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迁
远处的拉莫 豆瓣
8.5 (47 个评分) 作者: 胡迁 译林出版社 2018 - 11
“远处的拉莫在看着你,那是你的神。
你存在的每一秒,被痛苦占据的每一秒,他都在看着你。
有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他,但一生只有那么几个瞬间。”
《远处的拉莫》是胡迁离世前留下的一组文学作品结集,收录了其自2017年6月开始尝试的一系列“危险的创作”,如中篇小说《远处的拉莫》, 如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短篇小说《海鸥》,以及他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完成却还未及排演的戏剧剧本《抵达》等。对于这段创作过程,胡迁这样写道:“这半年我每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重新尝试不同的越渡,摧毁某种关系进入崩溃边界。酒精是好东西,但直接灌入大脑就不好了。男女情爱的小故事是排遣无聊的,它们无论任何维度都在安全的区域。另一种创作则充斥着危险。”
胡迁赤身赤诚地灼烧自我,将天分和生命力一气呵成转化为语言。这组小说和剧本笔触冷峻干净,读来灰暗,凝重,决绝,荒暴,包容了胡迁在生命最后阶段的隐秘心迹和极致思索,包容了他对文学这件事最认真最虔敬最赤裸的剖白,更包容了对我们所处时代强烈的反思和质疑。他仿佛并没有离开,他只是率先抵达,所有痛苦都化为静默在永恒里的一线光亮,如笔下的拉莫一样,召唤着茫茫人生荒野里我们每一次的跋涉和远行。
本书还特别收录了胡迁生前访谈和完整大事年表。
————————————————————
【名家推荐】
胡迁是一个满怀尊严的人,从他的眼睛就能知道他不寻常的强烈个性。我想告诉你们,我遇到的胡迁对世界怀有辽远广阔的目光……他是最勇敢的电影人。
——贝拉•塔尔,匈牙利导演
胡迁的小说从我初次读到,就如雷电爆闪着天才的光。他是烈性要用那光焰亮瞎观者之眼,要烫伤人,要让人有真实痛感的。他作品中那超荷的忧郁、愤怒,或正是这个国度里的青年切肤、呼吸、每一毛孔感受到的忧郁。我想一百年后,人们观测这个年代的中国年轻人,他们活在怎样的时光?那时是怎样的一种文明?可能并不总是一个解离的、纷乱光影的、楼盘如蕈菇暴长的、选秀节目和无聊大制作电影充斥的时代,我觉得未来的人们,会拿起胡迁的小说,若有所感地读着。
——骆以军,作家
胡迁的小说,你会感受到那赤诚中所迸射出的破坏力,你会获得完整和有效的灼伤,纯正的艺术性灼伤,如同佐罗的签名或V字仇杀队的面具,那是胡迁对艺术这片日渐荒芜贫瘠的领土的贡献。他加重了阴影,他校减了速度。他后视镜,他恶作剧,他思无邪。
——鲁敏,作家
胡迁刚写完的新剧本,叫《抵达》。本来我们要一起弄舞台剧,可他孑然前往,率先抵达。他再不会被消解掉,他再不给你们、我们和这个世界,任何一丝消解他的机会。
——章宇,《大象席地而坐》主演
2019年6月6日 已读
被玷污的水源和希望的灭绝,无法调和的伤口如同布满天地间的裂缝,将自我放下后迎来的并非治愈而是乘机而入的污秽和侵害;厌恨他人与自身所携带的矫情、脆弱、庸俗和卑鄙,日渐被迷惑、不安与无意义感所消解;留下的这些作品映照出他精神逐渐黯淡的过程,从《大裂》结尾的一线生机到《牛蛙》结尾行动与意图的再度虚无化,再到两篇《远处的拉莫》里最后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毁灭,而最后的《抵达》则是近似死亡过程描写般的晦暗。一个有病又有才的人,或许现在可以不再和这莫名其妙的一切有什么牵连了。
小说 胡迁 豆瓣阅读
牛蛙 豆瓣 Goodreads
7.9 (42 个评分) 作者: 胡迁 九州出版社 2017 - 10
★我想跟一只牛蛙结婚。这不是一个玩笑。
★台湾第六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胡迁长篇小说作品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以黑马之姿冲进文坛,《大裂》之后长篇力作
★骆以军、黄丽群、陈雪、小野等华语世界诸多名家力荐,新生代写作者中头角峥嵘的一支笔
★限量版特别装帧(PET材料书皮*透明质感*丝网印刷*内封双面印刷*不干胶贴纸)
★炸裂风格——“牛蛙”之眼抬头向上望漆黑地下水道的血红出口,“红”既是谋杀的概念色彩又是故事内婚礼的荒诞代表色,细线四射的冲击力如同雨落闸口。“牛蛙”扭曲变形与严选英文字体红白极强的对比色调造成视觉冲突,魔幻又荒诞。
★随书附赠胡迁诗集《坍塌》——所有透光的事物,准备好来迎接这脆弱不堪了吗?
★一只被残忍谋杀的牛蛙,一场荒诞离奇的婚礼,一段幽暗的地下水道,一座即将被淹没的城市
★不动声色×荒诞离奇×凛冽刺骨×凝重荒暴
★我们究竟是在抵抗世界,还是在抵抗无力的自己?牛蛙就像一种救赎,让我们再也不用面对所有难堪。
------------------------------------------------------------------------------------------------------
表姐在婚礼前夕一反常态,表姐夫雇佣了无所事事的我,来寻找这背后的真相。
婚礼的日期近在咫尺,而我竟然发现,表姐将在婚礼的当天,嫁给一只牛蛙。
我一直期望自己的生活得到某种救赎,整个事情像信仰一般控制了自己。
许多人从自己的轨迹上跳出来,喊着,还能做点别的事情。
我也一直困惑,在终日不散的迷雾中,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雾气弥漫的卫星城,无人居住的社区,幽暗的地下水道,我逐步接近事情的源头——这城市酝酿的巨大阴谋。
这是一座等待淹没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