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国王的演讲 (2010) TMDB 豆瓣 Min reol
The King's Speech
8.2 (1516 个评分) 导演: 汤姆·霍伯 演员: 科林·费尔斯 / 杰弗里·拉什
其它标题: The King's Speech / 皇上无话儿(港)
约克郡公爵(柯林·菲尔斯 Colin Firth 饰)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 饰)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莎翁情史 (1998) TMDB 豆瓣 Min reol
Shakespeare in Love
6.9 (256 个评分) 导演: 约翰·马登 演员: 约瑟夫·费因斯 / 格温妮斯·帕特洛
其它标题: Shakespeare in Love / 写我深情(港)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国,处处有风花雪月的娱乐活动,然而莎士比亚(约瑟夫•费因斯 Joseph Fiennes 饰)此时却陷入了创作的枯竭期。他笔下的《罗密欧与海盗之女阿丝》因此搁浅。薇拉夫人(格温妮斯•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饰)的出现可谓一石激起千 层浪。她酷爱话剧,不顾女人不能登台的世俗观念,不惜女扮男装前来参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莎士比亚洞悉了薇拉夫人的秘密。他从她身上强烈感受到创作的灵感,闻出爱情来到的味道。二人共坠爱海。他笔下开始有了罗密欧与茱丽叶熠熠生辉的故事。好景不长,薇拉要嫁入一个贵族人家。莎士比亚的创作如有神助,感情却陷入无望。但他还在努力用笔,用真情,去改写这一切。
2010年7月22日 看过
原来是大话莎翁~不过赏心悦目哇
爱情 英国
艾玛 (1996) 豆瓣 TMDB
Emma
6.8 (52 个评分) 导演: 道格拉斯·麦克格兰斯 演员: 格温妮斯·帕特洛 / 杰瑞米·诺森
其它标题: Emma / 芳心爱漫游(港)
母亲的早逝、姐姐的出嫁令少女艾玛(格温妮斯•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饰)很快就成了哈菲尔德大宅的女主人,在成功撮合了她的家庭教师泰勒小姐(格列塔•斯卡奇 Greta Scacchi 饰)与韦斯顿先生(詹姆斯•卡沙莫 James Cosmo 饰)的美好姻缘后,艾玛更加意气风发。这次艾玛又将目标对准了她的好友——出身平凡的哈丽叶特小姐(托妮•科莱特 Toni Collette 饰),她准备将哈丽叶特小姐介绍给当地的牧师——绅士埃尔顿先生(艾伦•卡明 Alan Cumming 饰)。为此,艾玛不仅处处为哈丽叶特小姐和埃尔顿先生制造相处的机会,甚至怂恿毫无主见的哈丽叶特小姐拒绝了和她身份般配而且善良富足的农夫马丁先生的求爱。这一切,艾玛的好友——聪明的奈特利先生(杰瑞米•诺森 Jeremy Northam 饰)都看在眼里,虽然他极力反对艾玛的做法,并且认为艾玛这样做会害了哈丽叶特小姐,但信心满满的艾玛又怎会将他的意见放在眼里。
艾玛一方面继续着她的“红娘事业”,另一方面期待着从小寄养在舅母家的韦斯顿先生的绅士儿子——弗兰克的拜访。艾玛的“事业”最后能否成功,她又能否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2010年6月26日 看过
淡出鸟味 = =
BBC 英国
远离尘嚣 豆瓣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7.2 (5 个评分) 作者: [英] 托马斯·哈代 译者: 张冲 译林出版社 2000 - 8
傲慢与偏见 豆瓣
Pride and prejudice
9.5 (1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雷立美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半身 豆瓣
Affinity
7.5 (1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萨拉·沃特斯 译者: 林玉崴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 - 11
父亲死后,郁郁寡欢的玛格丽特·拜尔来到梅尔监狱担任志愿探访者,她和女囚犯们交谈,引导她们“重塑新生”。
很快,玛格丽特·拜尔在囚徒中发现了一个谜样的存在,那就是萨琳娜·多丝,因“欺诈和袭击”罪名入狱,可她坚称自己的清白,她表示自己是沟通现世和彼世的灵媒,不幸的是,在一次通灵现场,她的监护灵失控,才使得无辜的人丧命。萨琳娜·多丝的楚楚可怜样使玛格丽特产生了怜悯之意,而萨琳娜·多丝竟能看透自己内心深处对弟妹那难以启齿的感情,并通过灵界朋友送来花朵和头发更让玛格丽特对其超能力深信不疑。
在萨琳娜·多丝的导引下,玛格丽特·拜尔开始领略到生活的真谛,爱的真谛,她再也不能坐看萨琳娜·多丝身陷囹圄,不想一幕悲剧就此上演……
BBC热门影集《灵契》精彩原著,2000年获“毛姆文学奖”。
2010年2月2日 已读
turn out to be古龙式悬疑les文=。。=果然是BBC的口味。。。
英国
指匠情挑 (2005) 豆瓣 TMDB
Fingersmith Season 1 所属 : 指匠情挑
9.1 (461 个评分) 导演: Aisling Walsh 演员: 伊莲·卡西迪 / 莎莉·霍金斯
根据莎拉·沃特斯同名小说《Fingersmith》改编而成。
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大庄园内,居住着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Elaine Cassidy饰),李先生性格乖戾,驱使莫德终日在图书室里整理和朗读藏书。可怜的姑娘从小到大都未踏出过庄园一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某日,一位陌生人的闯入给莫德干涸已久的心灵带来生机,他就是来教莫德画画的瑞弗士(Rupert Evans饰),可天知道,瑞弗士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贼,他听说莫德有4万英镑的嫁奁,便想出骗婚这条生财之道。
为了确保成功,瑞弗士又找来盗窃团伙里的苏(Sally Hawkins饰)打下手,经过安排,苏成为莫德的贴身女仆。在一步步精心策划下,事情如瑞弗士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他不知道的是,莫德和苏之间竟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苏越来越内疚自责,看到莫德即将被送入疯人院,苏心碎欲绝。
可事情很快急转直下,原来一切都非苏想像的那般简单,十几年前就开始精心酿造的大阴谋在等待所有的人,一个晴天霹雳般的真相已呼之欲出。
理智与情感 (1995)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8.2 (571 个评分) 导演: 李安 演员: 艾玛·汤普森 / 凯特·温丝莱特
其它标题: 理性与感性 / Sense and Sensibility
老庄园主去世后,可怜的母女四人被长子逐出了庄园。靠着亲戚的帮助,她们在一处小小的农舍安顿下来。势力眼的长嫂未曾想到的是,她的弟弟爱德华(休·格兰特 饰)爱上了三姐妹中的大姐埃莉诺(艾玛·汤普森 饰)。理智的埃莉诺尽管也倾心于爱德华,却顾及两人地位的悬殊而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与此同时,妹妹玛丽安娜(凯特·温丝莱特 饰)和英俊的军官威罗比(格雷·怀斯 饰)陷入热恋。情感外露的玛丽安娜热情奔放的释放着自己对威罗比的爱慕,甚至不顾及伤害追求者布兰登(艾伦·瑞克曼 饰)上校的感情。未曾想,威罗比为人不正,根本没有把玛丽安娜的感情真正放在心上。两个姐妹的感情相继陷入了危机。
性格迥异的两姐妹谁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如愿以偿呢?母女四人又该如何走出生活的困境呢?
成长教育 (2009) 豆瓣 Min reol TMDB
An Education
7.4 (400 个评分) 导演: 罗勒·莎菲 演员: 凯瑞·穆里根 / 彼得·萨斯加德
其它标题: 언 에듀케이션 / 17歳の肖像
16岁的珍妮是一个聪明开朗的小姑娘,就读于英国伦敦乡下一所女子学校的预科班,她的成绩很好,是众所期待考上牛津大学的“种子选手”。某天,她遇见了成熟时髦、风趣迷人的男人大卫,并闪电般地与他陷入爱河不可自拔。大卫带她见识了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和浮华奢靡,这一直是她非常向往的生活。在此之前她从来未曾想过,这种生活如此轻易就能得到。很快她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备考牛津的念头也被抛诸到九霄云外。  与大卫一起的日子看起来是如此美妙,但是某一天,真相却如一记砖头重重地敲在珍妮头上。她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学生变成了一个世故圆滑的女人,她开始反思这种生活是否真的是她想要的……
2010年1月22日 看过
vraiment,c'est une education
英国
青春爱欲吻 (2008) 豆瓣
Angus, Thongs and Perfect Snogging
6.7 (72 个评分) 导演: 顾伦德·查达哈 演员: 乔治娅·格洛梅 / 亚伦·泰勒-约翰逊
其它标题: Angus, Thongs and Perfect Snogging / 辣妹日记
14岁的小女孩乔治娅·尼克尔森(乔治娅·格洛梅 Georgia Groome 饰)刚刚步入青春期,她的叛逆和倔强随之而生。这个年龄的她不再为了糖果和洋娃娃欢呼雀跃,虽然父母仍旧将其看作一个小孩子,但她已经开始为了朦胧的爱情怦然心动了。升入中学,一众死党感受到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冲击,她们讨论乳房、初恋、接吻,一切都让懵懂的女孩们激动不已。与此同时,乔治娅迷上了阳光帅气的男孩罗比(亚伦·约翰逊 Aaron Johnson 饰),从此每一天都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本片根据英国作家露易丝·任尼森(Louise Rennison)系列日记体小说的“Angus, Thongs and Full-Frontal Snogging”和“It’s Okay, I’m Wearing Really Big Knickers”改编,并荣获2008年巴斯特国际儿童电影节观众奖和最佳儿童演员奖(Georgia Groome)。
毛姆读书随笔 豆瓣
8.2 (33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刘文荣 上海三联书店 1999
毛姆的这些文章虽然内容严肃,但他却是用他擅长的闲谈笔调来写的。他文笔老练,简洁明快而又委婉动人,读来就如他坐在你对面侃侃而谈,时不时地还会说上一两句俏皮话,对你眨眨眼或者微微一笑,让你觉得仿佛在和一位长者促膝谈心。可惜的是,有些精妙之处很难能汉语译出,我虽尽了力,但仍不十分满意。好在毛姆的文章本身都很精彩,我想你读过之后肯定不会失望的。
旅行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Travel
8.2 (74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 南治国 / 彭俊豪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4
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德波顿是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从苏格拉底、洪堡,到爱默生、尼采,他都有过系统的阅读。此外,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他也有广泛的涉猎。因此,在论及“旅行”这一近平陈词滥调的题材时,他不仅时时表现出理性的悟觉,而且还能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
自深深处 豆瓣 谷歌图书
De Profundis
8.3 (125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朱纯深 译林出版社 2008 - 4
我人生有两大转折点:一是父亲送我进牛津,一是社会送我进监狱。碰上你,对我是危险的,而在那个特定时候碰上你,对我则成了致命。命运将我们两个互不相干的生命丝丝缕缕编成了一个血红的图案,你的确真心爱过我。即使你拒绝收我的信,我也会照写不误,这样你就会知道,不管怎样,总是有信在等着你。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写给他的同性恋伙伴道格拉斯的一封长信,这封信是王尔德在牢狱生活的最后几个月内写成的,信中充满了以道格拉斯爱恨交织的情绪,同时还集中阐述了王尔德的艺术观、生活观。
蝴蝶梦 豆瓣
Rebecca
7.8 (31 个评分) 作者: [英] 达夫妮·杜穆里埃 译者: 林智玲 程德 译 / 陆谷孙 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3
《蝴蝶梦》原名“吕蓓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
“我”与丧偶后萎靡不振的德温特先生一见钟情。但随他住进著名的曼陀里庄园后,却发现时时处在德温特已故的前妻吕蓓卡的阴影笼罩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吕蓓卡真正的死因,于是面临情与法的选择。不久,一场神秘的大火将漫陀里化为灰烬……作者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成功地渲染了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和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样两种交叠渗透的气氛,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之成为一本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 豆瓣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7.7 (36 个评分) 作者: [英] 托马斯·哈代 译者: 张谷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 7
本书系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之一种。 德伯以软言温存猎获了少女苔丝,但苔丝失身后不愿将错就错,而是坚持追求女人的独立生存、真实爱情和幸福婚姻,但当时狭隘的贞操观念,使得她面临着种种道德障碍,苔丝向这种道德观发起一次次挑战……哈代文笔优美,作品中有浓郁的英国乡村气息,本著因涉及人生命运的大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理智与情感 豆瓣
Sense and Sensibility
7.6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孙致礼 译林出版社 1996 - 11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最富于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小说以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 豆瓣
8.0 (28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丹尼尔·笛福 译者: 马静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 - 1
《鲁滨逊飘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达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的作品。
小说以1704年一名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薛里基洛克航海遇险,飘流在一个荒岛上,并且单独留居了四年才被救回了故事作为素材,加工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青年,性喜冒险。他不顾父亲的劝阻,决心要过海上生活。开头号几次航海以商颇为顺利,但有一次为土耳其海盗所俘,幸而不久脱脱逃,至巴西经营蔗田和糖厂。四年后,因获暴利又往非洲反卖黑 八股中于大海中遇险,船上全部船员葬身鱼腹,仅鲁滨逊一个脱难,飘流至一荒岛之上。从此,他孤独一个在岛羊、造船等。后来。他救了一个野人俘虏,取名礼拜五。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一艘英国船航经荒岛,他才有机会搭船回国。
2007年5月23日 已读
读的第一本小说,哈~
英国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豆瓣
7.4 (2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D·H·劳伦斯 译者: 赵苏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1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小说。作者在作品中揭示了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并辛辣地批评了现代工业社会。书中描写男女主人公性爱的文字曾引起争论,在英国和美国遭禁三十余年。故事发生在一战后的英格兰,从战场上归来的克利福特・查泰莱爵士在战争中受伤而致使下半身瘫痪,终身只能坐在轮椅上,他与新婚燕尔的妻子康妮回到老家的庄园定居。年轻貌美而心地善良的康妮,明知等待着自己的将是漫长孤寂的苦行僧般的日子,却仍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甘愿留在丈夫身边。 一天康妮去找庄园的看林人米尔斯,却在无意中瞥见了他裸露的上身,心情激荡不已,米尔斯显然也被典雅温婉的康妮所吸引。克利福特为了家族的传承,向康妮提出希望她能给这个家生个孩子,遭到康妮的断然拒绝。圣诞晚会上,客人们尽情狂欢,康妮独坐一旁,爸爸和妹妹都纷纷劝她要珍惜自己的青春,要有自己的生活。 在妹妹希尔达的帮助下,克利福特终于聘请了一位寡妇伯尔顿太太随身伺候。获得一些自由时间的康妮经常到林间散步,在和米尔斯的接触中逐渐产生了感情。日子一天天过去,康妮越来越不能忍受查泰莱大宅中华丽但却刻板苍白的生活,她觉得自己奄奄一息,她向往室外的大自然,向往米尔斯身上代表的活力。两个人不由自主地互相接近,终于康妮倒在了米尔斯的怀中。他们一次次的做爱,如同劳伦斯为我们精心描述的,两个健康肉体之间的完满的性爱、全身全心投入的性爱、相互尊重理解善意回应的性爱,两人由最初纯粹的肉体吸引慢慢转化成了灵魂的相互碰撞,米尔斯用爱抚与热情把康妮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女人,康妮则惊奇地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这个粗鲁不文却深沉热情的男子,他们成了灵欲合一的情人。当康妮晚上偷偷从大宅里溜出来奔向在一旁守候她的米尔斯的时候,她已经完全向这段感情臣服。 康妮与米尔斯在雨中裸跑的一段最令人难忘,康妮冲向屋外,脱去身上的长袍,她完美无瑕的胴体在葱绿的森林中显得那样自然和谐,两人犹如快乐的精灵般在雨中奔跑、嬉戏。之后,他们用鲜花装点彼此,裸裎相对,犹如回归原始的亚当与夏娃,没有了衣服的界定,横亘在两人之间的等级障碍也就不复存在。 康妮怀上了米尔斯的孩子,在外出旅游期间,她把自己的故事向希尔达坦承,希尔达对康妮的做法不以为然,她开始积极地为孩子物色一个贵族父亲,被康妮拒绝。康妮发现自己难以割舍对米尔斯的思念,她提前回到庄园,却发现米尔斯迫于压力已经辞职,并遭到了毒打,被遣送到矿上烧煤。昔日的小木屋也不再是他们的乐园,二人似乎已经走投无路。米尔斯决心离开英国,到加拿大开辟新生,康妮面临着抉择。 她要求克利福提出离婚,并告诉他,她所爱的人是看林人米尔斯。克利福特得知后,犹如堕入陷阱的困兽,狂怒道:“天哪!你竟和我的一个仆人发生关系!” 和小说最后的结局不同,康妮与米尔斯这一对最终相遇在前往加拿大的船上,两个人的明天是光明而充满希望的,康妮放弃了雍容奢华但死气沉沉的贵妇生活,奔向自由与爱情。米尔斯跨过的那道头等舱的标示意味深长,它象征着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终于冲破世俗的障碍,获得新生。
呼啸山庄 豆瓣
Wuthering Heights
8.5 (240 个评分) 作者: 艾米莉·勃朗特 译者: 张扬 / 张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1
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命题,爱米丽不过是步历代哲人、隐者、科学家、艺术家后尘,通过生活和创作,身体力行地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爱米丽一生经历简短,她既未受完整系统教育,又没有爱情婚姻实际体验,人们对于她能写出《呼啸山庄》这样深刻独特的爱情绝唱也曾疑惑不解。对这一问题,早有人以“天才说”
做出解释,而经过百余年的研考据,传记作者和评论家又提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凭据。爱米丽以及她的姐妹,虽然生长在苦寒单调的约克郡,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却来自北爱尔兰,母亲玛丽亚・勃兰威尔是威尔士人。这一对父母所属民族的祖先,同属具有冲动浪漫气质的凯尔特人,而且二人都不乏写诗为文的天分:帕特里克又一向怀有文学抱负,曾自费出版诗集;玛丽亚出嫁前写给帕特里克的情书,也是文采斐然。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又受到荒原精神的陶冶哺育,爱米丽的艺术天才无疑并非无源之水;而且她家那座荒原边缘上的牧师住宅,外观虽然冷落寒酸,内里却因几个才智过人的子女相亲相携而温馨宜人。他们自幼相互鼓励、切磋,以读书写作为乐。这一方面大大冲淡了物质匮乏之苦;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他们的写作功力。
爱米丽的写作,从诗开始,她在着手创作《呼啸山庄》之前十六七年间,陆续写出习作诗文《贡代尔传奇》和短诗,如今所见,仅近二百首诗。姑且不论它们本身的艺术价值,这些文字起码也是创作《呼啸山庄》这部不朽之作的有益准备。换言之,她写《呼啸山庄》,是她写诗的继续。她的诗,真挚、雄劲、粗犷、深沉、高朗,这也是《呼啸山庄》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