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
纪实72小时:年轻人的求职青春 (2014) 豆瓣
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若者ハローワークの青春」
7.2 (8 个评分)
其它标题: 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若者ハローワークの青春」
NHK系列纪录片纪实72小时本期将镜头对准了东京一间只为日本年轻人提供服务的职业介绍所,讲述了形形色色青年们或悲或喜的求职故事。
2015年3月24日 看过
这个不能算纪录片了吧,话说那个回答离家近的姑娘,一看就是嘻嘻哈哈不过脑的款呐o(╯□╰)o
NHK 纪录片
调查报告:“STAP细胞”学术造假真相 (2014) 豆瓣
調査報告 STAP細胞 不正の深層
其它标题: 調査報告 STAP細胞 不正の深層 / 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
今年(2014)年初STAP成果刚刚公布时,整个全球科学界为之震动:这不仅是一天连发两篇论文在《自然》杂志上(甚至《科学》杂志当时也为此发表了评论文章),更因为若成果为真,将改变整个干细胞界的现状,乃至全人类的未来。而该科研论文的第一作者,日本年轻的女性科学家小保方晴子更被国人冠以“日本国宝”、“日本居里夫人”这样如此殊荣的称呼。
“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会引起许多学术界的动荡,而且有可能最终成为人类治疗疾病的革命性技术。”——这段文字就是当时《科学》评论开篇热情洋溢的介绍。
虽然论文一发表就引起学界极大震动,一方面带来一片惊叹声,但另一方面也引起部分人的怀疑。争议不仅围绕STAP和两篇论文,也爆出小保方以往论文中就有伪造实验数据、篡改图片的嫌疑。许多顶尖研究者表示他们无法重复出小保方的实验结果,《自然》方面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他们的关注。
于是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开始突转急下:
【2月中旬】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和《自然》方面分别就小保方晴子所遭受的学术不端指控开展了相关调查行动。
【3月20日】STAP细胞制备技术的可重复性受到进一步受到质疑,小保方博士论文被爆造假
【4月1日】小保方晴子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最终调查结果公布
【4月9日】身处漩涡中心的小保方晴子终于现身,在大阪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公开道歉但不服调查结论。舆论哗然。
【3 - 5月】日本整肃科学界:小保方事件引发日本学术监管改革
【6月3日】最新检测结果显示,STAP干细胞根本不存在
【7月17日】早稻田大学宣布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论文“未达博士标准”,但并不撤销已颁发的博士学位。
【8月5日】一直力挺STAP的小保方晴子导师、被认为有望获诺贝尔奖的干细胞界顶尖专家笹井芳树自杀。
【10月7日】早稻田大学或将撤销小保方晴子博士学位,相关人员牵连受罚
【12月19日】记者会召开,RIKEN宣布STAP细胞实验没有再现,根据这个结果,实验终止。2015年3月将会出最终处理结果。
印度的女儿 (2015) 豆瓣
India's Daughter
8.7 (113 个评分) 导演: 雷思丽·尤德文 演员: 阿莎·德维 / 巴德里·辛格
其它标题: India's Daughter
此纪录片围绕2012年12月震惊世界的德里公交车轮奸案,23岁的Jyoti Singh在车上遭轮奸和殴打最终因此死亡,四名成年被告被判死刑,纪录片采访了其中一位强奸犯Mukesh Singh、他的律师和受害者的父母。
2015年3月23日 看过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没文化真可怕
NHK 纪录片
电影导演押井守:赋妄想以有形 豆瓣
妄想を形にする
8.2 (18 个评分) 演员: 押井守
其它标题: 妄想を形にする
导演押井守时隔四年的动画电影《空中杀手》的上映,为全世界的影迷所期待。
  押井导演将数码技术导入动画,作为拓宽了表现广度的先驱者闻名于世,1995年公映的《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在美国录像带销售排行榜上获得第一名,对那之后的好莱坞电影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押井守的作品无论是镜头运用还是色调气氛都冰冷沉重,押井守的粉丝固定,其中就包括《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
  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NHK在制作现场见证了《空中杀手》的诞生,像这样被允许长期拍摄制作现场还是第一次
命运之作:罗伯特·卡帕“倒下的士兵”真伪揭秘 (2013) 豆瓣
運命の一枚 ~"戦場"写真 最大の謎に挑む~
导演: NHK 演员: 罗伯特·卡帕
其它标题: 運命の一枚 ~"戦場"写真 最大の謎に挑む~
本片是一部以作家泽木耕太郎先生的采访与思索为轴心,充分运用电视映像的表现、分析手法,探索现代史之谜的纪录片,是NHK纪念日本电视开播60周年特别节目之一。有一张照片,被称为战争报道史上最大之谜。那就是被誉为“最伟大战地摄影记者”的罗伯特·卡帕(1913-1945),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拍摄的“倒下的士兵”。这幅照片抓拍到士兵被枪弹击穿身体的“死亡瞬间”,被认为是改写摄影报道历史的杰作,当时默默无闻的卡帕,也因此一跃而成为时代的骄子。然而,这张奇迹之作,同时也是真伪论争持续不休的神秘之作。不但底片流失,连原版照片、说明都荡然无存,卡帕本人也对此照详情讳莫如深,究竟何人、何时、何地中弹,世人一无所知。被卡帕的魅力所吸引的泽木耕太郎,近20年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团,如今他似乎终于发现了意外的“真相”,同时这也揭露出了执意奔赴危险的最前线,乃至被人怀疑有“自杀愿望”,而最终命丧战场的卡帕“人生的秘密”。本片追随泽木先生的新发现和思索之旅,并利用最先进的CG技术,揭开“倒下的士兵”是在何种状况下,由谁摄入相机镜头的这一世纪之谜。
日本原创校服旋风 (2000) 豆瓣
导演: NHK
对襟毛衣、超短裙、松垮袜,这就是当今日本女子个性校服的三种神器。
校服作为日本校园最流行最重要的文化符号,目前又有了新情况,很多时尚杂志开始注视在女高中生中所流行的神秘的校服热,校服热也成为了模特时尚杂志最热的话题。
日本的校服热还漂洋过海,席卷全球,1998年美国超人气歌手小甜甜布兰妮在其宣传片中以日本女高中生服饰登场,这首歌的流行使日本校服登上了世界时尚的舞台。
校服时尚还有很多隐藏着的商机,据说日本校服市场超过1500亿日元,日本还出现了东京、新泻、长野三大校服圣地。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源于女高中生的真假难辨的校服变革。
Google革命:改变你人生的搜索 (2007) 豆瓣
グーグル革命の衝撃 あなたの人生を検索が変える
导演: nhk 演员: google
其它标题: グーグル革命の衝撃 あなたの人生を検索が変える
世界のインターネット業界で今、劇的な地殻変動が起きつつある。震源地は検索エンジンの雄、「グーグル」だ。
八年前スタンフォード大学の学生二人が学生寮から立ち上げたベンチャー企業は、今や時価総額18兆円、ITの巨人マイクロソフトの地位を揺るがそうとしている。
躍進の原動力は、ネット検索サービス。世界でグーグルが検索される回数は一日10億回、世界中すべての人間が一日一度はグーグルに向かってキーワードを打ち込むといわれている。世界中が情報をグーグルに頼り、かつ頼らざるをえなくなりつつある。
そのインパクトは「グーグル革命」とも呼ばれ、「文明に対し人間が文字を発明して以来の衝撃をもたらしつつある」という指摘もある。
検索サービスを核に進化するインターネットの新たな波が、我々の暮らしや社会にどのような影響を及ぼしつつあるのかを伝える。
象征天皇 本色记录 (2009) 豆瓣
象徴天皇 素顔の記録
其它标题: 象徴天皇 素顔の記録 / 日本天皇的本色风貌
在《日本国宪法》的阐述里,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的象征。宪法制定的象征天皇,究竟是一份怎样的职业? 之前天皇主宰国家政治,发动战争,战后被确定为国家象征符号的天皇,又在做着怎样的角色转变努力? 在日本天皇皇后两陛下迎来成婚50周年之际的今天,NHK将首次披露象征天皇的本色风貌。记录从昭和到平成,新时代的皇室之风何以造就。
21世纪的潮流 左倾拉丁美洲的挑战 (2006) 豆瓣
21世紀の潮流 ラテンアメリカの挑戦
导演: NHK 演员: 乌戈·查韦斯 / 乔治·W· 布什
正当左翼政治在欧亚日渐式微,中国、日本等国相继摒弃社会主义、半社会主义体制,将就业和福祉、平等与均富弃之如敝履,大步迈向新自由主义之时,左翼政治却在素有坏资本主义标本之称的拉丁美洲甚嚣尘上,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在美国的后院诞生,前不久皮诺切特的去世,也象征着自由经济全球化信徒的嘉年华会,在中南美洲的寿终正寝:
被称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
在长期为贫富悬殊所苦恼的这个地区
左派政权陆续诞生
以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背景
与中国、印度等国急速靠近
开始与美国保持距离
美国对此深感忧虑
面对美国推行的军事、经济全球化
拉丁美洲的力量如今正在迅速增长
南美的民众
长期来呻吟在残酷的军事独裁
和悬殊的贫富差距两座大山之下
左派政权将如何克服这些难题
让我们追踪巴西和智利的挑战
通往福岛之路 日本原子能政策秘史 下集 安全神话的诞生 (2011) 豆瓣
シリーズ 原発事故への道程 後編 そして“安全”は神話になった
导演: NHK
其它标题: シリーズ 原発事故への道程 後編 そして“安全”は神話になった
根据在核能政策研究会上聚会的有关人士的录音及新的证词,探索福岛核电站事故之所以发生的深层历史渊源的系列片。下集介绍的是,在大批核电站相继建成的1970年代以后,“日本的核电站不会发生事故”这一安全神话是如何诞生的,揭示其形成的过程。
于1973年石油危机的翌年通过的“电源三法”,加速了以安全为前提的核电站建设。当时,日本首起就核电站安全问题,展开科学争论的审判-伊方核电站诉讼拉开了帷幕。以反对核电站建设的当地居民与科学家为原告,同力图推进建设的国家展开讼争。此次福岛核电站所发生的“全电源丧失”、“堆芯融毁”等事态,几乎全都在这个法庭上被一一论及。公审过程中,三里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也相继发生,曾迫使当局重新认识安全问题。然而,最高法院却以“行政裁量的范畴”为由,驳回了反对派的诉求。
正面追究核电站安全性的途径既已不复存在,不容置喙的政府、业界及学术界所鼓吹的安全神话,遂得以日渐膨胀。
本片以日本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全面核电站讼争的消长为轴心,揭示安全神话是如何独步一时,检证其历史性成因。
2013年8月26日 看过
NHK就是质量的保证啊!
NHK 纪录片
通往福岛之路 日本原子能政策秘史 上集 被遗弃的慎重论 (2011) 豆瓣
シリーズ 原発事故への道程 前編 置き去りにされた慎重論
导演: NHK
其它标题: シリーズ 原発事故への道程 前編 置き去りにされた慎重論
将广袤的大地变成不毛之地,把人们推入核辐射恐惧深渊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是世界上首起多重堆芯融毁事故。核能发电的安全神话,仅仅因为一次“超乎预想”的地震和海啸,顷刻间土崩瓦解。福岛核电站事故究竟为何会发生。在查明事故直接原因的同时,我们现在还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安全神话形成的过程。
我们到手一批资料,“核能政策研究会”的录音带。从1980年代至90年代间,支撑我国核能发电的研究学者、政府官僚、电力业界的重镇们,定期举办内部聚会,就核电站政策的过去和前途展开讨论。因决定讨论内容不对外公开,故与会者们畅所欲言。此外,在世的有关人员,也出于对福岛事故的反省,开始直言不讳地揭露历史内幕。
根据这些资料和证词,我们制作了两集系列片,彻底回顾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为止的历程。上集将追溯,我国决定投入核电站的1950至70年代前半的黎明期。最初,对于在地震大国,导入这项安全性尚不明确的技术,人们普遍持怀疑态度,慎重论占据主流。但基于美苏冷战理论,以及战后经济复兴原理,遂强行决定投入核电站。
本片将检证,作为经历过因石油等资源匮乏,而在太平洋战争中败北的历史,且是世界唯一原子弹被爆国家的日本,在追求经济效益,与确保安全的矛盾中,走上核电站建设之路的过程。
昭和的战争与和平 彩色胶卷里的时代表情 (2003) 豆瓣
昭和の戦争と平和 ~カラーフィルムでよみがえる时代の表情
其它标题: 昭和の戦争と平和 ~カラーフィルムでよみがえる时代の表情
昭和(1926~1989年)是日本历史上多灾多难,剧烈变动的时代,历经了昭和大恐慌、十五年战争... ...特别是常年的战争,不仅给本国国民,也给他国、特别是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昭和初期的彩色影像,一直被认为几乎不存在的。NHK花费巨大精力,通过在国内向民间广泛征集,以及在国外各大博物馆和个人历史收藏的深入发掘,终于收集到一批珍贵的彩色影像,并经过数码修复,恢复原来的色彩,剪辑成约两小时的纪录片,作为NHK建台50周年纪念和终战纪念日特别节目之一,于2003年八月十四日首次播映,在国内引起不小的轰动。在大量的点播要求下,多次重播。
通篇以彩色的历史资料画面构成,并配以当时历史人物和一般平民的回忆、书信手记等。大量首次公开的彩色镜头,非常珍贵。“NHK御用音乐家”加古隆的配乐回肠荡气,也有一听的价值。
观众观看完本片后,对昭和历史,对日本社会的战争反省的实态,可以有个粗略的认识。由于本片是通过现存的彩色影像来反映昭和历史的几个侧面,所以并不是一部全面介绍昭和历史的教科书式纪录片,另外本片也是为其国内观众所制作的,这几点敬请留意。
调查报告 日军与鸦片 (2008) 豆瓣
調査報告 日本軍と阿片
7.8 (5 个评分) 导演: NHK 演员: 西岛秀俊 (旁白)
其它标题: 調査報告 日本軍と阿片
昭和12年(1937年)爆发的中日战争。在辽阔的中国国土上,日本投入了最多达100万的兵力,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不仅在武力战斗上,在物质争夺以及金融、通货方面,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战争是靠什么来维持的呢?由于最新的研究和资料发掘,使得迄今为止全貌依然不明的,中国战线“战争经济”的种种侧面,开始水落石出。其中之一令人注目的,是当时被认为与黄金有同等价值的鸦片。
19世纪以来,英国等欧洲列强,使鸦片在中国等亚洲各国蔓延,利用鸦片经营殖民地。就在国际上强化对鸦片的限制之时,日本却“后来居上”,开始利用起鸦片。国联和美国财政部等的资料显示,战争与鸦片的关系,成为日本孤立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此外,迄今为止被认为缺乏决定性材料的,陆军方面的资料,也陆续被发现。在军方中央的指使下,大量鸦片被用于购买武器的事实;关东军独断孤行,是靠鸦片撑腰的真相。从前军人们的证言,也使不为人知的、日本军与鸦片的密切关系,开始真相大白。
本片从经济侧面,读解日本与中国的战争,追究不为人知的战争真相。
认罪: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六年 豆瓣
認罪~中国撫順戦犯管理所の6年~
导演: 大门博也等 演员: 难波靖直 / 大河原孝
其它标题: 認罪~中国撫順戦犯管理所の6年~
1950年7月,1000余名日本战犯嫌疑人,被从苏联移送到中国。6年后,他们坦白自己的行为,接受审判。但大多数人被免予起诉,被起诉的人也获得从轻发落。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前日本兵们,被要求认罪。在对死刑的恐惧中,他们开始正视自己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而另一方面,管理所的中国工作人员,克制自己对日本人的仇恨,努力帮助他们改造思想。
  本片描写的是,在管理所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而那些日本人,又想到了些什么。
NHK紀錄片:未被審判的毒氣戰 (2012) 豆瓣
裁かれなかった毒ガス作戦 アメリカはなぜ免責したのか
其它标题: 裁かれなかった毒ガス作戦 アメリカはなぜ免責したのか
近年、中国で日本軍が遺棄した毒ガス兵器による被害が相次ぎ深刻な問題になっている。日中戦争から70年。なぜ遺棄毒ガス兵器は今日まで放置されてきたのか、なぜ日本軍の毒ガス作戦は忘却されてきたのか。
その背景に、東京裁判でアメリカが毒ガス戦を免責した事実がある。当初、日本軍の毒ガス使用は、国際法違反として裁かれるはずだった。戦争中から日本軍の毒ガス使用を非難してきた中国国民政府とアメリカは、その証拠をつかんでいた。しかし、アメリカ軍内部で化学戦の研究・作戦立案を担っていた化学戦統轄部の強硬な反対を受けた。化学戦統轄部は、戦争中、日本本土への毒ガス攻撃を研究していた。1945年11月に予定されていた九州上陸作戦では、福岡や長崎など、毒ガス戦の標的が選定されていた。化学戦統轄部にとって日本軍の毒ガス作戦を裁くことは、みずからの手を縛ることに他ならなかったのである。
そして東京裁判での毒ガス作戦が免責されたことは戦後世界に大きな影響をもたらした。
番組では、アメリカに残る調査報告や尋問調書、旧日本軍兵士の証言から毒ガス作戦の全貌を明らかにする。またアメリカ軍の毒ガスの実験映像など新資料を駆使して知られざる対日毒ガス作戦と免責の構造を描いてゆく。
中日战争扩大化的真相 (2006) 豆瓣
日中戦争 なぜ戦争は拡大したのか
7.1 (7 个评分) 导演: NHK
其它标题: 日中戦争 なぜ戦争は拡大したのか
2006年12月25日,日本文化厅举办的“艺术节大奖”评选结果揭晓,最佳电视节目奖颁发给了《日中战争——战争缘何扩大?》。
该片以2006年3月公开的蒋介石日记等历史资料为基础,力图从国际视角解读1937年开始的中日战争扩大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篇幅都在用各种史料佐证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8月13日21时,NHK(日本广播协会)综合频道于黄金时间播出了这部时长74分钟的记录片,在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最终夺得日本官方颁发的一年一度的电视片大奖。
74分钟记录了什么?
“是的,我亲眼所见,那就是屠杀,是事实。那时我自己也的确刺杀了一个,和在阵地上杀敌完全不同,被杀的也许是非军人。那是至今我没有提到过的旧事,这么说出来,心里有一种轻松了的、歉疚的、奇特的感觉。战争的事,到最后谁都不谈就让它过去是不行的,毕竟是绝对不能再发生的战争。”
日本海东岸福井县胜山市的一个叫龙谷的小山村。91岁的锅岛作二,对着镜头怔怔地说着这番话,他是在描述1937年的南京城里的情景。那个时候,他是日本陆军第九师团的一名步兵,第九师团是攻陷南京的主力部队,龙谷村有8个青年参加了这支部队。
在这部74分钟的记录片中,接受现场访问的人物包括了如今蜗居山村的日本老兵;蒋介石的贴身秘书、104岁的何志浩;曾在蒋介石手下历任军队要职的郝柏村;离南京城15公里的淳化镇中当年亲历南京浩劫的村民等等。
拍摄者走访了中国大陆、台湾,欧洲、美国和日本,引用了全球各地最新公开的有关中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包括中国国民政府的领导者蒋介石的日记;日军上海、南京战的军事指挥官松井石根当时与东京陆军总部来往的电文;时任日本陆军作战部长的下村定的回忆录;日本第九师团老兵1937年的日记;驻留南京的德国外交官向希特勒发回的30封报告书;美国传教士在南京城拍摄的胶片等等,几乎做到每个细节必有出处,将日本人的认真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些细致到有些繁琐的镜头和资料中,呈现的不仅仅有1937年的中国和日本如何一步步迈入全面战争,还有南京大屠杀的始末和惨痛。拍摄者用相对冷静的视角将那场惨烈战争中的细节向观众娓娓道来,70年前日本军队在南京城所犯下的罪恶被拍摄者记录在今天的镜头里。
陈列在台北国民党党史馆中的蒋介石日记是拍摄者最重要的一个素材来源。2006年3月份,蒋介石日记宣布对外公开后,引起了日本记者的极大兴趣。NHK的摄制组将中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日记内容影印件拍了回去,并按照自己的逻辑在片中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7月8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向我挑衅。我们的军队还没准备好,难道屈服?现在正是应该下决心抗战的时候。”
蒋介石每天日记的开始都书写着“雪耻”两字,他在卢沟桥事件发生前的一年与共产党停战,意图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把这场战争定位为夺回被日本占领的国土的雪耻之机。
“与其屈服、被灭亡,我宁愿选择战死。”(蒋介石日记。翻译自日文,文字与原中文表达可能会有所不同。)
“(抗战)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国家对日本采取经济制裁。”(此内容在片中出现两次。)
“中国的北部不管发生多少战争,世界也不会知道中国。如果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发生战争,就会引起世界的关心,唤起国际舆论。”
当时的上海有欧美各国及日本拥有权益的租界,其中生活着3万日本人。当时在上海担任保护本国侨民的日军约有5000人。蒋介石将远远超过此人数的精锐部队派驻到上海。在这种情形下,日本陆军也增派了超过10万人的军队。战火就此蔓延。
蒋介石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作战,期冀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在战争爆发一年前的日记里,他就这样写着:“亚洲的问题,要欧洲、世界各国共同解决。处置侵略者日本。”
通过对日记的解读,制作者把战争扩大化的原因除了归结为在华日军在没有得到政府许可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外,也强化了蒋介石的权谋、以蒋介石为领导的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德国的两面性、苏美的倾向等因素对战争扩大化的影响。
在片子的结尾处,夕阳照耀下的龙谷村,静谧而温和,这个在中日战争中一直为第九师团输送兵员的小山村里有一个祭祀这个村子的战亡者的镇魂堂,从日俄战争以来,所有出村战死的村民都被供奉在里边,一共有17个,其中,战死于中国大陆的有3人。
那些诚恳的历史细节
2007年3月份,当记者反复观看这部记录片时,抛开思维方式与民族立场的差异不谈,制作者的认真以及对待历史细节的严格赢得了记者的尊重,他们会为了弄清当时中国军队使用的机关枪是哪种型号,而跑去向日本老兵询问当时听到的对方武器的声音,去中国台湾找到国民党老兵打听机枪的性能,然后再去欧洲的军史馆核对是否准确。
在长达74分钟的节目中,充满了对每一个细节严格的探究,制作者无以复加的罗嗦和细致甚至把观众折磨得有些头疼。在中国关于那场战争的影视作品中,记者从来没有看到过给观者留下如此感受的片子。
唯一有些相类的,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那部《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到1945》。该片的制作者尽了最大努力把大量资料和历史镜头原汁原味地作为节目的主干呈现给观众。导演陈晓卿说:“在选择历史影像的时候,我们最大限度地保障资料的严谨和准确,做到无一字无出处。”在记者看来,《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到1945》是中央电视台迄今为止拍摄得最好的一部关于历史的电视片。
在书写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作品中,当年《大公报》主笔王芸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直被奉为经典,王芸生以史家的视角,从尘封的史料中悉心爬梳,旨在从近代中日两国交通往来的遗迹中,寻找足以“链接”从甲午之战到“九一八”事变前后中日交恶的线索和根由,以期“不至太对不起我的国家”。他以一个媒体从业者之身份,竟完成了一项如此大规模的学术工程。
可惜,王芸生之后,中国罕有以个人身份传承这项工作的记录者。教授们习惯于袭人故智的宏大叙事,或者在价值先行的指导下,去筛选历史的细节。70年来,能够真正承载那场民族灾难,并达到开发民智效果的书籍和影像作品并不多见。
回顾历史,并不是增加和煽动仇恨那么简单,从历史中反思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会有那样一场梦魇,恐怕更为重要。在反思历史中取得进步,这个美好愿望的前提就是把那场战争的细节诚恳地呈现给国人,而不是被宏大解释过、赋予过特定意义的细节。
摆放真话的圆桌
在一起观看《日中战争——战争缘何扩大?》时,日本同行不断地告诉记者,这样一部坦然面对历史,记录南京浩劫的记录片能在NHK播出,并得到日本电视界的最高大奖,无疑可以代表日本主流社会对那场战争的反思态度。
但就在这部片子获得大奖的同时,日本还有另外一部记录片也在紧张筹集中。2007年1月24日东京千代田区一家酒店内,南京问题研究者、保守论代表者(即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者)33人以及国会议员12名召开会议,研究制作一部名为《南京真实》的记录片,并开始在网上向全日本国民筹措资金。
其具体制作意图是:南京陷落70周年,在美国,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被公开了,特别是中国、加拿大、美国等总计7部关于大屠杀的电影正在制作并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这是违反历史事实的,错误的历史认识恐怕会变成世界的共同认识,由此,反日意识也会不但在同盟国美国国内,在世界其他地方也会滋生。所以,要制作一部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电影。”
对于这样一部片子,日本同行称,即使拍出来了,最多只能在日本的商业电视台上播出,而不可能在NHK这样一家公共电视台播出。记者查阅了历年来NHK录制的大量有关日本历史的记录片后,大体认可日本同行的说法。
二战之后,美国人占领日本,给日本设计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NHK这样一家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公共电视台就是其中的一环。几十年过去了,这套政治制度已经深入日本人心,在记者接触到的日本人那里,他们普遍自信,现在日本的社会制度能够保障既允许所有的人说话,又不会让极端的右翼分子左右国家决策。
对中国的历史,鲁迅以为“从来不缺真话,而是缺少一张西方样式的,摆放真话的圆桌”。今天的中国,仍然有人在为建立这样一个真正具备公共精神的平台而努力。
日本战败与亚洲 ——改变世界的五天 (2005) 豆瓣
导演: NHK 演员: 昭和天皇 / 哈里·S·杜鲁门
其它标题: 8月15日 あの日、世界は何をめざしていたのか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终战诏书”的广播,才使大多数日本人知道本国战败。然而,事实上在五天前的8月10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已传遍世界。
同盟国的领导人,以及日本占领区的的各国民族运动领袖,在获悉日本即将投降之后,纷纷采取行动,世界向着战后大踏步迈进。美苏冷战、国共对立以及朝鲜半岛、越南、印尼的独立运动……实际上世界从8月10日,已进入战后时代。
本片以亚洲各国为中心,描写8月10日至15日的五天内世界的动向,及其对今日世界和亚洲的影响。
自爆将军哈卡尼的战争 (2012) 豆瓣
导演: NHK
其它标题: 人体炸弹对战美军机器人兵
阿富汗战争中的美军死亡人数已过千人,恐惧伤亡的美国投入自动飞行器7000台和地面机器人12000台,科幻片中的机器人兵团战争提前打响。塔利班有名的自曝将军哈卡尼领导的兵团则掀起了自杀式袭击。在阿富汗的深山中所进行的新时代高科技机器人兵器和穷人兵器的战争,这场“失衡”的战争孕生出无尽的仇恨,一起追踪这扭曲的战争实态
2013年8月24日 看过
“穷人武器”,唉~
NHK 纪录片
疾病的起源 (2008) 豆瓣
病の起源
演员: 樹木希林 / 加藤武
病の起源(やまいのきげん)は、『NHKスペシャル』におけるシリーズ企画である。2008年のシリーズと2013年のシリーズがある。
現代人が悩まされる病気を取り上げその原因を人類の進化の中に探り、どのようにして人類がその宿痾を抱えたかを紹介。2008年の番組では、各々の回で取り上げる病に実際に罹っている人が出演した。
企画の発案は、「難読症」の研究報告に触れたことがきっかけで、NHKスペシャルで取り上げる題材を検討する企画会議で1回で承認された。
2008年
奥西拉克选项·攻击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2008) 豆瓣
オシラク·オプション ~攻撃はどのように世界を変えたのか~
导演: NHK
其它标题: オシラク·オプション ~攻撃はどのように世界を変えたのか~
2008年6月,以色列空军进行了大规模远程空战演习。7月,伊朗革命卫队举行军事演习,并试射了中程弹道导弹。8月2日,伊朗未在最后期限内答复六国新谈判方案。有媒体报道,布什已对以色列空袭伊朗计划开了“黄灯”
以色列真的会在布什离任前,袭击伊朗的核设施吗?
以色列曾在2007年9月,袭击了叙利亚的核反应堆。而早在1981年,对伊拉克奥西拉克核电站的袭击,更是创下了有史以来第一起空袭核设施的记录,由此而诞生的“奥西拉克选项”一词,就成为为了本国安全而不惜发动先制攻击的代名词,开创了新型强硬军事外交的先河。
本片分为上下两集,小标题分别为“攻撃はどのように決断されたのか”(攻击是怎样决定的),和“攻撃はどのように世界を変えたのか~”(攻击是怎样改变世界的),详细叙述事件的过程,及其对今日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