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我与父辈 豆瓣
所属 作品: 我与父辈
8.5 (22 个评分) 作者: 阎连科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1
◆荒诞现实主义大师剖析自我的真情之作:在我所有作品中,这是一颗钻石,和书的厚重相比,奖项和盛誉都太轻了。
◆独家收录阎连科真挚长文《被我走丢了的家》,理解父辈的生活,看清自己的命运。
◆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散文协会和《新京报》《中国图书商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评为年度优 秀作品。
◆读完这本书,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一趟精神上的返乡之旅。
《我与父辈》是一部长篇散文作品,是阎连科对父辈的一次写作祭奠,是一个儿子跪在祖坟前的默念、回想和懊忆。
“我不断地回家、回家、再回家,把写作《我与父辈》当成一种赎罪和忏悔,直到觉得自己又是那块土地的儿子了,才可以重新上路远行。”
◆只有经历了灾难幻灭的人,经历了死亡般窒息的人,才能够正视乡村社会的深层隐语,阎连科把那些痛感统统压在自己的身上,去为一个民族背负黑色的棺椁并踩出一道道的墓志铭。
——鲁迅纪念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孙郁
◆连科天生具有奇幻的想象力,又是当代中国*有探索勇气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从不重复自己的写作经验,每一部都具有小说形式的探索性,开掘着新的令人喜悦的思想深度。
——复旦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陈思和
◆阎连科有一种愣劲,强行穿过荒诞地带,有一种不妥协的精神。或许他本来就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中的共工,他为什么就不能头触不周山呢?
——北京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陈晓明
◆阎连科以一种令人迷恋的崇高挑战叙事的极限,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提醒我们应当直面我们不敢直面的现实,记住我们可能已经忘却的记忆。
——文学评论家 程德培
2021年3月28日 已读
扎实的乡土回忆录。这书其实并不长,只是读的时候哭了又哭,反复很久才算读完。我们北方人好像对乡村生活有着一种相当连贯的集体回忆,一家人的生活和遭遇与其他千千万万家是互通的,书里描写的善良的坚毅的农民,与被城市人远远寄存的安全的想象正好相符。我一直觉得那个年代中国人性格的核心是忍耐。书中常常描写的命运的无端和反复,家人的沉默和坚毅,更像是这份忍耐的注脚。
父亲 阎连科 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