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
看世纪末向你走来 豆瓣
8.7 (11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 4
目 录
◎辑一 人在欧洲
给我一个中国娃娃 清道夫的秩序
想念草地郎 番薯
烧死一只大螃蟹 斜坡
打开二二八的"黑盒子" 台湾素描
视大奖·必藐之 桃色之外
可以原谅,不可以遗忘 思想栏杆
丑陋的美国人 德国,在历史的网中
泰国来的? 瑞士人
人道难为 猫川幼儿园
阿敏 人的味道
◎辑二 都是过客
一个美国人死了 谁的公园?
莫斯科有条街 在一条泥土路上
都是过客 当国家统一的时候
毒药 我的手里有一块钱
快乐四号 柏林来的亲戚
帮手 走,跟我到小冷去!
效率就是等待 敞开的俄罗斯家门
"婚礼"前夕 双城记
历史的一刻 统一的奇异果
末代总理
◎辑三 大陆印象
吵架 电梯小姐
打架 故乡异乡
北京派出所 路口
寻找一个岛 高老太太
我不站着等 山间小路
◎辑四 行万里路
发现台湾发现我 妈妈讲的话
重回旷野 遇见阿土的那一天
见证者 秩序还好吗?
人吃人的西方 在疯狂中保持清醒
三百与三十万 背着包袱的驴子
国破山河在
◎附 录
一只白色的乌鸦 三个和一个
野火集 豆瓣 Goodreads
野火集
8.7 (154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文汇出版社 2005 - 8
龙应台常常针对一种社会现象,一类具体事物,甚至于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给予无情的透视和直接的批评,马上让人心有戚戚焉。这些事,就发生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具体、实在、确切;而内中的缘由、涵义、影响、作用,常人似乎无所感,一经点破;立时豁然开朗。
此次重新编整后推出的《野火集》,除了保留作者当年的“野火”文字,附加了作者对此文的感言,或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补充说明,或观照了对文章产生的现实意义。并邀请二十位华语文学名人如柏杨、余秋雨等,为文或追忆或评析走过“野火时代”的台湾。
目送 Goodreads 豆瓣
目送
8.0 (492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0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亲爱的安德烈 豆瓣 Goodreads
親愛的安德烈
8.3 (337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 [德] 安德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2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孩子你慢慢来 豆瓣
8.8 (33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文汇出版社 2005 - 8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传统的母职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