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余音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葛兆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
国家与民族的动荡不安,把所有学者抛进巨浪颠簸之中,把那个时代知识人的心灵撕得四分五裂。在这些学者身上,可以看到时代的吊诡、潮流的变迁和思想的动荡,一个时代的学风与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雾中渐渐消失,学术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识与政治在彼此纠缠,理智与情感在相对 角力。尽管说余音绕梁也可以“三日不绝”,但是“三日”之后呢?余音或成绝响,总会袅袅远去。
本书收录了葛兆光教授纪念晚清民国以来16位已故学人的随笔。这些人中,有的融入历史的大动脉中,有的成了被遗忘的暗流。作者回顾他们的经历,探寻他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变”与“不变”,捕捉思想史与学术史、时代与个人间那微妙的角力与交融。
2022年11月9日 已读
0912
对前辈学人的随笔,前面几篇以民国时期的学人为主,在以人物为核心论述贡献时一直潜藏着从学术现代化转型的角度审视的思路,从传统的经史子集到现代的文史哲之分中各位学人的贡献当如何看待。在谈论时难免涉及民国与新中国的各种变化,而知识分子在此过程中的痛苦与折磨对整个文化的折损是明显的,论及的主题都是大学者的小片段,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等。最后几篇则是对较近的几位先生的追悼,前面部分更佳。
学术 微信读书 散文随笔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豆瓣
作者: 费孝通 2019 - 10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与《乡土重建》写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是费孝通先生观察并研究中国社会本质的系列性经典著作,也是“社会学中国学派”的系列性代表作。
在这一系列著作中,费孝通先生持续观察并研究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对其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等条分缕析,完整呈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内外特质,并为其持续发展探寻理论和现实途径。
全书融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对中国社会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对于今天我们读懂中国、发展中国并探寻未来的道路仍具有深远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2021年4月2日 在读
把《乡土中国》部分又重读了一遍,后面你南参考书目变了就没再看,等之后看完吧。
人文社科 学术 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