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Linux程序设计 豆瓣
Beginning Linux Programming
8.0 (7 个评分) 作者: Neil Matthew / Richard Stones 译者: 陈健 / 宋健建 人民邮电出版社
时至今日,Linux系统已经从一个个人作品发展为可以用于各种关键任务的成熟、高效和稳定的操作系统,因为具备跨平台、开源、支持众多应用软件和网络协议等优点,它得到了各大主流软硬件厂商的支持,也成为广大程序设计人员理想的开发平台。
本书是Linux程序设计领域的经典名著,以简单易懂、内容全面和示例丰富而受到广泛好评。中文版前两版出版后,在国内的Linux爱好者和程序员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热潮一直持续至今。本书是国内读者翘首以待的第4版,此次新版内容组织更加严谨,译者更是细心雕琢,保留了这部权威著作的原汁原味。
对Linux所提供的功能全面而准确的阐述,以及贯穿全书的示例程序体验,使本书不仅成为初学者的最佳Linux程序设计指南,而且是中高级程序员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泛函分析 豆瓣
Functional Analysis
作者: Peter D. Lax 译者: 侯成军 / 王利广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 8
《泛函分析》是在Lax教授多年来为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二年级研究生授课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书中除了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外,还介绍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深刻论题,比如自伴算子的谱分解和谱表示、紧算子理论、不变子空间和强连续单参数半群等。《泛函分析》还涉及了对于计算拓扑不变量十分重要的算子的指标、强有力的分析工具Lidskii迹公式、Fredholm行列式及其推广,以及源自于物理的散射理论及其他特殊论题。
《泛函分析》理论内容紧密联系具体应用,包含了大量习题和例题。书中还给出了一些历史注记。这部优美简洁的著作已被很多学校用作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代数几何 豆瓣
作者: 哈茨霍恩 (Hartshorne) 译者: 冯克勤 / 刘木兰 科学出版社 2001 - 11
代数几何,ISBN:9787030029706,作者:(美)R.哈茨霍恩(Robin Hartshorne)著;冯克勤等译
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 豆瓣
作者: Karim Yagbmour / O’Reilly Taiwan公司 译者: O’Reilly Taiwan公司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作者作者Karim Yaghmour是一位著名的设计者和演讲者,他负责Linux Trace Toolkit。《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讨论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缺点开始,其中包括了许多可证问题。然后讨论了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的基础知识,随后的讨论涵盖了嵌入式Linux系统中广泛使用的40余种开原和自由软件包的配置、设置以及使用。uClibc、BusyBox、U-Boot、OpenSSH、thttpd、tftp、strace、gdb都在讨论范围之中。
嵌入式Linux内存使用与性能优化 豆瓣
作者: 史子旺 / 叶超群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 5
《嵌入式Linux内存使用与性能优化》主要讲述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两个难点:系统的内存使用与系统性能优化。关于系统的内存使用,《嵌入式Linux内存使用与性能优化》试图完成两项任务:增加系统整体的空闲内存数量,从而提高进程的并发能力:使系统在长时间运行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数量的空闲内存。《嵌入式Linux内存使用与性能优化》所讲述的内存使用,不是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而是在用户层观察进程是如何使用内存的。
关于系统性能优化,《嵌入式Linux内存使用与性能优化》不同于同类书侧重于编程语法或者发挥硬件性能的做法,而是着眼于大型软件项目性能优化实践,阐明了逻辑优化与代码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软件优化层次的概念。针对代码优化,阐述了代码优化的境界,为代码优化指明了研究方向。
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 豆瓣
作者: 陈学松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 1
《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系统阐述Linux设备驱动程序技术内幕的专业书籍,它的侧重点不是讨论如何在Linux系统下编写设备驱动程序,而是要告诉读者隐藏在这些设备驱动程序背后的那些内核机制及原理。作者通过对Linux内核源码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再辅之以精心设计的大量图片,使读者在阅读完《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后对驱动程序前台所展现出来的那些行为特点变得豁然开朗。
《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涵盖了编写设备驱动程序所需要的几乎所有的内核设施,比如内核模块、中断处理、互斥与同步、内存分配、延迟操作、时间管理,以及新设备驱动模型等内容。为了避免读者迷失在某一,技术细节的讨论当中,《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上进行展开,以一种先框架再细节的结构安排极大地简化了读者的阅读与学习。
《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不仅适合那些在Linux系统下从事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也同样适合有志于从事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或对Linux设备驱动程序及Linux内核感兴趣的在校学生等阅读。对于没有任何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经验的初学者,建议先阅读那些讨论“如何”在Linux系统下编写设备驱动程序的入门书籍,然后再阅读《深入Linux设备驱动程序内核机制》来理解“为什么”要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来编写设备驱动程序。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I 豆瓣
作者: Jean J.Labrosse 2012 - 11
μC/OS-III是源码公开的商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由著名的μC/OS-II发展而来。μC/OS-III针对以ARM Cortex为代表的新一代CPtJ,面向带有可用于优先级查表的硬件指令(如,前导零计算指令)的CPU的嵌入式应用。μC/OS-III允许利用这类高端CPU的特殊硬件指令来实现高效的任务调度算法,而无须使用μC/OS-II的软件任务调度算法,而且μC/OS-II支持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从核心任务调度算法的改变来看,μC/OS-III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嵌入式RTOS内核。从μC/OS算起,该内核已有20余年应用史,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Jean J.Labrosse所著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在保留对实时操作系统基本概念阐述的基础上,详细讲解μC/OS-III相比μC/OS-II所做的大量扩展与改进,如同时支持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和基于优先级的可剥夺型任务调度算法;用系统任务来处理中断队列以缩短关中断时间;以时间节拍任务来管理时钟节拍从而彻底实现硬实时;以直接向任务发信号方式简化任务间通信与同步等,特别是新增加的在线测试与调试功能,使应用开发更为方便。本书描述的源代码以及原文电子书可从Micri#m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免费下载。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可用作高等院校嵌人式实时系统课程或工程师培训的教材,特别是那些以ARM Cottex、PowerPC、MIPS等高端CPU为实验平台的教学课程;也可供嵌入式应用开发人员研究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风云录 豆瓣
作者: 何小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 11
本书全面回顾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演进历史,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技术特点、成长历程以及背后的商业故事,展望了嵌入式操作系统未来的技术路径、市场发展趋势和物联网时代的新机遇。并按时间轴讲述了从RTOS、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到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以技术为视角剖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和云计算等重要技术,从手机、通信、汽车和可穿戴设备几个市场讨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从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知识产权角度讨论了商业模式的问题。本书适合电子信息行业的人士阅读,尤其适合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和工业控制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和营销人士阅读,也可供从事嵌入式系统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老师,以及高校计算机、物联网、电子信息和自动控制等专业学习嵌入式课程的学生学习参考。
统计学习方法 豆瓣
9.0 (16 个评分) 作者: 李航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 3
详细介绍支持向量机、Boosting、最大熵、条件随机场等十个统计学习方法。
现代操作系统(第3版) 豆瓣
Modern Operating Systems
作者: [美国] Andrew S·Tanenbaum 译者: 陈向群 / 马洪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 7
本书是操作系统领域的经典之作,与第2版相比,增加了关于Linux、Windows Vista和Symbian操作系统的详细介绍。书中集中讨论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线程、存储管理、文件系统、输入/输出、死锁等,同时还包含了有关计算机安全、多媒体操作系统、掌上计算机操作系统、微内核、多核处理机上的虚拟机以及操作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部分习题进行了增删,更有助于读者学习和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教材,也是设计、开发操作系统的重要参考书。
Tanenbaum教授作为三个操作系统的设计师或联合设计师,具有长期设计开发操作系统的经验,从而把其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具体实践融入书中,使本书成为操作系统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本书第3版中,作者深入讨论了许多主题,包括:进程、线程、存储管理、文件系统、I/O、死锁、接口设计、多媒体、性能权衡,以及有关操作系统设计的最新趋势。书中不仅涵盖了现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践,而且特别关注了Linux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以及多媒体操作系统。
本书特色:
● 涉及Windows Vista以及最新的Linux/UNIX操作系统。
● 用一整章(第12章)的篇幅对用于移动设备的Symbian操作系统进行分析。
● 涵盖更多、更新的安全方面的内容。
● 重新组织内容,尽早论述关键抽象概念。
● 给出与未来操作系统发展有关的新研究成果。
● 更新和增加了编程练习。
● 在线操作系统练习(http://www.prenhall.com/tanenbaum/details.html)采用主流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开源工具。
● 包括操作系统模拟练习。
统计自然语言处理(第2版) 豆瓣
作者: 宗成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 8
《中文信息处理丛书:统计自然语言处理(第2版)》全面介绍了统计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语言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语料库技术、汉语自动分词与词性标注、句法分析、词义消歧、篇章分析、统计机器翻译、语音翻译、文本分类、信息检索与问答系统、自动文摘和信息抽取、口语信息处理与人机对话系统等,既有对基础知识和理论模型的介绍,也有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背景、实现方法和技术现状的详细阐述。
《中文信息处理丛书:统计自然语言处理(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研究的相关人员参考。
系统之美 Goodreads 豆瓣
Thinking in Systems: a Primer
8.1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德内拉·梅多斯 译者: 邱昭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8
[内容简介]
 《系统之美》是一本简明扼要的系统思考入门指南,也是认识复杂动态系统的有力工具,帮助大家提高理解和分析身边系统的能力。小到个人问题,大到全球性复杂挑战,本书都可以为你提供睿智的解答和洞察。
 作为一本实用的入门指南,本书不仅讲解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列举了常见的系统结构,还详细陈述了复杂系统的3大特征、8大陷阱与对策、12大变革方式以及15大生存法则。作者把系统思考从计算机和方程式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以各种真实的案例,阐述了系统思考如何应用于各种现实问题,向读者展示了如何提升和应用系统思考技能——这一项普遍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领导力的核心技能。
 作者认为,系统思考将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种可能性,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管理、适应复杂性挑战,把握新的机会,去打造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和一个崭新的世界。
 一本书,引领个人、组织与社会变革的先河,促使人们觉醒,改变看待这个世界和系统的方式,以此改变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让大家在这个充满各种复杂系统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
[编辑推荐]
 本书作者德内拉•梅多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系统思考大师之一,师从系统动力学创始人杰伊•福瑞斯特,是知名的“世界模型Ⅲ”主创人员,也是 “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的老师。
 系统思考泰斗10年手稿首度出版,帮助大家提高理解和分析身边系统的能力,更积极地投身于各种变化,用新的方式去管理、决策,并在这个充满各种复杂系统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
 书中详细陈述了系统的3大特征、8大陷阱与对策、12大变革方式以及15大生存法则,是一部深入浅出地启迪人们系统思考的经典之作。
 一本书,引领社会观念变革的先河,促使人们觉醒,改变看待这个世界和系统的方式,以此改变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
 本书写的是世界的复杂性,也献给世界的复杂性。系统思考是你应对复杂性挑战、做出睿智决策、与复杂世界共舞的核心技能。
 跟随作者的脚步,你将惊叹于系统之美、系统之奇、系统之危与机、系统之杠杆点,并最终与系统共舞!
批判性思维 豆瓣
Critical Thinking
8.6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布鲁克·诺埃尔·摩尔 / [美] 理查德·帕克 译者: 朱素梅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本书是美国最为畅销的大学教材,连续九次再版,语言通俗、生动,直观地阐述了批判性思维、正确推理和合理论证的基本问题、观点、方法和技巧。
本书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起,就如何进行正确地思维和清晰地写作,到有效论证的规则、合理的演绎和归纳推理,再到道德、法律和美学的论证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还指出了各种以修辞手法来掩盖虚假论证的例子,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合理而正确的思维基本原则、规则、要求、技巧和训练方法。
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 豆瓣
2010 - 6
《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主要介绍了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及其在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化学工程等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全书共分10章,包括试验资料的统计描述、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试验设计基础、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回归试验设计、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等内容。在系统介绍常用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方法的同时,还重点介绍了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在工业生产与工程技术中的实际应用,并列举了大量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便于理解和自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可作为轻工院校、农业院校、商学院、水产学院、粮食学院等高等院校的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以及化工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用作相关专业的成人教育教材,可供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试验工作者在学习和查阅时参考。试验优化设计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对试验进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的科学方法,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
控制论 豆瓣
Cybernetics: Or th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作者: N.维纳 (Wiener.N.) 译者: 郝季仁 科学出版社 2009 - 6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第2版》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 豆瓣
Understanding UNIX/LINUX Programming
8.9 (7 个评分) 作者: Bruce Molay 译者: 杨宗源 / 黄海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 10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系统软件。Unix操作系统历经了几十年,至今仍是主流的操作系统。本书通过解释Unix的工作原理,循序渐进地讲解实现Unix中系统命令的方法,让读者理解并逐步精通Unix系统编程,进而具有编制Unix应用程序的能力。书中采用启发式、举一反三、图示讲解等多种方法讲授,语言生动、结构合理、易于理解。每一章后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和编程练习,以供参考。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有一定系统编程基础的开发人员的自学教材和参考手册。
电子系统设计 豆瓣
2010 - 9
《"十二五"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电子系统设计:基础篇(第2版)》介绍如何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综合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MCU、ASIC、EDA等知识;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元器件应用为切人点,以新知识、新器件、新技术为核心,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利于自学和教学;各章附有小结和设计练习。《"十二五"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电子系统设计:基础篇(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感器、进制转换电路、ADC/DAC外围电路、UART串口使用、Quanus2使用简介等内容;删除了“SOPC的简介”一节的内容;同时增补了少数设计练习、程序等。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 豆瓣
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 A Linux and UNIX System Programming Handbook
作者: Michael Kerrisk 译者: 孙剑 许从年 董健 / 孙余强 郭光伟 陈舸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 1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上、下册)》是介绍linux与unix编程接口的权威著作。linux编程资深专家michael kerrisk在书中详细描述了linux/unix系统编程所涉及的系统调用和库函数,并辅之以全面而清晰的代码示例。《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上、下册)》涵盖了逾500个系统调用及库函数,并给出逾200个程序示例,另含88张表格和115幅示意图。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上、下册)》总共分为64章,主要讲解了高效读写文件,对信号、时钟和定时器的运用,创建进程、执行程序,编写安全的应用程序,运用posix线程技术编写多线程程序,创建和使用共享库,运用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信号量技术来进行进程间通信,以及运用套接字api编写网络应用等内容。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上、下册)》在汇聚大批 linux专有特性(epoll、inotify、/proc)的同时,还特意强化了对unix标准(posix、sus)的论述,彻底达到了“鱼与熊掌,二者得兼”的效果,这也堪称本书的最大亮点。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上、下册)》布局合理,论述清晰,说理透彻,尤其是作者对示例代码的构思巧妙,独具匠心,仔细研读定会受益良多。本书适合从事linux/unix系统开发、运维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参考研习资料。
程序员的职业素养 豆瓣 Goodreads
The Clean Coder:A Code of Conduct for Professional Programmers
8.9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Robert C·Martin 译者: 章显洲 / 余晟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9
本书是编程大师Bob 大叔40 余年编程生涯的心得体会, 讲解成为真正专业的程序员需要什么样的态度、原则,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作者以自己以及身边的同事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为例,意在为后来人引路,助其职业生涯迈上更高台阶。
本书适合所有程序员,也可供所有想成为具备职业素养的职场人士参考。
七周七语言 豆瓣
Seven Languages in Seven Weeks: A Pragmatic Guide to Learning Programming Languages
8.8 (19 个评分) 作者: [美] Bruce A. Tate 译者: 巨成 / 戴玮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5
从计算机发展史早期的Cobol、Fortran到后来的C、Java,编程语言的家族不断壮大。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语言外,还涌现了Erlang、Ruby等后起之秀,它们虽被喻为小众语言,但因其独特性也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追随者。
Bruce A. Tate是软件行业的一名老兵,他有一个宏伟目标:用一本书的篇幅切中要害地探索七种不同的语言。本书就是他的成果。书中介绍了Ruby、Io、Prolog、Scala、Erlang、Clojure和Haskell这七种语言,关注每一门语言的精髓和特性,重点解决如下问题:这门语言的类型模型是什么,编程范式是什么,如何与其交互,有哪些决策构造和核心数据结构,有哪些独特的核心特性。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程序员仅仅掌握甚至精通一门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了解多门语言蕴涵的思维方式,在编码中互相借鉴,再挑出一两门对自己口味的语言深入学习,这些已经成为在软件行业中安身立命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程序员都应该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