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从《理想国》到《正义论》 豆瓣
Philosophy: The Classics
作者: [英] 奈杰尔·沃伯顿 译者: 林克 新华出版社 2010
本书一共27章,每章专门讲述一本伟大的西方哲学著作。每章的宗旨是做出简短的介绍,然后提出其中最重要的话题,这些话题直到现在还值得探讨,也仍然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智慧。
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激励您去细读或重读本书提及的有关书籍。虽然没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读完本书所提及的所有哲学著作,但至少本书能为您提供一些较好的建议,以便您能进行选择性和批判性的阅读。作者努力避免推荐那些非常晦涩难懂的著作,因为这是没必要的。这也让作者忽略了一部分权威的著作,例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
这是作者个人选择出来的27本西方哲学名著,有些人可能不完全赞同他的选择。但是,至少从现在来看,作者所推荐的书绝对都值得一读。其实,作者更希望的是通过本书鼓励读者去判断和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西方哲学经典。
本书的每一章都是独立的,您不用按照各章的先后顺序去阅读,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翻开书中的任何一章去细细品读。
德鲁克日志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 / (美)约瑟夫·马恰列洛 译者: 蒋旭峰 / 王珊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1
本书采撷了德鲁克毕生作品的精华,向我们提供了理解德鲁克思想的金钥匙。它不仅仅是对德鲁克一生著述精髓的回顾,更是一本行动手册。正如德鲁克自己写道的那样:“书中每页最下端空白处的‘行动指南’部分是本书中最为重要的。”
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 豆瓣 谷歌图书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8.8 (4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尼尔·波兹曼 译者: 章艳 / 吴燕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5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在《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也是一份内容翔实、令人震惊的警世书。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年》中预占人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肯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作为新闻与传播学被广泛参阅和引用的经典,《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想告诉人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影响力 豆瓣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8.6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B·西奥迪尼 译者: 闾佳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9
自1986年出版以来,作为获得美国心理协会、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年度大奖提名的西奥迪尼经典著作,本书已经成为史上最强大、最震摄人心、最诡谲的心理学畅销书,24年来,被翻译成26种文字广为传播,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时至今日,本书仍位列亚马逊总排行榜Top400之中,并雄踞消费者行为学和应用心理学类畅销书榜首。也正是在这个畅销版本的基础上,西奥迪尼才衍生出后来为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名校所采用的教材版本。 没有专家解读,没有每章导读,这是一本最原汁原味的《影响力》,醇厚甘甜,久而弥笃。阅读本书仿佛是与西奥迪尼面对面,让你可以细细聆听,在定格的经典中体味无孔不入的影响力。 本书由斩获国家级图书大奖”文津奖”的《牛奶可乐经济学》的译者担纲翻译,语言生动流畅,意趣盎然,西奥迪尼式的诡谲与雄辩惟妙惟肖,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