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明
拂了一身还满 豆瓣
8.1 (9 个评分) 黄耀明 Anthony Wong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英皇唱片
“新专辑收录了9首国语和4首粤语歌曲,是继1994年《明明不是天使》之后他个人的第二张国语专辑。南都记者日前在香港与明哥有了一次最直接的对话,畅谈新专辑创作的种种故事。他对新唱片评价道:“这个唱片是比较极端的,无论是强劲的歌还是幽静的歌,都加入了挺多电子效果,这次很尽情地去做了一些可以跳舞的东西。”
诗之韵:开放诠释,重拾情怀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在《清平乐》中的伤春感怀词,片言只字却道出无尽春半离愁;千余年之后的今天,黄耀明将这诗意延续与扩展,带来了《拂了一身还满》的音乐版诠释。新专辑择录了诗句中“拂了一身还满”来命名并收录了一首同名歌曲,“落梅”、“如雪乱”的景致也有修改变成“迈进万水千山,拂了一身还满”,仍未面世的作品因这动人诗意的赋予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
“诗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有不同的诠释。《清平乐》的意境其实和我们这首歌(指《拂了一身还满》歌)有不同,我们这首歌配的是一个非常电子跳舞的音乐(编曲),《清平乐》是幽幽淡淡哀愁多一些,其实是很矛盾的两方面。当然我们认为‘拂了一身还满’这一句话能总括到这首歌的情怀。”说起专辑命名的诗意化及情怀,黄耀明补充道:“歌曲原本写的歌名是叫做《第二春》,说的是你怎样重拾一种情感,包括对爱情、生命和生活的热爱,我想和李煜那个是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一句可以令人有各方面的联想,能经得起更多不同的阅读或解读。”
明哥口中编曲“非常电子跳舞”的歌——《拂了一身还满》是由老拍档迈克填词,当初歌者交予填词人的只是一个原为《第二春》的题目,“他写的时候不知道是电音,以为是一首很悠远的中慢板歌,那其实就是一个错,但我们后来就让这个‘错’继续发生下去。他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眼都凸出来了,他说‘死咯,原来是一首快歌来的。快歌怎么唱啊’,我说我找到了一个方法怎么唱,我觉得这个处理比原本那个有趣。”
趣之味
学普通话有纠结,读“hai”还是“huan”?
时隔多年,《拂了一身还满》是黄耀明的第二张国语专辑。作为以粤语为母语的歌手,普通话的演唱到底是不能如先前挥洒自如,所以在他率先透过个人微博公开的部分歌词纸中,你会发觉在打印工整的词句中,不时会有手写标注提醒,比如“勾销”两字上头会注上“gou xiao”、“灿烂”繁体字上也会有“can lan”的注音。“艰难与有趣”是黄耀明这次制作国语唱片的感受,他透露这次在过程中学会了很多国语新字,为了准确表述“拂了一身还满”的意思,当中就“还”字的读音也曾争执过一番。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首张国语专辑时,黄耀明就已开始接触国语并专门上课学习过,多年后再次演绎国语专辑,他说在学普通话这件事情中仍然收获很大,“学到很多,譬如《拂了一身还满》,那个‘还’(huan)字我们大家讨论了很久怎么读,当然有另外一些人是提读hai,它是多音字,每个意思都不同。‘还(huan)满’不是说‘还(hai)是很满’的意思,它是说恢复回那个满的状态,是恢复还原到那个状态。”有依有据的解释后,明哥还拿出了在手机上有完整歌词备份的记录跟南都记者分享他新学的几组词句——“渺渺韶光渐(miao miao shao guang jian)”、“嫣(yan)红”等,也会谦虚跟读确认读音是否准确,宛如好学的小学生,十分有趣。
深之境:
时代变迁下的思考观察
A“下流”、“红眼症”的社会观察
近年多于内地、香港几地奔波的经历也成为了明哥获取音乐灵感的重要来源。譬如《下流》是讲社会上人的品格倾向,人人都力争上游期望成为“better person”,但是最后也有人向下流换来倒退的结果;又如早在十年前已有曲词并交予歌手丁菲飞演唱的《红眼症》,“这个(城市与城市竞争的)题材没说明是哪个地方,但是它里面有些东西很可爱,譬如它的副歌意指我想成为你、想变成你一样,就好像有些人想移民或者去其他地方,都是希望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变成更好的人。我想现在由我唱又有另一个意思。”
B“车路士”与“切尔西”的思考
广东话讲“车路士”,国语版说“切尔西”,不同地域文化、地方语言也成为黄耀明在新专辑中探讨的内容之一。新的专辑中,《车路士的男孩》与《切尔西的女孩》是分别以粤语、国语演绎但相同旋律、内容互相呼应的歌曲。由英文“Chelsea”翻译而成的两个平常词组,他在专辑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来是觉得这两个名字很有趣,广东话读出来的‘车路士’我觉得是很阳刚的,在我记忆中也是如此;但是‘切尔西’是我之前没有听过,后来才知道普通话这么说,感觉就比较温柔,但其实在我的成长中,Chelsea对我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关于流行音乐或者流行文化的方面,并非是简单的足球‘车路士’。”
从简单的一个Chelsea词汇,黄耀明延展的内容比想象中更加庞大,他认知中的“Chelsea”可以是纽约的一个留有很多重要文化icon的区域,可以是那支伦敦球队也可以是60年代伦敦的Chelsea girl,他说在成长过程中自己所选择的“文艺、阴柔”音乐正是自己所向往的“Chelsea”,“希望通过这两首歌讲回一些自己的故事,有些人选择做一个那样的人,而我选择做一个这样的人。”
封套造型解密
玩错置,毕加索印象feel
1999年《下世纪再嬉戏》的红色视觉系,2002年《crossover》的双面人,2006年《若水》中的“水晶人”,2008年《King of The Road》SM味浓的“五花大绑”造型……粗略浏览一下黄耀明历年来的专辑造型,妖冶华丽的形象创新总能令人印象深刻。此次的专辑设计继续由tomas chan负责,唱片公司依然玩神秘不公布造型,不过明哥就抛出“毕加索立体派”来形容,“(造型设计)不是很丑的,还蛮靓仔的,但是他们整个画面都是将我的面孔、眼、耳、口、鼻、手脚都错置,不知道会不会有恐怖效果。因为要将(各部分)切碎,所以要把那个东西拍得很漂亮才行,(相片)不会色彩斑斓也不是灰暗,拍得很明艳、春光明媚。”
明日之歌 豆瓣
黄耀明 / 广州音像出版社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信望爱》是黄耀明在达明一派解散后的第一张专辑,发行于1992年,整张专辑仍旧承袭达明一派的电子音乐风格。
港乐vs黄耀明 电幻狂想曲 豆瓣
9.8 (8 个评分) 黄耀明 / 香港英皇娱乐唱片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以管弦及电子音乐向香港乐坛致敬

香港管弦乐团 (港乐) 继与叶倩文、林忆莲、张学友、谭咏麟及李克勤等巨星合作一系列流行音乐会后, 2006 年将为全城乐迷带来一次别开生面的音乐盛会 — “港乐 VS 黄耀明 Live - 电幻狂想曲”。

黄耀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一直希望和香港管弦乐团合作,这次可说是梦想成真 。我的不少作品风格都很华丽、又颇有管弦乐的特质,相信这次合作的效果会很可观和新颖。 ”

这次音乐会不但意念崭新,而且台前幕后阵容强劲,音乐会指挥 道世民 (Simon Kenway) 是澳洲名指挥家,曾任电影《情陷红磨坊》音乐总监之一;此外更邀得人山人海的梁基爵担任音乐监制、资深音乐人赵增熹任音乐顾问、以及实验剧场进念二十面体的胡恩威出任导演,舞台制作意念创新。

黄耀明在音乐会上演出《春光乍泄》、《小王子》等名曲,以及将多首中外经典以管弦乐配合电子音乐重新编曲演绎。音乐会以香港为题,所以音乐会亦以“ Bauhinian Rhapsody ” (Bauhinia 即香港市花洋紫荆 ) 为英文名称。演出的其中一个环节将会向著名作曲家顾嘉辉致敬,将他的名作如《上海滩》等重新演绎,令人耳目一新。港乐和黄耀明对这次合作非常认真,在演唱会开始前二个月就已开始排练。

指挥家道世民曾任澳洲歌剧院的首席合唱团团长、葡萄园歌剧团的音乐总监、乔治的歌剧团、澳洲布若姆星光下的歌剧团及悉尼音乐学院歌剧系的总声乐导师。他去年分别指挥:西澳大利亚歌剧院的《唐乔望尼》、奥林匹克公园的 OzOpera 音乐会、昆士兰管弦乐团的百老汇逍遥音乐会、西澳大利亚管弦乐团和 Ben Folds 合作的公园普及音乐会。 2004 年,他为昆士兰管弦乐团指挥一系列的音乐会,又参与 OzOpera 的《波希米亚的生涯》的巡回表演,还有澳洲歌剧院的《茶花女》和《日本天皇》。 他是 电影《情陷红磨坊》第一稿的音乐总监,同时也有为话剧作曲、编曲和配乐。他刚被委任为香港管弦乐团合唱团团长, 这是他首次与港乐合作指挥流行音乐会。

毕业于演艺学院音乐系的梁基爵,曾于 93 年代表香港参加由亚洲作曲家联盟所举办的青年作曲家大赏,并获亚军。基爵的音乐创作范围极广,舞台上曾参与进念二十面体、非常林奕华及香港艺术节多种不同类型演出。基爵曾与黄耀明、刘以达、林海峰、郑秀文、杨千嬅、陈奕迅、梅艳芳等歌手合作,负责作曲及编曲工作。基爵亦为本地独立组合 Multiplex 的主脑人物,早于 95 年 6 月已推出由刘以达监制的首张专集《六月雪》 (Snow In June) 。近年,基爵多为有耳非文及森美小仪歌剧团出任监制工作,于 2002 年更组成一人组合 Gaybird ,发表专辑《 Made By Gaybird 》,好评如潮。

⊙本土vs西方

“我自己的歌唱得太多,应该换一换啦。顾嘉辉、徐小凤、林子祥是三个我最喜欢的音乐人,能够在台上唱他们的作品,我非常高兴。”黄耀明这次演绎自己的作品不多,反而大唱其他本土歌手的歌曲,特别选了不少顾嘉辉写的作品,如《上海滩》、《明日之歌》、《大亨》、《画出彩虹》等怀旧名作,加上管弦乐团的烘托,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这次演唱会像一次寻根之旅,我是听外国音乐长大的,到了比较晚的时候才开始听粤语歌,但两者我都十分喜欢。”整台演唱会既有外国名曲、电影插曲,又有本土流行歌,是黄耀明对音乐的一次深情回顾,所以乐迷要留意了,千万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偷窥”黄耀明的细节。

⊙数字vs时空

“1到12既代表时间,又像一个流行乐榜,几百年的歌曲都在这个榜上,如时空穿梭一般。”来自香港著名实验剧场进念二十面体的胡恩威出任本次演唱会导演,舞台设计自然前卫。这次演出为三面台,舞台左侧凌空悬挂着一面大圆钟,另有数字1至12不规则地散缀于舞台上方,三根时钟指针在数字间游走。演出开始后,还有投影将时间和地名打到舞台上,瞬息变化,代表着时空的交叉转移。

⊙怪诞vs闪到七彩

这次黄耀明总共预备了四套“战袍”,并且化了一个惊艳十分的白色眼罩妆,头发也梳成高耸的飞机头,出位到爆。这次的服装大部分是设计师ThomasChan为他量身定造,造型怪诞,但呼应时空穿梭的主题。有红色西装配曳地金银色斗篷,斗篷设计成一个圆形钟面;有绿色飞行员服配头盔和头灯,外罩一件褐色T形大披风;有蓝色风衣间谍装内衬白色运动服,更有一个惊世骇俗的十字架,配 ChristianDior 赞助的银色燕尾服!色彩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特别动作

“《莫扎特不死之谜》这首歌是为了纪念莫扎特诞生250周年做的,由林夕填词,直到演唱会之前两天才写好。”这首献给莫扎特的作品居然是说唱音乐,由黄耀明和梁基爵、蔡德才三人一起 Rap,歌中还有一句“作流行音乐有古典美”,真是十分切题。

⊙队友阵容

“这次合作的制作人员好多,还有日本朋友,光翻译花的时间就不少。”管弦乐团指挥道世民 (Simon Kenway) 是澳洲名指挥家,也是电影《情陷红磨坊》音乐总监之一,此外担任音乐监制的是人山人海的梁基爵,音乐顾问是资深音乐人赵增熹,个个都是重量级人物。

⊙备战情况

黄耀明 1991 年推出的首张个人大碟《信望爱》,已用上电子合成器充当管弦乐。“碟中有首《黐孖根》,就是仿管弦乐伴奏,当时已企图将流行曲管弦乐化。”直到现在,他还在不断进行这个尝试。黄耀明说:“我的歌常玩古老与现代冲击的感觉,像《维纳斯》,由400年前的古典乐曲改编,再用电子方式编曲,很黄耀明的一首歌。”

由于有太多作品适合今次演出,黄耀明初步选曲时就挑了不下五六十首。选曲后是庞大的编曲工程,“大部分歌曲的管弦乐化由人山人海负责,他们整个圣诞新年都在赶乐谱,好让乐团尽早排练。”

⊙现场直击

3月9日,一连四场的“电幻狂想曲”在红馆拉开序幕,迎面而来庞大的音乐气势和黄耀明夸张艳丽到极致的造型,一下子就摄住乐迷的魂魄。之后的惊喜一个接一个,令乐迷在兴奋之中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当晚港乐表现相当突出,开场即以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行星组曲》中的《火星》一段技耀全场,接下去又独奏了肖邦、法国现代作曲家 ErikSatie 的作品。这些古典乐片断全是黄耀明所选,从中可以一窥他的趣味所向。

最出人意料的是,在“安哥”部分,乐团奏起英国摇滚乐队 TheVerve 的名作《Bittersweet Symphony》,能现场感受交响乐团演绎这首曲风华丽的经典作品,乐迷已经很惊喜,忽然又见黄耀明再度变身新造型,背负一个十字架上台,更加是心醉不已。

当晚的服装和音乐结合也相当完美,当唱到《小王子》时,黄耀明脱下身上的褐色披风,露出下面的飞行员服,而唱 007 电影主题曲《Gold Finger》时,又穿着 007 造型的蓝色风衣。
愈夜愈美丽 豆瓣
9.4 (11 个评分) 黃耀明 / 正东唱片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愈夜愈美丽》的出现,是“太灰暗的时代没有意外,但你却不可思议,却使我惊呆,如花再开”。《一千场恋爱》写惊艳,《谈情一世》写情之吊诡,《春光乍泄》和《大玩偶的摇篮曲》是初缠和恋后……然后《这世界非我家》,然后《下世界再嬉戏》,然后死心塌地幻灭。所以一个人的情欲沉沦,也可以为大时代临水照花。
我爱明哥-黄耀明作品精选集 豆瓣
9.7 (7 个评分) 黄耀明 / Universal Music Ltd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收录黄耀明20年5段音乐旅程48首重点作品!

“我爱明哥”可以出自不同年代的人口中,皆因黄耀明二十年来一直陪伴香港人走过风风雨雨。八十年代黄耀明与刘以达合组“达明一派”,在主流情歌以外为乐迷提供另类选择。九十年代“达明一派”拆伙后,明哥的音乐越来越华丽,唯一不变的是作品对周遭社会文化的敏锐。《我爱明哥》一共收录48支作品,有达明年代的“石头记”、“今天应该佷高兴”,也有明哥独唱的音色繁富作品“甜美生活”、“小王子”、“下一站天国”等。除此之外大碟还有黄耀明翻唱其他歌手歌曲如“有情岁月”、“每天你爱多一些”,以及经典合唱作品“漩涡”(彭羚合唱)、“万福玛利亚”(关淑怡合唱) 等,另特别收录黄耀明担任监制代表作“色盲”(王菲主唱)、“给我爱过的男孩”(彭羚)、“The Best Is Yet To Come”(at17)。48首代表作收录于3张光碟,要重温黄耀明的音乐历程,现在正是时候。
CROSSOVER 豆瓣
9.5 (21 个评分) 张国荣 / 黄耀明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当黎耀辉独自驾车穿过密云的天空和寂寞的公路,来到旧台灯指引的南美洲大瀑布时,何宝荣正把自己囚禁在他们痴缠过的小房间里偷偷饮泣,大雨如注般的瀑布在黎耀辉的发梢眉间欢快奔流,洗去所有怨憎会、爱别离,只留下一段春光乍泄的声色光影深锁在斑驳的胶片里成为上世纪的传奇。
少数族类的恋情,总是过度单纯,极致凄美,魅力难以抗拒。
而今天这个故事,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回到香港,从王家卫移到张国荣,梁朝伟换成黄耀明,长镜头变成米高峰,春光依然乍泄蔷薇依然怒放————说的是《Crossover》,张国荣和黄耀明的首度合作,2002年7月的最新唱片。
Crossover,是一道音乐天桥,使迷幻电子通向主流情歌,让最佳另类艺人“明哥”和乐坛天王“哥哥”正面冲撞,在黑夜的海上迸发一刹那的光亮,谁说一刹那,并不代表永恒?
对于两人的合作乐迷们是期待已久。黄耀明说:“我和哥哥都是属于同一类人……我们又好像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种人。”确实如此,这两个极度自恋的人,在音乐上各走各的路,却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不约而同选择左转,这是纳西瑟斯的情结,还是佛洛伊德的巧合?
《Crossover》由五首歌曲和一首MV组成,哥哥和明哥各自翻唱对方一首创作歌曲(《春光乍泄》和《如果你知我苦衷》),然后明哥为哥哥和唱《十号风球》,哥哥为明哥的《这么远那么近》配上独白,最后两人合唱一首《夜有所梦》,就在一唱一和中完成了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专辑。
翻过封面上两人合二为一的暧昧连体照,打开乱红纷飞的歌词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编曲栏里李端娴、蔡德才、梁基爵等几个熟悉的名字,人山人海为了《Crossover》已精英尽出,让乐迷对这张唱片更添信心。吉他竟是唱片内除了歌声外最重要的一种声音,仅仅五首歌曲,就请来四位吉他好手。其中最出彩的应该是蔡德才重新编曲的《春光乍泄》,香港资深吉他手Tommy Ho极富拉丁韵味的弹拨,如同探戈女郎唇边轻咬的一朵滴血红玫瑰,在幽蓝昏暗的舞池随着长裙翩翩旋转,挑起满场观众的意乱情迷,成就了一支放肆张扬的探戈舞;而在歌曲2分18秒哥哥用气声吐出的“一样”二字,漫布着颓废的性感,霎时让人回想起何宝荣在阿根廷的放浪与哀伤,正如黄耀明所说,只有当哥哥唱完《春光乍泄》,这首歌才算是真正完美了。
专辑内另外一首重头歌曲就是哥哥作曲并配独白、黄伟文填词、黄耀明主唱的《这么远、那么近》,灵感来自几米的著名漫画《向左走、向右走》,当然,这两位出柜的歌者已经不需要有“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疑惑。继《光天化日》后再次听到黄耀明这么大气磅礴的音色,爱得光明磊落却又悲伤暗涌,李端娴出神入化地把南美洲的潮润温热融入英伦电子气息,加上哥哥飘忽不定的磁性感人独白,营造出一种爱之不得的迷离氛围,让所有迷路的灵魂为之迷恋不已,超脱不能。如果说《春光乍泄》是一朵哀怨缠绵的红玫瑰,那么《这么远、那么近》竟已不是凡花之数了。
由黄耀明翻唱的《如果你知我苦衷》是哥哥写给周慧敏的经典歌曲,也是笔者的心头好,“翻唱歌王”黄耀明唱出了林夕笔下的那种无言的心痛。《十号风球》和《夜有所梦》是哥哥和黄耀明都很擅长的招牌式挑逗情歌,适合在所有爱欲扩张的夜晚聆听。
这张专辑唯一的遗憾是歌曲只有五首,远远不能满足歌迷们的欲望,可能初夜从来就是这么美丽而短暂,但已足够铭记一辈子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乐评人短评
这张碟十分出彩,张国荣和黄耀明二位一体天衣无缝。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这么远、那么近》,黄伟文承接几米笔意,MTV也有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与《春光乍泄》的风格,当中的牵连遮不过耳目。如果尚还记得海中央的灯塔、奢糜至华丽的六十年代里黑白相间的地板与风扇,尚记得一缕头发垂于额前的他说“这一分钟”、高高屋顶下相拥起舞的惜别tango,就不会不心动与心痛于:“由亚洲一直飘到南美洲。”
南方都市报
公路之王 豆瓣
9.2 (11 个评分) 黃耀明 / 英皇娱乐
发布日期 2008年10月3日
《King Of The Road》以公路為主題,12首新歌之中有著濃濃的人在旅途中的感覺,音樂方面充滿著許多人生中生老病死的思考問題。由人山人海的梁基爵作曲和周耀輝填詞的主打歌「廣深公路」,採用了鄉謠音樂,這是一首令樂迷耳目一新的作品,充滿了香港和廣州兩地交流的情緣。另一首主打新曲「貪生怕死」,則是有感四川大地震之後而引發的生與死之間的作品,由天比高的陳樂平作曲,陳浩峰填詞,梁基爵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