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豆瓣
作者: Gary Kemp Routledge 2017
Philosophy of language explores some of the most abstract yet most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philosophy. The ideas of some of the subject's great founding figures, such as Gottlob Frege, Ludwig Wittgenstein and Bertrand Russell, as well as of more recent figures such as Saul Kripke and Hilary Putnam, are central to a great many philosophical debates to this day.
In this clear and carefully structured introduction to the subject Gary Kemp explains the following key topics:
• the basic nature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ts concepts,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 Frege’s theory of sense and reference; Russell's theory of definite descriptions
• Wittgenstein's Tractatus, Ayer, and the Logical Positivists
• recent perspectives including Kripke, Kaplan and Putnam; arguments concerning necessity, indexicals, rigid designation and natural kinds
• The pragmatics of language, including speech-acts, 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Davidson’s theory of language, the ‘principle of charity’, and the indeterminacy of interpretation
• puzzles surrounding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sentences which ascribe beliefs to people)
• Quine’s naturalism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The challenges presented by the later Wittgenstein
• Contemporary directions, including contextualism, fictional objects and the phenomenon of slurs
This second edition has been thoroughly revised to include new key topics and updated material. Chapter summaries, annotated further reading and a glossary make this an indispensable introduction to thos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will b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students coming to the subject for the first time.
2021年9月29日 想读 应该是分析哲学的吧……用不上不过先马。
哲學 语言哲学
简明语言哲学 豆瓣 Goodreads
9.5 (15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 9
本书在200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哲学》一书的基础上翻写而成。新书面貌一新,只有少数段落保持原样。虽然篇幅有所缩小,但通过更简练的表述保留了主要内容,纠正了原书中的错误和不妥,思想性和清晰性有所增强。本书介绍了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中的语言哲学,此外也介绍了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这两位有深刻哲学思想的语言学家,探讨了语言哲学中的多种重要问题,如意义问题、隐喻与隐含问题、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以及语言与思想的关系问题等。
2020年7月28日 已读
极好的参考书,陈老师随意泼洒的吐槽让人莞尔。我们并不言说语言,而是在语言的层次上生存。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思考语言的本质,就是在审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如何在世存在。本书介绍的主要还是分析传统的语言哲学,读下来最喜欢的还是晚期维特根斯坦、奎因和莱考夫的隐喻学(实质是认知语言学)。Ted Chiang 的《你一生的故事》明显是受 Sapir-Whorf hypothesis 启发,反驳的人大多从经验论角度出发,要是能和本雅明的语言哲学结合就有意思了。“我们无需桥梁,因为本来并无鸿沟。”
分析哲学 哲学-语言哲学 思维 符号 语言
说理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华夏出版社 2011 - 5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集四十年从事哲学思考与研究形成的最重要的哲学专著。全书共分九章,以语言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述了相关的全部哲学命题,各章包括“哲学之为穷理”,“哲学为什么关注语言”,“哲学语法”,“论理词与论理”,“感知与语言分析”,“亲知与观念”,“看法与论证”,“普遍性:同与通”,“事情本身与事实”等。现代语言分析哲学源出自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以分析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达至问道穷理的目的。陈嘉映教授初入以德国理性主义传统下海德格尔研究入手,从而将西方二十世纪现象学潮流与分析哲学的深入研究紧密无间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学说体系。该书作者首先以“哲学何为”入手,说“哲学大致就是穷理”:“从一个道理追向另一个道理,谓之穷理。所谓哲学,大致就是穷理”。而穷理,在陈嘉映教授看来,就是一个在一定的哲学语法下对感知和语言进行分析的过程。这一分析在其发展中必会涉及亲身感知与观念形成的问题,进而,陈嘉映教授又探讨这一体系在论证等重大哲学命题。本书论证之深度和论理之严谨使其成为国内近三十年来少见之重要哲学著述,必将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注意和关注。
语言的圣礼 豆瓣
Il sacramento del linguaggio. Archeologia del giuramento
作者: [意] 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 蓝江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 4
编辑推荐
• 本书是阿甘本极具影响力的“神圣人”系列(Homo sacer II,3)中的作品。
• 阿甘本在追溯了主权、神圣性等思想的根源之后,转向了一个新领域:对“誓言”的哲学考古学研究。
• 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阿甘本对“誓言如何产生了我们的语言,乃至包括法律和宗教在内的我们的整个生活的基本框架”这一问题的精彩论证。
• 阿甘本致力于跟随本雅明的脚步,重拾被传统语言哲学所忽视的一个经典维度,即生命形式维度,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出语言哲学的真正根基。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阿甘本从意大利学者保罗•普罗迪的《权力的圣礼》引入,探讨了作为西方政治的基础的誓言现象的根源,并进一步探索了语言对我们生命形式以及生活意义的构建问题。
阿甘本认为,对语言的研究,需要一种考古学的努力,即我们需要发掘出,语言诞生的最原初的事件。而在阿甘本看来,这个最原初的语言事件,就是誓言。由于我们的一切语言关系,都是在誓言所构建的词与物的关系中塑造出来的,于是誓言便成为了突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规则的玻璃瓶的最主要的突破点。
一开始,阿甘本就拒绝了在巫术—宗教中寻找誓言的起源这一普遍观念,他认为誓言指向了一种对语言经验的特殊回应,这一回应催生了我们现在所知的宗教和法律。正是誓言让我们的政治体制和宗教体制成为可能。这样,誓言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便涉及一种元语言。那么,我们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依附在这种元语言之上,在元语言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才变得可以言说,我们才具有了某种体制和政治制度。
进一步的,阿甘本指出,真正的元语言哲学的任务,不是让语言脱离于生命形式本身,去探索语言的自在性体系,或者孤立地去谈语言内在的逻辑一贯性。阿甘本的语言哲学的价值在于,努力地将语言的装置(无论是语义符号学还是语用学)推向极致,在其最为脆弱的誓言一环,寻找突破口。
2019年12月29日 已读
断断续续艰难读完,几乎要心生厌倦。他试图用誓言解释牲人的起源,当今时代是个“没有誓言的时代”,而他期待在这空洞言辞与生命政治达到最疯狂的时刻出现一种上帝的“安济”作为拯救和希望?一如既往地只会对未来给出一个空洞的姿态,正可谓“渎神”。并非宗教和法给予了誓言以保证,而正是在试图固定作为述形式语言的誓言与事实之间的对应时产生了最初的宗教和法律。誓言,正如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所说,“城邦的败坏导致法律的增多”,誓言也产生于人类语言先天的不完善,伪誓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然而后面他又说人类语言产生于誓言?并非作为工具性的语言,而是确定了人的本质。活生生的言说的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产生于这种语言经验的断裂中。阿甘本绝不是要恢复一种元语言,而是要恢复语言的实践性。需读奥古斯丁、晚期维特根斯坦、福柯和奥斯汀
哲学 拜德雅 语言哲学 阿甘本
语言与死亡 豆瓣
Language and death:the place of negativity
9.1 (9 个评分) 作者: [意]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 张羽佳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4
海德格尔关于语言与死亡关系的论述召唤阿甘本走向语言之途,探讨声音与静默之于“有死者”的意义,窥探那尘封于埃琉西斯秘仪中的远古秘密。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从普里西安到本维尼斯特,从《俄底浦斯》的悲剧到利奥波第的田园诗,阿甘本游走于哲学、神学和诗歌之间,在否定性的深渊中追问声音与意义、语言与死亡之间的迷题。
《语言与死亡》是初版于1982年的一本阿甘本早期著作。他想破解的,是潜藏在人性的寓所之深处的秘密,那构成西方哲学本体论传统之根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那关于语言、死亡和时间性的纽结是什么?那言必称逻各斯的生物,他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无根性”状态?那神圣与暴力、那政治与神学、那声音与伦理、那话语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到底处于怎样的一种交织和互文性之中?声音是什么?否定性到底寓居于何处?
阅读此书,如同一次精神上的奥德赛之旅,从古希腊悲剧到当代语言学,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从悲怆的俄狄浦斯王到利奥波第的田园诗,到处有思想的惊喜,同时也会时刻受到语言的引诱。阿甘本将以上这些哲学的、宗教的、文学的乃至语言学的文本融为一炉,带给读者丰富而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阅读体验。
2019年9月29日 已读
仍然是太海德格尔式的阿甘本,直到第八天才有拨云见日之感。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对于摆脱形而上学根基的否定性的尝试都是失败的,阿甘本所要寻求的伦理的真正属于人的语言仍要回到 In-fancy 的语音实验中去。“如果你现在开口说话,那便是伦理”。别忘了ἦθος!
伦理 哲学 语言哲学 阿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