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
疯狂的奥兰多 豆瓣
Orlando furioso raccontato da Italo Calvino
8.3 (6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赵文伟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对《疯狂的奥兰多》的独特解读,竟是精选的、穿插着原诗精彩片段的一篇篇简洁而富有激情的小说。
2022年4月23日 已读
跟随卡尔维诺领略一段奇幻、疯狂、暴力、爱情的洋溢着生命气息的冒险,以卡尔维诺段落叙述加原作者诗歌片断的方式呈现,过程中在卡尔维诺的引领下,将一个地域广阔魔法骑士共舞,同时幽微处字字如画的故事呈现,简单的叙述之后伴以让人不禁朗读的诗篇,在诗歌下面的不仅是一个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更是一条条鲜活跳跃的生命,男骑士与女骑士的对抗与相爱,基督教与伊斯兰的对立与转化,魔法与现实的交织与分割,英雄与凡人的相逢与相离,尽在之中。
故事中人物很多,同时主要情节在叙述中表露,诗篇中更多细节性阐发,导致阅读时候很容易忘记前情,但即便如此读下来还是酣畅淋漓。
卡尔维诺 微信读书 意大利文学 文学 诗歌
古文观止 豆瓣
作者: [清] 吴楚材 / [清] 吴调侯 2021 - 6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代散文选本,原是为学生编的教材。书名中的“古文”意指明代归有光、茅坤等人提倡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观止”则是说所收录的文章代表了文言文的*高水平,学习文言文,研读本书就可以了。该书选文222篇,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收录了历代众多“古文”经典名篇,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脉络和主要面貌,所以,该书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刊行以来,一直风行不衰。该书也是当代读者了解、学习古文的重要读本。
2025年5月2日 已读
不止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古文二字涵盖自文字开始一切,从2022.4.20起在微信读书开始读,要读很久很久。
之前翻过一卷,本想着慢慢读完,结果是一去不返,这次草草从头翻完。只有选文和字词注释,删去前人评论,分段与注释也有可商榷处。皆是好文章,诏书与应制之作读来无聊,议论不如记事叙情动人,所选骈文皆是佳作,不违古文之旨。古推左氏春秋,近推唐宋八家,自韩愈起文章易读很多。千载疏忽之间,人、事、情变与不变,示之于文字,以待来者,每诵读之,往时之境浮现心间,感悟在己,得失在己,文章在己。(2025.4.25-5.2)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圣诞老爸的来信 豆瓣
Letters from Father Christmas
作者: [英国] J·R·R·托尔金 译者: 多多 / 仔仔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
*英国文豪、《霍比特人》作者托尔金经典亲子绘本故事
*萌娃多多的睡前枕边书,多爸黄磊带多多及小闺蜜共同翻译,导演赖声川悉心英文指导
*带给孩子所有属于圣诞的快乐、无邪与甜蜜,今年最好的亲子礼物
近100年前的圣诞节,一位父亲在壁炉旁,看着渴望听故事的孩子,冒出了一个想法,用圣诞老爸的口吻给他的孩子写信。这一写就是二十余年。第一封信带着亲手绘制的图画,和父亲精心挑选的礼物一起被放在圣诞袜里,来到了三岁的最大的孩子手中。从此,一个由满满父爱、纯真之心描绘的北极生活在孩子们心中发芽、生长……那个世界里有会说话的北极熊,有多才多艺的精灵。
近100年后,这本充满父爱的绘本,连同北极圣诞老爸的故事和图画,成为了中国小女孩多多的睡前枕边书。她的老爸黄磊,陪着她和她的小伙伴,一起将它翻译成中文,进入那个快乐无邪甜蜜的世界。更多的中国小朋友,能够在父爱的陪伴下,在心中种下纯真的种子,伴随他们成长一生。
每年十二月,托尔金家的孩子们会收到一个盖着北极邮戳的信封。信封里装着圣诞老爸写给孩子们的信,以及画给他们的画。每一封信都是圣诞老爸用冻得抖抖抖的手亲手写下画下的。孩子们超爱圣诞老爸在信里讲的故事——他在北极老家的朋友、房子,以及许多或滑稽或奇妙的事儿:驯鹿把缰绳扯断了,搞得礼物四散到处都是;爱唱反调的北极熊爬上了北极柱,却从圣诞老人的房顶摔进了他的客厅;北极熊还把月亮摔成了四瓣儿,让住在里面的人掉到了后花园里;还有他们与住在圣诞老爸屋底洞穴里的半兽人部落之间的“战争”……北极熊偶尔会潦草地留个便条,精灵伊尔贝斯有时也会用他优雅飘逸的笔迹写上一些北极生活的细节。
写信的圣诞老爸其实就是托尔金老爸自己。第一封信写于1920年,当时最大的孩子约翰只有三岁。圣诞老爸的来信一写就是22年,托尔金的几位孩子都曾为之深深着迷,给圣诞老爸回信交流。最期盼圣诞老爸来信的小儿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至今仍在守护父亲创造的中洲传奇。
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一个由满满父爱、纯真之心描绘的圣诞老爸的无邪甜蜜北极童话在孩子们心中发芽、生长……
2022年4月20日 已读
风雨飘摇的二十世纪上叶中一个英国家庭中父亲将给孩子的故事,可惜只能看到托尔金的一侧,不能见到四个孩子的互动,一起听托尔金讲一个日常的冒险。
奇幻 微信读书 童话
幸福先生 豆瓣
Mr. Bliss
作者: [英国] J·R·R·托尔金 译者: 多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
★英国文豪、《霍比特人》《魔戒》作者托尔金经典亲子绘本
★带给孩子所有属于圣诞的快乐、无邪与甜蜜
★萌娃多多爱不释手的睡前枕边书
★幸福老爸黄磊带多多共同翻译,双语呈现大师风采
托尔金用小儿子克里斯托弗的玩具小汽车和驾驶员,以及三个孩子的玩具熊为灵感创作了图文并茂的《幸福先生》。那辆得以驶入童话世界尽情驰骋的玩具车自此成为克里斯托弗最珍爱的玩具。
故事的主人公幸福先生,是一个古怪又热衷时髦的绅士!他住在一栋高大的房子里,酷爱各种高高的帽子,家里的天花板很高,大门也很高,墙上更是少不了成排的衣帽钩——还有,一辆他引以为豪的纯银色酷炫自行车——但没有脚踏板。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去买了一辆汽车。 头一遭上路兜风就祸事连连,接连撞倒了戴先生和奈特太太——部分应归咎于幸福先生糟糕的开车技术。可这还只是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囧事的开始,他怎么也没想到会遇见三只拦路打劫的熊。
它们是:阿奇、泰迪、布鲁诺。这三只拦路打劫的熊,要论调皮捣蛋可是一把好手,而且还常常耍无赖搞些顺手牵羊。当然啦,它们本质并不坏,最后也吃到教训了。
幸福先生还养了一只萌宠——长颈兔。它有着长颈鹿的斑纹和脖子,还长着兔子的耳朵、身子和尾巴,被幸福先生偷偷养在园中——因为他不愿交纳饲养许可费,但最后还是被大家发现了,这还闹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部分国外读者评论】
*《幸福先生》是一本该和孩子一起读的书,如果你还没有孩子,那就抽出时间释放你内心的孩子吧。每一座花园里都该有一只长颈兔。
*如果我要选一本图画本念给孩子听,我的首选会是托尔金!
*这是一本该和孩子一起读的书,如果你还没有孩子,那就抽出时间释放你内心的孩子吧。每一座花园里都该有一只长颈兔。
昨日的世界 豆瓣
9.0 (25 个评分) 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吴秀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 - 9
◎作品看点
★著名作家茨威格代表作,精装全译本。附作者创作年表、多国学者对谈(茨威格研究中心独家授权)
★茨威格于1942年2月22日自杀,本书是他鼓起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留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每一个身份都让茨威格处于天崩地裂时的风口浪尖。
★繁荣背后掩藏着巨大的危机,战争成为手段,和平被当作筹码,个人在时代的巨浪中无所适从。
★极具个人视角的欧洲精神衰落史,既不“客观”也不“全面”,只是饱含情感,渴望激起每个心灵的回声。
◎内容简介
茨威格生于19世纪末,恰好来得及亲身经历欧洲文化在一战前最后的繁荣和稳定,也能觉察到隐藏在这背后的停滞、老朽和虚伪。在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逐渐从精神的巅峰坠落到道德的深渊,和平与人性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一败再败。茨威格目睹了这一切,开始成为一位不情愿的见证人,在生命沉入黑暗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高贵而残破的昨日镜像。
“我所讲述的,并不单单是我的命运,而是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这一代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命运多舛。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渺小、最微不足道的人,内心的最深处也被我们欧洲大地上无歇止的、火山喷发般的天摇地动所搅扰。在这成千上万的人群当中,没有谁比我更首当其冲了: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每一个身份都处于天崩地裂时的风口浪尖上。”
2022年4月17日 已读
个人生活片段构成的世界史,越往后时代和命运的袭击越猛烈,终究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絮絮叨叨中四散的记忆片段勾结成整本书,一想到最终的结局,一笔笔都是哀歌,命运之中的苦难,没有逃避和其他可能,能逃过一次,但不可能逃过每一次,最终我们都踏上相同的道路。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经典 茨威格
读水浒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押沙龙 2022 - 1
这是一本解读《水浒传》人物的书。书中写了林冲、鲁智深、宋江、吴用、晁盖、武松、李逵、扈三娘、石秀、燕青、史进、雷横、朱仝、杨志等十几个人物,作者“努力去理解他们的心理,推敲他们的行为,分析他们的性格,搞清楚他们何以会如此行事”,从而让每个人物都展现出他复杂的一面,展现出他们人性深处的善与恶。
2022年4月14日 已读
以人物为核心对水浒中的情节进行一次当代的审视,有好玩处,大多地方和自己阅读时的感受相同,一些解读有新意,也有许多地方难免让人觉得机心过重,但写得轻松,随便一读也算不错。
微信读书 水浒
水浒传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施耐庵 /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水浒传》,又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全传》,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水浒传》叙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英雄人物在梁山水泊聚众起义的故事。小说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梁山英雄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它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另外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选配了名家戴敦邦所绘彩色插图20幅附于书中,同时编制了“《水浒传》英雄谱”。
2022年4月13日 已读
好看之处在于前半本未上梁山时的生机活力和最后征方腊开始的落败毁灭,中间的二拒童贯、三伐高逑和征辽趣味不多。书中的内容已经以各种形式熔铸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之中,千年时间变动又有多少?能读到权谋、能看到忠义、能感知无常、能体悟人性,各人读到各人的品性。
传统文化 微信读书 水浒
短篇小说集 豆瓣
I racconti
9.1 (9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马小漠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一首艰难的田园诗,一段艰难的记忆,一份艰难的爱情,一种艰难的生活。
在这四卷短篇小说集里,卡尔维诺让他的故事自己说话,对我们期待的东西缄口不语,让我们独自去解决犹疑,去聆听生命不息的节奏,去探寻宇宙隐秘的规律。
2022年4月9日 已读
从去年年末开始一直在间歇着读卡尔维诺,这一本应该是中间跨度最长的一本,序言是在1月15日西安封城时读,到今天4月9日才读完,主要还是这两天读的,<艰难的爱情>和<艰难的生活>都是这两日读的。前面两部份大部分内容已忘却,马克瓦尔多的几篇算是重读。整体而言,还是非常舒服的,慢慢地读下来的过程总是能有一些感触和牵引,在文字的游移中,看战争、看日常、看情感一个个交织和奏响,再慢慢感受。
卡尔维诺 微信读书 短篇小说
未知大学 豆瓣 Goodreads 豆瓣
Amberes
8.8 (38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范晔 / 杨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8 其它标题: 安特卫普
波拉尼奥一直以诗人自居,非常珍视自己的诗作,得知病情的几个月后,他亲自整理自己几乎所有的诗歌手稿,是未来将出版的《未知大学》的雏形。
中文版诗集以《未知大学》为主体,同时收录作者此前已出版的另外三部诗集:《安特卫普》(2002年)、《浪漫主义狗》(2000年)和《三》(2000年),涵盖波拉尼奥1978—1994年间创作的几乎全部诗歌,中文版基本保留了各部诗集的完整形态。
深陷波拉尼奥毕生之作的读者会轻易发现,《未知大学》有他之前作品的影子。对于了解波拉尼奥小说的读者而言,相似的主题充盈他的诗中:性、死亡、政治、侦探、年龄、时间、勇气、犯罪、堕落、加泰罗尼亚、毁灭与漠视、遗忘、晦涩的作家、老朋友、灯塔、折刀和驼背小人……
“未知大学”的概念来自科幻小说家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被谋杀的穆罕默德》。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在“未知大学”里任教,这里有着狄更斯笔下的匹克威克式人物,这是一个荒诞风格的学习中心。“未知大学”里的人有着典型的共性:他们是天才,为了他们的天才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们的思想是超脱世俗的。天才就是一个另辟蹊径来抵达真实的人。
波拉尼奥如饥似渴地阅读,涉猎广泛,他的阅读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这解释了为何看似不可能的诗歌英雄花名册里的名字会如胡椒粉的气味一样散发在他的书里。波拉尼奥充满幻想的前辈博尔赫斯一句有名的想象: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而波拉尼奥反转了这种想象:“亲爱的,那不是天堂。”
一个要求极度精确的猎人,小心翼翼地雕刻着他的结构
《安特卫普》,在《未知大学》中此部分名为《远走的人》,由56个短小章节组成,是波拉尼奥在25岁以后写的,直到2002年才出版。这是文学上的一次实验。波拉尼奥写道:我为自己及那些我不能确定的人,写下这本书。这完全是个人的自我记录,写一个念头,或一幅图景。
灵魂是一只狗,心是蓬头垢面的流浪汉
《浪漫主义狗》大部分诗散见于《未知大学》的几个部分,其中一首名为《索尼》的诗,在《未知大学》里以无题诗《我在酒吧里有个人叫索尼》出现。《浪漫主义狗》是波拉尼奥最强烈的个性表达之书,收录44首诗。形式多变,长短不一,是一种读者曾经未见的新的诗歌文学表达,充分表明波拉尼奥是一个好诗人。“浪漫主义狗”取自一个简单的比喻:灵魂是一只狗,心是蓬头垢面的流浪汉。大部分是回顾年轻时的自由, 在那个“不会被无限吓到”的二十二或二十三岁。
一部分行(但不一定押韵)的黑白公路电影
《三》共包含三个部分,由三个完全不同的诗歌组成:《赫罗纳秋天散文》《新智利人》与《文学散步》。《文学散步》未收录在《未知大学》中。第一部分《赫罗纳秋天散文》(1981),是一系列电影片段组成的散文诗;《新智利人》(1993),是《在路上》的诗行体,讲述一个年轻智利乐队从家乡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巡演的故事;《文学散步》(1994),有数字标号的57小段,以散文的形式,大部分以“我梦见”开始,经常提及文学界的人物。
--------------------------------------
◆《百年孤独》译者范晔推荐:
1 这不是一部诗集。
2 这是一份文学病人的病历。
3 这是一部分行(但不一定押韵)的黑白公路电影。
4 这是《荒野侦探》的官方同人 (Copyright ©2666)。
5 这是拉美青年艺术家的画像x护身符x袖珍黑洞拼图。
6 这是一本诗体“小说”——如果《2666》也是一首一千页的叙事诗的话。
7 这是一种反抒情(这甜腻之霾!)的大颗粒反诗歌。
8 这是尼卡诺尔 •帕拉(波拉尼奥挚爱的智利诗人)开着“海之星”飞碟在墨西哥城上空用气体写成的恒定青春版《解放神学》。
9 这是写给一代(被)革命(诱惑又抛弃的)孤儿的情歌。
忘掉上面所有的废话:这是一部诗集而已。
◆几近涵盖波拉尼奥1978—1994年间创作的全部诗歌。中文版波拉尼奥诗集包含主诗集《未知大学》,及另三部诗集《安特卫普》《浪漫主义狗》《三》。波拉尼奥本人整理完留待出版的《未知大学》,包含后三部诗集的大多数内容。中文版基本保留了各部诗集的完整形态。
◆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赞赏有加,轰动文坛的《2666》《荒野侦探》《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作者,感到最不脸红的作品。
◆写诗是任何一个人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世界上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情。最终诗人像孩子和诗人的孩子。
◆如果波拉尼奥没得重病,他也许仍是一位流浪诗人,对他所写的情色场景爱不释手。他的小说提升了他在文学上的地位,他的诗歌和诗性的敏感让他登上了文学高峰。
◆主诗集卓纺精装布面,用于珍藏及长久翻阅。三本诗集,采用浅草色、驼色、泥灰色的杰尼雅纸张,车线装订,内文使用字典纸,以方便携带,随时阅读。随书另附米色杰尼雅精美单页。立体呈现波拉尼奥的诗集特点。
2022年4月7日 已读
才知道波拉尼奥写了四十多年诗之后才写了十几年小说,果然诗人转职小说家有着巨大优势。四部诗集中有散章,有完整,还是能在不经意间收获感动,但真的失去领会诗歌得能力,太远太高。
世纪文景 微信读书 拉美 波拉尼奥 诗歌
人有病天知否 豆瓣
8.6 (23 个评分) 作者: 陈徒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5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积累和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忆当年采访和幕后花絮的“题记”,所写都是读者较为熟悉的现当代文坛“名角”: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严文井等。
根据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纪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1949年后中国文坛的真实面目,以及众多作家在大环境发生转变时痛苦的心路历程。这些强大而可畏的真实纪录,使那些尘封的如烟往事得以鲜活呈现,从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阴晴圆缺和风云变幻。
516页
2022年4月1日 已读
对一个时代的回眸,以人物身上的事件为核心去写,伴随着中共高层斗争的一步步推进,整个中国卷入到其中,而文坛和本书中提及的人物不过是其中的一隅,但是每一份苦难都真实发生,风暴之中无人能逃脱。
中共 中国历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 微信读书 文学家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90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2022年3月31日 已读
极佳的通识书籍,从政府/国家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过程和逻辑做了梳理,逻辑清晰,很多东西一目了然,同时在深的地方留有余地。
ps.定位在入门以深度不够来批评令人发笑。
2022年3月31日 评论 扩展阅读 - 第一章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 景跃进、陈明明、肖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孔飞力《叫魂》 第二章财税与政府行为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周其仁《城乡中国》 刘守英《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 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田毅、赵旭《他乡之税: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一个国家的“隐秘”财政史》 第三章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周浩纪录片《大同》/《中国市长》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冯军旗博士论文《中县干部》 洪源《China's Gilded Age : the Paradox of Economic Boom and Vast Corruption》 Ryan-Collins,Lloyd and Macfarlane《Rethinking the Economics of Land and Housing》 第四章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纪录片《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创新中国》《大国工匠》《军工记忆》 路风《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找中国力量的源泉》 路风《新火:走向自主创新2》 吴军《浪潮之巅》 麦克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贝克特《棉花帝国》 史塔威尔《亚洲大趋势》 第五章城市化与不平衡 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 周其仁《城乡中国》 华生《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 李实、岳希明《&lt;21世纪资本论&gt;到底发现了什么》 第六章债务与风险 迈恩、苏非《房债:为什么会出现大衰退、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特纳《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 金《金融炼金术的终结:货币、银行与全球经济的未来》 图兹《Crashed : 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d》 达利欧《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包尔泰《Debt and Distortion:Risks an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欧乐鹰《China:the Bubble that Never Pops》 戈顿《银行的秘密:现代金融生存启示录》 米尔恩《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Credit:What Went Wrong in Banking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Repair the Damage?》 电影《大空头》 祖克曼《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沃尔特、豪伊《红色资本:中国的非凡崛起和脆弱的金融基础》 保尔森《与中国打交道:亲历一个新经济大国的崛起》 潘功胜《大行蝶变:中国大型银行复兴之路》 第七章国内国际失衡 图兹《Crashed : 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d》 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沃尔克、行天丰雄《时运变迁》 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 佩蒂斯《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How Rising Inequality Distorts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reatens International Peace》 余永定《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鲍德温《大合流:信息技术和新全球化》 罗德里克《全球化的悖论》 纪录片《美国工厂》 王赓武《China Reconnects:Joining a Deep-rooted Past to a New World Order》 第八章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艾伦《全球经济史》 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弗里登《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 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戈登《美国增长的起落》 科恩、德隆《Concrete Economics:the Hamilton Approach to Economic Growth and Policy》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第一章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第二章财税与政府行为 第三章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第四章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第五章城市化与不平衡 第六章债务与风险 第七章国内国际失衡 第八章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人文社科 微信读书 改革开放 通识
N号房追踪记 豆瓣 Goodreads
우리가 우리를 우리라고 부를 때
8.1 (78 个评分) 作者: [韩]追踪团火花 译者: 叶蕾蕾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2
窥视威胁女性,以伤害女性获利,
这些罪恶并不遥远,甚至就在你我身边。
我们可以沉默,但也可以绝不罢休。
★震惊全球的网络性犯罪,韩国N号房事件直击实录。
★26万人的罪恶围观。在韩国,每200个人里,就有1个观看者。
★引发韩国全民共愤,总统文在寅下令彻查。
★身为女性,只是为了有尊严地活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韩国知名书店教保文库“开启2021年之书”
同名特稿荣获第52届“韩国记者奖大奖”
作者追踪团火花荣膺2020年“韩国女性家族部长官表彰”
N号房事件不仅推动韩国相关法律的改变,而且令数码性犯罪问题在世界得到关注。
“凡是来到Telegram的人没有是为了看正常东西的吧?”
“可以在这里公布前女友的KakaoTalk账号吗?”
“各位,那个女的(受害者)死了。”
“她是谁?反正不是我的错,嘻嘻。”
2020年3月,韩国N号房事件震惊世界,数码性犯罪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在N号房里,女性,包括未成年人,被威胁拍摄下非法性视频。画面不堪入目,手段极其残忍。加害者毫无悔意,随意传播,甚至以此获利。
在数码性犯罪的噩梦中,谁来保护儿童,创造安全的世界?谁又能预料女性与性犯罪的距离到底有多近?在一个女性不安全的社会,其他人又将走向何方?
N号房的加害者当中,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只不过他们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向打破他们这份坚信的“追踪团火花”致以深深的谢意。
——[韩]权金玄英(女性学者)
平凡的两人做出了伟大的事业。怀着共同目的努力的人很多,这两个人尤其令人感动的原因是,她们凭借“不多的经验和技术”做出了别人无法下决心去做的艰险的事情。而且,真正艰险的一点是,当时的世界还没有认识到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她们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她们明知道这一点,还是下决心去做了。
——[韩]李京美(电影导演)
这不是她们的问题,而是我和我们的问题。我再次认识到,通过我们的力量是可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通过这本书倾听“我们”的声音并与之产生共鸣,这也是一种凝聚吧。
——[韩]柳浩正(正义党国会议员)
2022年3月28日 已读
性剥削、母职惩罚、着装自由、亲密关系中的结构压迫、罪惩不匹、司法偏向、刻板印象、旁观者、日常生活中弥漫的性暴力、性骚扰、偷拍、约会暴力……
上面这些词是读第二部分是在纸上随便记下的词汇,如同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很短很短的一段段回忆和记叙,勾连起自己脑海中关于事件本身和围绕着事件的各种念头。
还是需要聆听,需要讲述、需要不停地对自己检查,才有可能保持清明,不迷失。
书写本身很稚嫩,但是书写的题材、题材背后的故事、弥漫在整本书中的反思和要求,一次事件能成为一个契机去改变吗?韩国有火和丹追踪N号房,但中国互联网随处可见的偷拍视频、性犯罪视频的流播什么时候才能引起重视,缺乏的是火和丹,还是事件可以得到处理呢?
火和丹的回忆与反思可能是书中最动人的一部分,可能世界的崩塌没有办法,但是不能停止思考和改变。
女权主义 微信读书 犯罪 非虚构 韩国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豆瓣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8.6 (202 个评分) 作者: [美]洛莉·戈特利布 译者: 张含笑 果麦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1 - 7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为这本书担任专业审校,并写下推荐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2022年3月27日 已读
在很散的过程中勾勒人生,一段段人生的接受,一步步痛苦的呈现,生活背后的苦痛呈现和化解,以一个视角将很多东西容纳和忽略,最终还是每个人都踏上幸福终局,但对于像我这样冷血的人,还是很难做到借助书中提及的技术和思维来审视和对待自己的生活,慢慢看一个个片段也许会很有趣。
微信读书 心理 疗愈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豆瓣 Goodreads
上野先生、フェミニズムについてゼロから教えてください!
8.8 (61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田房永子 译者: 吕灵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 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课
◎女性为何如此艰难?女性如何奋斗至今?又该如何奋斗?
◎工作、婚恋、育儿,该如何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思考?
——————
【编辑推荐】
※去年东京大学入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回报的社会》引发热议,使上野千鹤子成为了明星学者与作家。本书是继《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版之后,她备受期待的新作。
※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的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读物。不像她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本书语言幽默平实、通俗易懂,在轻松的对谈形式中向大众普及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以及如何以女性主义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恋、育儿问题。
※本书内容触及现代女性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上野千鹤子从自身的经历着手,将女性主义放置在个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辅以日本人气漫画家田房永子的漫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一次女性主义的洗礼。
——————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2022年3月20日 已读
两个小时就能读完的聊天记录,动人的地方在于二人坦诚的沟通和思考。
只有坚持去想,坚持去做,才能实现人的成长,各种各样的个人化的女性主义在现实世界需要得到回响。
上野千鹤子 女性主义 微信读书 日本
莫斯科绅士 豆瓣 豆瓣
A Gentleman in Moscow
8.7 (92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默·托尔斯 译者: 马韧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6
【编辑推荐】
◆一个人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就会被命运掌控。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比尔·盖茨年度推荐。
◆都柏林文学奖入围作品。《泰晤士报》:“这是一本关于摆脱世俗的书。”《科克斯书评》:“无死角的伟大小说。”
◆美国亚马逊&NPR年度好书,《泰晤士报》等 9家媒体年度最佳图书。
◆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一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册,全年雄踞《纽约时报》排行榜。
【内容简介】
在变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最自由的。
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这位此前从未工作过一天,人生要务唯有追求智慧与学识的绅士,自此只能栖身于这家五星级酒店的阁楼,以独特的视角观望俄国在历史车轮下展开的巨变。他的人生也开启了崭新篇章。神秘的女演员、古灵精怪的少女、性格各异的主厨与侍者……种种邂逅与交往,让他体会到多样、微妙又丰厚的情感。酒店这一受限的空间,却让他的精神得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这本优美的小说充满了风趣幽默的桥段、闪闪发光的人物和精致迷人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人之为人的意义。
【媒体推荐】
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伟大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智慧与极富洞察力的哲思,带给你无穷的阅读快感。即便残酷的时代也无法消弥人类的尊严、荣耀与记忆。
——《科克斯书评》
这是一本关于摆脱世俗的书。《莫斯科绅士》有着绝妙的结构和精致的文风……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泰晤士报》
出色、华丽、精彩,托尔斯是个文字匠人。他写得好的地方不是奇迹与巧合发生的时刻,而是那些处于故事外围的人身上发生的巨大转变。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几十年中,彼此成为密友、同人、至交。
——《纽约时报》
凭借极具魅力的主人公及其栖身的奇特世界,托尔斯毫不费力地脱颖而出了。
——《纽约客》
在这个乱象丛生的时代,埃默•托尔斯以旧世界的优雅,成就了这部小说的美好。
——《华盛顿邮报》
小说里充满了各种冒险、爱情故事、命运纠葛和傻气又滑稽的桥段。
——《华尔街日报》
托尔斯是当今美国最杰出的文体家之一。
——美国亚马逊主编
一部非常成功且风格别致的小说。
——NP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2022年3月19日 已读
前后两部分割裂的过于严重,前半部分以轻盈的笔触书写大时代下个人的苟安,后半部分以平庸的设计演绎一场美国的幻梦。离得太近的时代的苦痛用来描写到个人的命运上显得过于轻浮,沉重中途转化为一场游戏,而其实游戏之下是一场场的苦痛,所以更欣赏《信使》中失败的出逃。
东方学 微信读书 美国文学 苏联
清代地方政府 豆瓣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9.5 (11 个评分) 作者: 瞿同祖 译者: 范忠信 / 何鹏 2022 - 2
◎著名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于学术巅峰时期写就的经典之作。
◎从人的角度,了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运作和基层治理逻辑,认识清帝国结构性集体腐败的根源。
◎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至今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起点,一座未被逾越的高峰。
◎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即便是无学术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阅读无碍。
◎第三次全面修订译本,精益求精,忠于原作。
------------------------------------------------
★内容介绍
《清代地方政府》是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于学术巅峰时期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为瞿同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声誉,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界相关教学和研究中的必读书。
民间有言“天高皇帝远”,学术界也有个论题是“皇权不下县”,作为最小行政单元的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直接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代地方政府》一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描述、分析和诠释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运作。
瞿同祖先生通过各种手稿和笔记,同时参考大量的官方资料,以极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州县官和他的四个辅助群体,即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的职能、地位、收入、贪赃形式和纪律控制等,强调了清代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以州县官为中心的“一人政府”。此外还重点讨论了士绅阶层在地方行政中的角色。
《清代地方政府》是经典学术著作,但作者瞿同祖写作时的预期读者是对传统中国缺乏了解的英语世界的学子,故其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即便是无学术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阅读无碍。
------------------------------------------------
★媒体/名人推荐
“《清代地方政府》是一本极为重要的书,其目的在于描述、分析并解释清代州县地方政府的结构和功能;作者也希望此书有助于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并且为官僚政治与行政学提供资料。他的目的和希望都出色地达到了。”
——《亚洲研究学报》
“在中国政府及行政的研究领域中……此书前进了一大步。由于对资料拥有广泛的知识,并具有洞悉内幕的见解,他提出了关于中国基层政府的第一部有意义和可靠的研究。”
——《美国历史评论》
“瞿同祖先生没有撰写教科书,学术著述也较少,没有指导过研究生 (没有弟子) ,因此没有直接的传承,但自1980年代以来,他的著作和研究进路主要通过学术市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不限于法律史的学人,获得了相当广泛的自发的社会影响,出现了一批或多或少地追求瞿同祖范式的研究著作。……但就研究的总体深度和水平而言,在我看来,似乎还没有超过这两本书,至少没有超过《清代地方政府》。”
——《在学术史中重读瞿同祖先生》,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真正意义上的经典性的学术著作,并不是仅仅给了读者一些个完美的结论,而是能够激发读者去思考、去扩展这些结论。《清代地方政府》就是这样的著作。”
——《再读〈清代地方政府〉》,郭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瞿老对清代关乎庶政治乱的基层政府——州县的剖析,所提供的不为我们习知但时至今日仍受其熏习的细节和对制度与个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梳理与解析,在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的结合方面,几乎堪称完美。”
——《见微知著与求名责实之间》,王进文(中南大学法学院讲师)
2022年3月19日 已读
建立在非常翔实的资料基础之上的社会学角度对清代地方政府的分析,偏功能主义的视角,从地方政府的的建立到其中各个主体的行为记叙、司法财税的具体状况和对非正式权力的补充构成整本书的结构。在具体的行文中,先对法律规定进行叙述,在具体分析法律之下地方人员的各种行动,清晰明白。”所有这些群体,都在现行体制下获得了最大回报;唯一例外的是普通百姓。“
微信读书 瞿同祖 社会史 近代史
地铁 豆瓣
作者: 韩松 2020 - 7
《地铁》是华语科幻代表作家韩松“轨道三部曲”的经典开篇,由五个相对独立而又遥相呼应的章节组成:《末班》写公务员老王窥见地铁里很多奇怪矮人把同车人都装进瓶子里运走了;《惊变》里另一辆地铁进入永无尽头的运行隧道,拥挤在车厢里的乘客从人变为非人,“进化”或“蜕变”为新的物种;《符号》描绘看似不久的未来,一群人为了探究地铁之谜,进入废墟般的地铁隧道,大概了解到公司化的政府所主持的“地铁”工程实为“宇宙化”历程中的一次灾变;《天堂》写地铁里幸存的后人类物种,试图重返地上天堂,但经过进化的鼠类已经捷足先登,占据了人类的废墟;《废墟》写小行星上的人类后裔,派遣一对少男少女,重返地球大陆,想要破解人类文明灭亡之谜,但与其说他们最终了解真相,不如说陷入更深广的幻象之中,少男在小说最后一刻,“发现什么也不存在”。
在地铁的世界以及它所表征的空前繁荣景象背后,韩松却揭示给我们看梦魇一般的秘密。正如学者宋明炜指出的,“寓言式的现实批判精神,还应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中观察。韩松的文学想象所承续或直接对应的,是鲁迅。……更为深切的意义,在于弥漫在整个叙事中的对‘虚无一物’的执着。地铁未来史的叙述,始于对‘虚无一物’的恐怖体验,终于对‘什么也不存在’的发现。”
韩松有一种极其特别的“幽黯意识”,从中延伸出一个大历史思维的脉络,并以一种外太空的视角观察着当今这个世界的文明。
——王德威
我写的是二维科幻,韩松写的却是三维科幻。如果说中国科幻是一个金字塔,二维科幻是下面的塔基,而三维科幻则是塔尖。
——刘慈欣
就思想深度而言,在当今中国科幻界,韩松允执牛耳。
——江晓原
韩松作为宇宙的观察者和预警者,对文明葆有批判性反思。
——戴锦华
种种繁华物象,文明盛事,颓靡废墟,穷尽宇宙的上下求索,犹如鲁迅《墓碣文》所写:“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这样一种深渊的虚无体验,韩松写进未来人类的退化、蜕变,宇宙和人心无边无际的黑暗,与鲁迅文学息息相关。
——宋明炜
2022年3月8日 已读
邪异的书写,末世的形成与末世的冒险,永不停歇的地铁、遁入地下的物种、生命的万般演绎都在其中,令人深思又处处深觉恐怖。
微信读书 现当代文学 科幻 韩松
东方历史评论(第14辑) 豆瓣
作者: 许知远、李礼、执行 2018 - 4
庚子国难之后,宏伟的帝国大厦摇摇欲坠,危在旦夕。颟顸的帝国统治者震惊于西人武力,不得不采用自己过去厌恶的手段为末代王朝再续一命。停科举、淘汰胥吏、办学堂、编练新军……历史仿佛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让曾经被称为“保守派”的人们做出了比“改良派”更深化的改革,然而这场改革可以像明治维新一样“力挽狂澜”吗?在旧制度自我救赎的路上,革命的野火已在徐徐延烧。
2022年3月7日 已读
东方历史评论的微信最后一篇推送停留在2020年6月17日,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2020年6月20日,这本书应该是东方历史评论的最后一本出版物,因此加一星到四星纪念他们做出的努力。
回到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专题中关于清末新政和明治维新的叙述中对新政的涉及方面的各种层面的影响很有味道,但与日本的比较一般。两片访谈都挺不错,提问者和回答者都很诚恳,具体问题中的洞见也引人去重读。随笔中缅甸和经学论战都是历史回顾,建筑与苏联想象中从建筑具体结构看意识形态指导之下的建筑物反而生发出了反叛的因素,对苏联历史的再回顾。俄罗斯在海外以纳博科夫为例叙述一种对红色苏联反叛的俄罗斯流亡者的身份认同如何在海外持续以一种想象和相关的写作来维持。历史学家与法官晦涩,没太读懂。三篇书评女哲学家和马雅可夫斯基有趣。
中国 中国史 微信读书 日本 近代史
东方历史评论10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许知远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7 - 5
1870年代之后的日本,在脱亚入欧道路上飞奔的人们竞相抛弃着过去,不顾一切地投入到获取西方知识和技术的队列中。用红砖建筑、马车和高顶礼帽装扮起来的东京,在“日本的灵魂和西方的文化”的感召之下,成为亚洲全新的混血城市,这里弥漫着新的时代精神,链接着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以及无数的亚洲失败者与野心家。
2022年3月5日 已读
两篇访谈涉及的研究思路很有吸引力,具体的物质生活涉及的相关事实。前面一部分关于民国前在日中国人的记叙有点枯燥。几篇书评和随笔还算不错,读完能留下一些印象。
中国 微信读书 日本
无尽长河的尽头 豆瓣
果しなき流れの果に
作者: [日本] 小松左京 译者: 吕灵芝 2022 - 1
编辑推荐:
★小松左京与星新一、筒井康隆一起被誉为日本科幻小说界的“御三家”。
★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倾心推荐。
★奠定小松左京日本科幻"御三家”地位的杰作。
★被日本科幻圈视作对标《三体》的作品。
★新生代译者吕灵芝全新译本。
在这本书中,我头一次感到,科幻或许是值得全身心投入的、充满价值的工作。
——小松左京
一个永远在流动的沙钟,一次疑团重重的探险。失踪、死亡、遇难、原因不明的重伤……卷入这件事的人无一幸免。而在另一个宇宙维度里,一场穿梭于时间的生存之战正在进行。人类短暂的生命,将如何超越时空,超越星辰岁月,向着虚无与永远、谜团与秘密前进?
2022年2月24日 已读
想不到自己是微信读书第一个读完这本书的,小松左京1965年连载1966单行的作品在写成后五十七年的今天也毫不过时。
以细微处到宏大宇宙再回归人间一隅,野野村的冒险,佐世子的等待,无尽空间时间长河中的反抗,葛城山麓房子中平凡的守望。
时间长河中双方的步步交锋,逃亡与追捕,反击与超越,宇宙自形成的意识与物种自发展的意识在河流中无尽流淌,如同开篇的沙漏,不停流淌,但沙层高度不变。
ps.这本书又是因为韩松老师提到才看。
有担心译本的可以放心看,翻译非常流畅。
小松左京 微信读书 日本 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