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学
少年与沉默之海 豆瓣
Arnes Nachlaß
作者: [德] 西格弗里德•伦茨 译者: 叶慧芳 2022 - 1
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齐名
“战后德语文学三大家”之一 | 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
西格弗里德•伦茨成熟时期长篇小说代表作,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
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热爱大海的少年一去不返,心底藏着比海更深的秘密。
“它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民族缩影。谁想要了解德国,就应该读他的书。”——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
格拉斯和伦茨,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日。——莫言
西格弗里德•伦茨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长期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十二岁的少年阿纳是家族悲剧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来到养父母家,开始与这个家中的三个孩子一同生活。敏感而忧郁的少年与父亲一样深爱着大海,但历经惊涛骇浪的父亲却并不是死于海难,他为何又如何带着一家人走向死亡,这是阿纳心中永远的创痛,也是深藏在少年心底最大的秘密。
往事如梦魇纠缠着阿纳,他反复挣扎着走出痛苦,却在真挚的友情与青涩的爱情中不断遭受着误解与失败。两代人的命运转动到同一个关口,阿纳在暴风雨中独自走上小船……
2025年3月9日 已读
“你一定不相信,但是只要有一点点动机就够了,你可以不相信。”——被意外留下的人还是离开。整理一件件遗物,整理一件件遗物背后的一段段回忆,将生者与死者隔开的距离在叙述中逐渐明朗,但人心最深处的海太博大、太澎湃、太幽微,只能感受。淡淡地写出,长久地忧愁,海边的风雨,海上的小舟,海中的离人。
外国文学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客乡 豆瓣
Heimsuchung
8.7 (25 个评分) 作者: [德]燕妮·埃彭贝克 译者: 李斯本 2023 - 1
☄️作品看点:
🌟 当代德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德语文学的织布鸟”燕妮·埃彭贝克代表作首度引进。
🌟 入选《卫报》21世纪百佳图书,莱比锡图书奖短名单作品——《客乡》以冰山一般的超然语调,讲述了柏林郊外一栋湖边别墅,几十年间不断变迁的居住在此的人们的故事。20世纪德国动荡的历史进程,在一个个激情、伤痛、遗憾与和解的故事中自陈其身。
🌟 非凡的综合想象力,深邃的历史意识,从女性的非正统视角,讲述在历史转折中失落的人与物的故事——《客乡》对历史地理的精巧调用和重新叙述,不断刷新我们对历史事件与个人意志的认知和想象。
.
☄️评论推荐:
🏔 “这一代最杰出、最重要的德语小说家。”——詹姆斯·伍德(著名文学评论家)
🏔 “历史事件与个人意志的交汇点是她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她笔下女主人公的非正统视角,使她们得以与‘历史’保持着一个倾斜的角度,从而刷新了读者对于这个主题的认知和思考。”——丹尼尔·门德尔松(著名文学评论家)
🏔 “她的作品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于,通过那些在历史转折中失落的人与物的故事,含蓄地展现历史磅礴的进程……‘过去’被置于‘现在’的表层之下,但它的形状终究会显现出来。”——劳伦·奥伊勒,《纽约客》
🏔 “在世作家中蕞优秀和激动人心的一位……埃彭贝克的小说大多是一个年轻女人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黑暗秘密的国家的寓言。在《客乡》中,寓言色彩被淡化了,历史更明确地介入,叙事的画布也更宽阔。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它的成就和反响却是巨大的。”——米歇尔·法柏(著名小说家)
.
☄️内容简介:
莱比锡图书奖短名单作品(2008) ,入选《卫报》21世纪百佳图书(2019)。
一位建筑师在柏林郊外的湖畔建造了梦想中的夏日别墅,但他不知道这片土地曾经和将会经历什么:一个年轻女子发疯之后溺湖身亡;犹太邻居贱卖地产然后消失;长驱直入的红军征用了房屋;逃离纳粹政权的作家流亡归来,想从废墟之下拖拽出一方可以长久生息的理想家园;数十年后两德统一,她的孙女被迫放弃产权,接手方正是它最初建造者的继承人……
同一个地点,不同时代的居住者们离散又到来。历史巨大的无形力量不断侵蚀着人类建立持久价值的努力,而在所有激情、创痛、和解与命运之上,矗立着一片任何癫狂或动荡都无法真正改变的风景。
《客乡》“冰山一般超然”的诗意叙事是德国沧桑百年的回声,从魏玛共和国到统一后的岁月,十二块人生碎片构成一幅镶嵌画,过去与未来坍缩其中,故事真正的讲述者是时间,“永恒的生命,已存在于人类个体的一生中”。
2023年11月15日 已读
人们修建房屋,在其中生活,最后拆毁。在时间的流动中,不同的事物占据不同的长度,一座别墅可以占领一片土地百年,一个人可以占领一座别墅多少年呢?尤其当这时代风云变幻,礼教下疯癫的人、离开的与留下的犹太人、在两个德国中各自生活的人、逃离的与残存的、背着历史继续的人……人只是小小的碎片,在历史的风中飞舞,飞到哪里是哪里,但不论在哪里,总有事情要做,即便是迎接死亡。
外国文学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猫与鼠 豆瓣
作者: [德] 君特·格拉斯 译者: 胡其鼎 2022 - 1
《猫与鼠》原是作者完成《铁皮鼓》后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的一部分,最初定名为《土豆皮》。1961年,他将这一部分抽出单独出版,剩下的部分则成为“但泽三部曲”第三部《狗年月》。《猫与鼠》叙述了纳粹统治时期,但泽的中学生约阿希姆·马尔克青春期的懵懂与冒险,以及他受英雄崇拜宣传的毒害走上毁灭道路的故事。
2022年11月9日 已读
0727
格拉斯总是能在平淡中将故事的核心展现,最爱的还是马尔克在船舱中放好唱片再游出水面聆听音调。马尔克看到了,思索了,经历了,最后选择放弃,沉入海底,意识到勋章上只是人命,而这个时代的问题不再是一本《卡拉马佐夫兄弟》所能解决。
君特·格拉斯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昨日的世界 豆瓣
9.0 (25 个评分) 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吴秀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 - 9
◎作品看点
★著名作家茨威格代表作,精装全译本。附作者创作年表、多国学者对谈(茨威格研究中心独家授权)
★茨威格于1942年2月22日自杀,本书是他鼓起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留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每一个身份都让茨威格处于天崩地裂时的风口浪尖。
★繁荣背后掩藏着巨大的危机,战争成为手段,和平被当作筹码,个人在时代的巨浪中无所适从。
★极具个人视角的欧洲精神衰落史,既不“客观”也不“全面”,只是饱含情感,渴望激起每个心灵的回声。
◎内容简介
茨威格生于19世纪末,恰好来得及亲身经历欧洲文化在一战前最后的繁荣和稳定,也能觉察到隐藏在这背后的停滞、老朽和虚伪。在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逐渐从精神的巅峰坠落到道德的深渊,和平与人性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一败再败。茨威格目睹了这一切,开始成为一位不情愿的见证人,在生命沉入黑暗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高贵而残破的昨日镜像。
“我所讲述的,并不单单是我的命运,而是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这一代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命运多舛。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渺小、最微不足道的人,内心的最深处也被我们欧洲大地上无歇止的、火山喷发般的天摇地动所搅扰。在这成千上万的人群当中,没有谁比我更首当其冲了: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每一个身份都处于天崩地裂时的风口浪尖上。”
2022年4月17日 已读
个人生活片段构成的世界史,越往后时代和命运的袭击越猛烈,终究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絮絮叨叨中四散的记忆片段勾结成整本书,一想到最终的结局,一笔笔都是哀歌,命运之中的苦难,没有逃避和其他可能,能逃过一次,但不可能逃过每一次,最终我们都踏上相同的道路。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经典 茨威格
荒原狼 豆瓣
Der Steppenwolf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李双志 2021 - 9
《荒原狼》是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写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哈里·哈勒——一个心中藏着荒原狼的人,面临的孤独、苦痛、内心的割裂。
本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再度靡欧美,著名摇滚乐队“荒原狼”即以之为名。
2021年10月27日 已读
生命的圆满借助两条极限的道路迫近,要么统合为一,要么拆解无穷,在时间和空间的过程中摆弄生命幻影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何以构成一个人的过程。荒原狼的一体两面,或者说魔幻剧院中千面镜子,折射出的都是人的可能,只要是可能,也就失去了高下,那么万物皆允。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黑塞
悉达多 豆瓣
8.9 (370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姜乙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2021年9月14日 已读
极有文学意味的宗教生发出来的故事。
简单而又意味深长,很多道理都已经听过很多很多次,但仔细去看还是难以触及,故事的好处就在于它的娓娓道来和在一个模型故事上无限的想象性。
佛教 宗教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赫尔曼·黑塞
给所有人的黑塞童话 豆瓣 Goodreads
8.1 (22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杨梦茹 未读·文艺家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4
黑塞的童话并非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
并不全然以人或动物作为主角
年迈的高山、固执的藤椅、骄傲的少年、丑陋的矮人
所有的生命,全都在一场杂沓着无法摆脱的困难中活着
寻找各自的结局
本书收录了黑塞的20篇童话作品,从十岁时写下的第一篇童话《两兄弟》,到献给爱妻的《鸢尾花》,再到源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黑塞在他的故事中注入了对人生目的的思考,对战争的批判,以及永恒不变的对自我的探寻。
2021年9月12日 已读
好美啊,读的时候总是幻想有了儿女之后在他们睡前在耳边慢慢的叙说这些故事,有往常童话的美好,也有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超越一般童话的残忍和前进,很多故事都经得起重读,而略显繁复的叙写将童话的优美一览无余。
儿童文学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短篇集 黑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