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竞赛
动物学实验 豆瓣
作者: 白庆笙 2007 - 7
《动物学实验》集编者20年之动物学实验教学经验,在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基础上,保持了动物学实验的经典内容,以文字加高清晰度的实物彩色照片和必要的模式图的形式讲解,使过去在实验中常常遇到的模式图与实物不符,操作时一些细微结构的分离和观察无从下手的难题迎刃而解,使实验课教材具备脱离理论课教材而单独使用的功能。
实验涉及内容包括各门类代表动物的形态观察与解剖、常见种类描述,以及昆虫纲和脊椎动物各纲的分类;解剖实验注重原位观察,强调整体与局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所有解剖结构实物照片均为作者亲自操作、拍照,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代表动物的典型结构;在细胞、组织学观察和形态解剖的基础上,加入了适量的活体局部取材及一些试验性质的操作内容。每个实验前均有导言简述该实验的意义、应用范围或该动物类群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研究进展;实验中用楷体和黑体强调操作要点,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和观察;对学生易犯错误予以提示;实验后罗列了相关实验技术;作业与思考题在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总结思考。附录中提供了常用实验药品的配方;书后有参考书目,供教师和学生查阅。
2020年12月5日 已读
給托尼老師推薦這個的時候發現沒有標注。此書的詳盡彩圖非常適合參照,不過解剖當然還是要實作,以及一定要對照理論書籍上的模式圖。
生物科学 生物竞赛
生物化学(上册)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王镜岩 / 朱圣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9
《生物化学》第三版被列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者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参考资料,重新编写完成。这本教材一方面力求与国际名著接轨,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及现阶段热点问题;另一方面结合中国生物化学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章节上仍采取先“静态”后“动态”的安排。
生物化学(下册)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王镜岩 / 朱圣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8
全书共40章,下册为第19-40章,内容包括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分解及氨基酸代谢、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核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跨膜运输、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等。每章都附有提要和习题,书后附有生物化学常用名词英汉对照、名词缩写、索引等,以便读者学习。章节仍按“先静态、后动态”组织编排,符合国内的教学习惯,便于教师教学使用和学生自学。
进化生物学-第3版 豆瓣
2013 - 1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生命科学规划教材:进化生物学(第3版)》吸收了最近几年进化生物学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古生物学、分子古生物学、分子人类学、进化的分子基础和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等诸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外进化生物学的部分教材,将现代综合进化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融为一体,从生物与环境、微观与宏观、表型进化与遗传系统进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阐明生物界进化发展的机制、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生命科学规划教材:进化生物学(第3版)》相对简要地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又突出了对达尔文学说的补充和发展。为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生命科学规划教材:进化生物学(第3版)》特配数字课程,其上有丰富的拓展资源。《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生命科学规划教材:进化生物学(第3版)》在内容上富有先进性、实践性和哲理性,对当代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将起到促进作用。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豆瓣
作者: 杨安峰 / 程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9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第一版。程红曾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后长期在动物形态学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到国外研修。《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第二版是在她的倡议并作了大量前期工作才得以启动的。另外,她接替我讲授本课的多年经验和收集的同学反馈意见,都为《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修订作了铺垫。《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新增加了第三作者姚锦仙,她对第三章脊椎动物的胚胎发生和发育以及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为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增加了人类骨骼肌肉的特点以及与生物力学相关的内容。《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统稿工作由姚锦仙负责。此外,她在为第二版的立项申请、与责任编辑的联系、补充文献资料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普通动物学-第4版 豆瓣
作者: 刘凌云 / 郑光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 8
《普通动物学(第4版)》是北京师范大学刘凌云教授和郑光美院士主编的《普通动物学》(第3版)的修订版,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动物学(第4版)》的编写力求能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并适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具有中国特色,第4版突出体现以下3个特色:
1.以动物演化为线索,突出进化历史中发生重大质变的事件(例如细胞、体制、胚层、体腔、体节、脊索、脊椎、凹忮、体温等)及其与动物组织、器官、系统出现或复杂化的相关性,使学生能结合动物进化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掌握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
书中对各类群及其代表动物的选取,以演化上、经济上和科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的为重点,并以我国动物为首选代表
全书着重加强基础同时根据动物学发展的现状,适当拓宽口径,增加了非重点的及新发现的小门类,供学有余力、有兴趣、有需要的读者参考
2.进一步精练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意加强结构与功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每章之后有思考题,便于教与学
3.全书注意介绍现代动物科学知识和动物学宏观与微观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如进化理论、行为学、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以及联系、反映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有关的新知识书中提出不少尚未解决、有待研究的问题,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刨新意识
《普通动物学(第4版)》可供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参考。
植物学(下册)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吴国芳 / 冯志坚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 4
第2版《植物学》的下册,各章基本上由原编者修订,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改和补充。蕨类部分增加了“维管植物分类”一节;被子植物一章增加了“植物命名法”、“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各亚纲的特征”等内容,并增添了几个科、属;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动态一章也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增加了“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特征在被子植物分类中的应用”一节。各章末增加了复习思考题,书后附主要参考书,便于教师和学生参考。
植物学(上册)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陆时万 / 徐祥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 4
《植物学》上册的原编者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在修订第2版时主要根据“打好基储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精神,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补充。各章内容都有所增删,同时,在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了联系生产实际的部分,为了便于教学,在某些节的编排顺序上有所更动,并对插图进行了精选和补充。各章末增加了复习思考题,书后附主要参考书,便于教师和学生参考。
植物学 豆瓣
作者: 马炜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 7
《植物学》介绍了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系统、种子植物分类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植物学》采用了1000余幅编者原创彩图,其中的照片均是编者实地拍摄的作品,形象直观,把微观的、不易理解的、动态的现象连贯起来,还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植物界以本来面目。针对学生鉴别植物的能力薄弱,本书加强了种子植物形态术语的配图和65个代表科的阐述,以期在少量物种的范围内,熟悉形态术语的含义,掌握检索表的运用。各校可根据学时的多少和地域差异选择使用教材中的内容。
《植物学》选材尽量做到符合当前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实践,兼顾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的教学要求,同时减少与后续课程的重复,以求文字简洁,内容精练。
与本教材配套的有《植物学实验指导》和《植物学学习指导》。
动物行为学 豆瓣
作者: 尚玉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7
《动物行为学》讲述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用于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部门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促进仿生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等学科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基础生态学 豆瓣
作者: 牛翠娟 / 娄安如 高等教育 2007
《基础生态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儒泳院士及具有多年生态学教学经验的3位教授共同编写的。《基础生态学(第2版)》强调对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内容简明扼要,图表丰富。《基础生态学(第2版)》内容按照传统生态学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力求反映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并以窗口形式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各章由正文、小结、思考题及推荐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构成,在每一部分的开始都有概括性的内容介绍。书的最后附有重要名词的中英文索引及介绍相关知识的各种专业网站的网址。全书的各个部分既方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复习,也方便任课教师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基础生态学(第2版)》主要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是本科生学习生态学的入门教材。
动物生态学原理 豆瓣
作者: 孙儒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9
本书曾于1986年和1992年出版过第一版和第二版,前两版在全国都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其选为教材使用,港台地区更将其推荐为公众阅读的十本大陆图书之一,在一些与汉语有关的国家如韩国等也引起关注。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主要有如下特色:
1.第三版时秉承了前两版的编写体系和风格,仍以介绍动物生态学基本原理为主,开篇即在绪论中讨论了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发展简史:然后按照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展开介绍有机体(个体)、种群,种间相互作用、群落,生态系统,大尺度生态学等,最后介绍应用生态学。
2.第三版与前两版相比,在内容上也做了许多增补与调整,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在讲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与人类社会需要的密切结合,这也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新增加第11章“大尺度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两部分);第12章“应用生态学”中新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管理三节等。
3 第三版更加注重知识的更新以及权威性。生态学本身就是一门蓬勃发展的科学,随着人类对生态学研究的日益重视,这种发展趋势还在加快;而且生态学事身也包含了许多分支的研究领域。本书第三版充分考虑了这些方面。首先注意了知识的更新,如第10章生态系统部分对全球初级生产力的估计,就采用1998年 Science上报道的最新数据,此外在种群调节理论等方面也注意了新的进展。其次在一些章节的修改与增补上,邀请了该领域内一些著名学者参与编写,如 “行为生态学”部分的房继明教授,“有机体与环境”部分的王德华研究员,以及“生态遗传学和种间相互作用”的张大勇教授等,这些都是各自研究领域中的杰出者,邀请他们作为编者,不仅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而且可以反映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4.第三版在教育方法以及版式上也作了比较大的调整。采用了新的国家标准中推荐的国际流行大16开开本,在正文的切口处均留有3~5厘米的空白,便于读者做阅读记录使用,新增加了50余幅与正文相关的精美的彩色插图;同时每一章起始均以一个与本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章头图和一段简明扼要的引言开始,有利于读者了解一章的全貌;在全书的最后附有参考文献、中文词汇索引和英文词汇索引,同时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还分门别类地新增了与生态学有关的一些网址。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出版于21世纪的开端,伴随着这一崭新时代的开始,本书必将能在为专业读者提供参考资料的同时.也能够为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为有关部门进行与生态学有关的决策提供帮助。
生理学 豆瓣
作者: 朱大年 / 王庭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 3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生理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8版)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八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修订工作是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的背景下,在落实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启动的。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豆瓣
作者: 王玢、左明雪 2009 - 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3版)》在保持上一版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又根据教学需求对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3版)》共分16章,前5章为细胞生理学部分,按细胞功能重新进行编排。其中“细胞膜动力学”、“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突触传递和调节”、“肌细胞生理”均分别独立成章;后11章为系统生理学部分,按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循环系统等编排。第3版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全书结构编排科学合理,以细胞功能为基础,使分子-细胞-系统不同水平问的相互联系概念贯穿全书,简明易学;增加了较多的新图,补充了生理学中的最新进展,删除和精简了部分不适合的内容,使《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3版)》内容更加充实、新颖,更具可读性。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3版)》适合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的本科生教材。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豆瓣
2013 - 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第5版)》内容包括基本组织、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人体胚胎发育概论等十二章内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第5版)》的特点:一是将大体解剖和小体组织、细胞和分子结构等知识内容综合为一体;二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第5版)》以基本组织、器官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为主,其他系统的大体解剖知识仅作一般性介绍;三是根据本专业的发展,适当增加了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内容。
遗传学 豆瓣
刘祖洞
作者: 刘祖洞 乔守怡 吴燕华 赵寿元 2013 - 1
《遗传学(第3版)》的修订主要涉及以下四方面:(1)根据遗传学进展,新增基因组、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与个体发育等三章内容,建立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现代遗传学知识体系,条理清晰,紧跟学科前沿的发展;(2)对部分原有章节进行了知识点的补充和更新,如人类孟德尔遗传疾病类型、决定血型抗原的基因本质、玉米中的转座元件如何诱导籽粒色斑的形成、疾病基因的定位克隆方法等,用更丰富的案例、更清晰的遗传原理巩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3)删减了部分较为陈旧的内容,如细胞学图的制作、近代的基因概念、重组DNA技术的应用等,并重新绘制了大部分图表;(4)更新了各章的习题,并在配套的数字课程网站上给出了解题辅导。
遗传学 豆瓣
作者: 戴灼华 / 王亚馥 2008 - 1
《遗传学(第2版)》第2版仍遵循第1版的编写指导思想,即重视保持遗传学学科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加遗传分析的比重,更为深入地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论述了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变异、表达与调控等基本规律和最新研究成果。
根据遗传学学科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经验,第2版压缩了经典遗传学的内容,删除了第1版中“体细胞遗传”和“遗传学与人类健康”等章节。调整了第1版中“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两章中的大部分内容。增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和“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等内容。其余各章都以不同形式增补了各分支学科的进展前沿。
《遗传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院校生物学本科生的遗传学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植物生理学 豆瓣
作者: 王宝山 编 2004 - 1
《植物生理学》是由科学出版社组织全国10所高等师范院校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和研究的骨干教师编写而成的,在基本保持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教材的章节框架和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在内容上反映国际上本学科的最新概念和成果。因此,除了每章补充许多本学科最新成果之外,又有机地增加了第5章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第7章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和第12章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生理。在全面阐述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本学科最新成果的同时,还注意了与中学生物学教材相关内容的衔接和拓展。《植物生理学》共12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的矿质营养、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的光形态建成、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生理。
《植物生理学》可用作高等师范院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高等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也可作为其他教学科研人员及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参考用书。
现代植物生理学 豆瓣
作者: 李合生 编 2006 - 7
《现代植物生理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植物生理学》的第2版。全书共分5篇12章,内容包括:细胞生理——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代谢生理——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生长物质;生长发育生理——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环境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生理学的分子基础和应用——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应用。
《现代植物生理学(第2版)》可供高等农林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本科生适用,也可供植物学科各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