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量子菜根谭 豆瓣
作者: 张永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 1
《量子菜根谭:量子理论专题分析》广泛考察了现代量子理论的理论基础,归纳为28个专题。它们大多是些疑惑、困难、争论、流传错误的问题,也有部分热点问题,涵括量子力学、高等量子力学、量子统计、量子信息、量子场论诸领域。鉴于一直以来整个量子理论总是被一层朦胧而迷惘的薄雾所笼罩,再加上,现代量子理论不但成为整个物理学的共同理论基础,而且正在成为整个现代自然科学的共同理论基础,因而这种不回避问题的考察十分必要和重要。特别是,书中叙述总始于就事论事,继而分析提高,常归于自然观和方法论,尽力得出某些经验教训,于是,它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为学过量子力学的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研究工作者提供一步思索的空间与启迪线索。
最好的告别 豆瓣 Goodreads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8.9 (26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阿图·葛文德 译者: 王一方 主编 / 彭小华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7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编辑推荐]
亚马逊年度好书、《纽约时报》畅销书。
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
奥巴马、李开复、余华、刘瑜、苗炜力荐。
湛庐文化出品。
众病之王 豆瓣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9.0 (104 个评分) 作者: [美] 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 李虎 中信出版社 2013 - 2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
现实不似你所见 豆瓣 Goodreads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9.2 (5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卡洛·罗韦利 译者: 杨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11
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现实(Reality)的本质是什么?现象级科普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引力……通过介绍现实的概念是如何随时间变迁的,今天的物理学家又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结构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比《七堂极简物理课》更深入的理论解释。
人类简史 豆瓣 Goodreads 豆瓣
Sapiens: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8.5 (88 个评分) 作者: [以]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2
【内容简介】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是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到18世纪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代表作品,书写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地球上智人的发展历史。
全书从三大线索理清人类发展脉络,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认知革命使人类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农业革命使人类陷入奢侈生活的陷阱,科技革命终将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人类通过想象和虚构的能力将彼此连接、有效合作,国家、宗教、企业都是想象和虚构的现实,人类依靠这种想象来寻找认同、开展合作,由此一步步登上食物链的顶端,抵达其他生物无法企及的地位。
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在大历史中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见识丛书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见识丛书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见识丛书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见识丛书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见识丛书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见识丛书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见识丛书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见识丛书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见识丛书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见识丛书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见识丛书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见识丛书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见识丛书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见识丛书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见识丛书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见识丛书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
《见识丛书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见识丛书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精装)[英]理查德·道金斯
《见识丛书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美]入江昭
《见识丛书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美] S.N.艾森斯塔特
《见识丛书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
《见识丛书29:黑火药时代:中国、军事创新与世界史上的西方崛起》[美]欧阳泰
《见识丛书30:当代欧洲史》[美]斯图尔特·休斯
《见识丛书3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日]宫崎正胜
《见识丛书32: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美]查尔斯·曼恩
《见识丛书33: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美]查尔斯·曼恩
《见识丛书34:专家之死》[美]托马斯·尼克尔斯
《见识丛书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荷]弗雷德·斯皮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第十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第三届“水木书榜·清华学生喜爱的十本好书”之一
奥巴马、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贾雷德·戴蒙德、罗振宇、陈嘉映等高度赞扬
一、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代表作
本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作为一名学者尤瓦尔精通世界史、中世纪史与军事史,不过现在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历史问题上。随着关注点的扩大,他的学识也更加广博,除了历史,哲学、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各种学科的理念他也能信手拈来。尤瓦尔颇具新意而又耐人寻味的研究使其成为令人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影响力惊人的历史作家。
二、一部宏大的、突破性的人类简史,讲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三大基本问题,理清了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三大基本问题,如今,面对基因科技和人工智能两大科技进展带来的挑战,我们到了需要重新讨论和定义“人类”这个物种的时候了。我们人类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是无以伦比的智慧动物吗?时代要进入后人类时代了吗?如果这个后人类时代必然来临,我们人类怎么办?《人类简史》带着新的问题,用新的思维,打破学科界限和过去的思维局限,重新梳理人类历史,提出新的解释,理清了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
三、 摒弃“人类中心论”“西方中心论”“民族国家中心论”等传统历史理论框架和写作思路,从全新的视角观察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人为本的世界,一个以人类为中心和崇拜对象的世界。人成了万物的尺度,我们早已不把自己当成动物看待了,对其他物种而言,我们是神一样的存在。《人类简史》勇敢地抛开潜意识里的固有观念,将我们对自身的既有认识全部归零,将人类彻底还原成动物的一种,然后在“太空间谍卫星的高度”上还原人类一路走来的真实状况,看到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地球变迁和人类历史发展新图景。
四、打破学科边界,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在知识日益碎片化的时代,为读者提供统合性知识,讲清楚地球和人类自己的完整故事
本书融合了考古学、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前沿知识,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综合各领域知识全面阐述地球上智人的发展历程,为我们讲述地球和人类自己的完整故事。
五、打通时间线,重新定义时间和历史,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里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
历史学本身就是关于时间的学问,时间尺度决定了我们的视野宽度,用什么样的时间尺度,就决定我们可能看得多远。以往历史研究一般以500年、1000年或5000年为时间尺度,易落入西方中心论、民族国家中心论的窠臼,尤瓦尔·赫拉利大胆地将时间推回到大约135亿年前宇宙大爆炸那一刻,从全部时间的起点开始讲起,一直讲到今天,再讲到未来,这就是《人类简史》使用的时间尺度,彻底打通了时间线,重新定义了时间和历史,让我们得以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里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
六、兼具思想性和易读性,引发广泛热议的经典历史通俗读物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本人博学多识,他不仅会写些学术性较强的著作,也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讲述他眼中的世界史。《人类简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新颖的思想和通俗的语言冲击着当代历史界,引发多国版权大战,获得奥巴马、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贾雷德·戴蒙德、罗振宇、陈嘉映、姬十三等高度赞扬,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从学生、学者到科技达人、政商精英,越来越多的人翻阅此书。
--------------------------
【精彩评论】
这本书十分有趣并令人兴奋…作者告诉我们人类是怎样在地球上生存的,农业以及科学存在的时间是如此之短以至于我们不应该将之视为理所当然。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第44任美国总统)
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对人类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你会发现这本书令你难以撒手。
——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
本书是一部有关人类文明的宏大历史叙述——人类如何从早期的狩猎-采集者起步,直到当代社会和经济如何组织。上次我们读了伊本•赫勒敦的《历史绪论》,那是14世纪知识分子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现在我们要读的这本《人类简史》则是对很多相似问题的当代阐释。我非常期待了解这些别开生面的见解。
——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2015年如果要推荐一本书,我就推荐这本。《人类简史》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圈子,从更广的视野阐述了人类从一个普通物种的智人,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一步步走到今天无以伦比的统治地位。它让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我们人类自己,审视我们地球。
——林建华(北京大学校长)
我拿起这本《人类简史》立刻“着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几乎一口气读完。吸引力主要来自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还有译者文笔的生动晓畅,而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也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读来欲罢不能。
——高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我在节目里多次推荐过《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它对我启发最大的地方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它说人类最根本的能力是想象和虚构的能力,然后人们在这个不靠谱的基础上展开了合作,这才是我们这个物种真正有力量的地方。
——罗振宇(罗辑思维、得到APP创始人)
《人类简史》的目的不是传授人类考古学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提供一种看历史的视角,一种全局的观点。当你不再执着于科学、政治或宗教等某一个领域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整体演变,观察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你会感到你脑海中零碎的历史知识忽然像拼图一样各就各位,构成一幅宏大的图景,这样的视角非常新鲜。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这部人类史不强调历史细节,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类如何到今天进行了深入思考,引入了许多基因历史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构成的理解和分析,对人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的理解都有独到角度。对于我们不简单化地理解和思考人性大有裨益。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从7万年前智人的出现写起,写道我们这个世纪,还写了几行对未来的预想,中文不过400页,利用了生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好多领域的知识,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的视角和结论,非常有趣。不像我们所熟知的国家史、年代史或人物史。有点偏哲学和思想层面。
——傅盛(猎豹移动CEO、紫牛基金创始人)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为什么能够在国际畅销书榜上爆冲?原因很简单,它处理的是历史的大问题、现代世界的大问题,而且,它的写作风格是刻骨铭心的生动。你会爱上它!
——贾雷德·戴蒙德(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这是此类大历史中很好的一本:规模宏大但绝非泛泛而谈;具有时代性又不花哨,观念惊世骇俗但绝不是个简单的反对者。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开始讨论,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为什么,对我们都有好处。
——斯蒂文·刚尼(牛津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未来简史 豆瓣
Homo Deus
8.3 (23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科学革命的结构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9.0 (54 个评分) 作者: [美]托马斯·库恩 / [美]伊安·哈金 (导读) 译者: 金吾伦 / 胡新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本书是20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它引导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其影响不仅在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 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公众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提出的“范式转换”一语如今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重要词汇。本书自1962年面世以来就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其影响至今不衰。本版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庆祝本书问世五十周年而作,新加入加拿大哲学家伊安·哈金教授所写的导读。“自然科学的发展除了按常规科学一点一滴地积累之外,还必然要出现“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不仅仅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会引起人们世界观的变革。” - 托马斯·库恩
解码宇宙 豆瓣
作者: (美) 塞费 译者: 隋竹梅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0 - 4
《解码宇宙:新信息科学看天地万物》:宇宙,或许就是一台庞大的计算机。这是查尔斯·塞费在《解码宇宙:新信息科学看天地万物》中对宇宙做出的结论。作者从信息的特点开始谈起,详细论述了信息论和量子计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拜占庭式宇宙的情景,涉及生命的本质、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多重宇宙,直至宇宙的命运。《解码宇宙:新信息科学看天地万物》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多彩,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读后使人对宇宙肃然起敬。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展卷一读。
狗的家世 豆瓣
So kam der Mensch auf den Hund
作者: (奥)劳伦兹 译者: 胡小兵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8 - 9
人可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面对狗,例如在财政局门前遇到狗,或由于挥霍、酗酒、懒惰、股市投机失败等而养狗。人们如何对待一条活生生的狗呢?著名的行为研究学家康拉德・劳伦兹在这本书中通过他的亲身经历,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远古时代,狗的祖先和人类结成了一种生命和利益共同体,这种共同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了人类和动物间的友情。从原始本能中,劳伦兹解析了我们忠诚的四脚动物,狗的行为有时像人类,但有时它们激烈的反应又会吓着养狗人,而养狗人对这些反应好像觉得不可理解甚至会觉得毛骨悚然。每一种类的狗均有它们自己的特质,只有了解动物的发展史和认知它们的行为模式的人才能解开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