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洞穴奇案 豆瓣
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Nine New Opinions
9.0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萨伯 / Peter Suber 译者: 陈福勇 / 张世泰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9
★2020 全新修订,重磅再版
★入选各大高校人文类必读书单
★入选 得到 每天听本书•镇馆之宝系列
★开卷八分钟 梁文道 评讲
★罗辑思维 推荐图书
★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奇葩说辩手詹青云 电台评讲
★启发思辨的经典思想实验, 优秀通识教育读本
▶编辑推荐
◎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在法律深度、思辨灵 敏度上,没有其他案例可与之相比。它被视作“法理学经典”,一个“非凡的智力成就”
◎本书是法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作者把重要的法律原则冲突具体化,并借此阐述各个法哲学流派的观点
◎本书是激发思辨的优秀通识教育读本,跟随十四位法官严谨而专业的陈词,读者可以品味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学素养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思想性的书,是具有原创性的法理学思考。尽管用作思考背景的案件是虚构的,法官意见也出于杜撰,但作者提出和思考的一系列问题,却真实而且意义重大……严谨的法律推理、公开的理性论辩、开放的对话,以及对正义的不断探求……是必不可少的。保有这些品性和能力,我们虽不能轻易达致正义,但接近正义的希望总不至湮灭于黑暗之中。
——梁治平,著名法学家
萨伯对这一经典案例的补充是及时的,富勒的原作在他这里得到了实质性的拓展。萨伯的论述清晰、简洁,他准确地找到了富勒未能讨论的一些问题。
——克雷格•迪卡,北伊利诺伊大学
这本书在法律理论的课程中确实有用武之地,它在教学中将会非常有用。
——桑德拉•E. 马歇尔,斯特林大学
这本书所适合的读者是那些不热衷于给观点贴标签或猎寻虚幻,但对严肃而富有意义的论证充满兴趣的人。
——萨伯(作者)
……一个很经典的思想实验……我建议每个对法律有兴趣的人,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内容简介
洞穴探险者案是美国法理学家富勒于1949年发表的假想公案:五名探险者受困洞穴,为生存“不得不”分食其中一人,被抽签选中的是最初提出该建议、却在实施前反悔的威特莫尔。最终获救的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他们是否犯有谋杀罪?富勒虚构了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的意见,将当时各个法哲学流派的观点纳入其中。1998年,萨伯续写了有关此案的九个新观点,又将20世纪法哲学的新发展引入讨论。
富勒的案例设计精巧,为论证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得以成为各种观点交战的场地。案例本身,连同虚构的法官陈词由此成为法学初学者探讨重要法律原则的必读文本,本书同时也作为激发思辨的优秀通识教育读本而备受推崇。
2025年7月26日 已读
没有相关的了解,迷失在繁复的论述中,除了几个较为简单的论述外,其余论述把握不到流畅的逻辑。但还是能读下来,关于同一件事的不同想法,不止是法律和司法,在具体的理论中总是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展示出法学理论的多样性,法律、道德、契约、自我防卫、紧急避难、意识形态……如此地复杂,如此地纠结,如此地动人,人与人的歧义构成美丽还是危险呢?
人文社科 微信读书 思考
东晋门阀政治 豆瓣 Goodreads
9.6 (75 个评分) 作者: 田余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5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23年11月18日 已读
读得很慢的同时囫囵吞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现在读历史书时只注重最后的结论,尤其是当细节非常琐碎,稍微走下神就迷糊的书,这本书就是如此,细节没记住多少,结论倒是有个印象:东晋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的变态,皇帝与门阀共治,流民作为军队的重要武装,三者在东晋地理、政治上的平衡使得门阀政治得以出现和维持,三者有一方出现变化时门阀政治便不可维持。细节丰富,处处认真,一个问题都不放过,但考据只能依靠书本,最多再考量一些地理因素,史学治学的艰辛。
中国 人文社科 微信读书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81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2022年3月31日 已读
极佳的通识书籍,从政府/国家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过程和逻辑做了梳理,逻辑清晰,很多东西一目了然,同时在深的地方留有余地。
ps.定位在入门以深度不够来批评令人发笑。
2022年3月31日 评论 扩展阅读 - 第一章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 景跃进、陈明明、肖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孔飞力《叫魂》 第二章财税与政府行为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周其仁《城乡中国》 刘守英《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 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田毅、赵旭《他乡之税: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一个国家的“隐秘”财政史》 第三章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周浩纪录片《大同》/《中国市长》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冯军旗博士论文《中县干部》 洪源《China's Gilded Age : the Paradox of Economic Boom and Vast Corruption》 Ryan-Collins,Lloyd and Macfarlane《Rethinking the Economics of Land and Housing》 第四章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纪录片《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创新中国》《大国工匠》《军工记忆》 路风《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找中国力量的源泉》 路风《新火:走向自主创新2》 吴军《浪潮之巅》 麦克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贝克特《棉花帝国》 史塔威尔《亚洲大趋势》 第五章城市化与不平衡 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 周其仁《城乡中国》 华生《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 李实、岳希明《<21世纪资本论>到底发现了什么》 第六章债务与风险 迈恩、苏非《房债:为什么会出现大衰退、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特纳《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 金《金融炼金术的终结:货币、银行与全球经济的未来》 图兹《Crashed : 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d》 达利欧《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包尔泰《Debt and Distortion:Risks an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欧乐鹰《China:the Bubble that Never Pops》 戈顿《银行的秘密:现代金融生存启示录》 米尔恩《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Credit:What Went Wrong in Banking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Repair the Damage?》 电影《大空头》 祖克曼《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沃尔特、豪伊《红色资本:中国的非凡崛起和脆弱的金融基础》 保尔森《与中国打交道:亲历一个新经济大国的崛起》 潘功胜《大行蝶变:中国大型银行复兴之路》 第七章国内国际失衡 图兹《Crashed : 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d》 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沃尔克、行天丰雄《时运变迁》 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 佩蒂斯《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How Rising Inequality Distorts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reatens International Peace》 余永定《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鲍德温《大合流:信息技术和新全球化》 罗德里克《全球化的悖论》 纪录片《美国工厂》 王赓武《China Reconnects:Joining a Deep-rooted Past to a New World Order》 第八章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艾伦《全球经济史》 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弗里登《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 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戈登《美国增长的起落》 科恩、德隆《Concrete Economics:the Hamilton Approach to Economic Growth and Policy》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第一章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第二章财税与政府行为 第三章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第四章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第五章城市化与不平衡 第六章债务与风险 第七章国内国际失衡 第八章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人文社科 微信读书 改革开放 通识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豆瓣
作者: 费孝通 2019 - 10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与《乡土重建》写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是费孝通先生观察并研究中国社会本质的系列性经典著作,也是“社会学中国学派”的系列性代表作。
在这一系列著作中,费孝通先生持续观察并研究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对其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等条分缕析,完整呈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内外特质,并为其持续发展探寻理论和现实途径。
全书融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对中国社会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对于今天我们读懂中国、发展中国并探寻未来的道路仍具有深远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2021年4月2日 在读
把《乡土中国》部分又重读了一遍,后面你南参考书目变了就没再看,等之后看完吧。
人文社科 学术 微信读书
容忍与自由 豆瓣
8.0 (41 个评分) 作者: 胡适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 - 10
《容忍与自由》是一部杂文选集,收录了18篇胡适先生的经典杂文,行文流畅,说理深致,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
2019年4月13日 已读
关于容忍和自由的讨论无论什么时代都有价值。昨天下午李志被全线封禁。

整体而言,是把胡适的很多文章叠在了一起,很多文章现在来看带有的民国气息太浓厚了,但想到当时的情形、当下的情形,真的是保守自由的典范之作了。
人文社科 民国 胡适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