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奔马 豆瓣
奔馬
8.8 (61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许金龙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丰饶之海”四部曲第二部。
19岁的勋是一个日本剑道高手,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内心深处却极端仇视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憎恶以藏原武介为首的资本家集团。他和他的所谓“同志”们认定藏原之流是日本社会腐败堕落的根源,欲效仿19世纪的“神风连暴动”除之以拯救日本于“危难”。
勋的故事同样在失败中落幕。而最早知道这一切的是《春雪》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主角(同时也是《丰饶之海》四部曲的串场人物)本多。在故事最初的一场剑道比赛后,本多偶然发现勋的身上竟然存在着跟《春雪》里郁郁而终的悲情男主人公清显一样的三颗痣,由是,他预感到勋的命运也将像清显那样定格在灿烂的20岁。
本多在勋计划败露而被捕入狱之后,还是辞去法官的职务,无偿为勋担任辩护律师,希望凭借自己法律上的优势改变他的命运,弥补自己在《春雪》里未能拯救清显的遗憾。
本多的努力最终败给了勋追求“纯粹的人生”的强烈渴望。当勋发现自己的“纯粹”被情人自私的伪证和父亲同样心怀鬼胎的“大义灭亲”(告密)玷污之后,极度痛苦的他在出狱后毅然选择将悲剧进行到底——一个人潜入藏原家完成暗杀计划并剖腹自尽。
19岁的勋是一个日本剑道高手,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内心深处却极端仇视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憎恶以藏原武介为首的资本家集团。他和他的所谓“同志”们认定藏原之流是日本社会腐败堕落的根源,欲效仿19世纪的“神风连暴动”除之以拯救日本于“危难”。
勋的故事同样在失败中落幕。而最早知道这一切的是《春雪》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主角(同时也是《丰饶之海》四部曲的串场人物)本多。在故事最初的一场剑道比赛后,本多偶然发现勋的身上竟然存在着跟《春雪》里郁郁而终的悲情男主人公清显一样的三颗痣,由是,他预感到勋的命运也将像清显那样定格在灿烂的20岁。
本多在勋计划败露而被捕入狱之后,还是辞去法官的职务,无偿为勋担任辩护律师,希望凭借自己法律上的优势改变他的命运,弥补自己在《春雪》里未能拯救清显的遗憾。
本多的努力最终败给了勋追求“纯粹的人生”的强烈渴望。当勋发现自己的“纯粹”被情人自私的伪证和父亲同样心怀鬼胎的“大义灭亲”(告密)玷污之后,极度痛苦的他在出狱后毅然选择将悲剧进行到底——一个人潜入藏原家完成暗杀计划并剖腹自尽。
春雪 豆瓣 Goodreads
春の雪
9.0 (10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春雪》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川端康成把《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是作者“绚丽才华的升华”。三岛本人曾总结说:“《春雪》是王朝式的恋爱小说,即写所谓‘柔弱纤细’或‘和魂’”。
长篇小说,于1966年脱稿。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
故事描写清显与聪子的爱情纠葛,因为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聪子没有把握住他的感情,只得接受皇上的敕许,与治典亲王订了婚。此时清显通过友人本多与聪子保持联系,向聪子求爱,聪子在惶惑中与清显发生了关系。结局清显忧郁死去,聪子削发为尼。作者的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长篇小说,于1966年脱稿。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
故事描写清显与聪子的爱情纠葛,因为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聪子没有把握住他的感情,只得接受皇上的敕许,与治典亲王订了婚。此时清显通过友人本多与聪子保持联系,向聪子求爱,聪子在惶惑中与清显发生了关系。结局清显忧郁死去,聪子削发为尼。作者的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2666 豆瓣 Goodreads
8.7 (45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1
《2666》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四位(三男一女)当代欧洲文学评论家,他们的命运因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而联系在一起。这四位学者在各自的国家翻译、研究阿琴波尔迪,最终在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相识并成为好友,随后,一种罗曼蒂克的感情在这一女三男之间渐渐萌发……一个偶然得来的小道消息让人相信阿琴波尔迪最近忽然在墨西哥现身。于是,这四位评论家中的三位飞往墨西哥,来到一座名叫圣特莱莎的破败城市……
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正在一天天地接近神经错乱的边缘。他的妻子劳拉因为迷恋一位住在精神病院里的诗人离他而去,如今他独自和十七岁的女儿住在这个墨西哥边境的荒凉小城。有一天,他决定把一本在整理书箱时偶然发现的几何学著作悬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为的是看一看这本抽象的数学著作“如何抵御大自然的攻击”、“如何战胜沙漠天气”,“这样风可以在书页间游走,选择它感兴趣的问题,翻动并撕下那些书页”。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出场,他就职于一家纽约的杂志,因为一场在墨西哥举行的拳击比赛被派到圣特莱莎进行采访。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群当地的媒体人,还结识了阿玛尔菲塔诺的女儿。法特得知,这座边境城市正在受到连环谋杀案的威胁,不断有当地妇女遭到杀害、强奸,然后被弃尸野外。法特试图采访、报道这些骇人的命案,却发现困难重重……
第四部分,罪行。整部小说篇幅最长,也是最为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作者记录了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超过100位女性在圣特莱莎遭到谋杀的案例,警方一直未能破获这些命案,也无法阻止这些案件的继续发生……
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阿琴波尔迪终于现身。而他的故事要从童年讲起。这里讲述了一个出生于海边农村的孩子如何迷恋一本名叫《欧洲沿海地区的动植物》的书、如何成为一个日趋败落的庄园里的少年仆人、如何开始读小说、如何入伍走向“二战”战场、如何在战争中经历种种奇遇、如何在战后成为一名作家、如何让自己落入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境地、如何与发生在墨西哥的谋杀案发生联系、如何决定前往圣特莱莎……
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正在一天天地接近神经错乱的边缘。他的妻子劳拉因为迷恋一位住在精神病院里的诗人离他而去,如今他独自和十七岁的女儿住在这个墨西哥边境的荒凉小城。有一天,他决定把一本在整理书箱时偶然发现的几何学著作悬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为的是看一看这本抽象的数学著作“如何抵御大自然的攻击”、“如何战胜沙漠天气”,“这样风可以在书页间游走,选择它感兴趣的问题,翻动并撕下那些书页”。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出场,他就职于一家纽约的杂志,因为一场在墨西哥举行的拳击比赛被派到圣特莱莎进行采访。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群当地的媒体人,还结识了阿玛尔菲塔诺的女儿。法特得知,这座边境城市正在受到连环谋杀案的威胁,不断有当地妇女遭到杀害、强奸,然后被弃尸野外。法特试图采访、报道这些骇人的命案,却发现困难重重……
第四部分,罪行。整部小说篇幅最长,也是最为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作者记录了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超过100位女性在圣特莱莎遭到谋杀的案例,警方一直未能破获这些命案,也无法阻止这些案件的继续发生……
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阿琴波尔迪终于现身。而他的故事要从童年讲起。这里讲述了一个出生于海边农村的孩子如何迷恋一本名叫《欧洲沿海地区的动植物》的书、如何成为一个日趋败落的庄园里的少年仆人、如何开始读小说、如何入伍走向“二战”战场、如何在战争中经历种种奇遇、如何在战后成为一名作家、如何让自己落入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境地、如何与发生在墨西哥的谋杀案发生联系、如何决定前往圣特莱莎……
午后曳航 豆瓣 Goodreads
午後の曳航
8.5 (43 个评分)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帅松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1
《午后曳航》表面上描述了一位中年寡妇与一位海员之间干柴烈火般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寡妇之子对海员从极端崇拜到理想破灭,并最终亲手将他心目中的英雄杀死的心理转变过程才是全书的重点。
少年登崇拜船员龙二健硕的身体和精神,然而当他从墙壁的缝隙窥见自己的母亲与龙二的相拥之姿时,他惊愕了。这个曾经与无聊的世间毫无关联的大海的男人也开始考虑结婚,并逐渐适应着陆地生活。对登来说,这既是不可宽恕的屈辱,又是充满敌意的现实下的战书。为了对成人世界进行最后的反击,登与朋友们准备将龙二这个“自己未来的模样”处以死刑。
敏感而唯美的大海,充满情欲纠缠的人性,内心扭曲的少年,以及令人沉迷甚至无法抗拒的死亡,使本书带上了独特奇异、色彩绚烂的“三岛式”烙印。
少年登崇拜船员龙二健硕的身体和精神,然而当他从墙壁的缝隙窥见自己的母亲与龙二的相拥之姿时,他惊愕了。这个曾经与无聊的世间毫无关联的大海的男人也开始考虑结婚,并逐渐适应着陆地生活。对登来说,这既是不可宽恕的屈辱,又是充满敌意的现实下的战书。为了对成人世界进行最后的反击,登与朋友们准备将龙二这个“自己未来的模样”处以死刑。
敏感而唯美的大海,充满情欲纠缠的人性,内心扭曲的少年,以及令人沉迷甚至无法抗拒的死亡,使本书带上了独特奇异、色彩绚烂的“三岛式”烙印。
金阁寺 豆瓣 谷歌图书
金閣寺
8.9 (258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三岛由纪夫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56年,长篇小说。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
华氏451 豆瓣 开放图书馆
8.5 (48 个评分)
作者:
(美)雷·布雷德伯利
译者:
竹苏敏
重庆出版社
2005
- 6
其它标题:
华氏451
《华氏451》是雷·布雷德伯利关于控制与对抗的代表作,有着多达五百万册的发行量,备受世人推崇。今天重读这部经典之作引起的共鸣,与作品50年前首次出版时造成的轰动如出一辙。故事主人公盖伊·蒙泰戈是一名消防队员,不过他的工作是焚烧违禁书籍。他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防队员,并且从来没有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乐趣:在午夜奔跑,看着书一页一页地烧成灰烬……这一切都是快乐的,他从未曾过,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17岁的女孩,通过女孩,他又认识了其他人,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看完就把书烧掉,然后把内容记在心里。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像是跑完了一段长路,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美好的事物被焚毁,如今已垂垂老矣,聚在一起等待曲终人散,灯干油尽。他们并不肯定自己脑中所记载的一切,能使未来每一个日出发出更纯净的光辉,他们对此并无把握。但他们确知,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天人五衰 豆瓣
天人五衰
9.3 (4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天人五衰》是三岛由纪夫的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描写了被本多收为养子的安永透知道了自己只是他人转世之身,并不是能自由选择命运的人,从而服毒自杀的故事。七十八岁的本多繁邦收少年安永透为养子,而安永透的在骄傲心理的驱使下梦想将自己的养父踢到失败者的位置,自己坐享其成。本多一心等待安永透二十岁的到来并希望由此证实他是否是金让转世;不料本多的好友庆子因为看不过安永的行为而将转世之事向其全盘托出,本多因此与庆子绝交。安永透在读过松枝清显多年前留下的梦的日记之后自杀,但最终未能成功而双目失明。他黯然渡过了二十一岁,之后日渐消沉。本多因为丑闻遭杂志大肆报道,决定拜访六十一年未去的月修寺,与聪子再会。交谈中,聪子却否认了清显的存在,表示这一切只是本多的梦。
三岛由纪夫自杀前一天写下的绝笔;《丰饶之海》四部曲的最后一部
三岛式美学、哲学的集大成体现
林少华的代表译作
三岛由纪夫自杀前一天写下的绝笔;《丰饶之海》四部曲的最后一部
三岛式美学、哲学的集大成体现
林少华的代表译作
美丽新世界 豆瓣 Goodreads
Brave New World
8.7 (20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王波
重庆出版社
2005
- 6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 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 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忧国 豆瓣
8.8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许金龙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9
编辑推荐
怪异鬼才最有争议的日本作家,生与死、活力与颓废的交织和循环,被誉为“日本海明威”的三岛由纪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忧国》收录了《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尽美之境。
内容简介
日本是一个极端的民族。宁静与暴力,诡异与崇高,热爱与仇恨,欲望与纯洁,繁复与极简,都在日本艺术中得到极端化的表现,有时候甚至融为一体。而在文学上,三岛由纪夫就是最好的例子。
《忧国》是“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系列之一。
《忧国》收录了《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这四个故事,就像四个世界,每一个都色彩绚烂到极致,穿行其中,你要小心被吞噬。
怪异鬼才最有争议的日本作家,生与死、活力与颓废的交织和循环,被誉为“日本海明威”的三岛由纪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忧国》收录了《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尽美之境。
内容简介
日本是一个极端的民族。宁静与暴力,诡异与崇高,热爱与仇恨,欲望与纯洁,繁复与极简,都在日本艺术中得到极端化的表现,有时候甚至融为一体。而在文学上,三岛由纪夫就是最好的例子。
《忧国》是“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系列之一。
《忧国》收录了《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这四个故事,就像四个世界,每一个都色彩绚烂到极致,穿行其中,你要小心被吞噬。
东京奇谭集 豆瓣
東京奇譚集
8.1 (170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7
《东京奇谭集》收有五部短篇小说,分别为《偶然的旅人》、《哈纳莱伊湾》、《在可能找见的地方,无论哪里》、《天天移动的肾脏石块》和《品川猴》。五篇奇谭中最奇的是最后一篇《品川猴》。一个叫安藤瑞纪的年轻女子得了一种“忘名症”,每星期有一两次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几经周折,查明“忘名症”起因于一只猴……虽说是“奇谭”,但村上春树在小说中讨论的仍然是形而上的人生问题。
谭通谈,奇谭即奇谈、奇闻之意。众所周知,村上小说的篇名大多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而这部短篇集却表里如一,果然是发生在东京的奇谭。小说通过偶然性突出了人生命运的神秘感。
在这部短篇集里,村上春树一如既往,依然在不动声色地拆除着现实与非现实或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的篱笆,依然像鹰一样在潜意识王国上空盘旋着,寻找更深更暗的底层,依然力图从庸常的世俗生活中剥离出灵魂信息和人性机微。
谭通谈,奇谭即奇谈、奇闻之意。众所周知,村上小说的篇名大多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而这部短篇集却表里如一,果然是发生在东京的奇谭。小说通过偶然性突出了人生命运的神秘感。
在这部短篇集里,村上春树一如既往,依然在不动声色地拆除着现实与非现实或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的篱笆,依然像鹰一样在潜意识王国上空盘旋着,寻找更深更暗的底层,依然力图从庸常的世俗生活中剥离出灵魂信息和人性机微。
斜阳 豆瓣
8.9 (83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杨伟
/
张嘉林
重庆出版社
2008
- 10
本书收录太宰治最著名的三部作品:《斜阳》、《维庸之妻》和《人间失格》。
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战争以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结束,城市的废墟弥漫着精神危机。太宰治的文学以耀眼的光芒照射在废墟之上。他的文学本来就是以现代的危机意识、世纪末的颓废意识作为出发点的,因而当战后的现实陷入危机之际,他的文学以强有力的现实感诉诸于人们的心灵。他原先悲歌“人世恐怖”,而在一九四七年发表的《维庸之妻》中,那种悲歌进而发展为一种对虚无的叹息和幻灭感。小说借妻子之口,讲述了一个因生来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灵为莫名的不安所攫住,以致终日借酒浇愁的诗人的故事。颓废堕落的缘故,被妻子一语中的:“像玩扑克牌一样,负的全部收齐,就交成了正的。”太宰治似乎相信,人只有内心深处抱有虚无感,才会具有善的秉性。一九四七年,太宰治发表了《斜阳》。这部以没落贵族家庭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的《樱桃园》”,描写了战后这一道德过渡期的牺牲者的悲剧,为他赢得了如潮的赞美。他临终前写成的《人间失格》,可以说是他整个一生的自画像,从中可以看到他从多愁善感的少年一步步丧失为人资格的过程,被誉为日本文坛“不朽的杰作”,是“太宰文学的总清算”。
太宰治,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自杀,最终情死,日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
年度最畅销作品,没有《斜阳》就没有斜阳族,可以不读村上春树,却不能不读太宰治。
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战争以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结束,城市的废墟弥漫着精神危机。太宰治的文学以耀眼的光芒照射在废墟之上。他的文学本来就是以现代的危机意识、世纪末的颓废意识作为出发点的,因而当战后的现实陷入危机之际,他的文学以强有力的现实感诉诸于人们的心灵。他原先悲歌“人世恐怖”,而在一九四七年发表的《维庸之妻》中,那种悲歌进而发展为一种对虚无的叹息和幻灭感。小说借妻子之口,讲述了一个因生来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灵为莫名的不安所攫住,以致终日借酒浇愁的诗人的故事。颓废堕落的缘故,被妻子一语中的:“像玩扑克牌一样,负的全部收齐,就交成了正的。”太宰治似乎相信,人只有内心深处抱有虚无感,才会具有善的秉性。一九四七年,太宰治发表了《斜阳》。这部以没落贵族家庭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的《樱桃园》”,描写了战后这一道德过渡期的牺牲者的悲剧,为他赢得了如潮的赞美。他临终前写成的《人间失格》,可以说是他整个一生的自画像,从中可以看到他从多愁善感的少年一步步丧失为人资格的过程,被誉为日本文坛“不朽的杰作”,是“太宰文学的总清算”。
太宰治,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自杀,最终情死,日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
年度最畅销作品,没有《斜阳》就没有斜阳族,可以不读村上春树,却不能不读太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