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精神病患 豆瓣
THE NINTH CONFIGURATION
7.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威廉·彼得·布拉蒂 译者: 姚向辉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6 - 5
◆ | 神秘 | 鬼魅 | 灵异 | 美国异类Cult小说最佳入门读物
◆ 昆汀·塔伦蒂诺超级喜爱的惊悚作品之一,并用《低俗小说》向其致意
◆ 《圣经》之外,了解“上帝、人类与魔鬼”三者之间关系的绝佳启示录
◆ 改编电影《第九人生》获金球奖最佳编剧奖 & 土星奖最佳剧本奖,绝对好读
◆ “三部曲”全球累计卖出超过1600万册,是史上最畅销的严肃恐怖小说系列
◆ 精装豪华本,附送96页全彩【驱魔人or精神病人专用笔记本】,华丽到不舍得用
◆ 反清新、反鸡汤、反基础、反本质的微信公众大号“利维坦”郑重推荐
——————————
《精神病患》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彼得·布拉蒂创作的经典作品,是20世纪美国最畅销的严肃恐怖文学“驱魔人三部曲”中的一部,讲述了一个被浓雾笼罩下的故事。战争时期,有一群性格各异的美国军人,他们都在服役时患上了精神病,被美国国防部安置在一栋哥特风格的古堡内接受治疗。在这栋破败的老房子里,一位过去担任宇航员的精神病患者与古怪的精神病学家展开了关于人性、邪恶、恐惧、死亡、信仰等人类终极问题的讨论,气氛诡秘,仿佛是人类良知在与魔鬼决斗一般惊险刺激。
——————————
《精神病患》首次出版于1978年,作品中因写到美国军方治疗精神病患的事情导致美军不满。虽然一直争议不断,但却没有影响到《精神病患》的畅销,很快便占据各个北美图书榜单的前三名。不过,据说是迫于军方压力,《纽约时报》虽然对这部小说赞赏有佳,但在其报的畅销书榜上却始终没有出现这部小说的名字。因为涉嫌榜单作假,《纽约时报》的做法还引来了一场官司。像作者的成名作《驱魔人》一样,《精神病患》已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或者电影,而成了一个时代的标签,一部经典的Cult作品,永远留在20世纪的亚文化历史中。
——————————
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
媒体及名人推荐:

绝对精彩……没有谁可以写得比威廉·彼得·布拉蒂更好、更有意思。
——《纽约时报》

一部充满了非凡想象力的作品。
——《圣安东尼奥快报》

超自然凶杀之谜,关于上帝之爱的故事。你绝没有读过这种小说。
——《圣莫尼卡晚报》

读这本书之前请您系好安全带!
——《美联社》

人类情感的描写既温柔,又让人感动。
——《弗瑞斯诺蜂报》
巨人的陨落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Fall of Giants
8.4 (271 个评分) 作者: [英] 肯·福莱特 译者: 于大卫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5 其它标题: 巨人的陨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说部之乱 豆瓣 Goodreads
Chaos of Fiction
7.9 (90 个评分) 作者: 朱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4
他们想在那一切不外是谜的地方找到答案。
——帕斯卡尔
本书收入朱岳24篇未曾结集出版过的小说。
小说控制人类造成的末日危机;文学阅读可以转化为战斗力的 微型宇宙;词语之间的战争与玄秘境界;迷宫制造大师之间的疯狂竞争……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 小说以独特的风格,丰沛的想象力,创造出—个个怪诞而富有诗意的世界。
..........................
※2015获得荣誉※
★ 豆瓣读书2015年度榜单/中国文学
★ 荒岛图书馆岛民选出的2015年度书单
★ 方所2015年度十大好书
★ 新京报2015年度好书入围/新京报书评周刊上半年好书榜
★ 凤凰好书榜2015年度优秀小说30种
★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5年度百本好书
★ 金华晚报2015年好书榜
★ 百道好书榜2015年榜/文学类TOP100
...........................................
※作者 × 书评人 × 媒体推荐※
“幻想”是博尔赫斯小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而在想象力方面,朱岳无疑是一位高手,大概用“惊人”二字形容也并不为过。他在小说里描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而这些令人兴趣盎然的杜撰和想象常常又被涂抹上一层幽默色彩,其效果十分有趣。
——著名书评人,比目鱼《刻小说的人》
我很喜欢朱岳的文字,简练、轻快,且充满自信以及对读者的信任,这些恰恰都是短篇小说弥足珍贵的品质。
——青年文学批评家,张定浩《批评的准备》
朱岳小说中的潜规则常常建基于高度的智性或超凡的想像,对于读者而言,它是一种邀请,也是一种挑战——读者有时不得不如侦探一般,翻译这些潜规则。
——著名书评人btr
印度之行 豆瓣
A Passage to India
作者: [英国] E·M·福斯特 译者: 杨自俭 / 邵翠英 译林出版社 2014 - 3
二十世纪初,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印度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组织了人陪同两位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在幽暗的山洞里,阿德拉小姐感觉似乎有人侮辱了她,于是掀起了轩然大波……爱·摩·福斯特最著名的小说《印度之行》,是他在二十世纪初两次印度之旅后写成的。小说复杂而神秘,一直是当代评论家分析和争论的焦点。小说丰富而深刻的人物性格和独具一格的散文风格使之成为二十世纪最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小说之一。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豆瓣
Die Arbeit der Nacht
8.0 (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托马斯·格拉维尼奇 译者: 郑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10
一切开始于夏日的某天,维也纳一个平常的工作日。35岁的家居设计师约纳斯一觉醒来,发现所有人都不知去向。重重疑虑之下,他四处寻找人们的踪迹,结果让他越发恐慌。在不得不接受了世上只剩他一个人这个事实之后,他开始为弄清事情原委而努力。他把摄像机安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试图拍下其他人活动的迹象,但还是一无所获。在此期间,他重温了一次青年时期的郊游路线,又去了童年度假的村庄,甚至还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去英国寻找女朋友玛丽。然而幻听、噩梦不断困扰着他,约纳斯渐渐陷入迷狂状态。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豆瓣 Goodreads
Kafamda Bir Tuhaflik
8.4 (34 个评分)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译者: 陈竹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2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蛰伏六年动情写就 全球60个语种正在流行。
◆斩获诺奖之后还能写出自己的最佳作品,帕慕克就是这样的大师。——《独立报》
◆让一千万人聚集在伊斯坦布尔的东西是生计、利益和账单,但只有一样东西支撑着这茫茫人海中的人们,那就是爱。
◆嘈杂腐败而又日新月异的城市史诗,天真、正派又卑微的街边小贩的人生传奇。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是一个讲述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 冒险、幻想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同时也是一幅通过众人视角描绘的 1969—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生活的画卷。
在麦夫鲁特还是一个生活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穷山村少年的时候,他就不住地幻想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
十二岁时他辗转来到“世界的中心”——伊斯坦布尔打拼,立刻被那些老城消逝、新城待建的景象所吸引。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土耳其的街道上贩卖钵扎。他与那些在城市繁华外荒凉处的居民一样,渴望致富。但是运气似乎永远都不追随他,他看着亲戚们在伊斯坦布尔暴富并定居;而自己却花了三年时间给一位仅在婚礼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女孩儿写情书,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和那女孩儿的姐姐私奔。麦夫鲁特人到中年,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巷里做过许多营生,酸奶小贩、鹰嘴豆鸡肉饭小贩、停车场管理员……
他珍惜自己的家人和妻子,可工作失意、生活窘迫仍不断挤压着他。无论如何,他仍然夜复一夜,漫步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一边卖钵扎,思念自己的真爱,一边琢磨着脑袋里冒出的一个又一个怪怪的东西,这些念头让他自感与众不同。他,一个没钱没地位的钵扎贩子,既属于这个大都市,又在头脑中不停地寻找着另一种生活。
神经漫游者 豆瓣 谷歌图书
Neuromancer
8.0 (188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吉布森 译者: Denovo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3 - 6
“19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赛博朋克”圣经 • 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
这就是催生了《黑客帝国》的那部小说
它开启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类型,它给了我们“网络空间”这个词,它将这个世界带到了信息时代,它提供了无数灵感给《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以及所有最先锋的音乐、时尚、游戏……
而它仍然新鲜得仿佛昨天才刚刚写出来,仍然眩目得可以震撼到未来三十年的人类。
“这部小说问世十年后,我们才终于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 ——《纽约时报》
“这里有无数个大千世界,这是写给都市流浪人的歌,它如此耀眼,又如此颓靡……” ——《华盛顿邮报》
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
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展开全部)
灯塔 豆瓣
Tout Seul
9.1 (192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译者: 吕俊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2
若未知的世界让人心生恐惧,
我们是自我封闭,还是勇敢走出去?
欧洲著名漫画诗人夏布特
最敏感忧伤的“慢镜头图像小说”
讲述人类心底无法承受的孤独和渴望拥有的自由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探索现代人内在情感的图像小说,引导读者直面人生中的种种精神困境。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父母之爱所“禁闭”、只能靠想象力生活的畸形怪人,渐渐在词典的语言碎片和无名水手的帮助下,找到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作品以独特的“慢镜头”叙事方法勾勒出人性中的美丑、孤独、胆怯、恐惧……具有极深的哲学意义和艺术价值。
希望《灯塔》能为深处浮躁社会的我们,寻得一盏明净的灯光,照亮那被遗忘的自信、善心和勇气。也许,这里会成为你下一个独自出航的港口,夜色庇护,此处独明。
★ 《灯塔》是2009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入选作品,目前已有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波兰语等多国语言版本。它在2015年4月还被法国话剧导演搬上戏剧舞台。
★ 《灯塔》呈现了图像小说中独有的慢镜头叙事手法,用丰富的景别转换和对剪影、轮廓的细致描绘推进故事情节。同时,作品还巧妙捕捉了事物在各个角度呈现的情感意象,充满了神秘的哲学气质。
★ 《灯塔》作者克里斯多夫·夏布特是曾两次获得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作家,画风干净有力又不失细腻。他曾改编过阿蒂尔·兰波、赫尔曼·梅尔维尔和杰克·伦敦等文学家的经典作品,被业界誉为“漫画家中的诗人”。其中,他根据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生火》改编的同名漫画,也即将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敬请关注。
...................
※内容简介※
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里,住着一位畸形怪人。因为相貌丑陋,他自出生起就被藏在塔中,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五十年。父母留下的旧词典,是他认识外界的唯一窗口,在每个孤独的夜晚,点亮他想象中的世界。当他闭上眼睛、用手随意指向一个单词时,那些荒诞离奇的画面便接踵而来……
直到有一天,渔船上新来了一位沉默寡言的水手,他用自己别样的方式,轻轻敲开了怪人心底紧锁的大门……
...............
※推荐语※
《灯塔》堪称一部发人深省的哲学漫画,作者创造了一个异化、空虚的独特空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作品的结尾正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它在结束的同时又开启了比孤独更为深远的课题——无私与宽容。
——漫画家Joël Heirman
376页至纯至深的情感,温情和幽默,忧伤和欢喜,互相交错,如梦如幻,它让我思考,又让我心碎。感谢夏布特,带给我一段如此凄美的孤独旅程。
——日本读者
夏布特从来都不惧挑战,这一回他选择了大海作为故事背景,仅仅开头几页就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气。
——2008年法国《读书》杂志9月刊
一部极简主义的黑白作品,却绽放出如此强烈的人性光辉。
——法国漫画书评网
九故事 豆瓣
Nine Stories
8.4 (109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李文俊 / 何上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8
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J.D.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初版于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
怪房客 豆瓣
Le locataire chimérique
8.0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洛朗·托波尔 译者: 夏旻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棕榈奖、金熊奖得主罗曼•波兰斯基自导自演,法国最美女星之一阿佳妮倾力出演,20世纪经典悬疑恐怖片
★ 《怪房客》完美诠释了萨特口中的“他人即地狱”。
★ 日常生活构筑起的梦魇,一个令人窒息的世界,怪诞的人物配合着荒唐的悲剧。那些陷阱或真或假,把人一步步引向迷失,眼见的一切只有“恐惧”。
特雷尔科夫斯基经人介绍搬进一栋老式公寓。前任女租客躺在医院中生死未卜,她是从租住房间的窗口跳下去的。她为什么要跳楼?特雷尔科夫斯基无暇顾及。他请来朋友庆祝乔迁之喜,却因声音太响遭到邻居投诉。他想成为一个完美房客,但事情发展偏离了他的认知。
各种怪事层出不穷:房间被人强行 闯入,他想要报警,却被房东喝令禁止;他在房间的墙壁上发现一个洞,从里面挖出鲜血淋漓的牙齿;他看见一个和女租客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了对面大楼;还有人趁他睡觉时给他换上了女人的衣服……他突然明白,这栋楼的居民是想把他变成原先那位女租客的样子!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切都是他的妄想还是现实?疯了的是邻居还是自己?特雷尔科夫斯基走到窗口……
Er ist wieder da 豆瓣
作者: Timur Vermes Eichborn Verlag 2012 - 9
Sommer 2011. Adolf Hitler erwacht auf einem leeren Grundstück in Berlin-Mitte. Ohne Krieg, ohne Partei, ohne Eva. Im tiefsten Frieden, unter Tausenden von Ausländern und Angela Merkel. 66 Jahre nach seinem vermeintlichen Ende strandet der Gröfaz in der Gegenwart und startet gegen jegliche Wahrscheinlichkeit eine neue Karriere - im Fernsehen. Dieser Hitler ist keine Witzfigur und gerade deshalb erschreckend real. Und das Land, auf das er trifft, ist es auch: zynisch, hemmungslos erfolgsgeil und auch trotz Jahrzehnten deutscher Demokratie vollkommen chancenlos gegenüber dem Demagogen und der Sucht nach Quoten, Klicks und "Gefällt mir"-Buttons. Eine Persiflage? Eine Satire? Polit-Comedy? All das und mehr: Timur Vermes' Romandebüt ist ein literarisches Kabinettstück erster Güte.
Pressestimmen
„In der galligen Politsatire erwacht Adolf Hitler im Sommer 2011 zu neuem Leben und startet eine Fernsehkarriere als Demagoge, die in ihren Einzelschritten und Details erschütternd plausibel ist.“ Ursula März, DIE ZEIT
„Er ist wieder da ist ein unglaubliches Buch. Es ist kaum zu glauben, wie man schon nach einigen Seiten in Hitlers Perspektive anfängt, die im Buch geschilderte Umwelt wahrzunehmen und zu analysieren.“ Michael Tsokos
„Einerseits ist das brüllend komisch, denn der Mann trifft den Jargon des Diktators perfekt. Andererseits bleibt einem das Lachen schnell im Hals stecken.“ stern
„Timur Vermes Roman erinnert an die Hitler-Groteske ‚Die Schmidt Memoiren‘ von Woody Allen, an Shalom Ausländers ‚Vorsicht, bissiger Gott‘ oder auch Oliver Polaks ‚Ich darf das, ich bin Jude‘. Auch bei ihm darf frei heraus gelacht werden.“ jan drees, 1live
Das Buch ist „sehr böse, aber es öffnet uns die Augen. (…) Kaufen!“ peter hetzel, sat.1
爱因斯坦与上海神秘人 豆瓣
Guten Tag, Dr.Einstein!
作者: 庄蝶庵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6 - 2
*一部以故事取胜的国产原创科幻小说,影视版权已售,即将改编成电影登上大银幕。
*根据爱因斯坦访华真实事件为背景展开的科幻小说,希特勒、蒋介石等真实历史人物轮番粉墨登场。
*网络文青推崇的奇幻长篇《反西游记》作者、豆瓣阅读人气作家庄蝶庵首部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
-------------------------------------------------
1922年年底,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访问中国上海前夕,报社记者林子文找到上海著名推理小说家、翻译家霍小青,称其在小说中虚构的传奇人物大侦探程桑居然成了现实中的真实人物,正在上海租界内协助警方侦查特殊的神秘案件。霍小青起初不信,但在偶遇到现实中那位“程桑”后,他比谁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虚构的人物居然成了活人。霍小青惊恐过后开始和记者林子文合作,想要查出背后的真相。同时,程桑和上海租界的警方也正在费劲脑汁地调查看似无解的10人无头案,得出了凶手不是人类的结论。所有的谜团,似乎都和爱因斯坦即将来沪有着隐约的关系。在一连串惊心动魄的调查后,真相原来是……
变形的陶醉 豆瓣
9.3 (14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赵蓉恒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出身寒微的邮务员克丽丝蒂娜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跻身上层社会,让众多纨绔子弟为之倾倒,她本人也沉醉于这飘忽的美梦之中,但好景不长,仅仅过了十天她的富贵梦便破灭了。在苦闷彷徨中她结识了穷困潦倒的退伍兵费迪南。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一见钟情。然而这个世界对他们是无情的,爱情和幸福不属于他们。他们绝望了,决定一同自尽,可是在最后时刻,他俩却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准备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去同他们无形的敌人进行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
本书显示了茨威格杰出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中译本。
不朽 豆瓣
9.3 (17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王振孙 / 郑克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不朽》主人公阿涅丝,因为受到往事回忆的长久纠缠,陷于人生存在的无可奈何状态当中。故事通过一个在游泳池畔向游泳教练做手势打招呼的一个场景开始,精炼地体现了昆德拉的高妙小说艺术创造力。这本书利用小说的方式来谈不朽,而不是像谈哲学那样。他对不朽下的定义也很简单:对不朽来说,人是不平等的。必须区別小的不朽和大的不朽。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