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英]马林诺夫斯基 译者: 弓秀英 商务印书馆 2016 - 4
本书是第一部现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它描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群岛上的一种叫“库拉”的交换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关的当地土著社会的巫术、宗教、贸易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这一研究是作者马林诺夫斯基在长期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马氏在本书中提出并实践的长期参与观察法后来成为现代人类学的方法标志,具有开创性的深远影响。本书也因此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类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2019年9月19日 已读
真的又臭又长,真的娓娓道来,真的详尽全面。
真的不愧是确立学科地位的著作,继承前人基础之上建立起方法的范式,然后应用此范式进行实操,确立模范。
肯定是要重读的书籍啊,好多好多东西啊,感觉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习和总结才能领会到。
人类学 商务印书馆 社会学/人类学 经典 马林诺夫斯基
寂寞芳心小姐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iel West) 译者: 夏雯韵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1
它比《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圣殿》更卓越,
是现代美国小说负面想象的完美范例。
——哈罗德·布罗姆
▼内容简介
无信仰年代。每个信徒都是殉道者。
本书触及的精神上虚无问题,是现代世界一个核心问题。
小说主人公“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位男士,因主持同名专栏而得此芳名。该栏目本是报社为吸引读者设立的谈心专栏,许多孤苦无靠的读者来信向他诉说生活的无助、尴尬和苦恼,希望听取道德和精神上的忠告。面对一颗颗空虚寂寞的心灵,寂寞芳心小姐无以为计,这些生命底层的呼求,却带着他一路下沉,跌入灵魂的谷底,最后在一场与被拯救者的纠葛中身亡…… 韦斯特借用一个发生在1930年代普通情感专栏作家的故事,来描述在经济萧条时期普通人现实生存问题上的困顿;并进一步上升到精神信仰层面,追问在上帝已死、俗世生活已成为唯一此岸的现实世界,谁来担负普通人遭受的精神危机。
▼名家推荐
《寂寞芳心小姐》是美国20世纪前半叶三部优秀作品之一,与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齐名。
——斯坦利 • 海曼(Stanley Hyman,美国文学评论家)
如今,《寂寞芳心小姐》已经取得了文学“小经典”的地位,韦斯特也不再被那些曾忽视他的文学史研究者和文学评论家所轻视了。
——丹尼尔·艾伦(Daniel Aaron,哈佛大学英美文学教授)
韦斯特写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灵魂的匮乏与疾病……美国抑或其他地方罕见的有良心和创作天才的作家。
——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美国现代文学评论家)
它是来自深渊的凝视,也是恶龙发出的哀号……这些来信是城市里的孤独者秘密分享的个人痛苦,它们曝光了都市生活对人的异化和弥漫着的大众心理危机。
——但汉松(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微博@洛之秋)
棋王 豆瓣 Goodreads
8.8 (128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4
This book collects the classic three kings series, precious documents, illustrations and the author's interview with Today magazine, showing Mr. A Cheng as a word craftsman.
2019年6月18日 已读
重读阿城的三王,还是惊艳,从文字的展开到故事的氛围。
《棋王》是人对抗时代的场合,人与时代的周旋,个人在其中如何奔跑,总有一个场合为我们准备;《树王》是对抗,是传统与时代的对抗,新与旧的变化中总有人变成树;《孩子王》是成年人的童话,在一片渺茫之中总会有一丝光芒在闪烁。

2021农历新年再次重读,不想讨论任何意义,有阿城这样的文字就是很好的,单纯过来的就是文字的美好和美丽,故事里的温暖和美好。
中国 小说 棋王 经典 阿城
人间失格 豆瓣
8.4 (52 个评分) 作者: [日]太宰治 译者: 高詹灿 / 袁斌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 3
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
最全代表作集结!
津轻偶像极作一次性补完!
录 《人间失格》由台湾著名译师——高詹灿 倾力译出!
及 知名日语文学译者——袁斌 倾心献译!
集录:
《人间失格》
《斜阳》
《奔跑吧!梅勒斯》
《维庸之妻》
《道化之花》
未完成遗作《Goodbye》
……
【附 完全太宰治年谱】(喜欢吗)
2019年5月6日 已读
一如既往的太宰的风格,以庸常的态度观察人间的堕落,落魄时代之中,谁都是落魄的流转啊。
所有人都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吧。
人性 外国文学 太宰治 文学 日本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The Moon and Sixpence
9.0 (46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6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英国画家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原本是位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并最终选择弃绝文明世界,远遁到南太平洋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在那里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令后世震惊的艺术杰作。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情世故的怪才的人生际遇,毛姆深入探讨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以及艺术家与社会、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和相互作用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2019年4月28日 已读
喜欢欲望的展开,像是一场盛大的梦,心中的野兽要何去何从呢?

像是无穷的展开,问题现在到了谁的手中。
人性 毛姆 经典 英国
鲁迅全集 豆瓣 Goodreads
9.9 (14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同心出版社 2014 - 5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
《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
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这一版《鲁迅全集》作为底本的。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风貌。
全书内容和编排体例均与原版相同。按原版编排,共分20卷。其中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依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仅根据最新关于写作时间的考证,调整了个别内容的顺序。
全书文字校订,只是将繁体竖排转为简体横排,仅改正了原版中个别错字和标点。其中通假字和鲁迅习惯用字,完全按照原版保留。另有外国人名、地名等,均保留鲁迅当时的译法。
2019年4月21日 已读
不知道选择什么作为地铁通勤读物,后来偶然看见鲁迅的东西,就想找来看一下。
花了两天时间把《呐喊》看完,只能说不愧是鲁迅先生啊,笔笔入骨深邃,即使是当下也处处都是百年之前啊。
2019年4月21日 评论 阅读鲁迅的记录 - 实习地铁通勤在纠结看什么书,偶然想起鲁迅,不如就慢慢磨一遍吧。 从上周开始,到今天(2019.4.20)为止先做一个简单的笔记吧: 《呐喊》 《狂人日记》:出道即巅峰啊,无论是描写还是指向,都太尖锐和有趣了。 《孔乙己》:比之前读书时有了新的印象,第一次为孔乙己感到难过,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药》:两边道来,两处凄凉,那片青白色的小花藏着多少的爱意和崇敬啊。 《明天》:明天依旧是所有人压抑生存的一天。 《一件小事》:总有一些深刻和伟大的东西蕴藏在乱世中普通人身上。 《头发的故事》:理念压过了内容,时代的颜色。 《风波》:皇帝在不在呢?头发在不在呢? 《故乡》:生活总是残忍的,似乎所有人都没犯错,但所有人最终都踏上了同样没有希望的旅途,那么希望在哪里呢?路又在哪里呢? 《阿Q正传》:阿Q太残忍了,每个人都在重复着他的路,却又同时尽力在驳斥他,怎么创造出新的东西呢? 《端午节》:差不多就可以啦,有什么值得去争论呢?万事只要平庸就好,那么也应该在平庸中死掉。 《白光》:留给人的道路有多少呢?穷途末路之下所有人都好可怜。 《兔和猫》:如果改一下的话是可以当作童话故事的啊。 《鸭的喜剧》:故事总是在流转,还好有人在。 《社戏》:童年似乎就这么飘过了,回不到的幼年是最终美好的事物。 《朝花夕拾》: 《狗 · 猫 · 鼠》:关于动物的小故事,爱憎总是要发生。 《阿长与山海经》:年幼时总是轻易的爱和恨,恭喜发财啊。 《二十四孝图》:就该批判的东西就应该往死里批。 《五猖会.》:期待盛会,盛会之前的一切东西都是阻碍,背什么书,一切都是应付罢了。 《无常》:人不如鬼了,活无常,死有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美好的记忆与故事,读书总是有趣的。 《父亲的病》:患难之中生活的难处就显了出来。 《琐记》:虚伪真的是回想起来最令人反胃的东西,那有什么爱,全是罪恶的面具。 《藤野先生》:总还是有着温情在的,总还是在努力的做着改变的吧。 《范爱农》:乱世之中,所有东西都显得仓促和廉洁。 《热火》 尖锐的同时非常有趣,读起来比小说更加流畅,此后如竟没有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彷徨》 《祝福》:这世道上哪有什么努力就能获得的幸福?一切都抵不过一条门槛罢了。 《在酒楼上》:用尽全力努力了半生,最后还是把拖回原地了啊,但应该会有人继续在走吧。 《幸福的家庭》:在故事里我们要努力做到诚实啊,在一个美好的幻梦中得见真实。 《肥皂》:我们都一样的肮脏,但彼此理解,是什么促成了理解呢? 《长明灯》:对抗的东西看似轻微,但是触及到深处总是会着急的啊。 《示众》:从技法上来说真的是当时的巅峰短篇之一,所有人都在被观看,所有人都在观看。 《高老夫子》:只有真的东西才有意思,不然最后终究是出不来的,当人可能也不想出去。 《孤独者》:很喜欢很喜欢的主角形象,总有一丝光亮存在在心中,在满目的黑暗中也只能做一个孤独者了。 《伤逝》:在反抗之后怎么生活永远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啊,一片废墟的意义有多大呢? 《弟兄》:人终究只是高级动物而已啊,什么欲念又算什么问题呢。 《离婚》:再勇敢也抵抗不了这四方的敌人,转身都是锋利的坚刃。 整体而言,读小说时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初高中那种寻找中心思想的读法,在其中总是能发现太多象征,有时感觉遮盖了人物本身,以及鲁迅的技法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热风》就真的很好读,但是可能应时而写,有些事情没有时代背景显得过分,太尖锐。 《华盖集》(2019.04.24) 杂文较小说读起来更累一点,尤其没有相关事件的叙述,很多情况下在努力寻找话语的指向在何处。纷乱之中,可以窥见时局的艰难,也是迅哥儿太刚硬了,总是要说话,当时是什么情况,总要去理解,去表达,去告诉学生,去唤醒国民,尽力的去做,同时对于身周的敌人,戳穿他们的虚伪与冷漠,让青年人能有路去。 在今天读起来,有时难免觉得太偏执,读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也过于心累,想要去理解和接近,但总是有现实的一面拦着,先停会吧,之后继续。
kindle 中国文学 小说 经典 鲁迅
顽主 (1988) TMDB 豆瓣
顽主
8.4 (483 个评分) 导演: 米家山 演员: 张国立 / 葛优
其它标题: The Troubleshooters
于观(张国立 饰)、杨重(葛优 饰)和马青(梁天 饰)三人在北京开了一家“替人排优、替人解难、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专门替人解难、解闷、受过。公司业务兴隆,生意火爆,他们也碰到了形形色色啼笑皆非的怪人和怪事。后来由于业务上的失误,法院送来传票,勒令三T公司停业整顿,他们三人花光了所有的钱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上门讨饭的顾客亲属。突然,马青说想要打人。大街上,他们肆意地冲撞那些郁郁寡欢的中年人,可这些人只顾赶路,毫无反应……
功夫 (2004)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功夫
8.4 (1710 个评分) 导演: 周星驰 演员: 周星驰 / 元秋
其它标题: 功夫3D / Kung Fu Hustle
1940年代的上海,自小受尽欺辱的街头混混阿星(周星驰)为了能出人头地,可谓窥见机会的缝隙就往里钻,今次他盯上行动日益猖獗的黑道势力“斧头帮”,想借之大名成就大业。
阿星假冒“斧头帮”成员试图在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对居民敲诈,不想引来真的“斧头帮”与“猪笼城寨”居民的恩怨。“猪笼城寨”原是藏龙卧虎之处,居民中有许多身怀绝技者(元华、梁小龙等),他们隐藏于此本是为远离江湖恩怨,不想麻烦自动上身,躲都躲不及。而在观战正邪两派的斗争中,阿星逐渐领悟功夫的真谛。
2019年2月17日 看过
无聊到重看周星驰。
粤语配音还是非常舒服的,以及剧情真的无敌啊。
功夫 周星驰 喜剧 经典
老人与海 豆瓣 Goodread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8.5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余光中 译林出版社 2012 - 5
·精选海明威最经典的作品
·代表海明威最高艺术成就
·权威译本,完美呈现
《老人与海》一书讲述了古巴老渔夫桑地雅哥与大鱼搏斗的故事,塑造了文学史上最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在20世纪英美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小说于1952年面世,1953年即获普利策奖,并在1954年助海明威捧回诺贝尔文学奖。自出版以来,小说获得各界赞誉无数,曾雄踞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达六个月之久,被威廉•福克纳誉为“同时代最好的小说”,当之无愧地成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以及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三十二本书之一。
...(展开全部)
《老人与海》的译者是著名作家、被誉为“乡愁诗人”的余光中先生,他的这个译本是公认最权威的译本之一。
白鹿原 Goodreads 豆瓣
9.1 (166 个评分) 作者: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9
This is a splendid saga of Guanzhong Plain as well as a colorful painting scroll of Chinese village. Bai Jiaxuan, the protagonist marries six wives who all died. This weird destiny indicates ill omen. Two generations of a family put on soul-stirring plays for ruling White Deer grabbing geomantic field, taking honey-trap for malevolence, dutiful son becoming gangster, kind father-in-law killing his daughter-in-law, struggles of brothers, lovers becoming enemies...Great Revoluti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ree-year civil war...The place changes dramatically-time changes, enmity of family and nation are entangled and complex. The revenge wrongly goe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antique soil is trembling in the throes.
巫术的一般理论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塞尔·莫斯 译者: 杨渝东 / 梁永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巫术的一般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代表人马塞尔•莫斯的代表作。《献祭的性质与功能》一书则是莫斯与昂利•于贝尔合作的一部书,莫斯就是利用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积累资料和获得的启发写成《巫术的一般理论》的。
此二书对于我们理解莫斯提出的“整体社会事实”,认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理解观念、行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它奠定了作者在法国社会学中的地位,是人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我们将其合出,以便读者比照阅读,窥年鉴派学术思想之一斑。祭祀是典型的宗教行为,它所确立的关于“神圣性”的观念,不仅是一套飘渺的幻象体系,而且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体系。确立这种观念的,不仅有宗教行为,而且有非宗教行为,其代表是巫术。巫术,表面上是由单个巫师实施的,往往表现为个体行为,但本书却发现了它的社会的属性。莫斯先陈述了巫术的各种基本表象,再从逻辑上将这些表象与它们的整体性本原联系起来,并指出它才是产生这些表象的决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