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豆瓣
作者: [美国] 威廉·福克纳 译者: 李文俊 2021 - 5
福克纳是长篇小说巨匠,也是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此文集收录的篇目均为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杰出之作,代表了福克纳短篇小说的文学风格和主要成就。无论在题材内容或手法技巧方面,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跟他的长篇小说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他大部分的短篇小说还是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描述的还是那个王国的沧海桑田和世态人情,探讨其中的家族、妇女、种族、阶级等问题,表现“人类的内心冲突”。
2021年12月9日 已读
慢慢读起来还是很有味道,是很古典的写作方式,在细致的叙述中体会其中人物的心情,记叙一个时代,关于肤色、阳光、苦痛、死亡。很多篇目都很有意思,《两个士兵》中兄弟之情因为童真而引人注目,最后四篇都很有趣,人的孤独与痛苦,故事的转折和折叠,以及福克纳虽漫长但不多余的叙述。
外国文学 微信读书 文学 福克纳
美国讲稿 豆瓣
Lezioni americane
8.9 (45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萧天佑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这六篇讲稿,是卡尔维诺的精神在舞蹈,他用专业的肢体语言给你看小说的艺术和气质。他的宇宙观仿佛火炬在燃烧,引领我们走进他的洞穴。原来洞壁上的色彩,如此浓烈,如此华丽。
2021年11月14日 已读
卡尔维诺谈创作,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提供了阅读时的视角,六个侧面,从这些方面去思考一本小说是怎么写就,那么其所指向也能更清楚些。
在卡尔维诺的思绪纷飞中把握一些可以思考和把握的,还是非常悠闲和舒服的感觉。
伊塔洛·卡尔维诺 微信读书 文学 文艺理论
小王子 豆瓣
Le petit prince
8.2 (5 个评分) 作者: [法] 圣埃克絮佩里 译者: 周克希 2018 - 6
《小王子》是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写成“还是孩子时”的那个大人看的文学作品。
整部小说充满诗意的忧郁、淡淡的哀愁,作者通过以为来自不同星球的小王子,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引人深思的哲理和令人感动的韵味。整部童话,文字很干净,甚至纯净,形式很简洁,甚至简单。因此,这部童话的译文也应该是明白如话的。
2021年10月22日 已读
不知道多少次读,每次都感慨,纯洁的对待世界,纯洁的对待自己,如果将玫瑰看作未经世事的自己,那么因为一场别扭离开原地的小王子是不是就是成长中的我们,在一路上逐渐发现什么构成自己,如何构成自己。
外国文学 微信读书 文学 法国 童话
焦虑的人 豆瓣
FOLK MED ÅNGEST
7.7 (39 个评分) 作者: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孙璐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 - 8
究竟是何种程度的无奈和绝望,迫使一个中年人在新年来临前的早晨,用一把玩具枪抢劫一家无现金银行。行动失败的劫匪仓皇之中逃进一间位于大楼顶层的待售公寓,里面全都是正在看房子的潜在买家。由此开始,抢劫案变成了劫持人质案。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预料,没有警匪对峙、没有致命一击,漫长的一天过后,八名人质安然无恙得到释放,劫匪却完全不见踪影。警察对人质逐一展开讯问,却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抱怨和疑问,可是谁也说不清楚并且不关心劫匪究竟去了哪里。
.
.
.
婚姻、工作、家庭、育儿、投资、医疗、人际关系,现如今的生活,任何事情都会引发焦虑,没有人敢说自己一点儿都不焦虑。我们都是辛苦又脆弱的小人物,一边吐槽,一边还在咬牙坚持过下去。小说《焦虑的人》关照的正是平凡的你我。
作者巴克曼,写治愈暖心小说真的是一把好手,他的小说一大特点就是又好笑又好哭,不会刻意卖惨,但是在阅读中又不知不觉被感动、被温暖、被戳中。他的作品非常关注底层人群、弱势人群,关照平凡大众的喜怒哀乐。比如暴躁但正义的外婆、刻板但坚强的布里特-玛丽、臭脸但温柔的欧维。这些人都有缺点、遭遇困境,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身边人甚至是自己。
《焦虑的人》主角是一个愚蠢的银行抢劫犯和一群正在看房子的奇葩买家,本以为这个故事应该惊险刺激,但剧情的走向完全出乎预料。这群人共处一室带来一场闹剧,嬉笑怒骂背后却是令人唏嘘的人情冷暖和现代社会问题。不仅如此,故事的后半段,还有一个巨大的秘密等着读者去发现。
在《焦虑的人》里,面对艰难的人生之路,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还在尽力而为。而巴克曼的故事唤醒我们的同理心和共情力,在任何时候,爱、理解、宽恕和希望都能拯救我们。
2021年9月17日 已读
很奇巧的温情故事,但整个故事太虚了,浮在空中,不够扎实,所有的焦虑显得空乏,似乎一场谈话、一场帮助就能重启新的人生。
关于桥的故事很好,但中间通过各色人物插进的各种故事更加让小说大杂烩,人物似乎很典型但细究都是工具人,显得无趣。
ps:可能是过了或者还没到被这种故事温暖的年纪。
北欧 微信读书 心理 文学
海边的房间 豆瓣 Goodreads
7.6 (212 个评分) 作者: 黄丽群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8
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黄丽群的代表短篇小说集,十二个坏掉的人,十二个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好故事。小说家熬制典雅细密的汉语,精巧布局,将人间悲欢斩落整齐,写出一个城市畸爱者的幽冷世界:老公寓里的弃女和养父,乡间卜算师与患病的儿子,梦游的宅男,中年独居女人和三花猫……语言的俏皮与一 个个意料之外被冻住的结尾,以及对平凡人事细致入微的体察,构成作品特有的文字张力。无常往往最平常,老灵魂的世情书写,温热冷艳,拨动平凡市井里的人心与天机,失意人的情欲与哀伤,我们日常的困顿与孤独。
◎ 作品看点
★无常往往最平常,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黄丽群代表作,简体首次出版——荣获台湾多项文学大奖、两岸跨世代文学家盛赞、豆瓣高人气期待华语小说《海边的房间》盛夏来袭。黄丽群是台湾新生代小说家代表人物,短篇小说集《海边的房间》荣获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等华文奖项,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入选金马影展。简体版首次推出,作者亲选篇目,新增3篇新作,是其二十余年写作生涯的结晶。
★爱的卜算师,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拨动大命运上的小机关——黠慧之心,刁钻之笔,小说家黄丽群熬制典雅细密的汉语,故事精巧布局,卜算爱与命运,将人间悲欢大戏斩落整齐。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温热俏皮,幽冷美艳,拨动平凡市井里的人心与天机,失意人的情欲与哀伤,我们日常的困顿与无常。炉火纯青的汉语之美,沉迷进黄丽群爱的算式。
★城市畸爱者的世界,十二个坏掉的人,十二个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好故事——写给孤独患者的恋歌,人生逆旅中的安顿。 “我写了各种不美的,零星的,凋的,毁的,那些我总是不可克制而一再抚摸的人生小瑕疵。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舒适的位置,就必须自欺,自欺久了就会坏掉。”语言的俏皮与一个个意料之外被冰冻的反转结尾,形成黄丽群作品独特的文字张力。
★“已经很久没有一路直达阅读沸点,皮肤被烫伤的感觉了。”郭强生、骆以军、柯裕棻、张怡微、七堇年等两岸作家盛赞。——“资质秾艳幽美,可是那美里面暗暗渗着凉气。黄丽群的文字温煦如日,速如风雨。晴日静好的午后,还觉得太平岁月温暖快乐,一转眼,不知哪来的乌云罩顶,大雨倾盆落下。”
◎ 评论推荐
文字有天生的高贵。她的故事如在显微镜下变形虫们不可思议的款款摆动。——骆以军
丽群正是这样的,资质秾艳幽美,可是那美里面暗暗渗着凉气。她的文字温煦如日,速如风雨。晴日静好的午后,还觉得太平岁月温暖快乐,一转眼,不知哪来的乌云罩顶,大雨倾盆落下。——柯裕棻
丽群的小说让我们听见另一种“为甚么不”的疑问,为什么纯情不可以难以下咽?为什么绝望不可以无聊琐碎?她的小说透露出的不急不徐,不标新立异,不大惊小怪,反成就了一种独特主题——美好的破碎。值得期待的小说还真不多,而我终于等到了这一本。——郭强生
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面对一本书,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下去,生怕要看完了似的,舍不得读太快;一路直达阅读沸点,几乎要烫伤触摸书页的指尖。我惊讶于发现这么好的小说家——黄丽群《海边的房间》真是能定义什么叫杰作的小说集。——七堇年
黠慧之心,刁钻之笔,自慢之人。——傅月庵
文笔细腻尖锐,结构层次清楚,令人惊奇。从未看过女性的嫉妒可以写得这样深沉,这样充满伤害性。——季季
现实最无常,小说人物自己却巴望常态化的人生;无常与常态的辩证,就是黄丽群最新小说集的主要课题。“噢,你也在这里?”张爱玲问。在哪里?就在投资市场中,像黄丽群一样慈眉善目,穿上规范时间节拍的马甲,束紧一点,再紧一点,跟她一起沉迷在她所爱的算式里。——纪大伟
黄丽群《试菜》则“以小见大”,从一个小切口进入,探讨了母爱的复杂内涵。——吴义勤
在台湾,黄丽群拥有众多读者,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在五年之内囊括全岛四次三大报文学奖,更因为她笔尖下的跌宕人生,将故事还原为故事本身,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就是要演给读者看一套悲喜大戏。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是以艾滋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卜算子》。患病的儿子要照顾养父,好似恶疾与衰老猜拳。小说写得从容平稳,将常情中所可能想象的低落层层推进,不战不逃,套用时髦的话说,对于生命终极的虚无好似一盘没下完的棋静止于家庭。这是取巧的题材,但文中有一句话很动人,黄丽群写道“无常往往最平常”。——张怡微
在黄丽群最具声名的短篇小说《海边的房间》里,最具原创性的,并非某种社会新闻和影视剧里见惯不惊的暴力、情欲乃至伦理戏,而是某种作者企图捕捉的“诡异自明性”,如此,我们不绝于口的所谓现实的荒诞离奇遂在小说家这里转化成人世的“天经地义”。——张定浩
这作者握着的哪是笔啊,分明是一把刀。——豆瓣网友 知暖
有种初读阿乙《鸟,看见我了》时的惊喜,却读到了别样的主题。“畸爱”也许是黄丽群这些短篇中最为耀眼的主题,可她却远未止于此。她以成熟的谋篇布局以及不经意的笔调,看似轻描淡写、却实则入木三分地谈许多“可能性”,谈孤独,也谈空虚,抑或等待,甚至是平淡生活中的荒诞与黑色幽默。有些麦克尤恩早期的影子,尤其像极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豆瓣网友 MagicDon
2021年9月6日 已读
文字的风格简练而有趣,一些不符合平常阅读习惯的句子在文章中显得恰到好处,同时在场景的描述中能迅速的抓住最吸引人的点,将其写出来。
所描述的人物看过去总难免带着悲悯,世界宏大而残忍,角落中的人需要被描写,再变态疯狂也能接受,更何况其实没有大善大恶,只是有限的对于命运的一丝的不耐烦,都写定了,就不耐烦一下吧。
中国文学 台湾 微信读书 文学 短篇小说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Flowers for Algernon
8.7 (518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陈澄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4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 以《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原著改编,野岛伸司编剧、山下智久主演的TBS日剧于2015年春季开播
— 《24个比利》作者人性关怀经典,全新完整译本
— 囊括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
— 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多 次欧美影视、舞台剧及日剧改编
— Reddit社交网站读者最爱百大书籍
— “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
— 美剧《疑犯追踪》女主之一“根姐”(Root)最喜欢的书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丹尼尔.凯斯重要作品: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1966年)
《第五位莎莉》(The Fifth Sally,1980年)
《24个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1981年)
《比利战争》(The Milligan Wars,1994年)
《镜像姊妹》(The Asylum Prophecies,2009年)
2021年9月5日 已读
关于人如何成为人的故事,我们渴望和向往的,将速度拉到极限,残忍和风趣全部展现。
我们一步步获得知识,去索求爱,索求生命的中的一切,又放弃这一切,明知最后是绝望也要去获取那一份绝望,如果有机会,记得给阿尔吉侬献上一束花。
人性 小说 微信读书 文学 科幻
老人与海 豆瓣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作者: [美]海明威 译者: 吴劳 等 2018 - 6
《老人与海》为诺奖得主海明威负盛名的作品。小说塑造了文学史上典型的硬汉形象,宣扬了不畏艰难的斗争精神,将海明威简约明晰的文风发挥,是海明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在20世纪英美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小说于1952年面世,1953年即获普利策奖,并在1954年让海明威将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自出版以来,小说获得各界赞誉无数,被威廉·福克纳誉为“同时代好的小说”,曾雄踞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达六个月之久,当之无愧地成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以及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此外,本书还精选了海明威的8篇中短篇小说,包括《印第安人营地》、《乞力马扎罗的雪》等。
2021年9月5日 已读
在微信读书上读的,其中只有一篇《老人与海》,每次读都喜欢,前面的序给了很多想不到的解读。
关于其中的意象也有了更深的感触,狮子、骨骸、大马林鱼、鲨鱼、小男孩、船,那不能去掉的钓鱼线,想读下张爱玲译本。
微信读书 文学 海明威 老人与海
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 豆瓣
作者: 鲁迅 译者: 杨义 2014 - 11
【内容简介】
在今天,鲁迅的作品仍有恒久的生命力或无可替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读鲁迅,可以疗治肤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何为中国和中国人。鲁迅作品以凝缩的形态,蕴藏着一个革故鼎新的大时代的思想含量和审美含量,其中的精华,堪称现代中国人必读的民族典籍。
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是国内首部鲁迅作品权威点评本。此三卷精选鲁迅小说、散文诗、散文、旧体诗、书信、杂文等二百余篇,殆可代表一个“世纪巨人”的成就,亦可使读者领略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绮丽河源。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杨义二十万字独家妙评,揭示了鲁迅思想和文学的精髓,力图让世人认知一个“经典鲁迅”。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鲁迅作品权威点评本;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义先生,从事鲁迅研究50年,撷取鲁迅全部作品之精华,力图呈现“经典鲁迅”;
●点出其精,评出其华。兼顾思想性,文学性。还原真实,仿佛与鲁迅进行酣畅痛快的精神对话;
●想要读懂鲁迅,你无需读透鲁迅全集,《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为最佳入门书;
●随书附赠珍藏版杨义题词书签。
杨义先生二十万字独家妙评,深度解析。对鲁迅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缘起、重大隐喻、典故轶闻、思想内涵、艺术特质加以点评,画龙点睛,一针见血,文笔自由,但又非常生动可读,力求吃透鲁迅,把鲁迅思想和文学的精髓揭示出来,使读者对鲁迅有比较深入的感悟和理解,特别适合大众读者,包括大学生和高中生阅读。
【媒体评论】
读鲁迅,可以疗治肤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何为中国和中国人,这是读任何文学家的书都难以达到的一种境界。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
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融会贯通,似易实难。这些评点,一针见血地揭示了鲁迅思想和文学的精髓,特别适合大众读者,包括大中学生阅读,从中不仅可以感悟鲁迅思想的精神实质,还能得到许多艺术欣赏。
——李昕(原三联书店总编辑、资深出版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杨义所选评《鲁迅作品精华》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为此书写了近20万字的评注,文辞华美,体味甚深……今读杨义所注选本,批注取精用宏,其中深谙人情物理处,全然是唐弢写《鲁迅传》时的风度。唐弢生前特称赞杨义在学术上所下“硬功”;而杨义的文字又常带魔力。学人代有传承,而学问之道一以贯之。
——《光明日报》
杨义先生的三卷《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以写作时间为经线,以体裁为纬线,对鲁迅作品进行了简明、完整的组合,点评更是凝聚了杨义先生作为资深鲁迅研究专家三十余年间的思考。在这里,鲁迅作品被置于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多层脉络之中,蕴涵得到新的挖掘,内部空间得到新的拓展,因此更清晰、更真实、更博大。作品与点评之间,则是当代中国知识人与七十年前的鲁迅先生的对话——是知识的对话、思想的对话,也是心灵的对话。
杨义先生说:“读鲁迅可使心灵眸子如岩下电。”不仅如此,读鲁迅亦可给骨头补钙。追求智慧与健康的人,都应阅读鲁迅作品,阅读《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
当代中国依然并且更加需要鲁迅。鲁迅已经是经典,这套《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也将成为鲁迅阐释、鲁迅传播的经典。
——董炳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返朴 豆瓣
アナログ
6.3 (6 个评分) 作者: [日]北野武 译者: 王秀娟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4
想谈这样的恋爱,哪怕一生只有一次。
——北野武
————————————————————————
年过古稀的北野武领悟到的“究极的爱”
描绘现今极为罕见的纯粹男女关系
对“珍惜某一人”究竟为何的持续发问
暴力美学大师北野武的首本恋爱小说
————————— —————— —————————
三十多岁的水岛悟是室内设计师。他坚持亲手制作模型,对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便利心存怀疑,对随时随地能进行联络的环境感到不适。某一日,他与美由纪相遇在咖啡馆。他们不知彼此身份,却强烈地被彼此吸引。两人没有交换联系方式,只做下了一个稚嫩的约定——若是彼此有空,就在每周四的傍晚在同一地点相见。
“只要我们彼此都抱着想见到对方的心情,一定会相遇。”
一场返朴式的关系就此开始……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Goodread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5 (46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传奇作家塞林格成名作和代表作,让青少年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泄,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影响不衰,被评为20世纪百本英文小说,《时代》杂志推荐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也深受学者重视,每一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无数中学和高等院校指定《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课外读物。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塞林格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塞林格的拥趸,并且翻译了日语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此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著名翻译家孙仲旭呕心译作,校订重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他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酒精和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学习,老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霍尔顿没有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终于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2021年9月1日 已读
如果你曾经有一段时期感觉自己陷入了幽暗之中,没有任何出路,但后来莫名其妙走出来了的话,记得回头去看这本书,你的痛苦、骄傲与理想都在其中。
塞林格 小说 微信读书 文学 经典
译林世界名著讲义 豆瓣
作者: 余斌 译林出版社 2020 - 5
译林出版社常年深耕世界名著出版领域,特邀世界文学资深专家、南京大学余斌教授结合他多年教学、阅读、写作成果,为广大读者打造一本名著阅读指南,便于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名著、辨别版本,挑选出*适合自己阅读的经典。
读什么,如何读,为什么读?
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人物分析、文学流派、历史定位……每一篇都是一堂妙趣横生的文学课。
带你精读所有人必读的经典:《荷马史诗》 《古希腊悲剧喜剧集》 《神曲》 《堂吉诃德》 《哈姆雷特》 《浮士德》《傲慢与偏见》 《简·爱》 《包法利夫人》 《变形记》 《了不起的盖茨比》 《老人与海》 《麦田里的守望者》……名家点评/中译本出版小史/原版插图
世界文学领域资深专家、作家、南京大学余斌教授结合他多年教学、阅读、写作成果,精研译林版世界名著选目,创作了《译林世界名著讲义》。本书选取世界文学史中具有“宗师”地位的作家及其极具“原型”意义的作品,以幽默活泼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解读《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学发展史中的巅峰之作,探究作家其人逸闻,解码作品风格精髓,另附名家点评、中译本出版小史和原版插图,令读者轻松入门,徜徉名著之林,领略阅读之乐。著名作家叶兆言、刘亮程诚意推荐!
2021年9月1日 已读
太像出版社的约稿了,但作为名著的简单读物是可取的,尽管其中有一些错漏的地方,但整体来看当作去读这些作品的契机是很好的一件事。
外国文学 微信读书 文学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4 (11 个评分) 作者: (俄)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曹国维 / 戴大洪 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罪与罚》系十九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认定自己是个超人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表现主人公行凶后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深感孤独、恐惧的精神状态,刻画他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
2021年8月15日 已读
网上找的电子版。
本体部分看的其它版本,述评读的这本书,读的比较匆忙,但整体来看,选的文章还是可以的,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罪与罚有更深的理解,集中在不同人物上,构筑出不同人物的完整故事线,试着去揣测其中的心理,既是读书的思路,也是评书的思路。
对索尼娅、乡村地主有了更深的理解,拉斯克尔尼科夫的两个星期,人类历史的一瞬。
外国文学 微信读书 文学 文学批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耿济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11
《卡拉马佐夫兄弟》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作品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2021年7月6日 已读
意犹未尽,卡拉马佐夫兄弟们的故事在继续前进,多希望陀氏也能继续写,前面的时候没沉进去感觉节奏慢觉得繁杂,沉进去之后意识到其中繁复的描写的意义,毕竟人的思考就是那么复杂和多义,阅读中长长的叙述很难不让人反观自身与周围。
就人物来看,最喜欢的还是伊留莎,未经折磨的善良的光芒。三兄弟中,米卡善恶深渊的两岸行走,但终究心有上帝,伊凡在科学理性的一端跋涉,以地上的为所有,然而终究难以判定出于己心的罪恶,阿廖沙在基督圣徒的道路上行进,以善良和温暖接触、理解和行动,相信爱。
格鲁申卡和卡捷琳娜作为女性的代表,相信爱,但同时被爱折磨,也用爱折磨着周围的世界,但最后心底里永远有上帝在。
人性 俄罗斯 小说 微信读书 文学
杀戮之神 豆瓣
Le dieu du carnage
7.0 (14 个评分) 作者: [法]雅丝米娜·雷札 译者: 宫宝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平凡的一天,两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在公园发生争执,前者拿棍子将后者的嘴打破。这起不大不小的儿童纠纷,将两对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夫妇拉到了一起。他们从协商孩子的伤害事件开始,逐一揭开平静的生活表面下涌动的暗流,家庭之间、夫妻之间、男女之间,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不仅是对于文明和粗野这两个认知观念的怀疑和辩驳,同时也是西方人价值观的碰撞:是杀戮还是和平,是英雄主义还是沉默主义。
曾获托尼奖最佳戏剧奖、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喜剧奖,罗曼•波兰斯基同名电影获威尼斯电影节小金狮奖。
2021年6月23日 已读
一小时不到在手机上扫完。
我们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活着,不论是什么事情最终的落点一定会是自己,就像其中的争论,性别、夫妻、理念,总有某一刻的同盟和某一刻的分裂。
小说 当代文学 微信读书 戏剧 文学
给孩子的散文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李陀 / 北岛 中信出版社 2015 - 6
《给孩子的散文》是著名诗人北岛和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陀联袂选编的最新作品。继《给孩子的诗》之后,北岛联袂文学批评家李陀,探勘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宝藏,采撷一个世纪的创作芳华,编选《给孩子的散文》,再度带来阅读的冲击。《给孩子的散文》收录散文46篇,涉及45位中国现当代作家,所选篇目,无论文风、样式,还是内容、题材、立意,无一不体现了作家们的郑重态度与高妙技巧,也是后来者最佳的学习、摹仿典范。《给孩子的散文》中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北岛和李陀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与《给孩子的散文》相遇,孩子们的情感、美感、心性、知性,被如许精选的文字所浸润、滋养,一生都将受益匪浅。孩子们能通过《给孩子的散文》,领略散文的“包罗万象”,感受名作的巧思、大家的文心,进而体会世界的广阔、人生的丰富。
《给孩子的散文》的编选刊行,是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散文成就的总结致敬,是对未来写作的热切期许。《给孩子的散文》也让孩子们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触摸经典、亲近文学。
“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读散文就像穿越田野,无边无际,遍地花开。合上书打开书,我们眼前会展开更广阔的世界。”《给孩子的散文》作为开放性的经典散文选本,因编者北岛和李陀的眼光与热忱,品质的特出和优异,势必在汉语世界产生广泛、持久而巨大的影响。
2021年6月11日 已读
不是给孩子了,是给成年的朋友们,散文的味道需要时间和年龄来体会和感受。

再次感受到文字的重要性吧,怎么我手写我心是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的事情。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散文随笔 文学
刚多林的陷落 豆瓣
The Fall of Gondolin
9.6 (34 个评分) 作者: [英] J. R. R. 托尔金 / [英]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编 译者: 邓嘉宛 / 石中歌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4
★《霍比特人》《魔戒》前传,中洲远古三大传说完结篇,整个中洲世界的基石。
★奥斯卡奖得主、奇幻插画大师艾伦·李倾情创作8幅彩色插图、15幅黑白插图。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最后一次整理其父作品,为中洲远古三大传说的合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这个 述及图奥在刚多林的旅居、他与伊缀尔·凯勒布琳达尔的结合、埃雅仁迪尔的出生、迈格林的背叛、城邦的陷落和幸存者的逃离的故事,这个在家父对第一纪元的想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故事,家父平生写出的完整版本却仅有一个,便是那部创作于青年时代的文稿,这样的事实可谓极不寻常。——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继《贝伦与露西恩》《胡林的子女》之后,《刚多林的陷落》作为中洲远古时代的三大传说最终章,见证了第一纪元终于走向终结。这三大传说既是《魔戒》那宏大背景的组成部分,更是《精灵宝钻》必不可少的基石。
《刚多林的陷落》也是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编辑整理的最后一部托尔金作品。
--------------
这是托尔金耗费一生所写的故事,虽是个悲剧,你却可看到作者对中洲世界无尽的热情。——《娱乐周刊》
这是一本托尔金迷绝对想要拥有的书,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即使那些人认为他们已经熟知这个故事了。——《今日圣路易斯》
本书会提醒罗琳所有的读者,罗琳一系列作品中的探索、寻找身份认同,以及笼罩人心的邪恶等许多的主题,是源自托尔金(并其他作家)。两位作者都使用神话、法术和奇幻故事为架构,呈现出这些巨大的议题。——《今日美国》
我热爱托尔金。他的言语词句如同自然万物,如同岩壁的结构与瀑布的奔流。对于我,如果痴心达到托尔金的写作水准,就如同妄想像樱桃树一般绽放花枝,像一只小松鼠想攀上树顶,像一场平常降水想被称作暴风骤雨。——尼尔·盖曼(《美国众神》作者)
2021年5月6日 已读
最喜欢的是各个版本的不同,托老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与处处落实的文笔。
就故事来说,主要就是图奥和乌欧牟。
图奥和图林彼此不知名的擦肩而过,正折射了两人不同的命运,图奥和图林像是两个极端,图林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图奥善听人言智勇双全,刚多林的陷落无可避免,根源在于爱努们的放弃,希望只能寄托于埃雅仁迪尔之上,最亮的星辰。
J.R.R.托尔金 奇幻文学 微信读书 托尔金 文学
脱腔 豆瓣 Goodreads
8.3 (6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3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收录的文章为阿城先生亲自选定,其中许多篇目为阿城先生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体例亦为阿城先生亲自编订。
散文随笔、谈话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任《华夏人文地理》主编期间为其所写文字的集结;第二部分主题为阅读,内容为阿城先生读书所得所感;第三部分主题为谈话,集结了诸多与名家对谈的文章及记者访谈文章。
2021年4月27日 已读
还是阿城的味道。
前面一部分实在太散,读起来有种小报精华的感觉。
后面的谈话实在好,读起来很舒服,也很诚恳,能看到怨气,能看到人,能看到所热爱的。
以及间中有很多重复的。
微信读书 文化 文学 谈话 阿城
威尼斯日记 豆瓣
8.2 (19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4
《威尼斯日记》是作家阿城先生一九九二年旅居威尼斯三个月所写的日记,这本小书出版以来成为许多作家和读者爱不释卷、随口背诵的经典。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典藏版,收录作者摄影作品7幅和手绘插画3幅,为你呈现至美的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个小岛,以旅游来说,一个星期刚好,印象饱满细致。如果待过半个月,就会开始无聊,以致厌恶。我待了三个月,*后应该是痛恨。要想不痛恨,只有走到威尼斯的世俗生活里去。我开始买东西做饭。姜不好买,我就每天早起去码头看有没有人在卖姜,诸如此类。威尼斯人于是很快知道这个东方人不是日本人,而是个中国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能总是孔孟老庄、亚里士多德,高来高去,要交流世俗生活的质感。我希望在日记里充满这样的东西。”
——阿城
2021年4月19日 已读
闲适的读物,很多事情还是不能够过分区追逐意义,就如同这本书一般,看见评论好多谈及意义之类的,有点好笑,静静的感受一些思考、一些提及,就是非常好的事情。
越来越沉溺于简单的日常的描写。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文学 日记 游记
一千零一夜 豆瓣
作者: 纳训 译者: 纳训 2021 - 1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每夜讲故事,以引起国王兴趣。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感化。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
2021年2月27日 已读
不是小孩子读的哦!

作为童话故事真的很棒很棒,故事的嵌套,诗歌的吟唱,人物的机智。

故事很全,很棒,和小的时候看的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小说 文学 经典
唐译子不语 豆瓣
作者: [清] 袁枚 译者: 东土大唐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9
《子不语》是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一部短篇鬼怪故事集,得名于《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故事里谈的恰恰就是怪力乱神。原著想象奇特,语言诙谐精炼,读来饶有趣味。同时将当时的理念和价值观融入奇闻异谈中,令后世可以从中体悟和反思。
本书摘录了《子不语》中99篇经典文章,重新编译,语言行文更为适合青年读者。
编辑推荐:
1、纯正的东方鬼怪故事集,加入精美原创故事插画,图文并茂,生动传神。
2、精选适合当下年轻人审美的99篇文章编译,更易读懂。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重温怪力乱神之诡谲。
3、经典名著重新演绎,以更为鲜活更为贴近当下阅读习惯的语言再次编译。故事短小精炼,情节趣味精怪,结局大跌眼镜。让读者在简短的阅读中获得更多信息。
2021年1月18日 已读
没看文言白话版,就着翻译后的看了一遍。

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怪力乱神谁不喜欢呢。
志怪小说 文学 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