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神奇动物:一段自然历史 (2022) 豆瓣
Fantastic Beasts: A Natural History
6.4 (5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查普曼 / 亚当·怀特 演员: 斯蒂芬·弗雷 / J. K. 罗琳
其它标题: Fantastic Beasts: A Natural History / 神奇动物:自然历史
《神奇动物:一段自然历史》探索J·K·罗琳创造的“神奇动物”与全球古今生物之间的联系。由BBC与英国华纳影业联合制作,从自然历史部门档案中选取的素材与[神奇 动物]系列影片中的场景进行对比,将现实中的动物、神话中的生物与魔法世界的动物紧密交织起来。斯蒂芬·弗雷担任主持。
2024年11月1日 看过
针对几种怪兽的讲解,寻找可能的现实原型,自然与历史交织在人的想象中。龙(猴子对蛇、虎等的恐惧、恐龙的骨骸)、独角兽( 苏格兰国兽、角鲸的角被作为独角兽的角出售供奉、犀牛的祖先与智人)、深海怪物(北海巨妖、大王乌贼、大王酸浆乌贼)、美人鱼(海牛的游动及骨骼)、飞行魔兽(鹰、隆鸟(象鸟)的蛋)、尼斯湖水怪(鳗鱼);现代电影呈现的怪兽;J.K.罗琳谈怪兽与人类的创作。
纪录片 自然 英国
柳林风声 豆瓣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8.2 (8 个评分) 作者: 肯尼思·格雷厄姆 译者: 任溶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7
《夏洛书屋:柳林风声》为“夏洛书屋”第1辑之一。是作者为了给6岁的儿子讲故事,编了一个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夏洛书屋:柳林风声》文笔典雅,描写细致,富含哲理。书中那个挥霍成性的癞蛤蟆大少爷不断追求时髦,一见新发明的东西就没命地要弄到手来玩:玩游艇、玩马车、玩汽车……他这么挥霍,要不是几个好朋友苦心劝阻,连家产都要给骗掉了。这部童话对住在水上河鼠、住在陆地上的獾、住在地下的鼹鼠都刻画地十分细腻,它们是动物,又是有各自性格的人物。书中蕴藏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柳林风声》曾是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先生爱不释手的文学名著,曾连读三遍。《柳林风声》也是关于家园最美丽的英文经典,是英文世界里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个世纪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作品,同时也是最能代表20世纪的百本书之一。
2024年11月29日 已读
重读,为印象中的安然而重读,重读依然如此,河流依旧流淌、森林依旧生长、四季依旧流转。鼹鼠、河鼠、獾、蛤蟆在他们的世界里继续自在地生活,不需要太大的起伏与波折来增添内容,按照身体与自然的呼唤而行动,聆听植物和动物们的声音,躺在草地上、卧在船舱里、走在森林中,让一时一刻的思绪尽情地流淌与释放,快乐和悲伤都郑重对待。七与九两章太美太美,自然的神灵在自然中抹去自己的身形,偶然的一瞥刻在心底,远方的生活是时不时掠过心田的风,总是难免荡起波澜,在狱卒女儿与火车司机身上寄托着古老的“我”。
微信读书 文学 英国
我孤独地漫游,如一朵云 豆瓣
作者: [英]华兹华斯 译者: 秦立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7
参照权威版本,严守忠实原则,再现湖畔派代表诗人华兹华斯的自然与美的诗行。
《我孤独地漫游,如一朵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是英国文学史上“六大浪漫派诗人之一”华兹华斯的抒情诗选,共收入包括《作于丁登寺上游几英里处》《致云雀》《作于早春》等诸多名作在内的近140首诗作,选自诗人创作高峰时期的《抒情歌谣集》《两卷本诗集》等重要诗集,参照康奈尔大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版本。作品大体按创作时间排序,较为清晰地勾勒出诗人抒情诗作的题材和诗风的发展轨迹。译者严守忠实原则,韵脚格式和诗行长度力求体现原作风味。
2025年3月7日 已读
慢慢翻完,对自然的颂歌,世上的人也在自然中。将自己的心从心胸地掏出,袒露在自然中,接受风的吹拂、雨的浇灌、山的遮挡、海的回响、太阳的温暖、月亮的投射……于是一切都平静、庄严地行进着,自然的造物只要见过,就永远在脑海中任你取用,一生的痛苦、思绪、烦闷尽可以寄托在其上,也许没有答案,但会有声音和画面伴随着你走过。“但是也许,当这篇不完整的记录/被付诸纸上,它会长存而不受责备,/只要我的诗将呼吸到空气。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看到爱的亮光。”只是翻过,没有读,没有感受意味,只是遐想画面。
微信读书 英国
拉维洛的织匠马南 豆瓣
作者: 乔治·艾略特 译者: 刘小强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初英国农村的故事。住在偏僻小村镇的独立手工业者、织工赛拉斯·马南辛勤工作,仍然生活艰辛。他老实善良,后受好友诬陷,被误认为犯有偷窃罪,失去了未婚妻,被迫背井离乡,来到了拉维洛村,过着孤独抑郁的生活。他在一个偏僻的石屋里住了15年,整天埋头织布,靠织布换钱消磨时光。然而辛辛苦苦赚来的一袋子钱币被人偷走。马南万念俱灰,绝望无助。圣诞之夜,石屋外一个妇人冻死在雪地里,她的女儿,一个不足两岁的婴儿爬进了石屋,马南收养了这个女婴,取名艾碧,并抚养她长大成人。16年后,马南丢失的金币失而复得,此时艾碧的亲生父亲想要将艾碧领回家中,遭到艾碧拒绝。艾碧毫不犹豫地与慈爱的养父生活在一起,和相爱的亚伦走进了婚姻殿堂。
2025年6月22日 已读
关于良善、生活与神的问题,情节谈不上复杂,叙述恰当好处,既有深深地对心底的思索,也有浅浅地对时事的概述,根植其中的是对生活的爱。相信神,但不迷信神,尽管在很多地方借助神来寻求答案,但真正的回答在生活中的人,被朋友背叛离群索居陷入金钱的欲望中,金钱失窃的失落痛苦被意外来临的小生命救赎,小生命引领一种更多人更多爱的世界,而时间的流逝让光明照进衰老的身体。十五年积攒的金钱与十六年积攒的爱意同时出现在小屋里,金钱、血缘、悔恨改变不了陪伴生出的情意。温馨动人,细密处令人深思,很多事讲不清楚,善恶不由我们来认定。
小说 微信读书 英国
霍比特人 豆瓣
The Hobbit
作者: [英] J.R.R.托尔金 译者: 邓嘉宛 / 石中歌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4 - 5
◆从《霍比特人》开始,踏入托尔金的奇幻世界。
◆“现代奇幻文学之父”托尔金代表作,《魔戒》序曲,被译为60余种语言,全球销售过亿册!
◆某瓣9.6分《魔戒》译者邓嘉宛、石中歌、杜蕴慈翻译,原汁原味忠实还原托尔金的语言风格。
◆收录作者亲绘地图,“瑟罗尔的地图”、“大荒野地图”及地名对照表,便于读者阅读,领略中洲风采。
◆收录作者手绘全彩插图,图像化诠释充满奇幻色彩的书中世界。
◆精装典藏,满版烫金。封面灵感源自托尔金手稿,业内知名设计师操刀设计。
◆内文75g全木浆胶版纸印刷,更好的阅读体验。
地底的洞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
他悠然自得地过着舒适的日子,直到巫师甘道夫的出现,这一切都变了样。
他被迫卷入矮人的冒险之旅,踏上险象环生的寻宝之路。
“越过远方的高山,迷雾冰冷。去往旧时的山洞,石窟幽深。”
古老的歌谣响起,前方等待他的是食人妖、座狼、半兽人、恶龙,还是宝藏?
2024年6月15日 已读
邓嘉宛译本。这次重读越到后面越感悲伤,尤其当巴德杀死了龙,比尔博与梭伦据守孤山之山之时。在宝藏面前,矮人命定的对黄金的狂热所奏响的悲歌;而比尔博,没有想着路途上自己的付出、出发前约定的分享,只是想要回到他的袋底洞,可是回返前却要经历如此多的伤痛,丧失,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丧失,即使最后得以重建,失去的也永不再临。唯有自然之物保存着开始的美好,山川湖海、风花雪月。萦绕在比尔博心间的饥饿,提示着整个故事的现实,鲜血、痛苦、失去、欣喜、平静都是真实的。
小说 微信读书 英国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2005) 豆瓣 TMDB Min reol Bangumi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7.8 (1134 个评分) 导演: 蒂姆·波顿 演员: 约翰尼·德普 / 弗莱迪·海默
其它标题: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 朱古力奖门人(港)
威利•王卡(强尼•戴普 饰)是一位伟大的巧克力发明人和制造商,经营着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王卡巧克力工厂。那是座神秘的工厂,大门紧锁,15年来,从来没有看见有工人从大门进去或出来过,可是却能闻到浓郁的巧克力香味。工厂出产的旺卡牌巧克力销往世界各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有一天,威利•旺卡先生贴出告示:他在出产的巧克力里面埋藏了五张金券,谁吃到了,就有机会参观工厂,还能得到足够吃一辈子的巧克力糖和其他糖果。小孩子们疯狂抢购,最终五个小客人成为幸运儿。
其中有一个小客人叫查理(弗莱迪•海默 饰),家庭非常贫寒,在经历两次失败后,他发现了最后一张金券,巧克力工厂的大门因此为他打开。
五个孩子开始在这个魔幻工厂中冒险,吸引他们的除了神奇壮观的巧克力制造世界之外,还有威利•王卡的“神秘礼物”……
2023年8月6日 看过
看完小说之后找来看的,对小说最大的改编是加入了威利旺卡个人亲情的线,逃离父亲、创办工厂、与父亲和解、再次拥有亲情,也因此有了查理的拒绝继承。其它基本按照小说来,四个小孩的受难与说教,贪婪、沉迷、宠溺、电视,以及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吓人,恐吓意味强过说教意味,被巧克力泡、被变成蓝莓、被放进垃圾堆、被缩小到电视。喜欢开篇贫穷时妈妈的眼神,困境中的光芒。
亲情 童话 英国
喜鹊谋杀案 (2022) 豆瓣
Magpie Murders Season 1 所属 : 喜鹊谋杀案
7.9 (242 个评分) 导演: 彼得·卡坦纽 演员: 莱丝利·曼维尔 / 蒂姆·迈克穆兰
本剧由BritBox UK和美国PBS旗下的Masterpiece联合制作,改编自《战地神探》主创Anthony Horowitz的同名畅销小说。Horowitz本人执笔剧本,共6集。
作者表示小说的叙事受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影响。这是一个案中案,故事围绕编辑Susan Ryeland展开,她拿到了作家Alan Conway最新小说未完成的手稿,毫不知情这将改变她的生活。
Anthony Horowitz是一名英国小说家和编剧,小说代表作为"少年间谍亚历克斯"系列。他创作的《丝之屋》是柯南·道尔产权会唯一认证的福尔摩斯新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一本《莫里亚蒂》。Horowitz还被伊恩·弗莱明产权会选中创作了两本詹姆斯·邦德的小说。
2023年11月6日 看过
很久之前读过小说,已经没有印象,连凶手是谁都已忘记;本不打算看,但查询评分时看见马丁看过就想着看完;冰冰字幕组。古典故事与现实故事,古典里三起命案的连续:溺死在湖中的小孩、跌死在地板的管家、斩首在房中的主人,仇恨的延续,古典推理的味道浓郁;现代则是各种元素混淆,但最后落在作者与书商的搏斗上,现代因为刑侦手段的过于不现代有点令人发笑,漏洞太多,现代社会没有培养福尔摩斯的气候。
剧情 文学改编 英国
锅匠,裁缝, 士兵,间谍 (1979) 豆瓣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9.0 (52 个评分) 导演: 约翰·伊文 演员: 亚利克·基尼斯
本片片名来自英国民间的《鹅妈妈童谣集》,根据约翰•勒卡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冷战时,全球两大特工组织——俄罗斯“中心”与英国“圆场”明争暗斗。总管发现情报局内部潜伏着一名克格勃,怀疑对象就是包括总管助理乔治在内的几名情报局核心成员:锅匠,裁缝,士兵,穷人,乞丐。老总为查清事情策划了一次跨国间谍活动,结果惨遭失败,不久就在内部权力倾轧中失利引退。同时,也连累一批情报官员被清洗出局,其中也包括被提前退休的乔治。乔治本来有重大嫌疑,英国内阁办公室谍报总监排除了嫌疑,委托他调查内奸。于是乔治开始分别走访故人。一时间,圆场疑云密布,人人自危,究竟谁才是“地鼠”……
2024年1月16日 看过
后六集一口气看完,刚翻了几章小说,发现时间线相较可能作了调整,更加直观地呈现,开场新班子开会,接着按时间线展开,jim的行动,ricki的回忆,George的探察,穿插jim的行动。而过程中的惊险与最终的结局也让人感慨,一种悲歌,jim和bill之间的信任与背叛,背后是整个国家从战争到冷战,个人与时代的交织与选择。(冰冰字幕组)
剧情 英国
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 (2016) 豆瓣
Children Saved from the Nazis: The Story of Sir Nicholas Winton
9.8 (17 个评分) 导演: Matej Minac 演员: Joe Schlesinger
其它标题: Children Saved from the Nazis: The Story of Sir Nicholas Winton
二战前夕,温顿是伦敦的一个股票交易员,途经捷克时,温顿发现一大批被纳粹扣留的犹太儿童。他游说德国军方放过他们,并交给他运往英国,救助工作危险而艰辛,最终他动用各种关系,用8列火车救出了669个孩子,并将这个秘密保守了半个世纪;而孩子的父母,很多都未能活着走出集中营。
2024年4月4日 看过
伟大的故事,但呈现的效果稍显一般,可以去掉其中当代人饰演的部分,历史背景叙述加上活着的人的口述就足够感动,让亲历者讲话,是最动人之处。尽人事听天命,再遗憾也只能继续生活,救下的六百多个孩子、搭上火车未能出发的两百多个孩子、更多更多等待被拯救的孩子。危险临近时放弃孩子的父母们、独自踏上异国旅程的孩子们;在集中营被杀死的父母们、战争结束后生活继续的孩子们。小女孩还记得爸爸对她说要成为一个brave、cheerful的人、想到父母所经受的一切时难忍流泪的老人、将妈妈最后给她擦泪的丝巾保留了一辈子女人,一个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被碾碎,同时正是在碾碎的进程中看到伟大的人。
纪录片 英国
星际战争 豆瓣
The War of the Worlds
作者: [英]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译者: 顾忆青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星际战争》(The War of the Worlds)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一部科幻小说,初版于1898年。
故事中,具有高度发达文明的火星人乘坐飞行器从天而降,在短暂的沉寂之后,开始执行有组织的地球征服计划。人类军队面对火星人的先进武器不堪一击,城镇被毁,交通瘫痪,千万人仓皇出逃,世界陷入极度混乱。然而,就在地球即将被彻底征服之际,火星人却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遭遇溃败……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所创作的这部《星际战争》是最早的“外星人入侵”题材的科幻小说,从诞生之初就大受欢迎,先后被改编成不计其数的电影、剧集、广播剧、漫画、游戏等,其中就包括由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同名电影。
2023年7月5日 已读
比我大一百岁的小说,火星人入侵地球,入侵之后的具体状况,灾难来袭之后的情景,其中的各色状况、各色人物,最后是火星人被地球上的微生物病菌打败,《火星编年史》中地球人飞达火星传染病菌灭绝火星人的创意应该来此。很生动的灾难描写,当灾难袭来时,其中的逃脱、挣扎、碾压,以及毁灭与新生,还有在一百二十多年前对于星空来客的幻想,对于人类位置的思索。
小说 微信读书 科幻小说 英国
隐身人 豆瓣
The Invisible Man
作者: [英]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译者: 顾忆青 2020 - 11
天才化学家格里芬自幼患白化病,执着于对身体颜色问题的研究,进而产生对隐身术的迷恋,最终发明了可以使整个身体变得彻底透明的药物。不过,当他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后,却无法恢复原样,成为隐身人。
隐身的格里芬无法在伦敦生活下去,便来到一个偏远小镇隐居,希望慢慢寻找显形的方法。但由于刚愎自用和极端绝望,他逐渐走上了邪路。
2023年7月5日 已读
动作大片,小镇歼灭隐身人记录,科学疯子形象的发展,不被体制认可、贫寒交加、心里压抑,然后冲向科学的王冠,然后发现隐身的技术,然后一出悲剧。被看穿到最后的被消灭,中间短暂的正常生活,中间不能停歇的作恶。连着读完三部百年前的小说,穿越时间、外星生物袭来、隐身,科幻小说的历史感在眼前摆开,一步一步思维的放飞,直至今日。
微信读书 科幻 经典 英国
陌生人的日记 豆瓣
The Stranger Diaries
作者: [英] 艾莉·格里菲斯 译者: 王冉 新星出版社 2023 - 11
◎是谁,写了我的日记?
◎2020年爱伦·坡奖获奖作
横扫日本四大推理榜单 海外榜
CrimeReads和iBooks年度最受期待小说
◎三重叙述视角、一部哥特式“作中作”,串联多起谋杀
----------------------------------------- -------
★内容介绍
克莱尔是一名高中教师,也是一名研究哥特小说作家R.M.霍兰德的专家。一天,她的密友兼同事突然惨死在家中,尸体旁留着一句摘自霍兰德的《陌生人》中的台词:“地狱空荡荡。”克莱尔惊讶地发现她的生活和她研究的小说逐渐重合。
警方展开调查,怀疑凶手是克莱尔的熟人。在危机四伏、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时刻,克莱尔打开自己的日记本,记录下她对案件的恐惧与怀疑。但是过了几天,她却发现日记中有一句自己从没见过的话:你好克莱尔,你不知道我是谁。
真实的生活和恐怖小说交织,故事被赋予了可怕的生命,结局能否改写?
------------------------------------------------
★媒体推荐
格里菲斯的小说是警察程序和心理惊悚的完美结合,她的新作加入了强烈的暗黑气氛,讲述了一个真正令人不安的故事。
——CrimeReads
一个多层次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哥特式故事......当叙事的接力棒在克莱尔、她的女儿乔治娅和考尔警长之间传递时,悬念和哥特式的比喻比比皆是,格里菲斯是创造紧张气氛的专家。
——《卫报》
一个令人愉快的敏锐侦探.....格里菲斯将视角、时间线和叙述者重叠,创造了一个暗黑、有趣、令人愉快的谜案。
——《观察家报》
格里菲斯用她惯用的温暖、轻盈的笔触写作,但有一种真正毛骨悚然的感觉。
——《星期日快报》
2024年1月7日 已读
悬疑小说,读起来还是很流畅,三线叙事写得都挺有特色,不至于厌烦,但最终的解答过于潦草。过程的悬疑塑造得很好,但可能是悬疑小说类型天生的不足,当最终的答案需要落到现实的合理之中时,使得前面给出的用以塑造过程的消息显得无趣,如同不断引用的日记、尽力塑造的奇幻氛围等,但可能悬疑小说的目的就在于塑造一个场景,其中角色的命运一步步越来越危险,每一个场景都可能发生意外。
微信读书 悬疑 英国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豆瓣 Goodreads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8.0 (26 个评分) 作者: [英] 约翰•勒卡雷 译者: 董乐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3
一个外勤人员的告密搅动了英国情报机构“圆场”得之不易的平静,原来圆场十几年来一直潜伏着苏联情报头子卡拉安插的双面间谍,且是圆场四位高层中的一位。乱局之下,已被迫退休的史迈利奉命出山。锅匠,裁缝,士兵,水手,究竟谁是幕后主使?记忆力像计算机一样好的史迈利钻进尘封的故纸堆中寻找蛛丝马迹,逐渐将真相抽丝剥茧,终于解开了卡拉设置的“最后一个聪明的结”……
伟大的小说,勒卡雷最好的一部。——《观察家》
勒卡雷仍是写结构精细的间谍小说的大师。当你读到30页时,会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并且后悔以前不该浪费时间去读007情报员的故事。——《新闻周刊》
勒卡雷是英语世界最优秀的那五六个小说家里的一个。——《芝加哥太阳报》
《时代》杂志畅销小说第一名、年度最佳小说
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百佳推理小说”、“十佳间谍小说”
中文世界的两大代表作家张爱玲、王朔赏心推荐,赞誉有加。
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338851/)改编原著。英伦型男加里•奥德曼(《这个杀手不太冷》)、柯林•菲尔斯(《国王的演讲》)、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神探夏洛克》)等倾情出演。
2024年1月17日 已读
看完剧之后看的小说,细节好丰富,同时也澄清了许多看剧时模糊的地方。在开头提出如何spy a spy的问题,将故事用一个个碎片串起,很少大图景的描写,一个个细节场景的叙述,回溯过去、回想过往,每个人都在现实与过去之间生活与思索,带着或不带答案。当悲歌最终唱响时,一切都显得那样悲哀——英国衰落的不可抵挡、个人信仰的不可追寻、私人生活的不可琢磨。在一个以谎言和伪装为根本但又披着国家正义外袍的区域,一种来得凶狠又残忍的倒塌,但生活还在继续——圆场继续运行,George继续工作,jim继续叫着比尔;人心中的情感百转千回,内心中的事物密密麻麻,但能如何呢?如同俄罗斯套娃的比喻,所有人都是一层层地活着。
小说 微信读书 英国
巴别塔 豆瓣 Goodreads
Babel: An Arcane History
7.5 (62 个评分) 作者: [美] 匡灵秀 译者: 陈阳 中信出版集团 2023 - 10
❤️‍🔥我渴望被世界理解,哪怕徒劳无功
🧙‍♀️27岁华裔女作家匡灵秀斩获科幻界诺奖星云奖,轨迹奖,英国国家图书奖
🪄语言即魔法,翻译即背叛
🎆设定新颖的银条奥秘,小人物撼动帝国根基
🧚‍♂殖民主义、身份认同、语言翻译、暗黑学院……堪称“工业革命时期的哈利·波特”
【内容简介】
19世纪20年代,瘟疫席卷广州,男孩罗宾全家惨死,而他死里逃生,神秘的洛弗尔教授出手相救,把他带往大洋彼岸的英国伦敦培养成人,只为使他有资格进入巴别塔内学习。
巴别塔是这个世界的翻译中心,也是魔法的中心。塔中精通多门语言的学者借助翻译使魔法生效。翻译不可能完美,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丢失或扭曲的含义就被银条捕捉并展现。刻字的银条是帝国力量的源泉,它使英国的舰队所向披靡,促使白银工业革命诞生,还帮助英国把全世界的白银卷入囊中。
随着学习的深入,罗宾沉醉于翻译魔法,却不知道自己和同伴即将卷入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当中……消失的学生,诡秘的社团,当恶意、嫉妒、贪婪和暴力充斥这座理想之塔,是忠于自己母语与故土,还是在异国他乡继续苟活,他们必须做出抉择。
【编辑推荐】
一、语言即魔法。设定新颖的魔法奥秘,它来源于翻译时丢失的语义,只要一个词翻译出来与原意有所差异,魔法就会在银条上生效。
咒语:囫囵吞枣/To accept without thinking。
效果:甜腻滋味充斥着他的口腔。他快要被蜜枣噎死了。喉咙堵得严严实实,他无法呼吸——
咒语:无形/invisible。
效果:他们没有了形态,飘荡着,扩张着。他们是空气,是砖墙,是鹅卵石地面。
二、史诗般的恢宏叙事,真实还原的牛津古老校园,渺小的人物如何撼动帝国的根基,孤独无助的时刻只有依靠友谊。
电报的发明、照相机的诞生,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白银魔法息息相关。它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背后推手,是协助帝国殖民扩张的帮凶。当人物的选择与历史的走向相互重叠,小说的厚重由此显现。作者参照牛津史与过往学习经历,还原了古老的牛津校园。《巴别塔》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对主角罗宾的塑造。在小说结束时,试着回顾一下小说的开头,你会发现罗宾的变化有多大。他的悲伤、愤怒、进退两难、挣扎、善良以及相对短暂的幸福时刻都让人感觉如此真实。他要战胜的嫉妒、贪婪、人物的善良一次次遭受着考验。幸运的是,罗宾还有陪伴他的三个小伙伴。
三、翻译即背叛。语言不是涵盖一整套普世概念的术语表,翻译也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是戴着镣铐舞蹈,是遗憾的艺术,是巴别塔的诅咒。
翻译意味着对原意的损毁,还意味着对母语的欺骗。当罗宾发觉自己所钟爱的翻译魔法,成为帝国侵略的帮凶,他陷入迟疑与犹豫。是遵循内心的道德指引投身反抗,还是苟且偷生享受荣华富贵?
四、封面沿用美版封面,主视觉巴别塔气势恢宏。书名采用烫金工艺,内封专色印金工艺,封面魔法能量线往塔尖汇聚象征着巴别塔在这个世界魔法中心的地位。
【名人推荐】
韩松、姚海军、何平、苗炜、陈楸帆、肖鼠击掌推荐
《巴别塔》的作者是出生在广州的匡灵秀,敏锐捕捉到了语言学习和帝国贸易及战争的关系,她安排男主角罗宾前往牛津学语言,然后安排另一位主角来劝诫罗宾——你要认识到殖民者与帝国的不公正与非正义,你要反抗。罗宾陷入两难境地,他不想破坏平静的学习生活,也不愿违背良心。小说前两百页可能有太多关于语言学习的内容了,读者期待看到更多魔法,可作者偏偏不停地讲语言学习和翻译理论。但如果你有耐心,会发现这个故事的迷人之处,语言不就是魔法吗?这本以牛津大学为背景的小说,会激起你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作家 苗炜
《巴别塔》如同一件自我指涉的精巧艺术品,展现了一个以翻译为魔法的架空世界,同时又无比犀利地借助充满代入感的角色与扣人心弦的剧情,揭露了语言作为一种强大的权力武器,如何被帝国主义用于殖民、操控、混淆并创造新的现实。匡灵秀完美地平衡了现实与虚构,学术与通俗,野心勃勃地打破类型界限,堪称杰出。
——科幻作家 陈楸帆
匡灵秀笔下奇妙的魔法设定,开启一段关于贸易和殖民、文化和技术的另类历史。跟随主人公在学术体制中的成长之路,读者也被那些经典问题不断敲打:知识生产和权力运作拥有怎样纠缠不清的关系?巴别塔为拥有边缘身份和语言天赋的年轻人提供的学术舞台,也正是逐渐觉醒的主人公和他的伙伴们不得不痛苦正视的庇护所。无疑,这庇护是由暴力的砖瓦严丝合缝地构筑而成。从何反抗?正如所有“弑父”的动作一样,主人公必然从他所处的巨大结构的内部找到缝隙,进而引爆——而人内心最本真的愤怒和屈辱,则是这结构中早已暗藏的引信。
——科幻播客“惊奇”主播 肖鼠
2024年2月1日 已读
2024年2月1日 评论 短评写不下 - 新颖有趣的设定,借助白银将翻译之间消失的含义实体化,但故事整体节奏奇怪,时而缓慢,时而急进,同时涉及到的主题过于宏大,尽管作了非常多的理论阐释与行为叙述,但还是难逃带着历史眼光审视下的轻佻。不论是几位主角的行动与选择,还是情节上的推进,时常让人感觉主角是已经设置好的理念,理念的转变需要事件,所以事件到达,个人经历和转变如同模板,各种正确与非正确的刻板印象构成了看起来复杂但本质简单的主角们。没有意外的地方,一切都像是历史碎片的组合,即使是刻银术也只是融入到了帝国之中,而非支撑起帝国。可能由一小群人支撑着帝国本就是轻佻的想象,所以即使是跟随着罗宾的视角,到牛津、入赫尔墨斯社、回广州、杀教授、在老图书馆、占领巴别塔、毁弃巴别塔,都没有令人投入其中,而穿插其中的繁复的关于殖民、反抗、语言、翻译、差异的讨论,也给人掉书袋之感。
历史 微信读书 科幻 英国
居里厄斯·恺撒 豆瓣
THE TRAGEDY OF JULIUS CAESAR
作者: 【英】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汪义群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华语世界首部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合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二十种出版单行本,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出版“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
2024年2月11日 已读
因为勃鲁托斯杀死恺撒之后对民众所讲的那一段话而读。人类的故事没有变化,时间如何变迁,那些事情中依旧充斥着鲜血、复仇、权力、谎言、操弄,恺撒之死、安东尼平乱,多么流畅的叙事,所以要感谢莎士比亚创造出美丽的语言,跨越时代依旧让人感动。勃鲁托斯与卡修斯自杀所用的刀剑都曾沾上恺撒最后的鲜血。
微信读书 戏剧 文学 英国 莎士比亚
以鹰之名 豆瓣
H is for Hawk
9.5 (6 个评分) 作者: [英]海伦·麦克唐纳 译者: 陈佳琳 2022 - 7
●最负盛名的非虚构文学奖塞缪尔·约翰逊奖获奖作品
●科斯塔图书奖最佳图书:
“非常独特、美丽的一本书,带有灼痛的真情流露与出色的描写叙述,举世无双的现代文学。”
一个骤失父亲的女儿,一位写出传世亚瑟王传奇的潦倒作家,
以鹰的名义,他们相隔百年却遥相呼应——有些伤口,永远 不会愈合。
以驯鹰的名义,他们放飞手中的鹰,期望那条象征习惯、饥饿、伙伴,被驯鹰人称为“爱”的线,永不消失……
--------------
2007年,父亲骤然离世的那段日子,海伦·麦克唐纳回忆:“当时我再也不想当人,选择走入小时候本能迷上的苍鹰世界,因为做一个人,我就会感受心里深处那不见底的悲伤和情绪。我想停止那一切,飞离那一切,我想变成其他生物。”
她开始训练世上最难驯服的禽鸟:苍鹰,自由野性的象征。日日活在鹰的世界,离开人群投入荒野天际。在这个过程中,她与儿时熟读的作品《苍鹰》的作者T.H.怀特重逢,追寻了与自己相同的怀特离群索居、训练苍鹰的过程。
--------------
非常独特、美丽的一本书,带有灼痛的真情流露与出色的描写叙述,举世无双的现代文学。——科斯塔文学奖
我深信它即将成为以大自然为题材的经典之作。——《卫报》
这本近似野性的美丽之书,告诉我们原来出色的自然书写可以如此揭示我们与野生世界的亲密关系。它如此高明,有时候还会伤害着我而暂时无法阅读;它在心头划出鲜血,却可以疗愈人心。让人马上就想读的经典。——《纽约时报》
麦克唐纳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她用一针一线将各种不同的碎片编织而成,字字句句富有深度含意。 它最有趣的一点是,她把我们所居住世界的外在与核心看得一清二楚。 ——《纽约书评》
人与自然心灵相通的结构,结合崭新与怀旧的自然写作与人文哲思,原创性十足,也是失落与疗愈的奇幻“文学”,从来没有人像她因为看了一只猛禽飞过天空,而改变了人生。——《国家》
优雅自如地融合自然书写、个人回忆录、文学肖像、丧亲试炼……它用你没想过的方式照亮着你从没想过要探寻的角落。 ——《华盛顿邮报》
她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邂逅,描绘写得引人入胜。——《国家地理》杂志
一本结合回忆录、自然文学、史实与驯鹰术的卓越之书,它跟之前读过的书完全不同。 麦克唐纳在她的回忆录里,用丰富的文字表现告诉我们,只要抬头看这个世界,就可以改变我们已经顺从或认命的人生。 ——《洛杉矶时报》
2023年1月3日 已读
父亲离世后如何在没有父亲的世界中生存、驯服苍鹰梅布尔、怀特在驯服小苍中的挫折反映出的他的一生,行文三条主要的叙事线索之间跳转。父亲离世所带来的创痛是如此剧烈和深远,只能求助于驯服苍鹰,渴望在这一过程中隐藏自己、失却自己,让自己如同苍鹰一般融入到自然之中。怀特驯服小苍的故事从童年读到现在,怀特为了逃离童年和性向认同带来的痛苦,渴望在驯服小苍的过程中实现转变,以鲁莽的方式与小苍硬耗,彼此两败俱伤,结果发现最终还是重现了父母的行为,逃离和潜藏都告失败。渴望借助苍鹰隐藏自己遁入自然的努力是同样结局,幸运的是“我”意识到了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野,并选择在两侧同样坚强的生活,而驯鹰过程中对苍鹰内含的暴力、自由,自然的消亡、改变,人为的区分、隔离逐渐融入时间之中,一生的长度在一个事件中展现。(王室侍从)
微信读书 英国 非虚构
非普通讀者(五周年紀念版) 豆瓣
The Uncommon Reader
作者: 亞倫.班奈(Alan Bennett) 译者: 陳建銘 漫遊者文化 2014 - 4
英國女王沉迷閱讀,成了史上最激進的讀者,
全國臣民陷入一連串的恐慌……
她最終能與書本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不愛江山愛讀書!
一段不能公開的女王祕辛,一部讓人拍案叫絕的閱讀歷險……
白金漢宮,某個尋常的一天。為了出面阻止自己的狗兒對著院子狂吠亂叫,女王意外地發現提供大眾借閱書籍的巡迴圖書車。原本女王只是想趨前道歉,卻陰錯陽差地借回一本(多年來乏人問津的)小說,同時認識了(長相不夠體面、嗜好讀書的)御膳房小廝諾曼;沒想到,這個小插曲歪打正著點燃了女王對閱讀的興趣,並讓八十歲的她陷入身分認同的危機……
即位五十年來,女王總是善盡自己責無旁貸的任務——會晤各國政要貴賓、親赴國會開門、主持各種典禮、巡幸全國親近老百姓等等,自從女王迷上閱讀,就整天只想到書本而屢屢荒廢國政,搞得周遭人困擾不已。她在問候民眾時,不再談論氣候和交通,而是問起對方最近看些什麼書;一次接待法國總統時,也因為她詢問對方對同性戀作家惹內的看法,讓場面變得無法收拾……
正當女王縱情沉緬於哈代、普魯斯特、貝克特的文字天地,左右隨從也密謀要終結她的愛書夢,讓一切回復「正常」。沒想到,女王居然宣佈她要開始寫作了……
英國知名的劇作家亞倫‧班奈,在本書中極富巧思地以女王為主人翁,虛構出一段描繪人與書本、文字互動的故事,讀來詼諧、幽默、溫暖,卻又透著犀利與顛覆性,被評者譽為是本「令人神魂顛倒的童話」、當代最可親的「關於閱讀的故事」、與2007年度英美文學界最具想像力的小說。
2007年9月英國Watersones選書,已售出12種外語版權
名人推薦
南方朔、梁文道、曾淑賢、辜振豐、楊照、楊澤、詹宏志
臥斧、苦茶、顏九笙、陳玉慧、駱以軍、鍾文音 不普通推薦
國際媒體評論
班奈創作出一本令人愉快的小書,對閱讀這項活動帶來的顛覆性樂趣,提出了風趣的思索。……這個故事講述一位統治者變成一名讀者,一位君王寧願把精力投入寫作而非治國,班奈完成的是一則令人神魂顛倒的童話。故事的迷人處,就像葛雷哥萊.畢克和奧黛莉.赫本演出的《羅馬假期》,又展現出如《黛妃與女皇》一般的敏銳觀察。從這個故事可看到作者一慣的銳氣、機敏、卻不失人情味。- Michiko Kakutani,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這是一篇極具娛樂效果的歡樂故事,卻也傳達出更多深意:這是篇十分嚴肅的宣言,宣告閱讀有著改變生命的潛在力量,可以讓人拓展視野、想像他人處境,也能讓一個人——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脫離出身背景、社會階級、教育程度的束縛,嚐嚐自己始終渴望的另一種生命滋味。班奈思索的是:還有誰比女王更渴望得到這樣的經驗?- Edward Marriott,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這是一篇饒富趣味、為成人而寫的床前故事,輕鬆愉快、一新耳目、帶著機智與溫暖。-《旁觀者雜誌》(The Spectator)
這是部嘲諷了政治與文學的作品,卻也就閱讀的救贖和顛覆力量,以及一本書如何引領我們進入下一本、另一本,提出了動人的看法。這本書讚賞著純為愉悅而閱讀,而不是出於義務而閱讀;閱讀既不是嘮叨說教、也不是裝模作樣的活動。- Bob Minzesheimer,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一部精心打造的珍貴之作。……在優雅的金色、米色書封之下,翻攪著一股兇猛的史威夫特式憤慨,不滿公眾場合裡的愚蠢、庸俗、傲慢,並對藝術的教化力量提出激昂的觀點。- Jane Shilling, 《泰晤士報》(The Times)
作者喜歡使用俗套的同志印象,超現實的相遇對話……和不時嘲諷管理術語,並不只是為了製造笑果,也不是因為這些安排很容易地讓人支持關於圖書館具有教化長處的論點,更不為了要嘲笑暢銷書。嬉笑之間,這部作品實懷抱著真誠,有的是對年華已老的悲嘆,思索節制的意義,回眸虛度的生命。- Lindsay Duguid, 《泰晤士週日報》(Sunday Times)
這個故事若不是有作者的巧妙處理,恐怕是一回吃力的創作,或變成甘冒大不諱的尷尬個案,如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齣有趣的輕喜劇,並且探討了書籍擁有的莫大力量。- Michael Dirda,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
這部作品和班奈其他作品之所以突出,並不是因為其中體現了世界、或充滿想像力,而是呈現古怪滑稽以及掌握了精確的修辭,也因而這部作品(和其他幾部)讓班奈有如文壇界的優秀的漫畫家。-《電訊報》(The Telegraph)
2023年3月5日 已读
关于阅读的轻巧寓言,让女王开始读书,让书籍自然的流动到脑海中。
小说 微信读书 英国
9号秘事 第六季 (2021) 豆瓣 TMDB
Inside No. 9 Season 6 所属 : 9号秘事
8.5 (275 个评分) 导演: 吉列尔莫·莫拉莱斯 / 马特·利普西 演员: 史蒂夫·佩姆伯顿 / 里斯·谢尔史密斯
本剧由英国“鬼才二人组”里斯·谢尔史密斯、史蒂夫·佩姆伯顿自编自演的一部英国黑暗喜剧。该剧以讽刺现实的独立故事为主要内容。
2021年6月22日 看过
还是一样的味道,大学毕业工作后就很少认真追剧。
这一季两天看完,一天三集,最喜欢的是第三集和第六集,其它集也挺不错,能把反转做到极致真的令人惊喜。
BBC FIX 反转 史蒂夫·佩姆伯顿 英国
精灵宝钻(精装插图本) 豆瓣 Goodreads
The Silmarillion
9.6 (84 个评分) 作者: [英] J. R. R. 托尔金 著 / [英]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编 译者: 邓嘉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2
《精灵宝钻》是托尔金对中洲世界起源的设定,蕴含着他为英语民族塑造创世史诗的雄心,由小儿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在其身后整理出版。16幅全彩插画,译文全新修订,新增托尔金揭秘创作历程长文。
始有一如,“独一之神”,其名在世间称为伊露维塔。
精灵,一如的首生子女,生永世热爱星光,他们的美丽并不凋谢或者消逝。
人类,次生子女,一如赐给了他们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还有一样奇特的礼物——死亡。随着时间流逝,连众神亦会嫉羡。
精灵宝钻,由最有天赋的精灵——费艾诺造出。宝钻蕴藏着曾在双圣树上的维林诺之光,那是尚无任何堕落发生的太初时代的最后孑遗。第一代黑暗魔君、堕落的魔苟斯盗走了它们。费艾诺众子发下亵渎神灵的誓言,执意离开家园,前去向大敌发动战争、复仇到底。他们蛊惑族人违背诸神,渡海出征。
同族相残,堕落由此开始……
2021年5月1日 已读
史诗!
疯狂赞叹托老塑造的世界的绮丽与伟大,大乐章在世界中响起,最令人感慨的还是第一纪元之中的故事:费艾诺的自傲招致的自毁;贝伦与努西恩作为首胜子女与次生子女中最美好者所经历的一切;图灵悲苦的命定之路。
世界宏伟的展开,而所有的恶自开始就已经埋下。
J.R.R.托尔金 史诗 英国 英国文学 魔戒
哈利波特完整系列 豆瓣
Harry Potter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作者: [英] J. K. 罗琳 译者: NongSu / AixinMa Pottermore 2016 - 8
1989年,24岁的罗琳有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后,罗琳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1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决定将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搬上银幕。2003年6月,她再创作出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7年7月推出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2010年,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拍摄完成。
2020年8月31日 已读
后面几部还是适合成年人,不适合小孩子读,小孩子读的话前三部就可以。

但是后面的几部看起来足够刺激和喜爱。
J.K.罗琳 微信读书 电子书 英国 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