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Deconstructing Legal Analysis 豆瓣
作者: Peter T. Wendel Aspen Publishers 2009 - 10
Peter T. Wendel has taught academic success workshops at over thirty-five law schoo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Deconstructing Legal Analysis: A 1L Primer , he provides a variety of time-tested techniques—including a unique model for visualizing legal analysis—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think like lawyers and take law school exams. Deconstructing Legal Analysis: A 1L Primer features: a unique, visual pedagogical method that illustrates a relational analysis of facts, rules, and public policy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at consistently encourages students to write down their answers to carefully guided questions a great teaching case, Pierson v. Post , showing how a layperson reads a case as compared to how a lawyer would read the same case useful templates and methods for legal analysis and essay-exam writing , such as IRAC and IRRAC exam-taking tips and guidance that emphasize flexibility , rather than a formulaic approach If 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 then Deconstructing Legal Analysis is an essential for academic success in law school.
2012年9月20日 已读
1L 参考书
法学
法槌十七声 豆瓣
作者: 萧瀚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2007
有几篇文章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过,《正义的召唤: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行动》发在2001年8月号的《开放时代》上,此文部分内容在《比较法研究》发表过,因为网络误传的此文草稿在河北《社会科学论坛》上发表过(丁东先生在根本不认识我甚至根本找不到我的情况下无私地推荐了本文,在此向丁东先生谨致诚挚的谢意),《多数人暴政的警钟》(现合并在《耶稣之死与“群众性”司法》一文中)发表在2001年10月号的《读书》上(在此感谢盛洪先生的推荐),《底线伦理和罪恶职责》发表在2001年10月号的《开放时代》,《什么是真正的临终关怀?》发在2001年11月号的《开放时代》,《从马拉之死看政治谋杀》发表在2002年3月份的河北《社会科学论坛》。在此,我要感谢这些杂志对拙作的厚爱和编辑们的辛勤劳动,尤其是时任《开放时代》杂志执行主编的李杨女士,对拙作的喜欢令我十分感激,并深受鼓舞。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豆瓣 Goodreads
9.8 (10 个评分) 作者: 瞿同祖 中华书局 2003 - 9
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它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制度、道德和伦理等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这二者也是中国古代法律所要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支柱。
本书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在社会上的 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是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西窗法雨 豆瓣
7.0 (14 个评分) 作者: 刘星 法律出版社 2003 - 2
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文章短小、精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作者颇为尖端、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在这样的论说里,进入法律的智慧天地,享受智慧的乐趣。
2010年1月8日 已读
和溜在换书节上淘来的。。
法学 随笔
摇摇欲坠的哭墙 豆瓣
作者: (美)科夫,(美)考德威尔 著,潘伟杰 等译 新星出版社 2006 - 7
当现代社会到了试图解开奴隶制度或者死亡权的戈尔迪之结的时候,政治过程往往被证明无力也不愿去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于是那些律师们,充当起了临时的代理人。当立法者面对这些问题不愿也不能立法的时候,美国人民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司法系统。在法庭上,民主传统的基本原则与未来联系到了一起。
这本书由八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庭审实录终结辩论组成,它们的时间跨度长达250年。这些庭审实录重新定义了美国的公民权利并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社会,在过去的近三个世纪里,正是由于这些案件在美国文化、社会以及法治环境转变的过程中的不朽功劳,公民的权利才得以受到保障。
这些庭审的终结辩论材料对一般业外人士来说是无法获取的,虽然大部分美国人都受到这些案件所产生的持续影响的波及。幸运的是,从艾米斯塔案中约翰•昆西•亚当斯将奴隶制的不公正摆到美国政治的中心舞台展现给世人,到苏珊•安东尼案的判决给妇女公共生活铺平道路,再到拉里•弗林特一案中这个色情王成为言论自由的意外赢家,本书的作者为我们呈现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终结辩论。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生存还是死亡
凯伦·安·奎南和死亡的权利
第二章 艾米斯塔案
一个自由人是否可以被迫成为奴隶
第三章 敌人在内部
广播明星约翰·亨利·福克挑战麦卡锡时代的黑名单
第四章 女性的应有地位
苏珊·B.安东尼进行投票并争取选举权
第五章 事实应该让你自由
英国田室和殖民政府企图钳制报纸出版商约翰·皮特·曾格和年轻的美国出版业
第六章 色情书大亨与传教士之战
拉里·弗林特对抗道德多数派并成为言论
自由的意外赢家
第七章 什么代价如此之高?
一位妇女为了生存与癌症和她的健康维护
组织之间的斗争
第八章 清洗基因库
卡丽·巴克被迫接受的绝育手术及对生殖自由的限制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内容权威、讲述美国的法律工作者如何秉承法律职业的优良传统,运用他们的职业技能而对美国文化和历史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它用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语言陈述了美国历史中最重要的民事案件及其判决的终结辩论。从这些终结辩词中不难发现,这本书不仅适合于律师或历史学家,也适合于所有想了解公民权利是如何形成的人。
如果没有斗争,就不会有进步。哪些承认自己爱好和平反对骚乱的人啊,他们却希望不劳而获。他们想要不夹杂着电闪雷鸣的雨,他们想要没有汹涌波涛的风平浪静的海洋。
——弗里德利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
历史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关第一修正案的伟大战役都是由那些受我们的文化排斥和忽视的人……我们的民权运动家,我们的三K党,我们的拉里·弗林特攻下的。
——多德尼·A·斯莫拉(Rodney A.Smolla)
美国是否可以为了奴役一些人而成为诉讼的当事人,这些人被抛至我国的海岸上,在我们这个自由的主权国家被发现时,他们是自由人。
——罗杰·S.鲍德温(Roger S.Baldwin)
在没有选举权的情况下谈自由对于我们这个共和国妇女来说是很可笑的,有人不同意我的说法吗?
——苏珊·B.安东尼(Susan B.Anth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