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唐诗三百首新注 豆瓣
作者: 蘅塘退士 译者: 金性尧 注释 / 金文男 辑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11
《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影响广的唐诗选本,金性尧先生的新注本有选择地吸取了前人的注解和他们那代学人研究唐诗的成果,参以自己精深而独到的艺术见解,使疏解更为翔实新颖。《唐诗三百首新注》自1980年出版以后,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累计印数近三百万之多,诚如赵昌平先生所说,金性尧先生“以学问家、文章家而为注家,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其著作沾溉后学,为畅行而恒久者,良有以也”,“或曰蘅塘退士为唐诗之功臣,则性尧前辈洵为功臣之功臣也”。此次的新版更附加了其女金文男为全部诗作和诗人所做的辑评,进一步提高了此书的欣赏和参考价值。
2024年11月11日 已读
从七月翻到昨天,浅尝亦足以自娱。古诗、律诗、绝句;五言、七言、乐府,依此次序按时间选编,一首首翻来总是心生遐思,千年时间隔又不隔,诵读一番总能窥得些许诗句中已涌动千年的心绪,喜乐忧患、离愁别绪、家国政事、深宫幽怨、山河景致……无事不入诗,无诗不关情。考学时背诵到很熟的诗句、第一次见到的诗句,读来熟悉又陌生,心思不同于当时,或许经年之后再读会有新感受。但常识仍缺,平仄不懂,字音字义模糊带过,还需多读,览古人辑评时更觉读得太少,用心太浅。女儿辑历代评说为父亲当代注解更增光辉,追怀也是佳事。
中国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诗歌
子不语 豆瓣
作者: 袁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11
《子不语》:第1页到第389页。
《续子不语》:第390页到第533页。
2024年12月7日 已读
如水流过,想不起来几个故事,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而已。怪力乱神,但是由人来写,便脱不了人事。阴阳的两分是为了给还在阳世的人以安慰,因此纠缠世人的鬼因人的事纠缠,爱恨嗔痴与人相同,所求也不过一个答案,动人处也是如此,死生大事中见人品性,人事流转情义虽有变但根底总类似。故事虽多但大多类似,狐仙救助书生、鬼怪洗去冤屈、神仙梦告后事、鬼来缠求仙解、少年同性之好、僻地奇景怪物、戏法骗法偷法、儒释道神鬼官……只是消磨而已,故事总是难脱教化,一个没有鬼怪的世界中也不再有因果报应,人们不再需要自然中的鬼怪来度过长夜。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短篇
怎样读经典 豆瓣
作者: 王宁 / 彭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 - 6
是事态万殊的千百年旧物
也是历久不变的神与心,风雅颂与理想国
 精选50部核心、精粹的传世典籍
 39位知名学者,打造权威的经典阅读指南
 经、史、子、集,知经典之来处,也明其分类之“归所”
2025年5月6日 已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睡不着便一气翻完,一篇篇简介从眼前流过,没勾动起多少阅读的想法,人用短暂渺小的一生追逐浩瀚长远的学文的无望之感不停浮现,经史子集,若想深入其中,一生能读几部?但若总是浮光掠影,纵然翻过千部,真正融入身心的又有几页?终究要做选择,终究要深入,终究要在不解处找到自己的答案,不然文字只是隐约的光芒,不够恒久地指引。虽然作者各殊,但思路也有相同处:知人论世,不离时代背景与作者经历;正本清源,可靠的本子与可信的注解;登堂入室,深入刻苦尽览前人言说才能生出见解。
中国 入门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古诗十九首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朱自清 / 李善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20 - 3
五言诗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语短情长,一字千金。
*唐李善注释、朱自清阐释鉴赏的经典文本。
*收录董其昌山水册页三十七幅及手书各体古诗十九首长卷。
*全彩印刷,纸张优良,唯美珍藏,精致优雅。
*读诗,赏文,看画,品字。一书在手,尽享古时风雅。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是一组五言诗。作者为谁不得而知,年代也遥不可知,学者推测大约创作于东汉末年。这十九首古诗,质朴自然,平淡浅近,可谓是最古的五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古诗十九首能流传千古,被后人推崇,究其原因,是它能道出人所共有之情。情人之间的离愁别绪,士子的失意之情,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人人都有这种情感,人人心中都有诗,然而大多人有情却不能言,或能言而言不尽,古诗十九首却把这些感情说到了极致。
一九四一年朱自清在《国文月刊》设置诗文选读一栏,他选择了《古诗十九首》作为对象,把对诗歌典故的注解考证与鉴赏批评结合在一起,融学术性与通俗性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诗歌鉴赏风格。虽然只连载了九篇,分析了九首诗,但仍然成为古诗十九首研究史上的一个经典文本。本书的赏析部分就采用朱自清的诠释和讲解,另外十首附上原文及《文选》李善注。
2025年5月23日 已读
闻一多讲前九首,后十首只有文选李善注。讲解贯通诗意,从字词、转折入手,还原其中的情景,简单分析其中的情感,但不做过深过切的判断。时隔几年再读还是动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良人远行,何日得归;世路坎坷,蹭蹬无为;游子失路,何由归家;自然流转,人随时化。千年时光流转,忧愁、欢欣、思索还是这些,或直抒心意,或委婉含情,总是情意绵绵,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唐诗小札 豆瓣
作者: 刘逸生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
《唐诗小札》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唐诗入门读物。全书精选唐诗108首,选诗眼光独到,解诗深入浅出。篇篇小札面目生动,文笔优美,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让唐诗精微已然尽出,读来余味无穷,欲罢不能。本书于1961年出版,面世即风靡大江南北。几十年来,长盛不衰,影响了几代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知。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唐诗小札》仍不可不读。
2025年7月14日 已读
所选皆是短章,三四页便是一篇,按时序排列,较少词句的注释,重在整篇的解读与贯通,时不时在解读中提几句读诗的方法,重视从手法到境界这一过程,解读持中,较少亮眼,但也没强解;成书年代影响诗文解读中重视诗文对现实的反映与讽刺,解读意旨时也偏向于此,但影响不大。多数都已读过,诗的好处正在于重读没有厌倦,跟着注解阐释读一次有一次的愉悦,熟悉之后一首首诗像一个个岛屿,排布在历史的海上,登上岛去吟诵几过,心中寻思一番,脑中遐想一阵,已是欢愉,何必奢求穷尽所有岛屿所有奇景,于有限中窥见无限,于美丽中生发美丽,也动人。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诗歌
变形记 诗艺 豆瓣
9.2 (13 个评分) 作者: [古罗马]奥维德 / 贺拉斯 译者: 杨周翰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4
◆ 《变形记》: 古罗马创世史诗,奥维德经典作品,对中世纪的文学作品以及中世纪甚至到巴罗克时期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全诗共十五卷,包括较长的故事约五十个,短故事或略一提到的故事约有二百。故事中的人物可以依次分为神话中的神和男女英雄,和所谓的历史人物这三类。
◆ 《诗艺》:古罗马文学家贺拉斯对自身创作经验的总结,它在欧洲古代文艺学中上承亚理斯多德的《诗学》,下开文艺复兴时期文艺理论和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之先河,它强调了文学的开化和教育作用,提倡内容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对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文学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
《变形记》全诗的结构可以细分为以下各个段落:序诗、引子(天地的开创、四大时代、洪水的传说)、神的故事(卷一至卷六)、男女英雄的故事(卷六至卷十一)、“历史”人物的事迹(卷十一至卷十五)、尾声。这样一个安排多少是按时间次序作出,但是有许多故事的发生时间本来很难定,因此作者又按故事的性质予以安排,例如卷一至二的故事主要围绕神的恋爱为中心,卷三、四是以酒神巴克科斯和忒拜城为中心,卷五、六以神的复仇为中心,卷六至九以雅典英雄为中心,卷九至十一以男女英雄的恋爱为中心等。例如卷一至二的故事主要围绕神的恋爱为中心,卷三、四是以酒神巴克科斯和忒拜城为中心,卷五、六以神的复仇为中心,卷六至九以雅典英雄为中心,卷九至十一以男女英雄的恋爱为中心等。
《诗艺》原是一封诗体信简,无题,发表后不及百年,即被罗马修辞学、演说学家昆提利阿努斯(Quintillianus,约公元35—95)称之为《诗艺》(Ars Poetica),其后遂以此名著称。受信人是皮索氏(Piso)父子三人。当时皮索氏甚多,不知确指何人,根据此信内容,三分之一谈戏剧,三人中可能有人想写剧本,求教于贺拉斯,贺拉斯作此复函,信笔所之,谈谈写作的体会。
2024年5月17日 已读
很多见过片段的故事被串在一起讲述,读的时候没有追索剧情前后的衔接,只是当作一个个片段读了下来。一个个具体的细节讲述的故事,充斥着具体的景物、行为、心理来述说人心中的暴戾、嫉妒、爱欲、良善。千年的时光飞转,人心的样貌类似,那些具体的痛苦、纠结依旧美丽,神与神、神与人、人与人的时代流转,同样的故事以不同方式不停地述说,同样的人欲在不同的时代万般地显现;所以看到很久之前的人类那样鲜活的生命奔流不止,每个人将自己的生命从内在发扬,毫不掩饰地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美丽动人。喜欢其中的鲜血淋漓,生命的可贵或许就在于可以被放弃。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文学
九家读杜诗 豆瓣
作者: 田晓菲 主编 译者: 刘倩 等 2022 - 11
本书仿照宋人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而名为《九家读杜诗》,由田晓菲主编,收录宇文所安、艾朗诺、倪健、王德威、罗吉伟、陈威、潘格瑞、卢本德等九位学者,从九个角度对杜甫诗作进行细读的文章。呈现出杜诗中地方与帝国、政治与个体、宗教与文学间的微妙张力,并将文本阅读延展到诗歌和视觉艺术、传统和现代等话题上,触及到当代对杜甫接受与再造。
九位作者虽然角度各异,却一并致力于发掘“埋没”在“儒家诗人”窠臼下的杜甫的真实形象。书中尤其重点讨论了安史之乱前后,杜甫飘零在夔州的作品。在远离长安故居的同时,杜甫也与精英文学机构产生了距离,这反而让他成了一个先驱者,为中国的诗歌话语引入了新形式:对日常现实、家庭生活的细节性关注,反映出与“诗圣”“诗史”绝然不同的、另一种复杂的诗人形象。
2023年7月3日 已读
很多新的视角,第一部分几篇从各自的角度读杜诗,其中的矛盾,其中的困惑,其中的纠结,在流离之中的思绪,对帝国理想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反讽;第二部分论述与佛教的关系,佛教作为思想资源写在诗中,佛道的交融,将佛视作不可求同时不愿求;第三部分谈当时人理解杜甫的难度、明清画家如何挑选改造杜甫诗句、当代中国诗人如何理解书写杜甫。很少读讨论杜诗的东西,读起来很有新意,但一些专业名词难免迷糊。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游世与自然生活 豆瓣
8.7 (7 个评分) 作者: 颜世安 2022 - 10
庄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关心的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他的思考仍启迪着今人。
颜世安教授以隐者传统和道家思想为背景,以郭象所注三十三篇本《庄子》为依据,博采庄子研究众家之长,从全新角度解说庄子,阐释了庄子的游世思想和道论。
不同于给庄子贴上快乐主义、庸人哲学、自由 主义的标签,颜世安教授认为,庄子深刻理解人生天地间的孤弱与卑微,并不相信像隐士一样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能够解决问题,因此独倡游世,表面上随遇而安、躺平任嘲,内心却冷眼旁观、傲守孤独。揭开嬉笑怒骂的面具,庄子试图剥离世俗对人心的蒙蔽,解除人们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习性,从“为我”走向“无我”,还原生命的清新面貌。
————————————
◎南京大学颜世安教授作品,人文通识经典,重磅再版
◎剖析庄子人生态度与生存哲学,解读庄子游世之言背后的孤傲与认真
◎直抵庄子思想根本,直面人生困惑:面对“黑色偶然之命”,面对人类的孤弱和卑微,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如何与不如意的世界相处?在世俗社会中,如何找到个人的出路?
◎深入浅出剖析庄子个性,悲悯挚诚解读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
2022年12月6日 已读
工整而循序渐进,以《庄子》之中的游世思想和道论为核心进行阐述。生平著述论及庄子其人,要点在于庄子与隐者的关系即庄子作为隐者继承的思想资源;痛苦意识作为庄子游世与道论的出发点,涉及个体生命的孤弱、精神被各种各样的奴役、对人性之恶的确认;游世思想是一种对荒谬世界的对抗,不逃避,接受生命的卑微,否认世界在根本上有合理性;人生理想上承游世,下启道论,在随遇而安中品味孤独,同时因孤独而认真地寻求生命的清新;新的世界即揭示寻求生命清新的途径,在自然道论中实现生命的清新,庄子道论核心在于舍弃“我”(以人类为中心),知识、语言、行动、存在随着视角的转换都得到新的阐释和理解。第五章道与知识主要是对从老子到庄子中间对道论与知识的变化的区分。游世思想与自然道论用力最深,读来令人慨然,今日之世,如之何?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思想
红楼小讲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2016 - 7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为广大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一部名作。全书深入浅出,不枝不蔓,辞采焕然,娓娓有致,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后呼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堪称引领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绝佳入门读物。
2022年5月5日 已读
很有趣的红学入门入籍,读起来不繁重,娓娓道来阐释其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一些见解。

老先生对程高续书的厌恶处处可见,同时坚持曹雪芹写作的结构、象征、叙事、诗话的思路,十二乘九的一百零八回,九回一曲,共分两扇。凤姐和宝玉为整部书主人公,分别写家败和人散,荣宁失势在内是贾环与赵姨娘,在外是北静王层级的皇室斗争。同时黛玉自沉早逝,宝钗成婚后亦逝,湘云成婚孀居最后离散与宝玉同归。也有一些解释难以认可,如贾宝玉非神瑛侍者,黛玉还错泪等。

值得一读,轻松有趣。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红楼梦
古文观止 豆瓣
作者: [清] 吴楚材 / [清] 吴调侯 2021 - 6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代散文选本,原是为学生编的教材。书名中的“古文”意指明代归有光、茅坤等人提倡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观止”则是说所收录的文章代表了文言文的*高水平,学习文言文,研读本书就可以了。该书选文222篇,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收录了历代众多“古文”经典名篇,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脉络和主要面貌,所以,该书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刊行以来,一直风行不衰。该书也是当代读者了解、学习古文的重要读本。
2025年5月2日 已读
不止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古文二字涵盖自文字开始一切,从2022.4.20起在微信读书开始读,要读很久很久。
之前翻过一卷,本想着慢慢读完,结果是一去不返,这次草草从头翻完。只有选文和字词注释,删去前人评论,分段与注释也有可商榷处。皆是好文章,诏书与应制之作读来无聊,议论不如记事叙情动人,所选骈文皆是佳作,不违古文之旨。古推左氏春秋,近推唐宋八家,自韩愈起文章易读很多。千载疏忽之间,人、事、情变与不变,示之于文字,以待来者,每诵读之,往时之境浮现心间,感悟在己,得失在己,文章在己。(2025.4.25-5.2)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西游记 豆瓣
作者: 吴承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古典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主要人物。第一回至第十二回主要讲了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故事。《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另外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选配了名家戴敦邦所绘彩色插图附于书中,同时编制了“西游取经历难平妖简表”。
2021年12月13日 已读
因为太过熟悉所以读起来别有意味,已知情节更重笔法,中国古典小说读的少,读起来果然还是畅快舒适,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当今白话的差异引人暇思。
再一想此书在四五百年前已面世,传承至今仍能让人一步一步慢慢读起来,虽其中情节是冒险故事的不断重复,角色设定以当今眼光视之亦不合理,但一页页翻过怎能不爱悟空呢?后半部分阅读体验极佳,前面六十多回读了两个多月,后面三十多回读了一周多,共28时多一些。
中国古典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