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
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 豆瓣
9.1 (37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丁骏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我等待着生命尽头的停摆,一半清醒,一半执着:《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最后一篇中篇结集,是《九故事》《弗兰妮与祖伊》的有力补充,解密西摩生前往事,续写“格拉斯家族”的轶闻往事。
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他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他的拥趸,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日语版的译者。
在塞林格经典短篇小说集《九故事》的开篇《抓香蕉鱼最好的日子》里,西摩开枪自杀,留给读者无尽的悬念:西摩为什么自杀?
《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最初发表于《纽约客》杂志,于1963年结集出版,包括《抬高房梁,木匠们》与《西摩:小传》两个中篇,以西摩的二弟巴蒂为叙述者,讲述“格拉斯家族”的轶闻,回顾西摩生前的种种往事。
2021年9月8日 已读
乍看之下,《西摩:小传》比《抬高房梁,木匠们》繁复和冗余很多,但细究二者所描述的对象,后者作为一场约会快速的节奏品尝,前者反复的一步步推进到回忆一个人,需要这样的复杂。
真希望把塞林格关于格拉斯家族的所有作品结集出版,沉浸到其中感受当中每一个灵魂的光芒,即使是宗教的说教,也值得低下头去听一听。
J.D.Salinger 塞林格 微信读书 美国文学 译林出版社
弗兰妮与祖伊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Franny and Zooey
9.2 (49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丁骏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弗兰妮与祖伊》是J. D. 塞林格的和解之作:与世界为敌,不如用上帝的智慧好好生活。这是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九故事》之后出版的第三部作品,由《弗兰妮》与《祖伊》这两个相互有关联的中短篇小说组成。不同于《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那种青春的迷惘,《弗兰妮与祖伊》转向了更为深刻的关于信仰的探讨。主人公弗兰妮和祖伊同为塞林格构筑的格拉斯家族成员。弗兰妮因为内心混乱的精神信念导致精神奔溃瘫倒在家中。哥哥祖伊苦口婆心地加以规劝与指引,终于在对宗教和信仰的阐释中得以超脱,终达内心的平和。小说在对话中展开,百转千回中推向高潮,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他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他的拥趸,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日语版的译者。
弗兰妮与祖伊同属格拉斯家族七兄妹。个性叛逆的祖伊比弗兰妮大五岁,他从小就厌烦比他大十多岁的大哥西摩和二哥巴蒂将一大堆宗教、哲学方面的书籍塞给他读,长大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去当了演员。弗兰妮是个大学生,在餐厅与男友约会中途昏倒,因为内心混乱的精神信念导致精神奔溃瘫倒在家中,哥哥祖伊苦口婆心地加以规劝与指引。小说在弗兰妮与祖伊的对话中发展、高潮、收尾,探讨信仰及精神危机。
2021年9月7日 已读
四场对谈,二十多岁时敏感而好动的思考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呈现了出来,自杀的摩西仍然游荡在格拉斯家族之中,而弗兰妮和祖伊以一种极端宗教的形式作为成长根基的人,在信仰中迷失,即使是最后找到的答案也只是坚持往下走。
要再多读些,再多想些。
塞林格 微信读书 短篇小说 美国文学
九故事 豆瓣 Eggplant.place
Nine Stories
9.1 (85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丁骏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他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他的拥趸,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日语版的译者。
《九故事》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唯一的短篇小说集,被列入《西方正典》,收录其最负盛名的九个短篇故事,其影响不亚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亦为其巅峰之作,用平静克制却又摄人心魄的语言勾画纯真与美在现实中的困境,述说人生的真相与寻求解脱的重要性,堪称美国文学艺术的典范。
《九故事》收录了塞林格在《纽约客》上发表的九个短篇故事,每个故事自成一体,又互相关照,写出了塞林格眼中战后的一代年轻人之“爱与污秽”。故事中有纯真绝望的青年,有早慧困惑的儿童,有奋力融入孩子内心的母亲……塞林格让笔下的那些年轻人、孩子们还有不成熟的成人们经历或者看到爱、对爱的渴望、死亡、绝望与疯狂,展现爱与美在现实中的闪现与困境,揭示世俗人际关系对人的牵绊与拖累,诉说对于人生领悟的重要性,以探索与追求灵魂的解脱。文学大师塞林格用平淡从容,不动声色,却又蕴含巨大能量的致密文字道出了人生的真相。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Goodread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5 (46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传奇作家塞林格成名作和代表作,让青少年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泄,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影响不衰,被评为20世纪百本英文小说,《时代》杂志推荐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也深受学者重视,每一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无数中学和高等院校指定《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课外读物。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塞林格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塞林格的拥趸,并且翻译了日语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此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著名翻译家孙仲旭呕心译作,校订重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他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酒精和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学习,老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霍尔顿没有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终于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2021年9月1日 已读
如果你曾经有一段时期感觉自己陷入了幽暗之中,没有任何出路,但后来莫名其妙走出来了的话,记得回头去看这本书,你的痛苦、骄傲与理想都在其中。
塞林格 小说 微信读书 文学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