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文
世纪末的华丽 豆瓣
7.6 (20 个评分)
作者:
朱天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4
本书是台湾实力派作家朱天文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其自1988到1990年间所写的8篇小说,附一篇序。作者围绕都市生活的主题,写都市中人的孤独和欲望的觉醒,人沉溺其中的欢乐、疲惫和痛苦。华丽的背景下演绎的绚极欲望,其背后透露着青春的完结、生命的倦怠和于衰老开始处暗笑的命运。作者于以往对生命的张扬和歌颂之外,更多了慨叹和反思。其中《世纪末的华丽》,是朱天文作品中的名篇,也是评论界公认的个人创作历程的里程碑,写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台北都会的世象。作者文笔细致,细节精到,对人心的揭示鞭辟入里,展现了她成熟的文风和深厚的写作功力。
炎夏之都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朱天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4
本书是台湾实力派作家朱天文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其自1982到1987年间所写的15篇小说,分为“最想念的季节”“炎夏之都”上下两卷。作者在书中继续了对青春主题的书写,于成长的尴尬中展现生命难掩的美好。并结合自身的童年记忆和家族往事,来写旧日台湾家庭及眷民家庭的生活经验,往日的恋恋风情和父辈的家国之思跃然纸上。本书为朱天文小说创作渐趋成熟的标志,可以看出其作品由清婉渐趋深沉的轨迹。书中的作品对读者了解作者家世背景及台湾的时代风貌而言也不可或缺。这个时期是朱天文热衷于台湾新电影创作的阶段,文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风格独特。《安安的假期》《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等先后由侯孝贤拍成电影,影响甚大。
传说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朱天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4
本书是台湾实力派作家朱天文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其自1972到1981年间所写的20篇小说,分为“乔太守新记”“传说”上下两辑,每辑附两篇序。上辑内容以学生校园生活为主,收有朱天文的成名作《乔太守新记》,笔触敏感而清新,对人物的心理刻划有极为细腻的表现力,文字的古典气息浓郁;下辑则将视野扩展到青年人所接触的家庭与社会,表现了七八十年代台湾青年在社会变革的初期既兴奋又迷惘的思想和状态。有好几篇作品书写了对乡土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值得注意。作为作者早年的作品集,本书再现了一代人的青春经验,既有心态饱满,情怀百转的当事人语,又有冷静中不乏伤感的追忆和反思。从作品中也似可看到作者本人及圈中友人切身经历的影子。对于体会台湾青年心灵动态、追溯了解作者成长及创作背景,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文笔清新活泼,选取视角贴近生活,极具可读性。
荒人手记 豆瓣
7.7 (78 个评分)
作者:
朱天文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 5
《荒人手记》为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文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994年,朱天文创作了长篇小说《荒人手记》,并一举夺得台湾首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大奖首奖。朱天文对这部作品也最为自负,称有了这部作品,“终于可以和张爱玲平了”。
这本书采用同性恋的视角,以一个中年同志的手记形式来写作。实际上作家与第一人称是分离的,身份特征被作家借用。全书遣词造语极端风格化,精炼而浓稠度甚高,句句箴言,故事性方面则涵盖许多面向,形式独特,近似意识流手法,将生活事件拆散成充满生命力的碎片加以知觉化的重组,传达对生命与生活的思考,一度曾被质疑其是否可归类为小说样式,引发讨论。
这本书采用同性恋的视角,以一个中年同志的手记形式来写作。实际上作家与第一人称是分离的,身份特征被作家借用。全书遣词造语极端风格化,精炼而浓稠度甚高,句句箴言,故事性方面则涵盖许多面向,形式独特,近似意识流手法,将生活事件拆散成充满生命力的碎片加以知觉化的重组,传达对生命与生活的思考,一度曾被质疑其是否可归类为小说样式,引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