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汤姆叔叔的小屋 豆瓣
8.0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托夫人 译者: 林玉鹏 译林出版社 2006 - 6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该书在1852年首次以单行本出版,立即获得巨大成功,第一周就销售一万册,当年就印行一百多次、三十五万册,这在19世纪中叶可是个天文数字了。该书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在英国当时有四十家出版社出版该书,销售量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册。该书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也受到著名作家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乔治·桑、海涅、狄更斯等的高度赞扬。它曾被改编成戏剧、音乐剧等在美国各地舞台上演多年,现已被译成世界上四十多种文字。其魅力经久不衰,时间充分证明了这是一本经典名著。
汉尼拔 豆瓣
8.9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哈里斯 译者: 孙法理 译林出版社 2001 - 11
莱克特逃匿7年后忽然给史达琳写来了一封信,表示安慰,而这时史达琳正因工作中受到打击排挤而沮丧万分。与此同时,柏森——莱克特早年的一位受害者正大肆悬赏围捕这个食人魔,并打算用更残忍的手段报复。虽然他在意大利的围捕失败,却与迫害史达琳的克伦德勒联手,用史达琳做诱饵,成功抓获了莱克特博士,就在那骇人听闻的私刑即将开始之际,史达琳出现在柏森的农庄……
拯救费思 豆瓣
作者: [美国] 戴维·鲍尔达奇 译者: 王金凯 / 任中棠 2002 - 1
本书讲述了中央情报副局长罗伯特·桑希尔为增强中情局的实力,挟持华盛顿院外活动家布坎南,要他提供国会议员受贿的证据,从而达到控制受贿议员的目的.女助手费思觉察到布坎南行为诡秘,为助他逃出苦海,向联邦调查局告了密.费思在与联邦调查局合作时,遭到神秘杀手枪击。联邦特工肯组曼殉职,费思侥幸未死,在枪击现场巧遇私人侦探亚当斯。他们被迫一道亡命天涯,在逃跑途中不断遭到神秘组织追杀。
其实,亚当斯是布坎南雇来监视费思的,可他莫名斯妙地卷入了凶杀案,成了联邦调查局追踪的疑犯。只有费思才能证明亚当斯清白,而费思却不信任亚当斯,以为他是布坎南派来的杀手。一路上两个人各怀戒心,但又只能互相依靠,后来竟不由自主互生爱意。
联邦特工雷诺兹在调查组曼遇害一案时,发现了很多疑点,自己却遭到联邦调查局怀疑而被停职。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澄清事实真相,她在搭档康尼的帮助下,私下一路追踪,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
琥珀 豆瓣
Forever Amber
作者: [美国] 凯瑟琳·温莎 译者: 傅东华 译林出版社 2002 - 2
贵族后代琥珀流落乡间。她天生丽质、卓尔不群。这位原本纯洁又不甘蛰居的姑娘在伦敦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社会中逐渐意识到逾越固有的社会规范、取得女性独立地位的途径。她几度陷入困境,先后遭遇骗婚、投毒、劫掠、瘟疫等灾险。在这过程中,她既表现得勇敢独立、坚强自信,同时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善良,沾染了男权社会中的贪婪、自私、纵欲、不择手段等品性。在经历了这丰富而曲折的种种之后,琥珀最后还是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而被迫放弃一切,离开伦敦前往美洲大陆。
百万英镑 豆瓣
8.5 (27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克·吐温 译者: 董衡巽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9
《百万英镑》作者马克·吐温的作品富有鲜明的美国特色,内容生动,引人入胜。他不仅继承了美国幽默文学的传统,用错位的手法来揭示世事的荒唐,而且还把现实主义的精心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主题严肃、笔法幽默的独特艺术风格,开辟了口语体的新境界。
麦琪的礼物 Goodreads 豆瓣
8.7 (175 个评分) 作者: [美] 欧·亨利 译者: 张经浩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 7
选收欧·亨利的小说34篇,国外当代文学类重要工具书介绍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均已收入。欧·亨利是位有独特风格的杰出短篇小说家,以巧妙的构思、夸张和幽默的文笔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永别了,武器 豆瓣
A Farewell To Arms
8.4 (3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林疑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永别了,武器》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
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豆瓣 Goodreads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9.1 (549 个评分) 作者: [英] J·K·罗琳 译者: 马爱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 5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四部。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经过三年的学习和磨炼,逐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巫师。新学年开始前,哈利和好朋友罗恩,赫敏一起去观看精彩的魁地奇世界杯赛,无意间发现了消失十三年的黑魔标记。哈利的心头笼上了一团浓重的阴云,但三个少年依然拥有他们自己的伊甸园。然而,少男少女的心思是那样难以捉摸,三人之间的美好友情竟是那样一波三折,忽晴忽雨……哈利渴望与美丽的秋·张共同走进一个美丽的故事,但这个朦朦胧胧的憧憬却遭受了小小的失意。他要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年级魔法学生,可不幸的是,哈利注定永远都不可能平平常常——即使拿魔法界的标准来衡量。黑魔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种种暗藏杀机的神秘事件将哈利一步步推向了伏地魔的魔爪。哈利渴望在百年不遇的三强争霸赛中战胜自我,完成三个惊险艰巨的魔法项目,谁知整个竞赛竟是一个天大的黑魔法阴谋。……
嘉莉妹妹 豆瓣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西奥多·德莱塞 译者: 裘柱常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 8
嘉莉到芝加哥探亲。在火车上结识推销员杜洛埃。她不堪工厂内的艰苦生活。和杜洛埃同居。从而结识酒店经理赫斯渥。赫斯渥迷恋她的美色。竟盗用公款和她逃到纽约。过同居生活。她因偶然的机会登台演出。渐渐获得成功。赫斯渥却逐步潦倒。两人分手。赫斯渥最后自杀。
假若明天来临 豆瓣
作者: 西德尼-谢尔顿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4
这是谢尔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其大多数作品一样,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性。多丽丝在初入社会之时,因受黑社会分子和律师、法官欺骗而沦为阶下囚,从社会的上层陡然坠入了社会的最底层。在狱中,她时刻想着“假如明天来临”… 可是,假如有明天,她也只能有进行违心的冒险活动的明天,是现实使她失去了一个清白而宁静的明天。
小妇人 豆瓣
Little Women
8.3 (54 个评分) 作者: (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译者: 刘春英 / 陈玉立 译林出版社 2004 - 1
这部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马奇家的四姐妹中,无论是为了爱情甘于贫困的海格,还是通过自己奋斗成为作家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和以扶弱为己任的艾米,虽然她们的理想和命运都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
马奇一家有四个姐妹,生活清贫、简单而又温馨。四组妹性格迥异;老大梅格漂亮端庄,有些爱慕虚荣;老二乔自由独立,渴望成为作家,老三贝丝善良羞涩,热爱音乐,老四埃米聪慧活泼,爱好艺术,希望成为一名上流社会的“淑女”。
所有时代的所有少女成长过程中所要面对的经历的,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初恋的甜蜜和烦恼,感情与理智的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贫穷与富有的矛盾。
《小妇人》故事情节简单真实,却感人至深,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多次被般上银幕,并被译成各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作。书中描写的种种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都曾经、正在并将要发生在每一个少女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书中提倡善良、忠诚、无私、慷慨、尊严、宽容、坚韧、勇敢、亦是人类永远尊崇和追求的美德和信低仰。所有这些,赋予这本书超赵时代和国度的生命力,这也正是她成为不朽的典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达·芬奇密码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Da Vinci Code
7.8 (570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吴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2 其它标题: 达·芬奇密码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兰登无意之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是峋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的成员--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风险。兰登感觉到他们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这是个数世纪以来就证明了的既能给人启迪又很危险的秘密。在这场足迹遍及巴黎以及伦敦的追逐中,兰登与奈芙发现他们在跟一位始终不露面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他们必须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峋山隐修会掩盖的秘密,那隐藏了多年的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了不起的盖茨比 豆瓣
The Great Gatsby
8.4 (267 个评分) 作者: [美] 菲茨杰拉德 译者: 姚乃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6
盖茨比为了久久地抱着的一个梦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死后,尼克发觉是汤姆暗中挑拨威尔逊去杀死盖茨比。他感到东部鬼影幢幢,世态炎凉,便决定回中西部老家去。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有着极悲凉的人生况味。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1 (197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施咸荣 译林出版社 1997 - 2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豆瓣
Gone with the Wind
9.2 (28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玛格丽特·米切尔 译者: 李美华 译林出版社 2000 - 9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战火的蔓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作品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次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冷山 豆瓣
Cold Moutain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查尔斯·弗雷泽 译者: 周玉军 / 潘源 接力出版社 2004 - 5
本书是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际,一位士兵为了自己的所爱而返回家园的多灾多难的旅途。伟大的爱情故事与孤单凄惨的迢迢长路融为一体。
作品以当地历史为背景,以从作者的高祖父起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为基础,叙述了一个受伤的士兵英曼,离开残酷的战场,穿过那片残破的、即将遭受败衄的南方土地,回到自己战前的心上人艾达身边的故事。与此同时,艾达正在勇敢顽强的年轻姑娘鲁比的帮助下,努力的重振父亲留下的农场。英曼的“奥德赛”与艾达的奋斗相互交织,他们长期隔绝的生活随着战争的临近结束而即将交汇,当他们在密林中紧紧拥抱,准备尽享战后爱情的甜蜜与幸福时,一场灾难从天而降……
查尔斯・弗雷泽深刻地洞察到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孤独状态的危险,他对于社会的变迁,具有与那些十九世纪的伟大小说家同样敏锐的观察力。本书重新创造了一个已经消失的世界,在我们的时代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