇妙的一部美食漫畫。淡淡的、靜靜的,澹泊樸素得彷彿未經修飾,然咀嚼間,卻盡是滋味;就好像,書中的料理一樣。引人時而垂涎、時而噙淚,時而,不自覺地淺淺微笑了起來。味蕾與心靈,同覺芬芳甘美。」──葉怡蘭(飲食旅行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讀者推薦
*「我要當深夜食堂的頭號客人!」
*「短短十頁就讓我大哭不已,真不該在別人面前看這本書QQ」
*「不同來歷的客人在食堂裡相遇,他被她療癒,她又被他拯救而繼續活下去……這種踏實的感動,就是人生吧!」
*「沒想到簡單的料理也能牽起人與人之間共同的情感,看完心裡湧現滿滿的感動。」
*「雖然書裡都是平常就吃得到的家常菜,看完還是莫名想吃、想吃、好想吃 ~ 肚子餓死啦!」
*「畫風濃郁且獨特,帶著一股令人平靜的力量,讀完心情也跟著暖和起來。」
導讀
家常菜配上小故事,讀暖呼呼的《深夜食堂》
最近日本很流行這種道地的樸實風物。即使樸實,只要慢慢地好好品嚐這些風物,即會一點一滴地沁入內心而蔓延開來,這正是大家所追尋的氛圍。
不論是音樂、藝人還是電影等,即使是所謂的低調奢華,只要是美好的事物,就會被大家重視,這樣的日本,還不錯吧?這部《深夜食堂》裡的菜色及故事,不過就這麼小而美的簡單篇幅,卻深深地抓住到日本人的心。讀完後,就會感嘆美好的時代來了呢!
這麼說來,台灣人能理解嗎?
日本對於章魚形狀的紅香腸與荷包蛋招架不住,這間食堂的菜單上盡是讓日本人回憶的食物,而且這些菜色可不是一般餐廳及食堂可以吃得到的,所以就算真的學著了而做出來之後,也不是好吃到跳起來的美味料理。不過,一篇篇有故事的食物激起讀者一頁頁的回憶,可真讓人停不了手。
我記得章魚造型的紅香腸,是小時候媽媽用心準備便當時的必備菜色,並不是切成這種章魚模樣後,味道就變好吃了,而是因為這是每個日本人小時候擁有的母愛,想不到長大之後就不再吃了。再進一步想想,原來自己現在已不常有機會享用「媽媽的味道」了。所以,這部漫畫一定讓大家感同身受吧!
台灣想必有很多這樣的家常菜。食物的力量很厲害呢!只要胃記得住就無法忘懷。看到超級簡便的家常菜配上樸實又簡短的故事,特別吸引人目光、深獲好評時,我其實很開心。這些故事能在台灣出版,相信應該也是大家同樣渴求這股感動人心的力量,不是嗎?
真是個暖呼呼的小故事,而我現在就待在深夜食堂裡頭呢。
文∕青木由香(作家)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2012) 豆瓣 TMDB
所属 : 舌尖上的中国
9.0 (575 个评分) 导演: 陈晓卿 演员: 李立宏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 进厨房,走向 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2012年6月9日 看过
http://jishi.cntv.cn/sjsdzg/videopage/index.shtml 有好多奇怪的解说词,但还是看得很感动,大半夜的我好饿啊。。。。好想吃老妈株的地瓜粥啊。。。
纪录片 美食
暴食江湖 豆瓣
8.4 (15 个评分) 作者: 焦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作者认为“肥胖是美的”,从小就对食物充满热情,他在上海闸北老丰阁,“独自吃了一整桌菜肴”,令服务员都惊异。他“双手各执一端:左手缪斯,右手烹饪,诗与美食,不相上下”。本书自然是靠右手端。感情用事的诗人,自然也可以感情用事地谈饮馔,然而,本书中,诗人却以严肃而庄重的态度发表靠右端的见解——每篇文章的副标题都以“论”字开头:论素食、论螃蟹、论牛肉面、论红酒、论樱桃……直到论餐馆、论厨师、论养生饮膳。其行文也颇有论文气势,起承转合,上下纵横,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但诗人毕竟是诗人,诗人的“论文”也颇有诗意,比如“论素食”,是诗人的愤怒——一段关于吃狗肉的经历而“起兴”的;“论螃蟹”中引李渔,极为生动形象,令人垂涎欲……
为国王们烹饪 豆瓣
作者: [英]伊恩·凯利 译者: 蔡得誉 / 邵群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0
《为国王们烹饪》的主人公安托南·卡莱姆担任过拿破仑、英国乔治四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御厨,为当时欧洲的许多帝王烹饪,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了解那个时代著名人物的口味,同时也奠定了法国古典菜式的基础,被誉为法国近代厨艺之父。《为国王们烹饪》“令人愉快地巡游摄政时代皇室厨房的幕后,配上可以自己动手尝试的菜谱”,将读者带入沉迷于美食的欧洲皇室,是传记,亦是皇室烹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