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e
东京! (2008)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TMDB
Tokyo!
8.0 (148 个评分) 导演: 米歇尔·贡德里 / 莱奥·卡拉克斯 演员: 藤谷文子 / 加濑亮
其它标题: Tokyo! / 东京狂想曲
《室内设计》
弘子(藤谷文子 饰)和怀揣导演梦想的男友阿明(加濑亮 饰)来到大都会东京,手头拮据的他们只得暂住在弘子好友清水朱美(伊藤步 饰)的公寓中。为了生计,两人四处寻找工作和住处,却一路坎坷。阿明的作品终于在一家小影院上映,望着男友喜悦的样子,弘子愈发感到自己的一无是处,就像一把被人丢弃的椅子一样……
《梅德》
身形扭曲、举止怪异的狂人梅德(Denis Lavant 饰)从下水道钻出,暴走街头,骚扰路人。几天后,他拿着偶然找到的二战时期的手雷出现,并将其一一掷向人群。军方将其抓获,开庭审判。而与此同时,要求处死梅德和要求释放梅德的呼声此消彼长。这个怪异之人俨然成为了狂热时代的偶像……
《震动东京》
某男(香川照之 饰)是一个十年未走出家门的御宅族,他讨厌阳光,害怕与人接触,成堆的书籍构成了他全部的世界。某天,他偶然瞥见送货女孩(苍井优 饰)的面容,突如其来的地震更将封闭的二人拉近。某男发现,他无法继续呆在家中……
太空英雌芭芭丽娜 (1968)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Barbarella
6.6 (31 个评分) 导演: 罗杰·瓦迪姆 演员: 简·方达 / 约翰·菲利浦·劳
其它标题: Barbarella / 新太空英雄芭芭拉
影片是色情与科幻的结合,芭芭丽娜是公元四万年的女詹姆斯·邦德,专门收服太空星系中的妖魔鬼怪。当她被逼降落在一个星球时,她要面对一个同性恋的邪恶皇后、盲眼的英俊天使等等。
原罪 (2001) 豆瓣
Original Sin
7.1 (154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克里斯托弗 演员: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 安吉丽娜·朱莉
其它标题: Original Sin / 性罪
在十九世纪的古巴,当地咖啡业富商路易斯(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饰)要迎娶一个邮购新娘。路易斯从未见过这名美国女子茱莉亚(安吉丽娜•朱丽 饰),当他在码头首次见到这位妻子的时候,茱莉亚的美貌令他倾心。但他不知道这位美丽新娘满脑诡计。
新婚生活让路易斯幸福无比,他以为幸福日子可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路易斯发现他的妻子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单纯。茱莉亚隐藏着一连串的谎言,最终目的都是路易斯的巨大财富。
看似幸福的生活,就此暗藏了许多暗涌与变数。
红气球 (1956)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Le ballon rouge
8.8 (308 个评分) 导演: 艾尔伯特·拉摩里斯 演员: Pascal Lamorisse / 乔治·塞利耶
其它标题: 빨간 풍선 / 赤い風船
  法国巴黎,孤独的小男孩帕斯克(Pascal Lamorisse 帕斯克•拉莫里斯 饰)独自走在上学的路上,他无意中捡到一只红气球。红气球仿佛一个淘气却又乖巧的孩子一般,紧紧跟随着小男孩去学校、坐车、上教堂。它为帕斯克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但是一群坏孩子嫉妒帕斯克有这么神奇的红气球,他们偷偷尾随,试图将气球打破……
  本片荣获1957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项、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特别奖、195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最佳短片奖、1956年路易德吕克奖。
红气球之旅 (200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7.2 (70 个评分) 导演: 侯孝贤 演员: 朱丽叶·比诺什 / 宋方
其它标题: 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 红气球的旅行
本片为侯孝贤向法国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Albert Lamorisse)拍摄于1956年的短片、在电影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红气球(Le Ballon Rouge)》的致敬之作,也是他继《咖啡时光》之后拍摄的第二部致敬外语片。
Suzanne(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每日为一出筹备中的改编自中国元曲的木偶剧《求妻煮海人》中角色的声音演出以及其它琐事忙得焦头烂额,加上丈夫Pierre远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写小说,儿子Simon(Simon Iteanu)成了“累赘”,无奈,她请了在巴黎念电影的中国女孩Song(宋芳 Song Fang)照料Simon。与Simon在一起时,Song双手始终不离摄影机,并向好奇她在拍什么的Simon提及《红气球》。
Suzanne的房客Marc(Hippolyte GirardotLouise)仗着是Pierre的朋友,时常做出一些令她愤怒的事,而房租更是借口生活贫困已经好几个月未交。Suzanne有心接在布鲁塞尔的女儿Louise(Louise Margolin)回巴黎念书,决定赶走Marc,却不得Pierre理解。将一切看在眼里的Song没有参与类似琐事,她与Suzanne保持着淡然的朋友关系,多数时间想的只是她的电影:Simon发现一个无人理会的大红气球,拉着它穿越巴黎的大街小巷的过程,被她记录在摄影机里,成了一部电影中的电影。之后,该红气球也似有生命般,始终在Simon出现的地点上空飘来荡去。
芳名萨宾娜 (2002) 豆瓣
Ich heisse Sabina Spielrein
导演: Elisabeth Márton
其它标题: Ich heisse Sabina Spielrein / 我的名字叫萨宾娜
在瑞士的一个地下室意外发现一些日记和信件,揭露了一位女病人Sabina与她的医生荣格、精神分析学者弗罗依德的长期不寻常关系。Sabina 来自俄罗斯的犹太家族,19岁时来到瑞士治疗精神分裂症时,遇到并爱上作为精神治疗医生的已婚荣格,荣格求助于弗罗依德。在Sabina恢复过程中,也学习哲学/心理学,并成为了精神分析医生,并在学术上作出了贡献,深得荣格和弗罗依德的赏识。而Sabina在婚后依然在精神上依赖荣格,而荣格也总是与Sabina有天然的灵性呼应一样(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晚年的荣格热衷宗教神秘主义),有了孩子后开始研究儿童心理学,与当时的皮亚杰属于一批的学者。荣格与弗罗依德在学术上分道扬镳之后的很长时间,她一直积极撮合他俩和好,尽管没有成功。37岁的Sabina回到革命后的俄罗斯,主要工作于儿童心理学领域,在1942年清洗犹太人的袭击中,与她的两个女儿一起罹难,享年47岁。
2002年俄罗斯索契国际电影节影评人费比西奖,2002年荣获苏黎士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娜内,莫扎特的姐姐 (2010)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Nannerl, la soeur de Mozart
导演: René Féret 演员: Marie Féret / 马克·巴贝
其它标题: Nannerl, la soeur de Mozart / Mozart‘s Sister
娜奈尔(玛丽·菲勒特 Marie Féret 饰)是伟大音乐家莫扎特(马克·巴贝 Marc Barbé 饰)的姐姐,和弟弟一样,娜奈尔继承的父亲杰出的音乐天赋,善于演奏大提琴和小提琴,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创作者。然而,在当时的社会,女性是不被允许登上舞台的,娜奈尔虽然拥有不输于任何人的技巧,却还是要听从父亲的安排,掩盖自己的光芒,进入修道院。
皇太子非常欣赏娜奈尔的才华,他积极的鼓励后者创作音乐,并且雇佣了私人乐队来演奏娜奈尔写的音乐剧。娜奈尔获得了一个机会可以亲自登台演奏自己的剧本,然而她必须打扮成男人的样子,这令娜奈尔感到非常的愤怒和屈辱。
梦想者四夜 (197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Quatre nuits d'un rêveur
7.9 (87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布列松 演员: Isabelle Weingarten / Guillaume des Forêts
其它标题: Quatre nuits d'un rêveur / 一个梦想者的四个夜晚
年轻的画家雅克从乡间搭车前往巴黎。在到达巴黎的那个夜晚,他偶遇了正想投河自杀的玛尔特。雅克救下了她,并陪她回家,他们相约转天晚上再见面。第二个夜晚,雅克和玛尔特交换了彼此的人生故事,在玛尔特的请求下,雅克成了玛尔特和她情人间的信使。然而,那位绝情的情人并没回信,这让玛尔特非常失落。在接下来的两个夜晚,雅克对玛尔特的衷情终于得到回应,玛尔特也向雅克倾诉了爱意。第四个夜晚,正当两人挽手同行时,他们偶遇了玛尔特原来的情人…… 本片改编自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短篇小说《白夜》。
2021年1月10日 看过
新桥恋人未满。布列松的这版法国「白夜」与陀翁原著和维斯康蒂的意版相比,气质都更为冷冽。此版的男主更贴近原著,是一个沉溺在爱之幻想而以此燃烧灵感的避世神经质角色,而非卡萨诺瓦式的情圣。而女主的冷酷任性自我,是更巴黎女孩的设定,爱恨都只在自己的一念,从不背负道德,并且绝不回头。
Europe France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1972)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8.4 (388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演员: 费尔南多·雷伊 / 保罗·弗朗克尔
其它标题: 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 中产阶级拘谨的魅力(港/台)
朋友们来到大使拉法尔(费尔南多•雷依 Fernando Rey 饰)家中做客,但是他们记错了晚餐的时间。毫无准备的拉法尔夫人(德菲因•塞里格 Delphine Seyrig 饰)对此深表遗憾,但是大家谈兴正浓,于是在外面聚餐。然而在酒店里,大家却见证了店员为店主守灵的一幕,遂悻悻离去。6个人走在乡间小径上,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阵风吹起了麦浪,他们开始分享失约的奇遇……
塞内夏尔(让-皮埃尔•卡塞尔 Jean-Pierre Cassel 饰)去大使馆拜访拉法尔,但是却目睹了他射击驱赶女恐怖分子的一幕;拉法尔在家中又遇到了这个意欲行刺的女人,还好他巧妙地化解了危情;其他人到弗洛伦斯(布鲁•欧吉尔 Bulle Ogier 饰)家做客,但是男女主人却躲在后花园偷情。只剩下女仆伊勒斯招待各位宾朋,众人觉得无聊作鸟兽散;女眷们在席间闲谈,突然闯来一个装甲部队上尉,对她们讲述悲惨的回忆……
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 (194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es dames du Bois de Boulogne
7.3 (40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布列松 演员: 保罗·贝尔纳 / 玛丽亚·卡萨雷斯
其它标题: Les dames du Bois de Boulogne / 布朗森林的贵妇
本片取自狄德罗小说中的一个片断,讲一个上流社会女子被情人抛弃后,想出一招:她鼓励对方跟一名有卖淫背景的女子结合,先实行广泛的保密工作,事成后再把这则天塌地裂的消息公诸于众。
2021年1月9日 看过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love,only proof of love
Europe France
关于帕斯卡尔的对话 (1965) 豆瓣
Entretien sur Pascal
7.1 (7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克·侯麦 演员: Brice Parain / Dominique Dubarle
其它标题: Entretien sur Pascal
2021年1月9日 看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OasA8x2lIk 《慕德家的一夜》
Europe France Short
再见语言 (201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Adieu au langage
7.2 (50 个评分)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演员: 海洛依丝·戈多 / 卡迈勒·阿德里
其它标题: Adieu au langage / 告别言语(港)
开始很简单, 一个已婚女人遇到一个单身的男人, 他们相爱,吵架,哭泣。 一只狗,在城市和郊外游荡。 时光飞逝。 男人找到女人。狗遇到他们。 然后第三个人物出现。 前夫破坏一切。 电影第二部分开始, 和第一部分一样, 又不尽相同。 人类变成隐喻。 结束于狗叫,和婴儿哭泣声。
——来自@快雪时晴 翻译的戈达尔《再见语言》手稿
金银岛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Île au trésor
7.5 (31 个评分) 导演: 吉约姆·布哈克
其它标题: L'Île au trésor / 美好夏日
《电影手册》2018年年度十佳。
一个夏天在巴黎地区的一个休闲岛上。对某些人来说,这是冒险、拖拉和犯罪的地方,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避难和逃避的地方。从收费的海滩到隐蔽的角落,探索一个童年的王国,与世界的动荡产生共鸣。
夏日纪事 (1961)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豆瓣
Chronique d'un été (Paris 1960)
7.8 (54 个评分) 导演: 让·鲁什 / 埃德加·莫兰 演员: 玛索琳娜·罗尔丹·伊文思 / Marilù Parolini
其它标题: Chronique d'un été (Paris 1960) / Chronicle of a Summer
1960年的夏天,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和让·鲁什对巴黎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幸福的理解。这部论述电影连续几个月跟踪调查的进行,也记录了主人公们的变化。调查中被采访的人最后在影片第一次放映的时候聚集在一起观看进行讨论,有人的赞同,有的人驳斥。两位导演通过这部真实电影,经历了既极具挑战又充满乐趣的体验。
"In the summer of 1960, Jean Rouch and Edgar Morin investigated the everyday life of people living in Paris. ""Are you happy? How do you live?"" These are some of questions they asked young people on the stree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ir idea of happiness.
From manual labourers, students, to a couple of office workers, the different protagonists reveal themselves in conversation, unconcerned about the presence of the camera. With no script, and no professional actors, this film sets out to frame the limits of cinematographic truth."
1961 戛纳国际电影节 国际影评人奖
景观社会 (197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8.2 (26 个评分) 导演: 居伊·德波 演员: 居伊·德波
其它标题: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作者:明瀚


一:生平与实践

Guy-Ernest Debord,理论家、电影导演和社会运动者,生於1930年11月28日,卒於1994年11月30日(自杀身亡),是国际情境主义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简称SI)的创始人和理论贡献者。他曾是Lettrist International和Socialisme ou Barbarie的一员(此二团体皆是发起於二战後法国的左翼社群,前者是脱离Lettrist的极端分支,後者则源自於扥洛斯基主义-第四国际),此外,1953年德博也参与了这群Lettrist International者所标志了巴黎的精神地形学地图,藉由自由联想式的行走步调漫游於巴黎城中,这些活动之後被收录在Naked Lips一书之中。

1967年《景观社会》一书的出版造成了许多知识人和学生的,1968年学运中在巴黎街道上的墙上不时有著从这本书中徵引的话语。他该书的理论是试图去解释日常生活中公私领域在於欧洲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导致的精神衰弱的问题,而他假设「景观」就是罪魁祸首,而他对於景观的批判基本上是承袭於马克思、马库塞、卢卡奇对商品的批判。1972年因为他涉及Gerard Lebovici(他的好友兼他的出版者)的暗杀命案而遭致名声诋毁,因此他的著述和多部重要的电影也因此无法在他有生之年出版发行,他五部电影也是於这两年才陆续在法国本土重新由私人释出、出版,2005年11月15日也才真正完整发行。(台湾目前买不到,要订)

二:情境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介绍

「情境国际」对社会的批判和主张对当下生活采取的行动和作为是当时知识青年主要思想的来源之一,除了奇德博之外,还有Asger Jorn以及另外一位撰写《日常生活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Everyday Life) 的哈伍尔˙范内哲姆(Raoul Vaneigem)也是大将之一。「情境国际」1959年正式从Lettrist(单字主义:一支後结构主义的作家和诗人派别,主张用低限和抽象形式的方式作出艺术表达,源自达达Dada,主要想区辨当时布尔乔亚的品味)分裂出去,「情境国际」同时也是68五月学运的主要催化者。

「情境国际」(1957-1972)相信思考当下性的时刻能有作出改变的高度潜力,并且从中藉由有效的权力关系去转化社会,而自我的解放也来自於此;而这个对社会结构的转化也就是去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知觉方式。「情境国际」试图去创造一连串源自於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策略,例如世俗启迪、衍生(encounters:行动的流窜和无以名状的偶遇)、创旧手法(Dtournement:运用已存在的形式、概念,将之加以改造後对原先的意义和作用产生反噬和颠覆力,并以此传达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讯息 ),在当时,他们与「眼镜蛇」(CoBra)这个艺术团体(北美馆有展过)交往也十分密切。

之後,研究显示(参考【今艺术】156期)从英国的庞克运动也可以看出「情境国际」的些许传统,当情境主义见用於80、90年代的政治领域时,许多以Psychogeography(暂译「精神地形学」,该词首用於【情境国际】1958年第一期的刊物中)一词为名的派系则纷纷出现於世界各地。

三. 德博拍过哪几部电影:

Howls for Sade (1952) :从原声带译文揣想,第一到三音轨不同的voice在说著不同的话,但是没有一个提到萨德(But no one talks about Sade in this film)。这部片似乎是运用意识流的手法,每个段落看似互不相关,但又有其特殊观关联的方式,路如不同音轨的间续叙事,以及一个大叙事/後设叙事的旁白。

On the Passage of a Few Persons Through a Rather Brief Unity of Time (1959):
从原声带译文揣想,应近似於1953年德博参与了那群Lettrist International者藉由自由联想式的行走步调漫游於巴黎城中去标志了巴黎的精神地形学地图,这个传统的延伸可以在高达早期新浪潮电影或是瑟铎(De)的“Walking in the City“文章中可见一般。

Critique of Separation (1961)
片中就是一个短发女性和男性友人不断地在巴黎街头行走、或坐下喝咖啡,就像是《爱在黎明破晓前》上集的维也纳或下集的巴黎那样相知相随,见片段:@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73)
这部片利用大量的电影片段拼装而成,其中插入一些颇具意象的片段或是街头暴动的纪录片,德博以覆颂他於1967年写成的《景观社会》段落的方式进行影片的画外音叙事,在有限的下集阅听中,德博用了不少关於战争或革命的电影来说明革命的时间观,从布尔乔亚革命到後续的无产阶级革命,透过陆续放映《埃及战役》、《波坦金战舰》、史达林政权阅兵、1968年学运纪录片等片,来达成他的影像实践。其中有许多问题性留待之後课堂举证与讨论。

Refutation of All the Judgments, Pro or Con, Thus Far Rendered on the Film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75)
In girum imus nocte et consumimur igni (1978)
在有限的影片阅听中,这部短片似乎是以360度摇镜的方式将巴黎某处的广场周边景观全数摄尽,而片末重新回到摄影机一开始拍摄之处,这看似无意义的拍摄其实可能是有对话性和政治性的,例如对蒙太奇的省用、以及俗常市民生活的捕捉,或是对城市景观化的批判(这似乎有些薄弱)。见片段:@

四:《景观社会》的阅听札记

与本堂课讨论读本同名的《景观社会》那部电影主要在演什么,很可惜我无法获得上集,所以不能窥知全貌,但是我可以针对下集作出解释、批判和一些根据该片内容具高度关联也具联想性的切题方向:

札记1:女子听到曲调的多愁善感而後又豁然惊醒,是否意味者班雅明强调超现实主义化「入梦」之後必须「出梦」的实践重要性。麻醉的问题一向是神游者的问题。而资本主义的新纪元是一种内在去历史的历史观,正如流行会不断循环,历史在其中自己取消了,而这便是德博所说的历史的瘫痪,时间的错误意识。(但是德博在电影後半段又说,不能只一昧地否命资产阶级历史,无产革命有更无限和完整的任务要实现。)

札记2:在《埃及战争》(War in the Land of Egypt)的选映片段中,德博讨论到权力如何规避其自身获取的方式,正如编年史也没有记载任何权力更迭的事件细致是如何发生的,总用一种模糊化的技术让权力或神话永远置於高位。德博说:「这是一个沉默的表演,统治者走出门外,对群众招招手,不发一语,不加解释自身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和让何往後的政治主张」

札记3:布尔乔亚和农耕者(平均地权者)曾经同心合力过,但後来布尔乔亚取得统治地位後则幸存者(Survivals)逐一灭绝,布尔乔亚的历史变成了统治阶级的历史,个体在其中仍然牺牲,而商品经济成为宿命,以物之拥有这件事来评断一切也是宿命。(History was, but is no more, new immobility in history,资本主义让time unify。)

札记4:所谓资本主义让time unify,同一的不可逆转的时间是世界市场的时间,同时也是全球的一般化时间,而这便是世界景观的必然结果(景观是资本高度积累的必然结果)。

札记5:而劳动阶级也不外於此同一化的时间,所以第二次革命即无产阶级革命,阶级斗争的新纪元兴起也来自布尔乔亚的发展,{电影中有氢弹大爆炸的画面}则,历史又动了,无产阶级点出了一种为著新的历史生活的可能之点
札记6:在现代景观中,工人也可以被再现为阶级自身的对立物。要如何能抿除景观,则必须够过思维对景观的穿越,意识则於此成形。

札记7:不能只一昧地否命资产阶级历史,无产革命有更无限和完整的任务要实现。正如同意识形态不能将部份目标伪装成整体目标,无产阶级革命也不臣服於意识形态之下,基於这样的实践氛围,劳工应该是更多变的、自发的并且范围更大的(故不被特定化利用)。

札记8:革命和理论的关系德博身为国际情境的理论创建者也有讨论,他说,是有理论需求这件事,但是他们并不被理论地塑造,他举例:苏维埃政府并不是一个理论的发现。

问题1:德博挑选几段当成旁白来念,与影片有一种对应、无关也有扞格,到底他的叙述策略为何?这些电影的选用有什么样的策略性、批判性(或教条意味),会不会他所正面支持扬言的革命在他的影像化时间中也变成了一种景观,如果这是一个社会资本宏大实现後的景象背後,又是一种完美的决裂?他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盲点,阶级斗争完全无法影像化、也无法理论化。

问题2:如果这部影片是基於史达林集权主义的思考,是否便是呈现了那一代知识人对左翼热情的逐渐淡却,虽然在片尾看似庆功般赞许(可以讨论本片中那神来多笔的配乐)者68学运的活跃和罢工(推翻布尔乔亚社会)的全面胜利,但是不免嗅到镇暴烟硝味後的那一股沧凉且永不止歇的官僚臭气。

五: 相关电影作品网站、68电影与书籍
˙德博电影作品文字载录:

˙德博影像全集网站:

˙德博影像全集法国fnac贩售网:

˙文章:“Henri Lefebvre on the 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路况,<五月之砖---68学运影想录>,《五月之砖》2005.1唐山出版社
˙贝托鲁奇,The Dreamers《巴黎初体验》,金马影展片名译为《爱做爱作梦》
巴黎墙上的猫 (200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Chats perchés
7.5 (10 个评分) 导演: 克利斯·马克 演员: Bertrand Cantat / Dieudonné
其它标题: Chats perchés / Gatos encaramados
2002年,一些猫开始在巴黎屋顶上出现。它们是些黄色的龇牙微笑的猫。跟随着它们的足迹,通过这些奇特壁画的眼睛,导演讲述了法国最近的历史――战争、选举、示威、政府丑闻等。
食人录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Caniba
7.8 (24 个评分) 导演: 维瑞娜·帕拉韦尔 / 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 演员: 佐川一政
其它标题: 카니바 / Caniba
本片获得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评审团特别奖。
  本片为纪录片,主人公为臭名昭著的食人魔佐川一政。影片并没有将还原案件当做主题,而是以年迈的佐川一政与弟弟的对话,来更深层次的探究其心理状态。
我的小公主 (2011)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My Little Princess
6.8 (100 个评分) 导演: 伊娃·爱洛尼斯科 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 德尼·拉旺
其它标题: My Little Princess / 她妈的公主(台)
十岁的薇奥莉塔(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 Anamaria Vartolomei 饰)和奶奶一起住,她的母亲汉娜(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是个刚起步的摄影师,常年在外,极少顾家。直到一次她突然回家,开始诱导薇奥莉塔作她的模特儿,并将其打扮成华丽、黑暗、魅惑的小公主形象,拍摄一系列惊世骇俗的照片,一时间成为了巴黎的话题焦点。汉娜因此在其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赢得了一席之地,但薇奥莉塔在学校里遇到的却尽是嘲笑和排斥。然而,意识到女儿的童贞肉体是通向她成名之路的利器之后,汉娜在拍摄尺度上得寸进尺,甚至用威胁的方式想让薇奥莉塔拍摄与男性交媾的照片,这让母女关系迅速恶化。一边,汉娜不肯就此罢休,另一边,薇奥莉塔已不想再受其操控,眼看母女间的拉锯愈演愈烈,已到分崩离析的边缘……
本片的灵感来自导演伊娃·爱洛尼斯科与其母亲的真实经历,后者就是著名罗马尼亚裔法籍女摄影家Irina Ionesco。
百分之十 第一季 (2015) 豆瓣
Dix pour cent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百分之十
8.9 (89 个评分) 导演: 塞德里克·克拉皮斯 / Lola Doillon 演员: 卡米尔·科坦 / 蒂博·德·蒙塔朗贝尔
Trois agents de comédiens, aux personnalités hautes en couleur et aux vies personnelles compliquées, se battent au quotidien pour trouver les meilleurs rôles pour leurs prestigieux clients. Quand Camille, la fille illégitime de l'un d'entre eux, débarque à Paris pour chercher un travail, elle est plongée dans
le quotidien mouvementé de l'agence. Cécile de France est alors pressentie pour jouer dans une grosse production hollywoodienne. Quand Gabriel, son agent, apprend qu'elle est finalement écartée à cause de son âge, il n'ose pas lui annoncer la nouvelle. C'est Camille qui va, sans le savoir, gaffer et révéler la vérité à l'act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