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書紀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日]舍人親王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11
★编辑推荐
◎日本正史之首,国内首次引进
《日本书纪》与《古事记》合称“记纪”,同为日本奈良时代早期成书、述及日本神话与历史的重要著作。《日本书纪》以汉文写成,对中国读者亦无文字障碍,却至今未在中国大陆出版整理本。我们此次出版,意在填补空白,为中国读者提供这一历史名著的原貌。
◎以权威版本参校,附有歌谣翻译
以庆长十五年古活字本为底本,以代表日本近代研究成果的大系本和代表当代研究进展的小学馆本参校。采新式标点、横排繁体。并将原文中的歌谣,翻译为中文,以便阅读。
◎封面故事:天之磐户
封面讲述了《日本书纪》中的一则神话故事:素戋呜尊肆意妄为,天照大神愤而闭居天石窟,苇原中国陷入长夜。于是天钿女命在天石窟前起舞,天照大神好奇细开磐户窥看,手力雄神趁机一举打开磐户——霎时,天照重返天原,日神之光满于六合。正封为手舞足蹈的天钿女命,封底为奋力打开磐户的手力雄神。故事的主角天照大神并未出现在画面中,构成了“缺席的在场”,别有趣味。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正史之首,官修“六国史”之第一种,述及神话时代至持统天皇让位(六九七年)间日本神话与历史,为日本神话与早期历史的最重要著作。其书为天武天皇(六七三—六八六年在位)于壬申之乱中得胜即位后下令编修,至七二〇年始完成进呈。全书共三十卷,以中国文言写成,略似中国古代正史之帝王本纪。该书将日本纷杂的神话梳理出体系,突出天皇的神授世系;除各代天皇的政治、经济、宗教活动,亦大量涉及与中国、朝鲜的外交关系,极具价值。在日本,此书与《古事记》并称“记纪”,向为朝廷定期诵读研究,是了解日本文化与历史的基本著作之一。
巨浪下的小学 豆瓣
Ghosts of the Tsunami: Death and Life in Japan’s Disaster Zone
8.4 (78 个评分) 作者: [英]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译者: 尹楠 文汇出版社 2019 - 10
☆ 豆瓣2019年度读书榜单 社科·纪实类 第一名
☆ 百道好书榜年榜·新知类 Top1
☆ 入选 界面文化编辑部年度书单 《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 《新周刊》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 季风书园年度书单 《晶报·深港书评》十大非虚构好书
·
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 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 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
☆ 6年追踪调查3·11地震: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GQ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亚马逊 |《卫报》|《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 被誉为“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 | Amazon评分4.4/5 | Goodreads评分4.3/5
☆ 与《聊天记录》《一切皆有可能》角逐,因“新闻性和文学性高度结合”获福里奥文学奖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
这场大地震致使1.8万人遇难,只有75个孩子在老师的看护下仍不幸身亡,但其中竟有74个孩子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大川小学。为什么在全境其他学校都获救的情况下,只有这个学校没有幸免于难?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仅因微不足道的疏漏,84名师生葬身于巨浪之下,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吞噬生命的怪兽。
英国记者帕里花费6年追踪调查,还原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全过程,挖掘出日本秩序井然表象下暗藏的致命缺陷——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这场海啸像是一个骇人的隐喻,隐现着日本精致整齐表象下涌动的潜藏力量……在作者令人紧张和震撼的字句之间,游荡着一个幽灵,提醒我们:在日本富有秩序的美丽外表下,仍然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力量,统治着这片土地。——《纽约时报》
长期担任伦敦时报驻东京记者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广受尊敬,他生动细致地讲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并且明智地选择退后一步,思考故事的本质。——《纽约书评》
很难想象有人能以如此洞察力讲述这一巨大悲痛及其骇人的经过。这本书将与约翰·赫西的《广岛》一同成为灾难新闻写作的经典。——《卫报》
在一张由细节编织的精密之网中,劳埃德·帕里将灾难的分析解剖与小说家的灵巧手法结合在一起……这本书记录下了大自然不可估量之力与我们可悲的缺陷。——《日本时报》
一本纯粹、心碎的真与美之书。要是能写出这么一本书,我宁愿少写四部小说。——吉姆·克雷斯,都柏林文学奖得主
山月记 Goodreads 豆瓣 Eggplant.place
さんげつき
8.5 (12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中岛敦 译者: 徐建雄 三秦出版社 2018 - 3
编辑推荐:
* 川端康成力荐的天才小说家!
*《山月记》战后常年入选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成就中岛敦“国民作家”美誉。
* 如梦似幻,亦庄亦谐,他被誉为日本虚无主义文学的开端,有“小芥川”之称。
* 在自傲与自卑之间无所逃遁的李征,不停追问生命意义的沙僧悟净……
* 也许,你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本书会告诉你,唯有行动可以抵抗虚无。
* 独家收录十篇代表作,附录中岛敦汉诗及年谱。
* 鬼才漫画家撒旦君插画,完美再现古典诡谲的世界。
* 裸背线装,复古、精致、典雅。
在古典与现代之间,读懂《山月记》,就读懂自己内心的焦虑。
本书为中岛敦的中短篇小说集,独家收录十篇名作,鬼才漫画家撒旦君插画。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如《左传》《论语》《庄子》《史记》《西游记》及唐传奇,融合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与诡诞的日本怪谈风。他将现代人的思想注入历史人物中,古籍中冰冷的人物突然复活,成了有血有肉、能引人共鸣的充满戏剧感的角色。
他将知识分子的孤独虚无感这一主题发挥到了极致,借用中国古典的壳子创造了一个如梦似幻、亦庄亦谐的世界。故事里的主人公通常是自我意识过剩、思想延宕了行动的“哈姆雷特”式人物,集悲剧与滑稽性为一身。不过,异化为老虎的李征,追问生命意义的悟净,最终都破解迷局,用行动点燃了自己。此书专治文艺青年“纠结虚无”症,疏肝理气,药到病除。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
“一味地去忧虑遥远的将来,则眼前必有忧患。”
“你要懂得,所谓‘爱’,就是一种更高级的理解。所谓‘行’,就是更明确的思考。”
“不考虑结果是否成功,只是极尽全力地测试一下。即便遭到决定性的失败也在所不惜。 ”
“熊熊燃烧着的烈火,本身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燃烧的。觉得自己正在燃烧的时候,往往还没有真正燃烧起来。”
干掉太阳旗 豆瓣
Killing the Rising Sun: How America Vanquished World War II Japan
作者: 【美】比尔•奥雷利 / 【美】马丁•杜加尔德 译者: 庄逸抒 / 刘晓同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9
哈里•S•杜鲁门“日本人只听得懂炸弹的声音”。
从牺牲的海军陆战队员路易斯•鲍赛尔、到《血战钢锯岭》的原型人物戴斯蒙德•道斯,二战时日军战斗力究竟有多强,而美国是如何用“炸弹的声音”征服日本、扫平一切障碍、震慑全世界,正视中国抗战和南京大屠杀,讲述日军的残暴与固执!
武 装到 牙齿的美国大兵“手撕鬼子”,美国的大国崛起之战,英文版3个月狂销近百万册,全译本无删减,全面揭秘二战时美国征服日本的过程。
1944年秋,二战在欧洲即将结束,但在太平洋战场却不断升级。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将士面对的是一个想方设法避免失败的对手——奉行武士道精神的日军坚信投降就意味着耻辱。
《干掉太阳旗》一书把读者带到血腥的热带岛屿战场贝里琉岛和硫磺岛,带到战火纷飞的菲律宾——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凯旋而归并精心策划全面进攻日本本土方案的地方。
在新墨西哥的洛斯阿拉莫斯,罗伯特•奥本海默博士及其科学家团队正准备试射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武器。
在华盛顿,罗斯福总统在位时逝世,继承衣钵的哈里•杜鲁门却面临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抉择:要不要使用史上最致命的武器。
在东京,被子民奉为神明的裕仁天皇仍拒绝投降,尽管战争已经造成生灵涂炭而且死亡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于是,杜鲁门下决心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日本人干掉……
【媒体推荐】
没人会比我对使用原子弹更感到不安,但令我感到不安的还有日本对珍珠港的偷袭以及对我们战俘的杀害。似乎他们唯一能听得进去的就是炸弹的声音。要对付一头野兽,首先你得把它当成一头野兽。这样虽然让人感到遗憾,但事实确实如此。
——哈里•S. 杜鲁门(Harry S. Truman)
(美国第33任总统,1945年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命令的签署者)
《干掉太阳旗》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笔法叙述了一场场浴血战斗,一个个重大抉择,一位位重要人物,这些因素最终导致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并给太平洋战争画上了激动人心的句号。太平洋战争由效忠日本天皇的人发起,以日升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被摧毁而告终,作者以精湛的写作艺术和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揭露了这场战争的残酷血腥。
——戴维•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eus)
(将军,驻伊拉克多国部队指挥官(2007-2008),驻阿富汗美军指挥官(2010-2011))
【编辑推荐】
 美国人就认可关于二战时美国征服日本的一本书,美国人了解二战、认识日本的重要一本书;
 美国大国崛起之战,看美国是如何用“炸弹的声音”征服日本震慑全世界的,这是一场真正征服日本、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
 上市首周销售14.4万册,3个月销售近100万册,《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畅销书榜图书;
 从贝里琉岛上牺牲的海军陆战队员路易斯•鲍赛尔到《血战钢锯岭》的原型人物戴斯蒙德•道斯,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是否能“手撕鬼子”,二战时日军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 一本正视中国抗战和南京大屠杀的国际畅销书;
 连美国人都感到震惊的对日战争细节,披露投放原子弹始末,多位美国前总统写信表示支持使用原子弹;
日本人口述“二战”史 豆瓣
作者: [美]田谷治子(Haruko Taya Cook) / [美]西奥多·F.库克(Theodore F.Cook) 译者: 小小冰人 等 重庆出版社 2018 - 1
直面黑暗,为真实的历史发声 数百位日本亲历者首度公开血腥残酷的战争经历 二战中,日本对亚太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创伤延续至今。然而日本官方自始至终都对战争的根源、过程、代价以及后果避而不谈,更从未表达过任何歉意。为何会如此?而与之相反,被拖入战争深渊的日本平民,在数十年后回顾那场战争时,用得更多的词是难以启齿、不堪直面? 本书堪称一部开创性的口述史,西方著名历史学家西奥多·F.库克夫妇通过实地走访数百位日本本土的战争亲历者,参考众多未曾公开的信件、遗嘱、日记、笔记、政府档案等,力图重现战争全貌,并首度公开当今日本人回忆“二战”时的矛盾心态。本书的受访者众多,从外交官到神风特工队队员、731部队军医、战俘监管员、侵华士兵等战犯,从核弹受害者到记者、学生、慰安妇、在华商贩、画家等,他们都从自己的视角讲述了那场隐秘而绝望的梦魇: 731部队在华进行活体实验的真相; 在中国进行毒气战的具体细节; 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人道毁灭大屠杀详情; 日韩慰安妇的受过的屈辱; 神风特攻队队员自杀冲击盟军的心路历程; 盟军逼近,平民在当局宣传下互相残杀的细节; …… 这些活生生的个体经历,直观地展现了以侵华战争为开端的战争冲突,是如何残酷地毁了包括日本平民在内的东南亚百姓的悲剧,呈现了日本官方的战争观点与民间口述之间的巨大矛盾。 失去理智的屠戮梦魇 不堪回首的堕落与恐惧。
妖怪大全 豆瓣
作者: [日本] 水木茂 译者: 王维幸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收录764种妖怪、112种神明,日本妖怪文化集大成之作
★较上一版增加46种妖怪,112种神明
★每一只妖怪的背后,都有一段被人遗忘的传说
★它们不只是邪恶的化身,还有可爱、善良的妖怪存在
★日本鬼怪漫画之父水木茂经典之作
★中文版绝版8年,复印版价格逼近200元
《妖怪大全》共收录764种妖怪、112种神明,讲述了19个在日本流传的与阴间有关的传说。水木茂笔下的妖怪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古代绘画作品之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的。从妖怪到神明,水木茂汇集日本各地传说、民俗和神话,配以奇幻又富有创意的插图,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妖怪世界。
武士的女儿 豆瓣
Daughters of the Samurai: A Journey from East to West and Back
7.4 (7 个评分) 作者: (美)贾尼斯·宝莫伦斯·二村 译者: 马霖 中信出版社 2018
国内首部以女性和留美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
窥见动荡年代的女性解放和历史滥觞
..... .............
※编辑推荐※
★ 本书是第一本以女性留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与一般的明治维新史所不同的是:作者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了日本女性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在明治维新这次重要的改革运动中,日本女性既是受益者,地位和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同时也是直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对女性这后一种角色,及其对明治和此后日本社会巨变的作用与影响一直没有充分的考察。本书通过详实、生动、丰富的叙述填补了这一空白。
★ 东亚史学者数十年研究成果。通过大量档案资料、百余封书信的迷人编织,展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诸多学林人物掌故轶事荟萃于此:伊藤博文曾用一点腌菜抚慰了小留学生们的神经;岩仓具视因害怕被美国民众围观而躲在酒店不肯出门;中国首批留学生之一的谭耀勋与这些日本留学生一同寄宿于美国家庭,并结下友谊;日本第一留美女性最后嫁给家族仇人,成为“鹿鸣馆之花”;津田塾大学的创始人津田梅子犀利批评其学生平冢雷鸟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日本小说家德富芦花的《不如归》竟扭曲了山川舍松的形象,作家于作品发表十九年后,才正式向读者及当事人公开道歉……一段段轶事串联起一部生动的明治维新名人录。
★ 可读性强,文笔生动,资料充实,出色的非虚构历史写作。 日本文化爱好者必读的精彩故事!
★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艺伎回忆录》作者Arthur Golden、普利策奖得主Stacey Schiff、普利策奖传记类得主Megan Marshall 、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奖得主 Ruth Ozeki强力推荐。亚马逊四星好评,《纽约时报书评》、奥普拉杂志、《西雅图时报》《出版人周刊》好评推荐。
...................
※内容简介※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这次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不仅是全面现代化的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女性意识觉醒的关键时刻。处于时代的锐变中,武士家族的女孩们能否接受未来的挑战?她们又如何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景观?
1871年,明治政府开拓使选派5名女留学生随岩仓使团前往美国留学。她们的使命是学习西方文化和规则,学成后归国协助培养将要领导国家的新一代开明日本人。5名女孩中最后只有3名留在美国学习。山川舍松、津田梅子和永井繁子都生长于传统的武士家族,作为日本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一到美国,她们立刻成了名人。留学期间,她们寄宿于美国家庭,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的熏陶下,几乎彻底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了典型的美国女学生。 10年后,她们学成归国,却发现自己已成了故乡的陌生人。在异质文化的融合和冲撞下,女孩们坚定信念,踽踽前行,立志为日本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在这场女性教育的革命中:山川舍松推动日本外交,协助创立日本红十字会,津田梅子创立日本知名学府津田塾大学,永井繁子也成为当时知名的教育家。
《武士的女儿》是国内首部以女性留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作者贾尼斯·P.二村细心地串联起信件和档案文件,为这些文化遗孤和时代先锋者书写了一部精致而细腻的集体传记,生动地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在这部读起来犹如小说的非虚构历史著作中,我们不仅得以窥视三位非凡女性传奇的生命历程,更是通过个体的命运了解日本现代化初期,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变迁,以及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媒体推荐※
二村用其优美的文笔巧妙地编织出三位女孩迥异个性,犹如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
——Christopher Benfey, 《纽约书评》
《武士的女儿》的真实故事读起来如小说:三名女孩在命运的捉弄下离开故土,成为连接日本和美国的桥梁。作者以电影的笔触呈现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Arthur Golden,《艺伎回忆录》作者
你很难找到能够游刃有余地刻画人物关系和人物内在思想的小说家……二村做到了!在本书中,她通过三位少女的故事切入讲述了大时代的变迁,成功地构建起日本和美国文化的桥梁。
——Becky Krystal, 《华盛顿邮报》
二村实现了很多历史学家们无法企及的成就,她的这部作品得到了学术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的青睐。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叙述了三位女性的传奇经历,展现了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日本社会的图景。
——Miriam Kingsberg,《洛杉矶书评》
关于三位非凡女性的精彩绝伦的故事,敏锐地扑捉了现代社会中异质文化间的冲撞。《武士的女儿》是日本文化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历史著作。
——Ruth Ozeki,《不存在的女孩》作者
通过历史与传记的迷人编织,作者讲述了日本面对现代化势不可挡浪潮中的生动故事——关于日本女性的教育和解放启蒙,独特而优雅。
——Kirkus Review
作者书写了一部精致细腻的集体传记。传记爱好者、对美国镀金时代或日本明治维新感兴趣的读者,以及《艺伎回忆录》的书迷,将对其手手不释卷。
——Library Journal
作者细心地串联起信件和档案文件,在这部关于日本内战后三位武士之女被送到美国的传记中,讲述了巾帼英雄的真实故事。
——Publisher Weekly
本书对于这些文化遗孤和时代先锋者的描述如同小说一般精彩,让人动容。
——Julia Pierpont,《奥普拉杂志》
读起来犹如小说,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融中,窥视三位非凡女性传奇的生命转折。
——Elizabeth Bennett,《达拉斯早报》
本书记录了日本女性主义的萌芽,作者非凡的非虚构历史叙述技巧增强了整体的真实感。
——Historical Novel Society
广岛倒计时 豆瓣
Shockwave: Countdown to Hiroshima
作者: [英] 史蒂芬·沃克 译者: 朱鸿飞 新世界出版社 2018 - 10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日本时间),一颗名叫“小男孩”的炸弹在广岛上空爆炸并被写入了历史。第一颗被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当即造成7万人死亡,核辐射诱发的癌症以及其他并发症还将夺走超过20万人的生命。关于爆炸当时的情况以及爆炸后续的影响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著述。
在这本与众不同的《广岛倒计时》中,作者史蒂芬·沃克以冷静、克制的文笔描述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前惊心动魄的21天以及爆炸后18个小时的一切:从美国在洛斯阿拉莫斯进行的原子弹核爆试验到“三巨头”之间的外交博弈;从原子弹概念的提出者反对使用这一“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到强硬派坚持无需警告就直接投弹;从轰炸机组“忍辱负重”苦练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到一名狂放的飞行员向日本皇宫投下炸弹;从一对广岛恋人在爆炸前度过的美好一夜到爆炸后目击者描述的那“地狱一瞥”……每翻过一页,你都能感受到时间在嘀嗒嘀嗒地流逝,感受到一场灾难正在越来越近。最终,你将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核爆前那漫长的30分钟,3分钟,45秒钟,并与幸存者一起见证爆炸后的惨状:那些炭化到不成人形的尸体、横扫一切的火焰风暴、全身被烧焦到已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行尸走肉”……
本书资料异常丰富详实,作者的资料来源包括:对超过40位成书时仍然健在的轰炸机机组成员、参与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广岛核爆的幸存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历史学者的采访记录;当事人及其亲人的回忆录和信件;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档案馆等权威机构的解密文件;相关领域历史学家的学术著述;由美国国家档案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档案馆、广岛和平纪念馆、杜鲁门总统图书馆、“曼哈顿计划”遗产保存协会以及多位亲历者提供的照片。
各界媒体对《广岛倒计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并屡屡将本书与另一本广岛核爆题材的佳作约翰•赫西的《广岛》进行对比。有不止一家媒体认为本书“可以与约翰•赫西长盛不衰的《广岛》比肩”,著名媒体《华盛顿邮报》更是认为与《广岛》相比,“史蒂芬•沃克描绘出了一幅更为宏大的图景”。
在本书中,史蒂芬•沃克从未渲染过仇恨,而是从多个角度冷静的描述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呈现出战争,尤其是核武器的可怕。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部佳作获得了著名的戴顿文学和平奖(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for Nonfiction)。
日本设计六十年 豆瓣
9.0 (10 个评分) 作者: [日]内田繁 译者: 张钰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 - 9
首部日本设计史权威著作
日本设计大师内田繁以亲历者身份,梳理日本战后六十年的设计潮流变迁
揭秘日本设计的意义及其秘密
◆日本设计大师内田繁以亲历者身份写就的日本设计全书。
内田繁,出生于1943年,作为日本乃至世界一流设计师,几乎参与、见证了六十年来日本设计的全部进程,可谓一个日本设计六十年的活化石。他以亲历者和设计师的身份、从切身体验出发的写作,对于我们了解日本现当代设计全貌,弥足珍贵。
与此同时,他带读者领略设计师协会、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等协同促进日本设计发展的努力和成果,挖掘日本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三大设计策源地之一的秘密。
◆透过日本设计的起步、发展、兴盛,直抵日本设计的精神内核,解读“日本设计”无论作为文化力量,还是实体形态,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全过程。
◆精选日本近六十年来重要的设计运动、设计作品、交流活动,展现日本工业界、艺术界、文艺界、企业等通力合作,创造设计促使日本制造繁荣、使设计成为日本名片的努力和成果。
◆以出现在我们身边的“MADE IN JAPAN”们为例,讲述日本造物为何受全球欢迎的故事。
丰田、索尼、本田、东芝、无印良品等日本企业如何通过设计发展自身?
胜见胜、柳宗理、龟仓雄策等老一辈设计师通过怎样的努力逐步撬开设计进入日本,并逐步进入大众视野的关卡?
包豪斯设计小组与日本设计委员会等日本设计组织有着怎样的关于设计的交流和沟通?
宇野亚喜良、横尾忠则、平野甲贺、及部克人、串田宏光、龟仓雄策、寺山修司等年轻设计师和作家们通过平面设计等参与了怎样的文化运动?
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名彰显了怎样的日本设计精神?
◆从历史事件、社会变迁、生活方式转变等角度介绍日本的设计历史,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样的设计才是让人感到幸福的设计。
◆附录部分犹如一部日本设计师汇编,对近500位日本设计师做了简介和索引,一书多用。
◆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小矶裕司+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朱锷亲自操刀设计,使得书籍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32开精装,封面采用水瑟纸,内文特种纸全彩四色印刷,打造出最适合呈现日本设计内容的书籍模样,透出日本设计本该具有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