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看海的人 豆瓣 Goodreads
海を見る人
8.2 (10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小林泰三 译者: 丁丁虫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5 - 2
日本科幻新御三家,星云奖得主
【小林泰三】
最经典的浪漫派科幻短篇集
最浪漫、温柔的异世界七景
穿越黑洞,漂流宇宙,回溯时空,与她相望于永恒的两端……
★日版《星际穿越》
★名列All time Best SF榜
★长门有希一百本
本书完整收录《看海的人》《门》等七篇浪漫派科幻杰作,在或温馨或哀婉的故事中,完美呈现了“白小林”设定严谨缜密的幻想世界,是了解现代日式科幻的绝佳文本,也是科幻迷不可错过的经典。
分住在“海边”“山顶”两种不同时空的少年与少女,偶然相遇于一次祭典。迥异的时间流速,让他们年复一年苦苦等待彼此。直到有一天,少年踏上了前往“海边”寻找少女的旅程……
在“门”边的小行星,我与年轻的舰长相遇相爱,我们一起步上探索“门”的旅途。然而一次意外,我回到了行星,舰长却“永远”地进入了那黑洞般的“门”……
2019年11月10日 已读
3.5 喜欢 缓存 和 看海的人。夹杂着一堆复杂物理知识和世界观,实际上看起来很乏味。真正算得上故事,能打动人的,还是纯爱。
日本文学 科幻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豆瓣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作者: [捷克] 卡雷尔·恰佩克 译者: 白渊 / 马竞 2013 - 7
R.U.R是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的缩写,意为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剧本中一位名叫罗素姆的哲学家研制出一种机器人,被资本家大批制造来充当劳动力。这些大批制造的机器人外貌与人类相差无几,并可以自行思考,然而一场机器人灭绝人类的叛变计划正在进行……
该剧于1921年在布拉格演出,轰动了欧洲。卡雷尔·恰佩克作品中创造了「robot」(机器人)一词。这个词源于捷克语的「robota」,意思是「苦力」。之后该词被欧洲各国语言吸收而成为世界性的名词。在该剧的结尾,机器人接管了地球,并毁灭了它们的创造者。
字节社有售,地址:http://tangcha.tc/books/1139
火星编年史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Martian Chronicles
8.7 (4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陶雪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 11
世纪之交,地球上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火星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
虽然前三批火星探险者都死于掌握神奇力量的火星人之手,但不屈不挠的人类终究还是得以在火星上安身立命。火星人销声匿迹,火星俨然成了另一个地球。
而地球老家上的矛盾日益加剧,毁灭性核战一触即发。定居火星的人类心怀故土,纷纷返回地球参战。地球和火星双双走向衰亡……
在火星这巨大的“火红色”背景之上,十三个浪漫婉转的故事会聚成一部独特而神奇的火星编年史。布拉德伯里以诗人般清秀隽永的笔触,渲染出一幅盛极而衰的火星文明图景,读来让人不胜唏嘘。
《火星编年史》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部社会批判作品。布拉德伯里以极富创造性的想象力,给人以触及灵魂的震撼和冲击。 该书由一系列独立成章却又内在关联的短篇小说构成,讲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人类移民火星之后,火红色行星上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其中包含了布拉德伯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晚期在各类科幻杂志上发表的十三则短篇作品,作者在一个个小故事之间穿插了承前启后的简短插曲,从而使看似松散的单个故事巧妙地编结在一起,由此串成了一部宏篇巨制。 在《火星编年史》中,布拉德伯里不仅将卓绝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用优美而富于诗意的笔调勾勒出如梦似幻的火星世界,并以舒缓沉静的节奏直抒胸中沉郁激愤的情怀。经年积蕴的文学功底让布拉德伯里宛如一个匠人,把红色行星上神秘、浪漫的故事雕琢成一粒粒莹润的串珠,而贯穿全文的插曲铺垫则像一条纤巧的银链,与辉映着柔光的明珠构成了这件绝世珍宝,令人赞叹不已,感慨良多。
2019年7月3日 已读
没有大场面,没有大格局。只有琐碎的直入人心灵深处的故事,文段间夹杂着童年的回忆和荒凉的忧愁,读来让人不由得感动。就科幻程度而言,可真是柔软的不像话。
外国文学 科幻
奇点遗民 豆瓣
8.0 (32 个评分) 作者: [美] 刘宇昆 译者: 耿辉 中信出版社 2017 - 9
本书精选收录了刘宇昆的科幻佳作共22篇,由科幻文学译者耿辉倾情呈现。“奇点时代”来临,身处一个虚拟数据控制一切的时代,我们平凡的生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作为一本人文科幻小说,《奇点遗民》融入了科幻艺术吸引人的几大元素: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刘宇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奇幻,而是数据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还有当下。
我知道你明天干了什么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柳文扬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由一系列颇具感染力的科学随笔汇集而成。书中文章的视角相当独特,且文笔优美,幽默风趣。作者用一颗嬉笑怒骂的常人之心,撷取历史长河中的点滴,娓娓道来,细述科学的真义。全书极具特色而又亲切感人,能带给读者意想不到的阅读乐趣。
【目录】
闪光的生命(代序).
我们还在旅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
托·阿·爱迪生VS哈利·波特——技术、魔法大比拼
神坛下的丘比特
100个“为什么不”——怀疑论者的颂歌
我与催眠者
镜子和旋梯
人与非人..
痛,并活着
我知道你明天干了什么
最伟大的战争
轻装向彼岸
龙迹
让尸体说话
捕风捉影——谁说他们曾来过?
看不见的手
白色链条——最后的遗产
附录:纪念文扬...
全能侦探社 豆瓣
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
8.1 (63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1
一部融合侦探、灵异、恐怖、推理、穿越、言情、喜剧与史诗的卓越大作。
——道格拉斯·亚当斯
一只死猫、一位电脑神童、一个相信世界是粉色的电僧、一个活了两百多年(可能还不止)的时间学教授、诗人柯勒律治、量子力学和比萨,这些东西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共通之处显然并不多。直到德克・简特利,一位自封的私家侦探,通过求解一场神秘的谋杀案,吃了很多比萨,发现一个鬼魂,拯救人类免于灭绝之后,所有的相关性才展现出来。
想要了解更多,请打开这本书(最好是买下它然后读它),或者与德克・简特利的整体侦探事务所联系。
------------------------------------------------------------------------------------
我读完之后,立即又重读了一遍。我迄今只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作者)
是道格拉斯•亚当斯让我成了作家。
——尼尔•盖曼(《美国众神》作者)
令人愉快的、精彩纷呈的推理小说,背景设置在当下,但穿越了过去和未来。
——《时代周刊》
这位思想者将整个宇宙玩于股掌之间。
——《费城问询报》
道格拉斯・亚当斯将存在的极大可能性融入喜剧中。
——《洛杉矶时报》
精通古怪词汇和古怪故事的大师!
——《娱乐周刊》
这本书有着一种玩世不恭的魅力,加上冯内古特那种轻盈的风格和语调,美妙的文笔,怪诞的脑洞。一经打开就不可能放下,当然,也很有趣。
——《半岛时报》
道格拉斯·亚当斯是文学中的“巨蟒”,他的文字还折射出一种流行文化的奇异光芒。
——《芝加哥论坛报》
这是把赫伯特•乔治•威尔斯、G.K.切斯特顿和路易斯•卡罗尔的风格融合在一起,跨越不同时区的冒险侦探小说。
——《圣马特奥时报》
说道格拉斯•亚当斯是大西洋彼岸的一位疯狂智者,一座伟大的宝库,这话并不算大话。读这本书就像进行一场哲学思维的大型头脑体操训练,如果你没有被德克•简特利搞得精神错乱和古怪,是最好不过了。
——《圣地亚哥论坛报》
这本书充满了好笑的怪事,奇特的并置,还有关于一匹马的荒唐事情……迷人,令人愉快。
——《洛杉矶时报》
道格拉斯•亚当斯在这本书里创造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它只不过比我们的现实世界稍微奇怪了一点儿。《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粉丝也定不会对此书失望。
——《派恩布拉夫商业报》
《全能侦探社》是道格拉斯•亚当斯最狂野的小说。
——《奥卡拉星旗报》
蜂巢 豆瓣
作者: 刘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9
《蜂巢》是作者刘洋继《完美末日》后又一科幻短篇合集,其中《肇事者》一文收入《2016中国最佳科幻作品》。
流浪行星即将撞击地球,毁灭不可避免,权贵们早已安然迁往外星球,大多数的普通人似乎只剩下等死;这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被人提出,然后迅速付诸实施——这个计划的目标是拯救所有人类。计划的内容却是人类要抛弃自己的肉体,将意识寄居在“蜂巢”。人类自此踏上孤独的星际旅程,寻找未知的新家园……
只是,当我们只剩下意识,生命将如何存在?
你一生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
8.9 (11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特德·蒋 译者: 王荣生 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2
这本短篇集收录了特德·蒋迄今为止发表的全部小说。
《你一生的故事》讲述了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着力于最基本的地方:语言。科幻小说界,从来没有人把语言表现得如此细致而富有魅力。在作家笔下,外星人的语言仿佛是有生命的活物。出乎意料、却又早已注定的结局给读者以极大的冲击。
《七十二个字母》创造了一个用“名字”驱动一切世事的世界,这里的科学完全以“名字”为基础,与我们的科学大异其趣。这个另类科学世界要解决的却是最重大的问题:避免人类灭绝。
《领悟》描写了人类智力发展到极致时的所思所想,以及这种超级智慧的终极目的。
《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则描写天使下凡对人世的影响:火灾、意外、伤亡,用最客观,同时又是最出乎意料的角度描写天堂和人间……
莱伯维茨的赞歌 豆瓣
A Canticle for Leibowitz
8.3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小沃尔特·M·米勒 译者: 栾杰 新星出版社 2012
“太了不起了……让人在不寒而栗的同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时代》
“饱含怒意,极具表现力……很棒的故事。”——《纽约时报》
“一个让人兴奋和充满想象的故事……绝对力荐。”——《图书馆杂志》
“一部了不起的小说……想象力尤为丰富,极富画面感,妙趣横生,具有深刻的理性与道德层面的内涵……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将会陪伴读者们很多年。”——《芝加哥论坛报》
“雨果奖”桂冠作品
三度荣获“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
读者票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
令《时代》、《纽约时报》震惊的恢宏巨作
人类社会的数次轮回,文明的种子从未灭亡
那些我们最珍视的,在世界末日里全部被埋藏在废墟里,但当它们重见天日,书籍的光辉将再一次点亮文 明的火种
从二十世纪的全球性核灾难后六百年到公元3174年,再由另外一场全球性核灾难到公元3781年。三个看似极为松散的时间段形成了一个令地球文明从毁灭到复兴到再度毁灭的悲怆轮回。而在这轮回中,莱博维茨修道院的僧侣们,坚守着千年不变的职责:为人类保留文明的火种……
人类的道德本性能否战胜科学发达所带来的各种诱惑?是否只有宗教才能守护并救赎人类最后的理性?
本书配有8张全彩插图
亲爱的阿道夫 豆瓣
Bradbury Stories:100 of His Most Celebrated Tales
8.1 (1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徐黄兆 / 秦鹏 新星出版社 2016 - 5
激情杀人之后,凶手洁癖发作,他还要在现场停留多久?
扮演希特勒的演员入戏太深,纽伦堡的闹剧该如何收场?
时间旅人的预言成真,一百年之后,他能否与年轻的自己相遇?
幻想文学大师雷•布拉德伯里回顾自己六十年创作生涯,亲自挑选出100个最喜爱的短篇故事汇集成册。这些曾发表在《纽约客》《花花公子》《时尚》等知名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以奇诡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叙事技巧,勾画出一个个异彩纷呈的幻想世界。
全息玫瑰碎片 豆瓣
Burning Chrome
8.4 (78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吉布森 译者: 李懿 / 梁涵等 新星出版社 2014 - 3
本书收录了威廉·吉布森创作生涯中的最佳短篇作品,包括其科幻处女作《全息玫瑰碎片》,挑战旧式科幻的战斗檄文《根斯巴克连续体》;更有三篇赛伯朋克的先驱之作《约翰尼的记忆》《新玫瑰旅馆》《整垮铬萝米》,吉布森最富盛名的长篇作品《神经浪游者》即滥觞于此。 这十篇异彩纷呈的杰作记录了赛伯朋克宗师的成长历程,是科幻拥趸不可或缺的史料级文本,极具收藏价值。
科幻迷必读的史料级文本
采撷赛伯朋克宗师的十个灵魂碎片
剖析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奇想之旅
威廉·吉布森总能刺中社会的敏感神经。他帮助科幻文类从刻板的昏睡中苏醒,来到现代思潮的明媚阳光下。——布鲁斯·斯特林
赛伯朋克宗师威廉·吉布森唯一的短篇作品集,从其科幻创作的处女作到《神经浪游者》的萌芽之作均收录其中。除了当下最“酷”的赛伯朋克故事,还包括了太空探险、都市奇幻等吉布森鲜有涉猎的题材。
布鲁斯·斯特林和威廉·吉布森本人作序,解读每一个短篇背后的故事,剖析大师的创作成长之路和20世纪下半叶科幻文坛的变幻风云。堪称“史料级”文本,是科幻迷和科幻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遥远的地球之歌 豆瓣 Goodreads
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
8.8 (27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瑟·克拉克 译者: 高天羽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8
百万光年的航道上,地球的末裔谱写着新生的赞歌。
--------------------------------
公元3620年,地球迎来了末日,但人类仍未灭绝。
人类通过两种太空移民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
一种是用播种船将基因运送到外星,再在外星直接培养出本土人类。 这种移民的历史短暂,却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
而另一种,则是将最后一代地球人人体冷冻,用飞船送往外星。这种移民亲眼目睹了地球的毁灭,充满了沉重的使命感。
这一天,在遥远的萨拉萨星,截然不同却又无比相似的他们终于相遇了……
--------------------------------
◆《遥远的地球之歌》作者阿瑟•克拉克是“20世纪科幻三巨头”,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齐名。
◆阿瑟•克拉克是美国科学与幻想作家协会“大师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
◆克拉克预言的太阳帆、太空电梯、人体冷冻、大脑记忆备份等科技正在变为现实。
◆克拉克书迷无数,从刘慈欣、特德•姜等科幻大师,到NASA宇航员、工程师等科技精英都是他的崇拜者。
◆克拉克本人曾说过,《遥远的地球之歌》是他尤为喜欢的作品。
◆在《遥远的地球之歌》中,克拉克精准预言了星际移民与星际航行的一切细节。
◆百万光年的航道上,地球的末裔谱写着新生的赞歌。
--------------------------------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奖、星云奖得主,特德•姜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拙劣的模仿。
——《三体》作者,刘慈欣
◆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爱好者的敬重,同样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如今每一项适合他的奖项。
——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
◆克拉克用他简洁、动人的一贯风格,描摹了人类对外星的渴望,令人警醒却并不绝望。高度推荐。
——《图书馆杂志》
◆阿瑟•克拉克创造了他自己庞大而充满未来主义的宇宙。
——《星期天泰晤士报》
◆阿瑟•克拉克是太空时代的预言家。
——《泰晤士报》
◆在阿瑟•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他仍然是毋庸置疑的科幻小说帝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想象力的作家。
——《卫报》
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豆瓣
Of Time and Stars
9.0 (32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瑟·克拉克 译者: 邹运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8
苍穹之上,群星之间,隐藏着神真正的名字。
--------------------------------
上帝、耶和华、安拉……这些都是人造的符号,神真正的名字是不可呼唤的。
一位僧侣向瓦格纳博士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他需要雇佣两名工程师,将一台自动序列计算机送到圣地 香格里拉。
计算机日夜运作,三个月后,它将打印出九十亿种字母的排列。其中,将隐藏着至高之神真正的名字。
名录完成的那一刻,真正的神将降临世间……
本书收录了“太空预言家”阿瑟•克拉克18篇经典短篇小说,描绘了他对未来的18种瑰丽幻想。
--------------------------------
◆《遥远的地球之歌》作者阿瑟•克拉克是“20世纪科幻三巨头”,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齐名。
◆《神的九十亿个名字》作者阿瑟•克拉克是“20世纪科幻三巨头”,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齐名。
◆阿瑟•克拉克是美国科学与幻想作家协会“大师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
◆克拉克预言的太阳帆、太空电梯、人体冷冻、大脑记忆备份等科技正在变为现实。
◆克拉克书迷无数,从刘慈欣、特德•姜等科幻大师,到NASA宇航员、工程师等科技精英都是他的崇拜者。
◆本书收录克拉克18篇短篇小说,描绘了18种对未来的瑰丽幻想。
◆苍穹之上,群星之间,隐藏着神真正的名字。
--------------------------------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奖、星云奖得主,特德•姜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拙劣的模仿。
——《三体》作者,刘慈欣
◆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爱好者的敬重,同样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如今每一项适合他的奖项。
——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
◆克拉克用他简洁、动人的一贯风格,描摹了人类对外星的渴望,令人警醒却并不绝望。高度推荐。
——《图书馆杂志》
◆克拉克是科幻小说的巨人。
——《纽约时报》
◆阿瑟•克拉克是太空时代的预言家。
——《泰晤士报》
◆在阿瑟•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他仍然是毋庸置疑的科幻小说帝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想象力的作家。
——《卫报》
与罗摩相会 豆瓣 Goodreads
Rendezvous with Rama
8.9 (101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瑟·克拉克 译者: 刘壮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6
★科幻历史上真正的神作! 科幻三巨头阿瑟·克拉克不朽的杰作。
★史无前例,横扫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木星奖、英国科幻协会奖、约翰•坎贝尔纪念奖6项科幻最高大奖。
★关于与外星文明接触的终极构想,影响《三体》《星际穿越》《降临》《异形》《星际迷航》……
★人类从未真正了 解宇宙,但从未停止探索。
-
一直以来,人类偏安于宇宙一角,自以为是宇宙仅有的文明。直到有一天,人类迎来了第一个外星文明……
2131年,人类的活动遍布整个太阳系,一艘庞大的不明飞行物闯了进来。科学家以印度神话人物“罗摩”为它命名,在经过观测之后,科学家发现罗摩其实是一个空心圆柱体,于是派遣一艘飞船与它相会。人类还不知道的,他们探索的文明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认知。
-
◆入选权威杂志《轨迹》杂志有史以来最伟大科幻小说榜单。
◆入选权威媒体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有史以来100部最伟大科幻、奇幻小说榜单。
◆引领刘慈欣、特德•姜走向科幻道路的经典之作。
◆刘慈欣:《与罗摩相会》是太空科幻的经典之作,引领我走上科幻之路的作品,其带来的震撼至今难忘。
◆特德•姜: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
【媒体推荐】
-
◆克拉克让人顶礼膜拜,《与罗摩相会》让我们体验了一次与外星人令人胆寒的接触。这本书并没有告诉我们全部故事,但这种创作却是科幻小说中最具想象力的。——《纽约时报》
◆阿瑟•克拉克的《与罗摩相会》是真正的经典。——《泰晤士报》
◆只有天才才能写出克拉克这部耀眼的作品,精彩的太空探险故事。一部完美的科幻小说。——《科克斯评论》
◆在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克拉克仍然是无可置疑的科幻小说之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的想象力的作家。——《卫报》
◆《与罗摩相会》体现了科幻小说创造想象世界的能力,整部作品就像一套宏伟的造物主设计图,展现了一个想象中的外星世界,其中的每一块砖都砌得很精致。同《2001:太空漫游》一样,外星人始终没有出现,但这个想象世界本身已经使人着迷,如果说凡尔纳的小说让我爱上了科幻,克拉克的作品就是我投身科幻创作的最初动力。——刘慈欣
◆《与罗摩相会》是太空科幻的经典之作,引领我走上科幻之路的作品,其带来的震撼至今难忘。 ——刘慈欣
◆阿瑟·克拉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特德•姜(《降临》原著作者)
◆克拉克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人类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张开双手。——斯坦利•库布里克(美国著名电影导演)
2019年2月7日 已读
主打探索的故事,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在脑内构建出罗摩的结构,虽然最后留下很多的谜团,但是展露的冰山一角已经足够瑰丽了。
外国文学 科幻
在其他的世界 豆瓣
In Other Worlds: SF and the Human Imagination
8.6 (7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蔡希苑 / 吴厚平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4
《在其他的世界》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讲述了她的一生与科幻小说的关系,从作为儿童读者的孩提时代,到在哈佛大学求学,学习维多利亚时期的科幻小说形式,再到后来成为科幻小说作家和评论家。在这些文章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详细讲述了乌托邦、反乌托邦以及自己对这些构建的探索,她还探究并阐明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小说”和“推理小说”的差异。
《在其他的世界》不是一部科幻小说目录,不是一个宏大的理论,也不是一部文学史;它不是一部论著,不是不可修改的,不是详尽无遗的,更不是权威认定的。它不是学术训练的成果,也不是知识体系的卫道者。相反,它是对个体生命与一种或多种文学形式、或替代形式之间关系的探讨,对读者和作家都是如此。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具有超常智慧的作家,她总是能纠正我们的偏见。她才华横溢,即使用聪慧绝伦也无法形容或定义她。——《星期日电讯报》
◆通俗易懂,非常值得一读……见解深刻,说理中肯贴切,措辞转变巧妙,富有戏剧性。她的激情和知识运用水平无人能及。——《金融时报》
◆深思熟虑,辨析巧妙,时或出乎意料——(阿特伍德)向读者展示了科幻小说久远而古老的传统……令人兴奋,令人振奋。——《洛杉矶时报》
◆《在其他的世界》收录了阿特伍德精心结撰的文章,充满了幽默的狡黠,无论阿特伍德粉丝,还是科幻迷、小说迷,读此书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迈阿密先驱报》
◆读阿特伍德的文章会上瘾……她的文句有着完美的音调,透露出优雅与高雅的幽默。——《老实人报》
◆阿特伍德在这本书里,慷慨地将自己大量阅读科幻小说后的思考分享给读者。——《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奥杜瓦伊峡谷的七个故事 豆瓣
Seven Views of Olduvai Gorge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迈克·雷斯尼克 译者: 袁枫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7
本书精选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迈克•雷斯尼克中短篇小说二十二篇,其中包括雨果奖、星云奖等世界科幻大奖的获奖及提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雷斯尼克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科幻文学宝库中的珠玉之作,其精巧的构思、深邃的思想令人过目难忘。
《奥杜瓦伊峡谷的七个故事》以外星人的视角,深刻剖析了人性的温暖与丑恶,令人掩卷恻然;《游子还乡》中,无论外形如何变化,行至宇宙哪个角落,亲情仍旧将人类紧紧相连……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宇宙的广袤无垠,更对人类情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谷歌图书
8.8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小知堂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7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讲述了:一只名叫阿尔吉侬的白色实验鼠,在动过脑外科实验手术后,智商足以和人类媲美。现年32岁,却只拥有幼童智商的查理•高登成了下一个接手术的人……高登由弱智逐渐成了天才,生活却从云端,落入谷底──焦虑、不安、偏狭、猜忌。他发现原来真实社会是如此的丑恶不堪,人性并非真挚纯良,敏感的思绪为他带来智慧,亦带来纠缠不清的痛苦。身边的人都因他太过聪明而渐渐疏远他。
但实验通常难逃失败的命运。当高登在智力攀升至最高峰时开始逐步衰退,再度恢复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