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盟约 (2023) IMDb 豆瓣 TMDB
The Covenant
7.2 (95 个评分) 导演: 盖·里奇 演员: 杰克·吉伦哈尔 / 达尔·萨利姆
其它标题: The Covenant / 誓约
美军中士约翰·金利(杰克·吉伦哈尔 饰)最后一次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负责和当地翻译艾哈迈德一起调查某地区。他们的部队在巡逻中遭到伏击,两人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在敌人的追击下,艾哈迈德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受伤的金利穿过数英里的山区到达安全地带。回到美国本土后,金利得知艾哈迈德和其家人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获准前往美国,他决心保护这个朋友并报恩,重回战区在当地民兵到达之前救出艾哈迈德一家。
2023年7月12日 看过
时不时跳出去做其他事,很工整的片子,起承转合,由战争而起,承一场行动,失败之后的回返成为转折,合在最后的飞机起飞。一啄一饮,太像模板里的故事容易让人忘记现实,当最后字幕敲出在撤军后被处决与躲藏的翻译们时,四个人拥有的空旷机舱与真正离开时拥挤到不堪的机舱,留下的人们能如何生存呢?电影里,弹尽粮绝时会有air force出现拯救世界,但现实中呢?最动人是推着小车跋涉在山间车轮陷入路边的坑角然后坐下来哭。
动作 政治 美国
苏东坡新传 豆瓣
9.7 (14 个评分) 作者: 李一冰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7
以诗词为主线,参考百余种书目,还原真实、立体的东坡形象
典雅装帧,四色彩插,全新增订
余秋雨高度评价的传记经典
【编辑推荐】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不俗成就。如此天才,一生都颠沛流离,但他却能超越个人的悲哀,既超脱现实,又有烟火气。这种旷达的态度也指引我们获得自己的快乐之道。
◎余秋雨高度评价的传记经典,全新增订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直接引用本书原文,并高度评价此书文字典雅,作者归结甚有见地。本书已出版近四十年,此次全新增订,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
◎以诗词为主线,参考百余种书目,还原真实、立体的东坡形象
诗言志,所以本书十之八九取材于东坡诗词,以触摸他内心的喜怒哀乐。此外,作者参考东坡文集和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考证坚实,笔触细腻,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东坡形象。
◎典雅现代的装帧设计,四色彩插,极具典藏价值
典雅与现代并行的装帧风格,封面选用纹理极强的手揉纸,手工粘贴纹理温厚的环保幼棉,并烫金印鉴。四色彩插,采用100g细腻纯质纸印刷,直观展现苏东坡及其相关的画像、作品。
【内容简介】
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附录《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
【名人推荐】
一冰先生写《苏传》,不像林语堂看到的东坡,是横空出世、天才洋溢,他看的东坡是狱中狼狈至极的东坡、虎口余生出狱后的东坡,是从苦闷中走向旷达自在、从现实接二连三的无情打击走向一而再、再而三的意志坚强与生命韧性的东坡。
——作家 张辉诚
是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
——作家 余秋雨
2023年7月8日 已读
大书,人生的流动,少年得志,不遇于时,人事罗网,俗世功业,艰难困苦,乐天知命。天才与现实的交织,入世之后不得返的自由,在其中的一日一日,人世就是人事,天才在人事中俯仰浮沉,越到后面越悲凉,得志能有几年?留给后世的乐观与豁达是抱着必死之志流放于琼州,落在文字上的寥寥几笔在现实中是一个一个要解决的问题,细看去多是痛楚,但“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所以是他。
中国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政治 苏轼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 豆瓣
Letters to a Young Contrarian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译者: 陈以侃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3 - 9
▲ 如果不想与世界共沉沦,一个人的人生可以怎样度过?
▲ 我们时代的“启蒙者”希钦斯给世界青年的18封信,一份捍卫自身、规避幻灭的“战斗”手册。
▲ “不公正、不理智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成分,但对它们的挑战一样也是注定的。”
.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偏离众口一词的安逸与平庸;
如果你想要“正常”的生活,又不愿拱手让出心智;
如果你珍视自己的“不同意见”,并质疑那些号称拥有确切答案的人;
如果你依然保有一个不合时宜的希望:把世界变得更好,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过一种自己做主的人生——
那么这本书值得你握在手中,直到最后。
.
🌟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克里斯托弗·希钦斯以书信体的形式,为未来的“叛逆者”(contrarian)提供了一些“规避幻灭”的建议。他探究了各种类型的特立独行者在关键历史时刻为进步与正义事业所采取的违抗立场,援引左拉、奥威尔、哈维尔等普罗米修斯式人物作为楷范,为“不同意见”的重要价值做了热情的辩护。
希钦斯言传身教,劝诫青年人装配起独立思考的武器,塑造批判性的人格,对威胁自由意志的一切保持警惕,并从挑战旧世界的艰辛故事里汲取养分。如何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叛逆者”,不惮于反对愚顽、无趣和谎言,去实践一种矫健而广阔的生命自我——本书是一位久经历练的老兵犀利、雄辩而激扬的回应。
.
🌟 评论推荐:
“希钦斯完全是独一无二的人物,他集作家、记者、辩论家于一身……他所坚持的信念,无一不是他以激情、决心和才华来倡导的。”——托尼·布莱尔(英国前首相)
“他是一位博学家、一个见识非凡的智者、一个反对一切暴君的勇士。”——理查德·道金斯(著名演化生物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自私的基因》作者)
“在一个不断威胁要熄灭知识与光的世界里,克里斯托弗是一座灯塔。他有勇气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他所希望的样子……他明白,宇宙并不关心人类的存在或福祉,生命的意义只取决于你赋予它多大的意义。”——劳伦斯·克劳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
“完美的作家,天才的朋友。”——伊恩·麦克尤恩(著名小说家,《赎罪》作者)
“他总是在寻找那些决定性的时刻——就像我们的西班牙内战一样,在那里你站在正确的一边,勇敢地面对敌人。”——伊恩·布鲁玛(荷兰著名作家,《零年》作者,曾任《纽约书评》主编)
“继承了托马斯·潘恩和乔治·奥威尔传统的犀利辩论家。”——《纽约时报》
“希钦斯在他最出色的时候,展示的正是他向其他人建议的愤慨与智慧的完美结合。这本书里充满了难以磨灭的箴言。”——《纽约时报书评》
2024年1月22日 已读
如此需要勇敢的异见者的新时代,如此沉默的我们,读着其中的劝导,不停地哀叹自己的怯懦。有着最简单的异见,却从来不敢宣之于口,有时看到那些勇敢的人踏出勇敢的一步,在心底默默祈祷,默默祝福。但还是要坚定地想着吧,如同那巨大之物没有压在心头,如同那心中的光亮可以一直闪烁。
微信读书 政治 社会 美国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2022) 豆瓣 IMDb TMDB
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7.8 (538 个评分) 导演: 马丁·麦克唐纳 演员: 科林·法瑞尔 / 布莱丹·格里森
其它标题: 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 伊尼舍林的女妖(台)
柯林·法瑞尔、布兰登·格里森再度合作,饰演一对爱尔兰伊尼舍林海滨小岛的好兄弟,却面临绝交危机,这回断的不只友情,还有手指!马丁·麦克唐纳再展拿手黑色讽刺喜剧,当友谊走到尽头的心碎和伤害推到极端,所产生的愤怒与报复,竟然比爱情还失控,时空背景与爱尔兰内战遥相对照,更显其恶趣味。
2023年3月5日 看过
剧烈的分裂,最突出的一组对比是感受到死亡来临想要创造心中永恒价值的Colm和想要继续维持日常保持闲暇的Padraic,不叙前事,从分裂直接开始,在美丽的风景和压抑的环境中逐步剧烈,从一个手指到一整只手,从驴的死到烧房子,分裂的持续行进将内蕴的不可恢复与分裂双方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是分裂,也只是分裂。忍受不了只能离开的Siobhan,孤独与压抑弥漫在整个岛上,溺水自杀的Dominic意识到无望与无意义。而在表层的故事之下,是对整个爱尔兰的隐喻,战争之下人的分裂,保持故土还是追寻新物?只能避退的知识分子?被上一代侮辱与毁灭的下一代?无常之事。
人性 政治 爱尔兰
犬儒與玩笑 豆瓣
7.6 (8 个评分) 作者: 徐賁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8 - 7
極權和專制統治下的假面社會裡,民間笑話經常是聰明人和明白人經過自我審查的意見表達——旁敲側擊、婉轉迂迴、閃爍其詞、欲言又止、顧左右而言他。玩笑起源於人們有想法,但表達卻因言論控制而不得自由。被控制的表達也就是被控制的思想。玩笑表達的怯懦、曖昧和模棱兩可,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多半會蠶食人們思想的獨立和勇氣,使之變得油滑、投機和隨波逐流。
玩笑和笑話為觀察普通人對日常生活世界的善惡和是非認知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視角。考察和研究一個社會裡普通人說些什麼笑話、怎麼說笑話、在怎樣的政治和社會氣氛下說笑話,是從一個特殊的社會文化角度來瞭解他們對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察覺到了什麼、知曉了什麼、明白了什麼,並作了怎樣的表示或表達。在人們普遍戴著假面的犬儒社會裡,這樣的資訊總是被遮掩在層層扮相、偽裝、謊言和神話的帷幕後面。越是這樣,玩笑和笑話包含的真實資訊也就越加彌足珍貴。
2022年11月9日 已读
前十五章差不多是在两个月前慢慢地一天几章读完,剩下的从昨晚两点多开始一口气读到五点多六点看完,因为中间区隔的时间太长,印象已经不是很深,前面部分以纳粹德国时期、苏联自斯大林开始至解体为实例对其中的笑话进行分析,主要着力在于其中的政治笑话,而机制的分析主要是一个框架:讲笑话究竟是微型革命还是安全阀?再接着就是对笑话后的假面社会与犬儒心态,假面社会形成于控制之中,而生活在其中的人自然会产生一种犬儒心态来维持生存,书中对犬儒心态既有批判,也有褒扬,批判在于犬儒不会产生真的革命,褒扬在于犬儒至少知道何为正确。没有几个单独的章节对中国进行细密的分析,但一路读下来还是太熟悉,笔笔皆是身周事。
微信读书 政治 社会
活在洪武时代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谌旭彬 2022 - 6
2021历史畅销书《秦制两千年》作者谌旭彬 新作!
一笔刺透洪武时代的统治面纱!
从朝廷文件里打捞湮没的历史真相
在帝王意志中管窥小民的生死祸福
一本书读懂朱元璋如何用《大诰》让明帝国所有人进退失据
————————————
本书将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诰》中写到的十二个案件抽丝剥茧,详尽地阐述了在这些毫无法理、常识和逻辑的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从明初的军事、土地、政治、法制等政策制度入手,梳理涉案人员的行为动机,解读洪武帝审案和判决的依据和目的,从而勾勒出洪武时代各色人物的荒诞命运以及可怖的生存状态,再现了洪武帝“重典之治”的本来面目。
在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毫无人身自由的卫所军奴,被捆绑在土地上不得离乡的农民,说错话连累邻里被没收家产的老妇人,不想做官只能切指的士人,遵行合理的立案程序却没能揣测出“圣意”的官员……通过这些小人物如草芥般的命运,我们看到一个脑回路清奇的开国皇帝,是如何欺骗控制官员,如何监视窥探民众的。这些案件,让我们看到了“洪武之治”的另一面。
————————————
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顺治
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康熙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清代史学家 赵翼
……一种绝对自私和愚昧的蛇蝎性格——他的后裔也具有这种性格,表现在行为上的是短见、冷血,喜欢看别人流血,看别人痛苦,看别人跪下来向他哀求,而他又拒绝宽恕。这是人类中最卑鄙最可怕的一种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普通人,对他的朋友和他的社会,都能造出最大灾害。——吴晗《朱元璋传》
2022年11月9日 已读
0721
以朱元璋的四部大诰中的案件勾连出当时相关的社会制度,再由制度中各人所处的境况反推规则制定者的立意。这种体例决定了其中有很多地方过于揣测,同时讲太多影响因素放到了朱元璋一人身上,但其中的细节和故事能看到一个设计国家的思路,人应该如何放置、统治人民的统治二字有何意义和行动,荒谬在权术中找到逻辑,而平民的命一如既往地被低贱对待,人人都处于恐惧中,只有最上面的一个人获得了安全感。
微信读书 政治 社会
秦制两千年 豆瓣 Goodreads
8.1 (102 个评分) 作者: 谌旭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1 - 7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力作,选取了16个历史横断面,着重探讨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背后,百姓生活的历史真相。作者直指封建王朝的核心理念“外儒内法”,将秦制帝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常态化、规律化,探索帝国运转的内在理路,揭示其延绵长达两千余年的奥秘;深入每一个截点,解读信史文献,用严密的逻辑掲开王朝治世的面纱,也颠覆了世人许多想当然的认知。
这些历史横断面关联起来再现了两千年来秦制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进化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审视王朝兴衰的视角。
2021年8月9日 已读
值得一读,将秦制定义为中央皇权借助官僚集团统治、追求最大的组织能力所以追求平民的原子化和无组织化。更偏向于统治技术的思路,即使是当下,依旧如此,党国党国,大同小异罢了。
最触动还是不论任何时代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奈,盛世乱世都是繁华人家的说辞,我们能做的就是苟活。
历史 微信读书 政治 政治学
政治学通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2 (73 个评分) 作者: 包刚升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通三统 豆瓣
作者: 甘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本书体现了作者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
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2019年4月28日 已读
前面以连续统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分析很有趣,强调连续性和基础之上的创造来探索知识的发生。

中和下都偏重于教育,重点就两个:一是要把握文化内核和文化积淀,从古的东西中寻找资源,二是要阅读原典。
中国 政治 教育 文化 社会科学
脱欧:无理之战 (2019) 豆瓣
Brexit: The Uncivil War
7.3 (96 个评分) 导演: 托比·海恩斯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李·布罗德曼
其它标题: Brexit: The Uncivil War / 脱欧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将主演聚焦英国脱欧的2小时新剧《脱欧》(Brexit,暂定名),饰演公投官方竞选组织“Vote Leave”的首席总监多米尼克·卡明斯。该剧将探索这场数据驱动的政治运动,这是现代史上最具争议、最有争议的政府公投之一。剧集由托比·海恩斯执导,剧作家詹姆斯·格拉汉姆操刀剧本,今年下半年开拍。
共犯者们 (2017) 豆瓣
공범자들
9.2 (142 个评分) 导演: 崔承浩 演员: 崔承浩
其它标题: 공범자들 / 帮凶
韩国纪录片电影,该纪录片将矛头瞄准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前放送文化振兴会理事长金寓龙、前MBC电视台社长金在哲、前MBC电视台电视剧部门部长张根洙等李明博政府时期官员们也在影片中登场,讲述了李明博政府时期,官官相护、官商勾结,并利用KBS、MBC等电视台操纵舆论,欺骗大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