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宫本武藏 豆瓣
作者: [日本] 吉川英治 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2008 - 3
宫本武藏:第一部 地之卷、水之卷,ISBN:9787536693944,作者:(日)吉川英治 著,颜世俊,刘仲达 译
新选组血风录 豆瓣
8.4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司马辽太郎 译者: 张博 重庆出版社 2010 - 6
《新选组血风录》讲述幕末,来自西半球的黑船叩响了闭锁的国门,日本迎来了动荡的时代:幕府和诸藩的矛盾浮出水面,佐幕派和保皇党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值此多事之秋,天下有识之士和各路野心家纷纷聚集京都,一心借此乱世扬名立万。此际,一支来自江户的乡士浪人团在因缘际会之下进京,并一跃担任起京都守护的重责,由此,一个个充满着血雨腥风的传说开始了……
嫌疑人X的献身 Goodreads 豆瓣
容疑者Xの献身
8.7 (98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子倩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9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
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世界の終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
8.8 (205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12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树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称为村上春树三大杰作。小说共40章,单数20章“冷酷仙境”,双数20章为“世界尽头”,这种交叉平行地展开故事情节的手法是村上春树小说的特征,而这部作品是这种特征最典型的体现。“冷酷仙境”写两大黑社会组织在争夺一个老科学家发明的控制人脑的装置,老人躲到了地底。主人公“我”是老人的实验对象,他受到黑社会的恐吓,在老人的孙女帮助下,经过了惊心动魄的地底之旅,好容易找到老人,却被告知由于老人的计算错误,他24小时后离开人世,转往另一世界即“世界尽头”。“我”回到地面上, 与女友过了最后一夜告别,然后驱车到海边静候死的到来。“世界尽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与世隔绝,居民相安无事,但人们没有心,没有感情,没有目标。“我”一直想逃离这里,但在即将成功时选择了留下,因为“我”发现“世界尽头”其实是“我”自己造出的。书中想象力奇特,艺术水准高超,情节极其荒诞而主题极其严肃,用变形的手法写出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现状逃避无门的真实心态。
一朵桔梗花 豆瓣
戻り川心中 夕萩心中
8.5 (78 个评分) 作者: [日] 连城三纪彦 译者: 钟肇政 / 林新生 新星出版社 2010 - 10
女人如花,
拥有最动人的美丽,
却无法掌控短暂而脆弱的生命。
一切美好都将如花朵凋零,
但,那一缕永远无法抹去的幽香,
却是渺小生灵存在与尊严的完美诠释。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 豆瓣
9.4 (14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周扬 / 谢素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5
《安娜·卡列宁娜》这部小说是以安娜·卡列宁娜的名字来命名的。在小说中,安娜的形象的确居于中心的位置。安娜是一个天生丽质、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的年轻女人。她由姑妈作主,嫁给一个思想保守且比她大很多的官僚卡列宁。多年来,她一直安于贤妻良母的生活,但与渥伦斯基的邂逅,又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但安娜不愿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她和渥伦斯基暧味的关系公开,从而被上流社会抛弃,同时也受到卡列宁的报复。她拼命挣扎,但还是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最后卧轨自杀……
在路上 豆瓣 Goodreads
On the Road
7.7 (23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杰克·凯鲁亚克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10
青年学生萨尔为追求个性自由,与狄安(以卡萨迪为原型)、玛丽露等一伙男女开车横穿全美,一路狂喝滥饮,耽迷酒色,流浪吸毒,性放纵,在经过精疲力竭的漫长放荡后,开始笃信东方禅宗,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小说主人公及其伙伴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
《在路上》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一文化习俗,都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很大困难。
纳粹与理发师 豆瓣
Der Nazi Und Der Friseur
作者: [德] 埃德加·希尔森拉特 译者: 安尼 译林出版社 2011 - 6
这是一个关于身份转换的故事。雅利安人的儿子马克斯•舒尔茨尽管血统纯正,却从来不知生父是谁,因为母亲常年过着妓女般的生活并导致儿子自幼生活跌宕起伏,饱受身心凌辱。与此同时,马克斯与同一天出生的犹太理发师之子伊茨希•芬克尔施坦,从小形影不离,互相关照。可希特勒上台后,两个人的命运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舒尔茨加入党卫军,杀害了无数犹太人,包括芬克尔施坦一家。战后,为躲过追捕,舒尔茨顶替了芬克尔施坦的身份,化身为集中营幸存者,背着一口袋金牙,巧妙地开始了黑市生意,又凭借酷似犹太人的面孔和从小受到的犹太文化熏陶,成功游荡到以色列,成为犹太人的建国英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
Brief einer unbekannten
9.2 (18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高中甫 / 韩耀成 译林出版社 1998 - 9
一个五月的下午,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信中的语言是一把锋锐而温情的刀,将心尖薄薄的划开。一个陌生女人,一个曾经的邻家少女,一个看不见的女人,她时而飘浮不定,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静下心来读读这部不朽的爱情经典,你会感叹:一个人的爱情,原来也可以如此荡气回肠。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豆瓣
8.7 (3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齐名。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白发苍苍,举止高雅的老妇人,她在四十岁的时候,出于一种高尚的感情,去挽救一个素昧平生的赌徒,却由于瞬间激情的驱使而失身于这个她连姓名也不知道的男人,淋漓尽致地表了不自觉的冲动和理智之间的搏斗。
西线无战事 豆瓣
Im Westen nichts Neues
9.0 (27 个评分) 作者: [德国]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译者: 李清华 译林出版社 2007 - 8
一九二八年雷马克在《福斯报》上发表了《西线无战事》,翌年单行本出版。该书使他一举成名,蜚声世界文坛,同时也使他遭受到法西斯的迫害。雷马克是“人们读得最多、受赞扬最多和受攻击最多的当代作家”。这个评价已经普遍得到各国文学批评家的认同。雷马克的这部著作使世界文学宝库变得更加丰富充实,他已经成了二十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大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著作将会继续流传下去。
太阳照常升起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赵静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7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失去性能力,结婚后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在西班牙游玩时,夫人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相处了一段日子后,由于年龄上的差异,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永别了,武器 豆瓣
A Farewell To Arms
8.4 (3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林疑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永别了,武器》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
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第二十二条军规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瑟夫·赫勒 / 校注 主万 译者: 南文 / 赵守垠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 8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必须去飞行,去送死。
在英文中,“军规”和“圈套”是同一个词。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
“第二十二条军规”早已作为常用词被收入词典。而人类世界至今无法摆脱这个圈套的困扰。
人生的枷锁 谷歌图书 豆瓣
Of Human Bondage
8.9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张柏然 / 张增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让他饱受了不合理的学校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走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经历了伤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但思想和个性都独立不羁的凯里,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德伯家的苔丝 豆瓣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7.7 (36 个评分) 作者: [英] 托马斯·哈代 译者: 张谷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 7
本书系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之一种。 德伯以软言温存猎获了少女苔丝,但苔丝失身后不愿将错就错,而是坚持追求女人的独立生存、真实爱情和幸福婚姻,但当时狭隘的贞操观念,使得她面临着种种道德障碍,苔丝向这种道德观发起一次次挑战……哈代文笔优美,作品中有浓郁的英国乡村气息,本著因涉及人生命运的大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世上另一个我(修订版) 豆瓣
The Opposite of Me
6.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萨拉·帕坎南 译者: 胡绯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9
林赛有一个美丽漂亮的双胞胎姐姐亚历克斯,一个在她生命里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一个让她羡慕、嫉恨了二十多年的人。亚历克斯永远性感美丽、光彩照人,轻易就能得到父母甚至是陌生人的宠爱,那是林赛从未有过的幸福。和姐姐在一起,她总是令人遗憾的存在。
林赛努力学习、拼命工作,事业的成功是她获得关注的唯一筹码。她为工作赔上了自己全部的生活,却终究逃不脱这个社会并非以实力论输赢的规矩。当工作遭遇重大背叛,她的职业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
重返故乡的林赛依然要面对亚历克斯耀眼的光芒。甚至那个喜欢了她二十多年的男孩,也只因和亚历克斯的一场邂逅,就从此改变了心意。林赛埋怨命运的不公,而这种情绪也全部转嫁到了亚历克斯的身上。
然而,当厄运朝亚历克斯袭来,林赛终于发现自己对姐姐的情感远非她以为的那么直接简单。为了满足姐姐的愿望,林赛爬上了关闭多年的阁楼,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尘封多年的旧信封,信封里面揭示的竟是一个隐藏了近三十年的大秘密。它打破了林赛长久以来为自己规划的人生历程,也在姐妹二人的生活中掀起了新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