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
苏菲的选择 豆瓣
作者: [美] 威廉·斯泰龙 译者: 周玲 / 杨素娟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 5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波兰姑娘苏菲在二战中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她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第一次是选择让哪个孩子活下来,最后她的小女儿被纳粹送入了毒气室。此后为了打听跟自己隔离开来的儿子下落,她又充当了德国军官的性奴隶。战后苏菲跟随共患难的犹太青年内森来到纽约,面对楼下邻居、文学青年斯汀戈的满腔关爱,苏菲还是选择了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最后双双服毒自杀。
上海犹太城 豆瓣
作者: 米雪尔·卡娜 译者: 张以群 文学 2007 - 8
这部以上海为背景,时间跨度达六十年的史诗性小说,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38年,纳粹德国疯狂地进行种族清洗。为了躲避死神的魔爪,三万犹太人背井离乡。生死关头,唯有战乱中的上海容纳他们,给予他们生存的机会。
瓦尔特从维也纳流落上海,在法租界霞飞路维也纳咖啡馆找到一个跑堂的差使。因为弹得一手好钢琴,在租界上的酒吧舞厅弹琴谋生。先后与风尘女子凤喜和白俄小阴玛莎产生感情纠葛,同时咬紧牙关与虎口余生的犹太难民们一起艰难度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犹太难民被日本占领军强制迁入设在提篮桥一带的隔离区,日夜挣扎在死亡线上。日军头目与德国纳粹党人阴谋策划,决定残忍地灭绝这批无家可归的犹太人。幸而抗战胜利,成千上万的上海犹太人方幸免于难。
之后瓦尔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谋生。四十年后,身为香港港报业瓦头的瓦尔特旧地重游,寻访故人。九十年代的上海。沧桑巨变,令当年曾在此留下惊心动魄生死回忆的犹太人涌起无限的感恩之情……
安妮日记 豆瓣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8.8 (8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安妮·弗兰克 译者: 何纵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 - 8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
朗读者 豆瓣
8.4 (59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钱定平 译林出版社 2006 - 1
“朗读者”是一个叫做米歇尔·白格的少年。白格在他十五岁的那一年,巧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妇女汉娜。汉娜足可以做他的母亲,可他们却成了秘密情人。然而,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在纳粹时期,竟然是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女看守。汉娜一直对白格隐瞒着自己的经历并在关键时刻失踪了。当白格作为法律系大学生参与法庭实习的时候,审判的战犯之一就是汉娜。而白格发现自己居然还深深地爱着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