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
阅读契诃夫 豆瓣
作者: 童道明 上海三联书店 2008 - 1
《阅读契诃夫》是我国当代著名俄罗斯文学专家童道明精心选编译注的俄国文学大师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后边都有译者的精彩点评。契诃夫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思想的结晶,也是俄罗斯社会百态的镜子。阅读契诃夫,就是进行美妙的心灵之旅,从其中感悟真实的生活,领略文字的温存与嘲弄,并获得平和的快乐。俄国文学专家童道明先生的译注,清新爽快,带给我们一个更亲切更伟大的契诃夫!
2025年7月18日 已读
继续与童道明一起阅读契诃夫,十五个短篇与两个评论,有几篇是初次读到,译者说随意浅显,评论中与鲁迅比较有趣。十五篇中也见到变化,初登场时的幽默风趣,认真之后的深刻悲悯,短短的篇幅中展开恒长的追问,这世上什么都弄不明白,但还是不会停下追问,烦闷与痛苦中的爱情、人生一世的意义与归途、爱情发生时人心中的情绪、痛苦与善意在历史中与现实中的回响、现实中的封闭痛苦无聊放荡……一切问题都没有答案,但人还是在继续生活提出问题作出回答,契诃夫带着深深的怜悯写着人,晶莹剔透的文字长久地散发着温暖的光亮,照着人的心,照着人的形,一切都说尽,一切都没说。
俄国文学 微信读书 短篇小说
我爱这片天空 豆瓣
作者: 童道明 2004 - 6
《插图本百年契诃夫:我爱这片天空(契诃夫评传)》分“少年时代”、“初登文坛”、“渐入佳境”、“草原歌手”、“乡居生活”、“创作高潮”、“结婚前后”等篇章,描述了契诃夫的一生。
2025年7月21日 已读
听童道明讲述契诃夫的一生,记叙生平和分析作品并行构成整本小书,短暂的生命和长久的作品融汇成契诃夫,读来依旧感觉他是同时代的人。童年时父亲的压制、少年时独自留在故乡的困苦、初入文坛的幽默风趣、文风转变中的心路历程、莫斯科萨哈林欧洲庄园小城中的自由、友情爱情在生命中的光芒,一生就过去。不求面面俱到,摘取重要话题进行论述,多是结合当时经历与作品对契诃夫当时思想进行分析,对现代的悲观与对未来的乐观在契诃夫的心底交汇,所以尽情地揭露现实中人的困苦、寂寞、烦闷、不公,不时出现的自然风物不仅刻画此时,更昭示未来,其中的美好和美丽虽然当下的人看不到,但之间紧紧相连。还是要多读、细读,有了我才能见到别人。
传记 俄国文学 微信读书
契诃夫的一生 豆瓣
8.5 (33 个评分) 作者: [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译者: 陈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1
传记《契诃夫的一生》首次出版于一九四六年,道出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烟花一场”的人生。
契诃夫出身贫苦,最初写小说只为谋生,直到遇上年长的伯乐靠书信指导他、鼓励他。文学上的成功与失败纷至沓来,病痛与孤独更常伴左右,但他始终对周围人保有最大的真诚与善意。
内米洛夫斯基笔下汹涌的文字在描摹契诃夫时竟平静、柔软了下来。
“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
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和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
——袁筱一
2025年7月29日 已读
求神不求全,摘取契诃夫一生的重要侧面进行叙写,幼时的生长环境、莫斯科时的社会局势、短篇小说上的突破、写作风格的转变背后、病痛与分离交织中的爱情。喜欢其中的分析,将契诃夫放置在当时的时空中进行描写,从长久地观察和简约的习作中练习出了后来的契诃夫,深厚地描摹现实的生活,不求变故和刺激,而是生活中的一段,阅读的心态也由旁观者贴近亲历者。俄国堆积的苦痛、腐朽、不公熔铸进贫苦出身的契诃夫心中,因此他不信服托尔斯泰的道德,因此他深深地为当时的人们难过,书写他们的孤独、愤懑、挣扎、麻木、悲哀……也为契诃夫的爱情难过,怯懦使他避开那么多人,当最后遇到克尼碧尔时又是分离与病痛。怀着由衷的敬爱才能写出契诃夫的深远,超越时代的怜悯在写作中传承。
人物传记 俄国文学 微信读书
契诃夫手记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安东·契诃夫 译者: 贾植芳 / 洪子诚 导读 2022 - 10
契诃夫有许多手记本,里面是他在生活中随手记下的瞬间感触,将来作品的腹稿、速写,读书心得,以及从别的作家的书中抄录的拔萃。手记既是他的文学创作备忘录,也是他成熟期作品的索引。在他去世十年后,他的妻子克尼碧尔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整理,形成这部《契诃夫手记》公诸于世。七年后,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与人一起将《手记》译成英文出版。中译本最初于1953 年发行,随着译者贾植芳的偃蹇命运在图书馆尘封近三十年,直至1982 年重新印行,用他的话说,这个译本的命运也是他的生活的命运。
2022年12月31日 已读
感受天才思绪的碎片,寥寥几笔刻画出一个任人思绪畅游的小小世界,创作从何处来?从一笔一划中来,从一个一个细节中来,从一个一个奇怪的名字中来,从一个一个故事梗概中来,从一条条箴言中来。书末那篇《我的三个朋友》令人动容,简单的叙述中一生因文字所受的苦难呈现在眼前,多少罪恶被掩藏?我们这些享用着受难者作品的人,要尽力去保存对于他们苦难的的记忆。
俄国文学 微信读书 散文
罪与罚 Eggplant.place 豆瓣 Goodreads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3 (31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汝龙 译林出版社 2021 - 5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辽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达,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菲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2021年8月15日 已读
陀氏确乎对于人性的深度探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花了一天的时间算是很快的看完,深深的被其中的苦难、痛苦和救赎吸引,核心依旧是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拉斯克尔尼科夫、索菲亚,魔鬼与天使,一体两面,罪恶的展开,极其丰富的文本,无限重读的可能。
世界文学 俄国文学 微信读书 犯罪 罪与罚
地下室手记 豆瓣 谷歌图书
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9.1 (45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漓江出版社 2019 - 10
《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是“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涯的里程碑。人心的深,人心的苦,人心的无奈与悲剧,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但又难以言说的,尽在此书中。
2021年7月9日 已读
陀氏读起来是真的令人痛苦,不断刺痛你,刺痛你思考己身、思考世界、思考你应该如何看、思考你应该如何做?
太痛苦了,人生就是痛苦,能怎么选?虚伪,太虚伪了,人生的纠结与冲突就是一场宴会和一场寻欢作乐,在其中不断的认识到自己理应毁灭的本质,否定自身,但又不敢自毁,只能落在地下室中,苟活。
俄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微信读书 漓江出版社 陀思妥耶夫斯基
鱼王 豆瓣
Царь-рыба
8.9 (63 个评分) 作者: [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译者: 夏仲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4
长篇小说《鱼王》是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
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
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
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
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并收入俄罗斯原版精美彩插,满足读者多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