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山水 豆瓣
作者: 冯至 2022 - 3
“带有原始气氛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离了剩下的一片湖水,这里,自然才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我们同时也会感到我们应该怎样生长。”
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麹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
——冯至
2024年4月30日 已读
美丽的景色,美丽的自然,美丽的人类。无论世事如何流变,自然万物的生长总是恒常,农人春耕秋收总是恒常,人在世上总是恒常。越到后面越精彩,前面几篇还稍显迷惘与惆怅,到后面几篇时对自然的感悟与审美达到了一种稳定,讲述与追求都圆融饱满,自然风物、人心痕迹,纵使时代的风波再大,总有止息的一日。
2024年6月14日 评论 删减一则 - 读到的是电子书,不知道实体书是否删减。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此版第三段: 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在七十年前,云南省的大部分,经过一场浩劫,有多少村庄城镇在这里衰落了。现在就是一间房屋的地基都寻不到了,只剩下树林、草原、溪水,除却我们的住房外,周围四五里内没有人家,但是每座山,每个幽隐的地方还都留有一个名称。这些名称现在只生存在从四邻村里走来的砍柴、背松毛、放牛牧羊的人们的口里。此外它们却没有什么意义;若有,就是使我们想到有些地方曾经和人生过关系,都隐藏着一小段兴衰的历史吧。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新讲》选编的版本(原载1943年西南联大学生自办刊物《文聚》第1卷第4期): 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在七十年前,云南省的大部分,经过一场浩劫,回、汉互相仇杀,有多少村庄城镇在这时衰落了。在当时短短的二十年内,仅就昆明一个地方说,人口就从一百四十余万降落到二十五万。这里原有的山村,是回民的,可是汉人的,是一次便毁灭了呢,还是渐渐地凋零下去,我们都无从知道,只知它们是在回人几度围攻省城时成了牺牲。现在就是一间房屋的地基都寻不到了,只剩下树林、草原、溪水,除却我们的住房外,周围四五里内没有人家,但是每座山,每个幽隐的地方还都留有一个名称。这些名称现在只生存在从四邻村里走来的砍柴、背松毛、放牛牧羊的人们的口里。此外它们却没有什么意义;若有,就是使我们想到有些地方曾经和人发生过关系,都隐藏着一小段兴衰的历史吧。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散文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豆瓣 Eggplant.place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
9.1 (70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李贻琼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 - 4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准自传
从小村庄走向诺奖领奖台,以锋利的笔刺破罗马尼亚社会表象
👁编辑推荐
◎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出版于2003年,收录九篇文章。作者讲述了从罗马尼亚小村庄到诺奖领奖台的传奇经历,是了解其生活与创作的绝佳切入点。
◎ 杏树、手帕、国王,幼儿园、工厂、新移民,告密、恐惧、逃跑,通过敏锐的视角与克制的语调,作者出入于生活与文学,熔淬成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文章,刺破罗马尼亚社会的表层。
👁内容简介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是一部散文集,汇集了赫塔·米勒的九篇文章,主题各不相同。作者运用冷峻、超现实的诗性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内心感受,对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的感想。总括起来说,不同的文章都展现了作者对真正的人性的尊严与诗人的胸怀的关注。
本书首版于2003年,是这位诺奖得主出色的散文作品,以清晰直接的风格,阐述其小说主题,生命感悟,可以更好地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作者双重异乡人的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旁观者视角,再加上她对语言媒介的敏感性使得她的这些文章读来很有启发。
👁名人推荐
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行动,一种由脑至手的劳作。——赫塔·米勒
本书是了解这位独特而有成就的作家的绝佳切入点,描述审讯和压制的文字中缀有作者对语言的尖锐而机智的点评。
——曼迪·怀特(德语译者)
赫塔·米勒是不应该忽视的作家。她就像一把尺子,丈量着时代、语言和虚构,也丈量着读者和她自己。
——邱华栋
2024年8月16日 已读
前几篇稍长,叙述上跳转较多,但内里的情绪与气质流动始终勾动人心;后几篇短些,叙述同一主题下几件事,主题更清晰些。绝佳的叙述,每一篇都动人美丽,细细地写出过去与现在留在心中的印记,人是经历汇成的河流。幼年生长的村庄、青春时搬入的城市、流亡后居住的德国,在不同的时空发生的事融汇成现在,齐奥塞斯库独裁下深入骨髓的恐惧与恨意弥漫始终:祖父作为粮商被剥夺一切、母亲被流放苏联五年、父亲作为党卫军士兵回家后成为醉鬼、散在所有地方的秘密警察、熟悉颂歌与暴力的儿童、被自杀的朋友、异国永不停止的区隔……记忆穿透一切现实,融入一切现实,我不要遗忘,也不会原谅。
微信读书 散文 文学
银儿与我 豆瓣
Platero y yo
作者: [西班牙]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译者: 张伟劼 雅众文化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7 - 1
《银儿与我》是西班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梅内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
与《小王子》《夏洛的网》并称20世纪三大心灵读本
.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张伟劼先生首次由原著西班牙语译介
·····································································
《银儿与我》是希梅内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书由138篇精美的短篇散文构成,作者带着心爱的小毛驴银儿走过市井的喧嚣,对它倾诉衷肠,甚至引为知己。诗人细腻的描绘饱含温柔,其笔下生动真实的乡野生活,对底层民众的怜悯和同情,以及与小毛驴纯美温馨的互动嬉戏,都足以令人动容。
希梅内斯是西班牙抒情诗的开创者,他笔下的故乡——迷人优雅的莫戈尔正如一曲安达卢西亚的田园牧歌,一幅西班牙南方的风情画,自然清新而意蕴深厚。诗人的文字如金子般灿烂,在抒情之中蕴含极深的思索与遐想。
······································································
媒体评论
.
希梅内斯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但他最受一般读者欢迎的,却是这本羽量级的绝妙小品《银儿与我》。
——余光中
这是一本叫人一读首篇就会哭的书。
——三毛
希梅内斯的西班牙文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2024年1月30日 已读
重读,但反而失去了第一次阅读时一口气读完带来的诗意与美丽,开始是一天一篇,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断了很久,前两天按照一天五篇的节奏读完,美丽的碎片,依旧是美丽的碎片,但是失却了连续阅读所营造起来的鲜活,在时间中发酵的动人。
微信读书 散文 童书
我以文字为业 Goodreads 豆瓣
Words Are My Matter
8.0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 夏笳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4
阅读 写作 批评 行动
六十八篇散文 一部“思想自传”
“艰难的时代要来了,在那样的时代里,我们将会需要另一些作家的声音,他们能够看到与我们当下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够穿过我们饱受恐惧之苦的社会,穿过其对技术的痴迷,去看到其他生存道路,甚至能够想象希望的真正土壤。
我们将会需要能够记住自由的作家——诗人,富有远见的人——能够把握一种更大现实的现实主义者。”
2023年11月12日 已读
合集,文学理念与书评,缀一篇周记。读得比较匆忙,第一部分讲文学,有对文学研究队类型小说尤其科幻小说轻视的批判,有对故事本身的意义的阐发,关于故事中的美、故事的讲述、故事的未来,有对女性主义在文学中的遭遇的描述,有对出版市场与图书行业的观察与建议;丰富的内容,搭配明晰的观点,引人入胜。书评部分,讲讲作家、讲讲作品,多为好评,也有几篇是差评,因为都是书评一口气读下来稍感乏味,但批判时的视角还是动人,故事的讲法、人物的塑造、女性主义、细节与整体等等。
微信读书 散文 科幻 随笔
暂停键 豆瓣
作者: [马来西亚] 黎紫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10
黎紫书,来自南洋的行者,北上西走,游踪在外,放情领略,记录经年心象的朝荣暮落,落笔成为《暂停键》。在《暂停键》中,黎紫书对镜自视,从想象中的自己到经由文字建立起存在的意志,我们看到一位写作者起伏的心绪、刹那的悸动、难以诉说的痛感和轻微的顿悟。按下暂停键也没关系,书写,让我们可以好好地看待自己。著名散文作家李修文认为:黎紫书以一己之力,在不尽的流动中延展着肉身与魂魄的边界。此次新版特收录马来西亚插画师农夫绘制插画五幅,石棉外封软精装,十年回首,轻装上阵,从三角梅盛开的马来出发,到伦敦冬日的街头,四季嬗变中,窥见一位写作者的质地文心。
我知道今天坐在这儿写下这些文字的我,这个被我以个人意志所塑造的“自己”,无时无刻不是我所走过的路、体验过的生活,以及所有经历过我,也被我经历过的书本的总和。它们繁杂无序,能被我整理并写出来的,唯一点点思及,以及所谓的“悟”吧。——黎紫书
《暂停键》是《流俗地》作者,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的散文作品。在工作了多年以后,黎紫书决定四处漂泊,隐于都市人群,避居异国小镇,行经千山万水,又穿越文字的时光隧道。从北京到伦敦,从城市到乡间,亦让她重新整理记忆中的人和事、物与景。黎紫书的文字古韵十足,字里行间又全是汉语写作的新新气象,在在可见她的敏思与才情。在书里,她说“只想写些不枉此生的文章”,大致可以见到《流俗地》初成前的创作信念。这些走过的路,体验过的生活,经历过书本的总和,汇聚成名为“黎紫书”这个个人意志所塑造的庞大自我及体悟。
2022年12月29日 已读
第一天多看了几篇,后面都是一天一篇的节奏读完。文字没有《流俗地》中精简和朴实,更加华丽也更能看到雕琢。读来让人心情平静,有思念、有回忆、有记录、有纠结,在婉转的文字中把自己的心情也慢慢投入到文字中,伴随着一字一句将时光流逝。想起来最爱的部分还是对日常的记录和对远方的思念,记录中时光的流逝、心情的起伏,思念中内心的百折千回、行动的从容有序,深深的情绪在文字上浮现,动人。
微信读书 散文 马华文学
契诃夫手记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安东·契诃夫 译者: 贾植芳 / 洪子诚 导读 2022 - 10
契诃夫有许多手记本,里面是他在生活中随手记下的瞬间感触,将来作品的腹稿、速写,读书心得,以及从别的作家的书中抄录的拔萃。手记既是他的文学创作备忘录,也是他成熟期作品的索引。在他去世十年后,他的妻子克尼碧尔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整理,形成这部《契诃夫手记》公诸于世。七年后,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与人一起将《手记》译成英文出版。中译本最初于1953 年发行,随着译者贾植芳的偃蹇命运在图书馆尘封近三十年,直至1982 年重新印行,用他的话说,这个译本的命运也是他的生活的命运。
2022年12月31日 已读
感受天才思绪的碎片,寥寥几笔刻画出一个任人思绪畅游的小小世界,创作从何处来?从一笔一划中来,从一个一个细节中来,从一个一个奇怪的名字中来,从一个一个故事梗概中来,从一条条箴言中来。书末那篇《我的三个朋友》令人动容,简单的叙述中一生因文字所受的苦难呈现在眼前,多少罪恶被掩藏?我们这些享用着受难者作品的人,要尽力去保存对于他们苦难的的记忆。
俄国文学 微信读书 散文
威尼斯日记 Goodreads 豆瓣
7.6 (17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3
阿城先生经典随笔集,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旅居意大利威尼斯时的见闻、随感等。
此次出版的是阿城先生亲自编订的最新版本。
2022年1月1日 已读
第三次读吧,悠闲轻松一如既往,慢慢扯出的趣味,还是喜欢读阿城,满满的将世界展现出来,悠闲轻松的提及.
意大利 散文 阿城 随笔
怪奇人物博物馆 豆瓣
妖人奇人館
6.3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译者: 詹妍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9
如果没有涩泽龙彦,日本该是个多么无趣的国度。——三岛由纪夫
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
关于史上奇人异事的随笔集
★编辑推荐
◎三岛由纪夫盛赞的日本暗黑美学大师 涩泽龙彦
涩泽龙彦是对三岛由纪夫、寺山修司等人影响甚深的“暗黑美学大师”。三岛由纪夫曾经感叹道:“如果没有涩泽龙彦,日本该是一个多么无趣的国度。”
◎史上重量级怪客们在本书大集合!
神秘的地狱火俱乐部、开膛手杰克、雌雄莫辨的法国女装骑士波蒙、精准地预言到世界大战的大预言家诺查丹马斯……涩泽龙彦带你去揭开这些神秘人物的面纱。
◎《怪奇人物博物馆》 涩泽龙彦最为轻松随意,充满趣味的作品
日本著名评论家东雅夫表示,涩泽龙彦的这部随笔集宛如“喝了威士忌后,穿着睡衣盘腿坐在地板上听涩泽龙彦讲故事”,语调轻松诙谐,史上种种不可思议之事被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臭名昭著的“地狱火俱乐部”的发起人达什伍德
描述出末日景象的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
惊世骇俗的法国女装骑士波蒙
神秘的开膛手杰克
炼金术士卡缪斯特罗……
史上重量级的怪客们在本书大集合!
★媒体推荐
◎涩泽龙彦的作品对我来说非常有冲击力,让我的世界观整个地为之一变。——日本文学评论家东雅夫
◎这本书让我领会到,大千世界无所不有。——日本读者
2021年11月9日 已读
西欧奇怪人物的叙述,杂志风格浓郁,展开写可能会更好玩些,七十年代的日本杂志转载,在当今时代连猎奇味道也失去。
微信读书 散文 涩泽龙彦
95随想录 豆瓣
作者: 梁晓声 1996 - 5
在本书中,著名作家梁晓声以随笔的形式,写出自己在真实生活中体验到的感受实录。其内容涉猎面颇为广阔,诸如:国际政论、异国人缘、黑色幽默、海宾风潮、街头骗术、色情文化......均一一随着作家的人生步履,在读者心中流下深深的印痕。
2021年9月26日 已读
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本,零零散散看过很多 印象已不深,时间亦不在。
散文 随笔
遥远的向日葵地 豆瓣
8.9 (112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花城出版社 2017 - 11
此书为李娟近两年开始写作并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专栏——“遥远的向日葵地”的最新文字结集。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翼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2021年7月25日 已读
李娟的文字永远带有让人平静的力量,猛烈但又温柔的在世界上感知自己的渺小,感受造物的伟大,有着生活中最为具体的一个个细节,又在这一个个细节上染上自己的文字和思考,即使是相同的世界,在李娟的笔下我们也能发现令人惊讶和羞愧的面向,自然、勇敢而坚毅的她啊。
中国 中国文学 散文 新疆 李娟
马可瓦尔多 豆瓣 Goodreads
Marcovaldo
8.8 (136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马小漠 译林出版社 2020 - 1
一年四季轮回 一季一个故事
在沟渠里仰望星星 一个小工眼中城市的奇趣与窃喜
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在充满着水泥和沥青的城市森林里,他却试图寻找大自然。春天花坛里冒出来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鸟,都能让他那灰色贫乏的世界变得多彩肥沃。他有一双敏锐善感的眼睛,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变化和都市的隐秘。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读者期盼已久、简体中文版首度问世的《马可瓦尔多》,是卡尔维诺创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开启了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卡尔维诺在这一系列故事中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为其后来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马可瓦尔多式的那些小不幸和小欢喜,卡尔维诺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以此作为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2021年5月19日 已读
不止一个城市,不止一种思考方式。
还是喜欢细密的文字,缓慢地描绘出一种非常美好的场景,而我们的马可瓦尔多就是生活在细节中的人,他在城市的各个细节中发现生活,既过着庸常甚至残酷的现实生活,也有着绮丽而无人所知的美好故事,关于心情、关于天气、关于事物、关于城市。
吸引我们生活的绝不是残忍和单调。
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 外国文学 小品 微信读书
文化不是味精 豆瓣
8.0 (9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3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收录的文章为阿城先生亲自选定,其中许多篇目为阿城先生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体例也为阿城先生亲自编订。
散文随笔集。分为文化、电影、绘画与摄影、音乐、人物等部分,谈及的话题十分广泛,显示了阿城先生浩瀚惊人的知识范畴。
2021年4月30日 已读
杂谈,但是很有趣。
喜欢阿城的地方就在他的文笔可以触及生活中的一切,并从中寻找到的美好的地方。
印象最深是其中提及父亲的钟惦斐的几篇,以及自己跑来跑去过程中遇到的人的描写。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散文 文化 阿城
常识与通识 豆瓣
7.7 (22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4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2021年4月13日 已读
阿城写的很透彻而浅显,透彻到有点冗余的感觉。

一篇篇命题作文,还是要以平常心去理解和对待世界和自己,不能被蛊惑。
读棋王时觉得“生活太具体了”是丧气话,现在觉得“生活太具体了”才是最沉最重的基点。

读后面唐诺的后记才意识到阿城的丰富,真想看他的传记啊。
中国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散文 阿城
自决之书 豆瓣
The Education of the Stoic
7.9 (16 个评分) 作者: [葡萄牙]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刘勇军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5 - 11
费尔南多•佩索阿一生都以异名进行创作,他生前一直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在他死后才受到追捧,不仅被认为是葡萄牙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还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自决之书》是佩索阿的散文集,涉及到了“莎士比亚”、“感觉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主题。佩索阿“称自己的缺点则是有始无终”,因此,在文中可以见到一些未完成的句子。佩索阿在散文中记述了他的主要异名的起源,他以异名书写孤独,直抵人的内心深处……
2021年3月23日 已读
画了四个多小时读完。

很乱很乱的一部书,中间不断闪现的各种奇思妙想非常吸引人,但一整个脉络基本没读出来。
有印象的点:
1.佩索阿用异名写作和思考,书中主要提了他的四个异名,将自我分裂进行想象和写作;
2.感觉主义,去感觉细微;
3.喜欢无政府主义那个小短篇。
微信读书 散文 散文随笔 葡萄牙文学 费尔南多·佩索阿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豆瓣
8.2 (35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新星出版社 2015 - 9
★当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开窗子,投入阳光或星光。
——————————————————————————————————
★“阿勒泰”系列作家李娟最经典随笔集 全新插图典藏版
★ 韩寒「ONE 一个」人气插画师大吴倾情绘制38幅温暖插图
★ 收录新版自序,精致双封, 全彩印刷
★赠送特别定制版全彩「夜路手账」1本,明信片2张
——————————————————————————————————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作为“阿勒泰”系列散文作家李娟最珍视的随笔集, 不仅书写了遥远空旷的阿勒泰,更展露了自己丰饶辽阔的内心世界。
戈壁滩上的快乐与清贫一样坦坦荡荡,生活中的波折和欢喜一样深深浅浅。这一次李娟讲述更多自己的故事,写下生而为人的青春和成长,也写出了那与生俱来的孤独与彷徨、达观与坚强。
当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开窗子,投入阳光或星光。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若不唱歌,不惊醒这黑夜,就永远也走不出这重重的森林,这崎岖纤细的山路,这孤独疲惫的心——在李娟的文字里,世界很明亮,人情很温暖,生存的苦难变成了诗与爱。世上也许有很多无奈与悲伤,不过没关系,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2020年3月10日 已读
喜欢李娟的文字,把所有的痛苦化作一捧水饮下再娓娓道来。
其中描述的痛苦、孤独、风景、经历、心绪,在眼前流转,总是联想起自己过去经历的一切和当下的生活,我们孤独的生活在世界上,平庸地流转。
《晚餐》《报应》《小学坡》是最喜欢的。
中国 微信读书 散文 文学 李娟
蓝房子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0
《蓝房子》是诗人北岛的散文集,写他在国内国外的所见、所闻、所忆、所历。北岛的散文如他的诗一样优美,高雅,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他娓娓道来,如谈家常,亲切而自然,使人阅读轻松,有陶然之感。
2019年10月19日 已读
诗人写的散文还是温柔,在回忆人、回忆过去、回忆事件、回忆自身的过程中,一直到能看到北岛流亡者(喜欢流亡,而不是流放或漂泊)的角色,被自己的国驱赶,与女儿分离,在世界各地辗转,朋友大多有着类似的命运,在反抗着从年少时就在反抗的东西,坚持着自己,相信着人。
中国文学 北岛 当代 散文 网易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