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den
傀儡生涯 (1980) 豆瓣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8.1 (12 个评分)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演员:
罗伯特·阿佐恩
/
Christine Buchegger
…
其它标题: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
傀儡生命
…
转载自:movie.newyouth.beida-online.com
精彩瞬间:
彼特的梦中,纯白色的背景中除了一对赤裸的男女别无一物,耀眼的高光隐匿了一切杂质,营造了一个完美纯洁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彼特一切的焦虑、激情都无所遁形,社会身份的傀儡终于现出背后的生命本原。
剧情介绍:
年轻的彼特到一家妓女表演所看中了一个妓女克拉夫特,当妓女们的表演结束后,他留了下来和克拉夫特单独在表演所里,保安临走时,锁上了大门。克拉夫特在帮彼特脱衣服时,彼特凶性大发,掐死了克拉夫特。
心理学教授杰格森和审判官的对话:杰格森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清晨的5点30分,他接到了彼特的电话,他赶到彼特说的地方,看到彼特坐在床边凳子上,床上躺着一个死去的女孩。彼特在杰格森眼里,是一个富有、温和、聪明的人,他对彼特的家庭很了解,说彼特的母亲是一个演员,父亲很早过世,他和彼特也是20年的朋友了。
命案前14天:彼特在杰格森的办公室找到他,并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迷惑。彼特告诉杰格森,他对杀人深深的着迷,时常幻想在公寓的住所里,用剃刀杀死自己的妻子卡塔里娜。杰格森听了彼特的话后,把在杀死人后的那种可怕景象说给了彼特听,并让他要放松自己的情绪。彼特离开后,杰格森打电话叫来了卡塔里娜,但当杰格森打电话时,彼特并没有离开,他在门外听到了杰格森的电话。
卡塔里娜赶到杰格森的办公室,两人亲密但又不无矜持的拥在一起,原来卡塔里娜的情人就是杰格森。卡塔里娜在杰格森这里,说出了她对彼特深切的爱意和对彼特行为的不理解,还自责的认为这跟他们多年没有孩子有关。彼特站在阴暗处,看到、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和动作。杰格森听了卡塔里娜的话,警告她要小心彼特。
命案后一星期,审问彼特母亲和彼特的对话:彼特在母亲眼中,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听话的孩子,直到他遇到卡塔里娜,疯狂迷恋上她时,一切才有所不同。
命案前5天,彼特和卡塔里娜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彼特在临晨3点还不能入睡,于是他起来喝酒,同样睡不着的卡塔里娜也起来,陪着彼特一边喝酒,一边说着朋友间的趣事。另一个夜晚,彼特通宵呆在办公室里,对着他的秘书分析工作上的事情。
命案前4天,卡塔里娜准备她的时装展:彼特在卡塔里娜的工作场所找到她,邀她一起去母亲那里午餐。卡塔里娜找了一个借口到酒吧喝酒,彼特独自离去。卡塔里娜酒后找到一起工作了12年的朋友蒂姆家里,两人一起聊天。蒂姆是个同性恋者,他对卡塔里娜说出了他的种种苦恼和不愿意面对已经老去的事实。
命案后3天,蒂姆和审讯官的对话:蒂姆在审讯官的诱导下,说出了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还说他嫉妒彼特和卡塔里娜的婚姻,他一直暗恋着彼特,并说像他那样的人天生有一种暴力倾向。
彼特写给杰格森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彼特在信中向杰格森描述了,他在梦中跟一个陌生女人亲热的经过。后来又在恍惚中跟妻子作爱时,有一种想要杀死她的冲动,当他和妻子融入一种精神状态时,妻子突然死去。彼特从梦中惊醒后,发现妻子就躺在一边。
命案前4天,彼特想要自杀:一个朋友急忙的赶到彼特家里,把正在阳台上想要自杀的彼特劝回了屋中。卡塔里娜随后躺在彼特脚边,愉快的说着她跟彼特之间的性事。
命案3个星期后,卡塔里娜去见彼特的母亲:彼特的母亲一见到卡塔里娜就唠叨的讲述彼特的事情。在两个女人的话语中,她们都很焦虑、孤独,对对方都有成见,但都又深爱彼特,她们也想要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世界。
命案前50分钟:彼特在妓女表演所里看中妓女克拉夫特,并留了下来。当表演所里只剩他们两人时,彼特一度焦急的也想要离开,但房门已经被保安锁住。就在半裸的克拉夫特为彼特脱掉他的大衣时,彼特再也控制不了自己想要杀人的冲动,他掐死了克拉夫特,随后还奸了克拉夫特的尸体。
杰格森的录音:彼特从小由母亲一人抚养成人,成年后,彼特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一个受过教育的角色,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自律以及对社会群体的认知,让他没有意识到他是同性恋,而他的母亲也没有发现。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以另一种模式出现在她脑海,而当彼特遇到妓女克拉夫特后,克拉夫特成为了这种模式的导火绳,引发了彼特心中的暴戾。
在医院的一个房间里:卡塔里娜在门上的一个小窗口看着屋里的彼特,护士一边告诉她说,彼特在医院里,对人总是彬彬有礼,整洁温和,晚上抱着一只玩具熊入睡,护士认为这跟彼特童年的记忆有关。
简评:
按伯格曼自己的说法,影片“在讲两个被命运结合的人,既分不开,在一起又很痛苦,徒然是彼此的桎梏”。当然,这只是这部影片的其中一个部分,或者一个主题,而影片内涵的丰富性,却远远不是这样一两句话就可以涵盖的。影片中更主要的一个主题,显然就是影片片名所透露出来的一个信息:傀儡生命。虽然杰格森和卡塔里娜是情人,但他对彼特的分析,大部分却是十分准确精辟的。彼特身上近乎变态的“高度的责任感、自律以及对社会群体的认知”,恐怕就是彼特最终悲剧的根源。
这部影片不是伯格曼最出色的影片,过强的戏剧处理手法和心理分析的运用使影片陷入一种电影作者和影片人物之间的含混关系,这大约也就是我们在伯格曼各种自传中所读到的“焦虑”心理吧。杰格森对彼得的分析确然有其道理,但又由于他和彼得妻子卡塔里娜之间的情人关系,又影响了观众对他的观点的认同,而影片中透露出导演与影片人物之间模糊暧昧的对比和代入关系,又使影片披上第三层神秘的外衣。对于这样一部已经超越了编导自我控制的范围而进入一种“自在”的层次的影片,对它的感觉、理解可以仁者见仁,而至于要对它分析、读解、解剖,那则既是十分有趣有益的,但恐怕也是徒劳的。
精彩瞬间:
彼特的梦中,纯白色的背景中除了一对赤裸的男女别无一物,耀眼的高光隐匿了一切杂质,营造了一个完美纯洁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彼特一切的焦虑、激情都无所遁形,社会身份的傀儡终于现出背后的生命本原。
剧情介绍:
年轻的彼特到一家妓女表演所看中了一个妓女克拉夫特,当妓女们的表演结束后,他留了下来和克拉夫特单独在表演所里,保安临走时,锁上了大门。克拉夫特在帮彼特脱衣服时,彼特凶性大发,掐死了克拉夫特。
心理学教授杰格森和审判官的对话:杰格森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清晨的5点30分,他接到了彼特的电话,他赶到彼特说的地方,看到彼特坐在床边凳子上,床上躺着一个死去的女孩。彼特在杰格森眼里,是一个富有、温和、聪明的人,他对彼特的家庭很了解,说彼特的母亲是一个演员,父亲很早过世,他和彼特也是20年的朋友了。
命案前14天:彼特在杰格森的办公室找到他,并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迷惑。彼特告诉杰格森,他对杀人深深的着迷,时常幻想在公寓的住所里,用剃刀杀死自己的妻子卡塔里娜。杰格森听了彼特的话后,把在杀死人后的那种可怕景象说给了彼特听,并让他要放松自己的情绪。彼特离开后,杰格森打电话叫来了卡塔里娜,但当杰格森打电话时,彼特并没有离开,他在门外听到了杰格森的电话。
卡塔里娜赶到杰格森的办公室,两人亲密但又不无矜持的拥在一起,原来卡塔里娜的情人就是杰格森。卡塔里娜在杰格森这里,说出了她对彼特深切的爱意和对彼特行为的不理解,还自责的认为这跟他们多年没有孩子有关。彼特站在阴暗处,看到、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和动作。杰格森听了卡塔里娜的话,警告她要小心彼特。
命案后一星期,审问彼特母亲和彼特的对话:彼特在母亲眼中,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听话的孩子,直到他遇到卡塔里娜,疯狂迷恋上她时,一切才有所不同。
命案前5天,彼特和卡塔里娜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彼特在临晨3点还不能入睡,于是他起来喝酒,同样睡不着的卡塔里娜也起来,陪着彼特一边喝酒,一边说着朋友间的趣事。另一个夜晚,彼特通宵呆在办公室里,对着他的秘书分析工作上的事情。
命案前4天,卡塔里娜准备她的时装展:彼特在卡塔里娜的工作场所找到她,邀她一起去母亲那里午餐。卡塔里娜找了一个借口到酒吧喝酒,彼特独自离去。卡塔里娜酒后找到一起工作了12年的朋友蒂姆家里,两人一起聊天。蒂姆是个同性恋者,他对卡塔里娜说出了他的种种苦恼和不愿意面对已经老去的事实。
命案后3天,蒂姆和审讯官的对话:蒂姆在审讯官的诱导下,说出了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还说他嫉妒彼特和卡塔里娜的婚姻,他一直暗恋着彼特,并说像他那样的人天生有一种暴力倾向。
彼特写给杰格森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彼特在信中向杰格森描述了,他在梦中跟一个陌生女人亲热的经过。后来又在恍惚中跟妻子作爱时,有一种想要杀死她的冲动,当他和妻子融入一种精神状态时,妻子突然死去。彼特从梦中惊醒后,发现妻子就躺在一边。
命案前4天,彼特想要自杀:一个朋友急忙的赶到彼特家里,把正在阳台上想要自杀的彼特劝回了屋中。卡塔里娜随后躺在彼特脚边,愉快的说着她跟彼特之间的性事。
命案3个星期后,卡塔里娜去见彼特的母亲:彼特的母亲一见到卡塔里娜就唠叨的讲述彼特的事情。在两个女人的话语中,她们都很焦虑、孤独,对对方都有成见,但都又深爱彼特,她们也想要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世界。
命案前50分钟:彼特在妓女表演所里看中妓女克拉夫特,并留了下来。当表演所里只剩他们两人时,彼特一度焦急的也想要离开,但房门已经被保安锁住。就在半裸的克拉夫特为彼特脱掉他的大衣时,彼特再也控制不了自己想要杀人的冲动,他掐死了克拉夫特,随后还奸了克拉夫特的尸体。
杰格森的录音:彼特从小由母亲一人抚养成人,成年后,彼特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一个受过教育的角色,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自律以及对社会群体的认知,让他没有意识到他是同性恋,而他的母亲也没有发现。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以另一种模式出现在她脑海,而当彼特遇到妓女克拉夫特后,克拉夫特成为了这种模式的导火绳,引发了彼特心中的暴戾。
在医院的一个房间里:卡塔里娜在门上的一个小窗口看着屋里的彼特,护士一边告诉她说,彼特在医院里,对人总是彬彬有礼,整洁温和,晚上抱着一只玩具熊入睡,护士认为这跟彼特童年的记忆有关。
简评:
按伯格曼自己的说法,影片“在讲两个被命运结合的人,既分不开,在一起又很痛苦,徒然是彼此的桎梏”。当然,这只是这部影片的其中一个部分,或者一个主题,而影片内涵的丰富性,却远远不是这样一两句话就可以涵盖的。影片中更主要的一个主题,显然就是影片片名所透露出来的一个信息:傀儡生命。虽然杰格森和卡塔里娜是情人,但他对彼特的分析,大部分却是十分准确精辟的。彼特身上近乎变态的“高度的责任感、自律以及对社会群体的认知”,恐怕就是彼特最终悲剧的根源。
这部影片不是伯格曼最出色的影片,过强的戏剧处理手法和心理分析的运用使影片陷入一种电影作者和影片人物之间的含混关系,这大约也就是我们在伯格曼各种自传中所读到的“焦虑”心理吧。杰格森对彼得的分析确然有其道理,但又由于他和彼得妻子卡塔里娜之间的情人关系,又影响了观众对他的观点的认同,而影片中透露出导演与影片人物之间模糊暧昧的对比和代入关系,又使影片披上第三层神秘的外衣。对于这样一部已经超越了编导自我控制的范围而进入一种“自在”的层次的影片,对它的感觉、理解可以仁者见仁,而至于要对它分析、读解、解剖,那则既是十分有趣有益的,但恐怕也是徒劳的。
永恒记忆 (200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Maria Larssons eviga ögonblick
8.1 (48 个评分)
导演:
扬·特洛尔
演员:
玛莉亚·海思坎恩
/
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
…
其它标题:
Maria Larssons eviga ögonblick
/
永恒时刻
…
20世纪初的瑞典,社会动荡,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双匮乏。玛丽亚(Maria Heiskanen 玛丽亚·海斯卡尼 饰)是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操持着一个并不富裕的家,一次偶然的博彩,让她中了一台相机,她的人生就此改变。她开始偷偷学习拍照,并对此非常着迷,她拍下孩子成长的 样子,随手发现的美景,慢慢的,她开始有能力为邻居拍照,赚点钱,他们也对照片特别满意,国王来访时,她也被请去拍照……当然,这一切要背着她的酒鬼丈夫。经常冲印照片令玛丽亚与当地小照相馆老板佩特森(Jesper Christensen 饰)熟悉起来,他是她的伯乐,一直称赞她的天赋,鼓励她拍下去,二人产生淡淡的情愫,最终发乎情止乎礼,湮没在时光里,唯有玛丽亚拍下的美妙照片,至今留存……
本片是瑞典史上首位女性摄影师玛丽亚·拉森的传记片。
本片是瑞典史上首位女性摄影师玛丽亚·拉森的传记片。
Händelse vid bank (200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Händelse vid bank
7.4 (20 个评分)
导演:
鲁本·奥斯特伦德
演员:
Bahador Foladi
/
Ramtin Parvaneh
…
其它标题:
Zwischenfall vor einer Bank
/
Incident bancaire
…
第60届柏林电影节短片单元各大奖项出炉,瑞典导演鲁本·奥斯陆的《银行事件》摘得金熊奖,金熊奖得主瑞典影片《银行事件》由鲁本·奥斯陆执导,讲述了96个目击者要在想象中重现2006年的一次未遂银行抢劫案。每个人都像在影片中那样想象了一次银行抢劫:所有地方都被完美的安排,并且迅速有效地执行,但是现实往往与想象有所偏差。评审团认为,“该片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影片用单机拍摄并没有剪辑,镜头的推拉就好像是闭路监控电视的摄像头。影片里对话很完美,并且用幽默诠释了人性。”
女人的期待 (195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Kvinnors väntan
8.1 (9 个评分)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演员:
安尼塔·布耶尔克
/
伊娃·达尔贝克
…
其它标题:
Kvinnors väntan
/
生命的开始
…
四个女人分别嫁给了四兄弟。一个夏天在等待丈夫回家休假的过程中,四人分别述说了各自的婚姻状况。一个因自己红杏出墙引致与丈夫争吵,一个在巴黎与一个艺术家相恋并有了孩子但却拒绝结婚,一个讲述了夫妻俩被困电梯的故事,最后一个则要与情人男友私奔。
伯格曼用室内剧的形式将女人们内心的秘密一一暴露出来,然而影片也强调这并不能减轻她们的压力和痛苦。这样的分享带来的只是苦难的交流和更难言的秘密。
伯格曼用室内剧的形式将女人们内心的秘密一一暴露出来,然而影片也强调这并不能减轻她们的压力和痛苦。这样的分享带来的只是苦难的交流和更难言的秘密。
狗脸的岁月 (198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Mitt liv som hund
8.4 (84 个评分)
导演:
拉斯·霍尔斯道姆
演员:
安东·格兰泽柳斯
/
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
其它标题:
Mitt liv som hund
/
狗脸岁月
…
20世纪50年代,小男孩英格玛(Anton Glanzelius 饰)和体弱多病的妈妈(Anki Lidén 饰)、经常欺负自己的哥哥以及心爱的小狗,住在瑞典某个平静的小镇上。他的父亲离家而去,母亲又长年为疾病所困扰。两个小男孩根本不能融洽相处,经常在家里打得沸反盈天。 不堪其扰的母亲决定将他们分别送到亲戚家寄养。如小狗一样被赶出家的英格玛,却由此见到了另一片广阔的天空……
本片荣获1987年丹麦影评人奖最佳欧洲影片奖、1988年波士顿影评人社团奖最佳外语片奖、1988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1987年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6年瑞典金像奖最佳男主角(Anton Glanzelius)和最佳影片。
本片荣获1987年丹麦影评人奖最佳欧洲影片奖、1988年波士顿影评人社团奖最佳外语片奖、1988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1987年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6年瑞典金像奖最佳男主角(Anton Glanzelius)和最佳影片。
边境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Gräns
7.1 (80 个评分)
导演:
阿里·阿巴西
演员:
埃娃·梅兰德
/
埃罗·米罗诺夫
…
其它标题:
Gräns
/
边境奇闻(港)
…
缇娜(伊娃·米兰德 Eva Melander 饰)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海关官员,她拥有着对于犯罪气息异常敏锐的嗅觉,没有一个心怀鬼胎的人能够轻易逃脱的了她的双眼。某日,缇娜遇见了一个名为沃尔(埃罗·米罗诺夫 Eero Milonoff 饰)的男人,直觉告诉缇娜,这个看上去无比正常的男人,正在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
让缇娜感到无法相信的是,自己竟然不可自持的被沃尔所吸引着,当她和沃尔的距离渐渐拉近之时,缇娜震惊的发现,原来沃尔的秘密和自己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沃尔的存在让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条不紊的一生其实都是谎言,是继续闭上眼睛苟且偷生,还是勇敢的触碰真相,缇娜需要做出她的选择。
让缇娜感到无法相信的是,自己竟然不可自持的被沃尔所吸引着,当她和沃尔的距离渐渐拉近之时,缇娜震惊的发现,原来沃尔的秘密和自己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沃尔的存在让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条不紊的一生其实都是谎言,是继续闭上眼睛苟且偷生,还是勇敢的触碰真相,缇娜需要做出她的选择。
赫尔曼·黑塞的漫长夏日 (1997) 豆瓣
Hermann Hesse's Long Summer
9.3 (24 个评分)
导演:
Werner Weick
演员:
Carlo Altomar
/
Bruno Hesse
…
其它标题:
Hermann Hesse's Long Summer
/
Hermann Hesse, ein langer Sommer
…
This film follows the life story of Herman Hesse,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46. Hesse was born in Germany on July 2, 1877, and made a vow at the age of 13 that he would be "a poet or nothing". He lived in his adopted land of Switzerland from 1912, until his death in 1962. This deeply philosophic writer was a pacifist, and a student of Jungian psychology, Nietzsche, Dostoyevsky, Spengler, and the Buddhist belief system. His writings, such as "Siddhartha", "Steppenwolf", and "Demian", reflect those influences. These themes made Hesse enormously popular with the counter-culture in America in the late 1950"s and 60's. The film gives insight into events which shaped the character and works of this great author. ~ Rose of Sharon Winter, Rovi
伯格曼:人生中的那一年 (201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Bergman — ett år, ett liv
导演:
简·马格努森
演员:
英格玛·伯格曼
/
简·马格努森
…
其它标题:
Bergman - ett år, ett liv
/
Bergman - A Year in a Life
…
故事从1957年讲起,那一年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自此他一飞冲天,逐步成为殿堂级电影大师导演!
寻找英格玛·伯格曼 (2018)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Ingmar Bergman - Vermächtnis eines Jahrhundertgenies
7.1 (17 个评分)
导演: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
贝蒂娜·波勒
…
演员:
丽芙·乌曼
/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
其它标题:
Ingmar Bergman - Vermächtnis eines Jahrhundertgenies
/
寻找英玛褒曼(港)
…
值英玛褒曼诞辰百年纪念,受其启蒙的德国新电影领军人物之一冯佐妲,回溯大师的一生传奇。她走访镜头前后与大师合作无间的莉芙乌曼、深受其影响的新一代电影人包括奥利维亚阿萨耶斯、鲁宾奥士伦、卡洛斯索拉,及褒曼的儿子等,从他们的真知灼见,呈现褒曼的立体人像。本纪录片亦辑选了褒曼的珍贵片段、探讨其电影主题、到访其灵感泉源之地如斯德哥尔摩皇家戏剧院、以至回顾因税务问题而流亡德国的十年岁月,冯佐妲凭女性独有眼光和触角,层层剖析褒曼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光影迷思。
完全伯格曼 (2004) 豆瓣
Ingmar Bergman - 3 dokumentärer om film, teater, Fårö och livet av Marie Nyreröd
导演:
Marie Nyreröd
演员:
英格玛·伯格曼
/
厄兰·约瑟夫森
其它标题:
Ingmar Bergman - 3 dokumentärer om film, teater, Fårö och livet av Marie Nyreröd
/
伯格曼之岛
瑞典2区5月11日发行伯格曼首度授权拍摄的纪录片《完全伯格曼》(Ingmar Bergman Complete),由瑞典女导演Marie Nyrerod拍摄,分为“伯格曼与电影”(Bergman and the Cinema)、“伯格曼与戏院”(Bergman and the Theatre)、“伯格曼与法罗岛”(Bergman and Faro Island)三大部分,今年已86岁高龄的导演,首次将回顾自己超过60年的电影生涯,特别让人感兴趣的是他晚年隐居于法罗岛神秘而寂寞的岁月。这套纪录片也将于5月16号作为“戛纳经典”(Cannes Classics)环节隆重上演。
狂情错爱 (2000) 豆瓣
Trolösa
7.0 (6 个评分)
导演:
丽芙·乌曼
演员:
莱娜·恩卓
/
厄兰·约瑟夫森
…
其它标题:
Trolösa
/
不忠
…
玛丽安(莱娜·恩卓 Lena Endre 饰)和马库斯(Thomas Hanzon 饰)结婚多年,她对丈夫的激情早就被时光磨平,反倒是丈夫的朋友大卫(克里斯特·亨里克森 Krister Henriksson 饰)的身影渐渐吸引了玛丽安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再也无法抑制内心里喷薄欲出的感情,走上了偷情的不归路。
最终,玛丽安选择了和马库斯离婚,但是两人的孽缘并没有就此终结,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孩子需要抚养,与此同时,早已经反客为主的大卫不断的因为玛丽安和马库斯接触而醋意横生。让玛丽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马库斯竟然选择了自杀,强烈的罪恶感将她推至了崩溃的边缘。
最终,玛丽安选择了和马库斯离婚,但是两人的孽缘并没有就此终结,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孩子需要抚养,与此同时,早已经反客为主的大卫不断的因为玛丽安和马库斯接触而醋意横生。让玛丽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马库斯竟然选择了自杀,强烈的罪恶感将她推至了崩溃的边缘。
牺牲 (1986)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Offret
8.7 (150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厄兰·约瑟夫森
/
苏珊·弗利特伍德
…
其它标题:
Offret
/
Le sacrifice
…
评论家亚历山大(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在瑞典的家中庆祝自己的五十岁生日,年幼的小儿子刚做完咽喉手术不能发声。两人在静默中种下一株树苗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电台广播了一则发射核导弹的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绝望的亚历山大向上帝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甚至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来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期待世界重生的亚历山大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烧毁了自己的房子。在熊熊大火中,亚历山大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小儿子来到岸边继续为他们共同栽种的树苗浇水,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苏联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杰作《牺牲》,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苏联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杰作《牺牲》,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恋爱课程 (1954) 豆瓣
En lektion i kärlek
7.9 (9 个评分)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演员:
伊娃·达尔贝克
/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
其它标题:
En lektion i kärlek
/
秋日之恋
…
大卫(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 Gunnar Björnstrand 饰)和玛丽安(伊娃·达尔贝克Eva Dahlbeck 饰)曾经也有过如胶似漆的热恋时刻,但结婚之后,时间的流逝磨灭了两人之间的激情的火花,十五年后的今天,他们早已经分居,成为了形同陌路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大卫是一名医生,他同自己的一名病人有着超越了医患关系的感情,与此同时,玛丽安也在背地里和名为卡尔(奥克·格伦贝里 Åke Grönberg 饰)的男人有着不正当的关系,而卡尔是大卫最好的朋友。玛丽安踏上了前往哥本哈根的旅程,巧合的是,在途中她和卡尔以及大卫相遇了,这段不寻常的旅程让他们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大卫是一名医生,他同自己的一名病人有着超越了医患关系的感情,与此同时,玛丽安也在背地里和名为卡尔(奥克·格伦贝里 Åke Grönberg 饰)的男人有着不正当的关系,而卡尔是大卫最好的朋友。玛丽安踏上了前往哥本哈根的旅程,巧合的是,在途中她和卡尔以及大卫相遇了,这段不寻常的旅程让他们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奖金家族 (Bonusfamiljen) (2017)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奖金家族
导演:
菲利克斯·赫恩格伦
演员:
薇拉·维塔利
/
埃里克·约翰生
…
A drama series exploring the complexities of relationships in modern famil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