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 标记
豆瓣 Goodreads
7.4 (48 个评分) 作者: [韩]韩江 译者: 胡椒筒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2 - 8
我想让你看到干净的东西,比起残忍、难过、绝望肮脏和痛苦,
我只想让你先看到干净的东西。
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 韩江
再度入围国际布克文学奖之作
英国《卫报》评选“今日之书”
这是韩江在白纸上用力写下的小说,是63个有关白色事物的记忆。
------------------ -----------------
白是那个半月糕一样白皙、美丽的孩子。
白是一只收起翅膀躺在芦苇边的白色蝴蝶。
白是悄然无声、不悲不喜从天空降落的一万片雪。
白是时间在苍白的光芒里流逝。
白是我一生经历过的所有记忆。
白是易碎易毁、瞬间消失的美好事物。
白是一度死去或被摧毀过的人,在被熏黑的残骸之上,坚持不懈地复原自己,因此至今仍是崭新的人。
白是鼻腔里呼出的白色水汽,是我们活着的证据;是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以虚白且清晰的形态散布于虚空的奇迹。
白是在黑暗中燃烧的白色火花,是不灭的信念。
我相信,若相信不会被摧毁,便不会被摧毁。
2025年2月24日 已读
悄悄有点拼凑的意思,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素食者 豆瓣 博客來
채식주의자
8.2 (376 个评分) 作者: [韩] 韩江 译者: 胡椒筒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9 其它标题: 素食者套裝(全兩冊)
亚洲首位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
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韩江在国家布克文学奖颁奖礼上的 致辞
编辑推荐:
1亚洲唯一布克国际 文学奖获奖作品
连续击败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和大江健三郎代表作《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水死》,阎连科《四书》、“那不勒斯四部曲”终曲《失踪的孩子》等154本全球热门佳作赢得桂冠
同时,这也是布克国际历史上第一次颁奖给单本书(之前都是颁给作者终生成就)
2 享誉全球的现象级杰作,锐利如刀锋,把整个人类社会推上靶场。
荣膺韩国最高文学奖李箱文学奖、全球售出43个国家和地区版权,累计销量突破600万册。《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出版人周刊》等60家媒体年度图书。
3 韩国最具国际声誉作家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像《素食者》这样精彩描写性与疯狂的杰作,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学奖得主、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4与《三体》并列选入十年十佳
2019年美国权威杂志《连线》将《素食者》选入10年来10本最佳类型小说之列,同时入选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和刘慈欣的《三体》。
5 女性写作巅峰之作
入选《纽约时报》21世纪15本重塑我们思想和写作的女性写作杰作书单
6 借阅人数超过《82年的金智英》
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于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针对全国845个图书馆的借阅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解忧杂货店》成为20-29岁人群最爱图书。
继《解忧杂货店》之后,《素食者 》超过话题图书 《82年生的金智英》夺得韩国原创文学借阅第一名,文学总借阅率第二名。
7韩国总统文在寅、BTS防弹少年团团长金南俊、red velvet金艺彬、GOT7朴珍荣、大势演员林秀晶真诚推荐
8改编电影入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世界电影单元-最佳剧情片
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她决定变成一棵树
在英惠的丈夫郑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务,伺候丈夫,就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一样。
然而,一场噩梦之后,妻子却突然开始拒绝吃肉,拒绝为家人准备荤菜,甚至到最后,她开始拒绝自己的“人类”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阳光和水,谢绝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而随着她被动的反叛以越来越极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现出来,丑闻、虐待和疏远开始让她螺旋进入她的幻想空间。在精神和身体的完全蜕变中,她现在危险的努力将使英惠——不可能的、狂喜的、悲剧性的——远离她曾经为人所知的自我。
《素食者》以一种抒情却又撕裂的风格,将柔情和恐怖微妙地融为一体。揭示出强烈反抗对女主人公和她身边所有人的冲击。这本凝练、精美而又令人不安的书将长久萦绕于人心,甚至潜入读者的梦中。
——国际布克文学奖主席博伊德·唐金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像《素食者》这样精彩描写性与疯狂的杰作,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学奖得主、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这部小说里那种近乎于变态的诱惑,恰恰源自字里行间的画面诗意。它们暴力又情色,彷彿恶梦。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置身于充满了奇花异草的房间,浓浓的香味会扼住你的喉咙、让你睁大眼睛、震惊不已。
——荷兰《阿姆斯特丹人杂志》
翻开这本书那你就准备好被切成薄片,被涂上颜色,被拍打,被爱抚,被撕成碎片,被震惊,摇摇欲坠吧!
——美国小说家阿米莉亚·格雷
2025年2月24日 已读
前夫和姐夫的视角真实,冷漠,残忍。被强奸和吃掉的东亚女性,拒绝进入人类社会,不是很合乎情理吗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Goodreads 豆瓣
8.0 (75 个评分) 作者: 杨素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 - 1
我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有时会想:除了教书,我能不能走出校园,为社会做点什么?一次机会,我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任副局长。碑林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却没有一家图书馆,让我错愕。更让我错愕的是,我即将接手的这个“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 要建在地 下!墙皮破损,电线裸露,没个好模样,人手就我和馆长小宁两个人。
小宁说买书的事情全听我的。书商纷纷发来书目,但我发现得自己动手编一个更适合本区读者的书目出来。我们的馆小,书少,这恰恰困难——稍微买偏了,就会大量被闲置。
碑林区是市中心商业繁华区,周末常有家长带小孩子来附近逛街,应该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占比。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石碑博物馆,展出的不是绘画或者器皿珠宝,而是“字”。这个地方离我们图书馆步行只有几分钟,应该设立一个碑帖专区,大量地买,做成特色。要设立一个单独的外文童书区,在碑林区工作的外国人不少,如果他们的孩子在这里看见母语故事,一定很激动吧。还应该有一个漫画专区,把这个区域做好了,这几个书架也可能会成为漫粉聚集地, 也许周末会被读者挤满吧……
我求助各方朋友,要选出1万种图书来。不曾想,一个小小的书目触动了各方利益,一场“书目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到西安碑林区挂职一年,主持西安碑林区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在确定图书馆书目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各种潜规则和来自各方的阻力,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理想与现实得到了最大的平衡。
★本次事件获得央视新闻周刊、腾讯谷雨工作室、爱奇艺的关注和报道,杨素秋被誉为“公共选书人”
2025年2月24日 已读
一种和我距离遥远又有些熟悉的生活,围绕书籍的各色人物故事都很可爱。
悉达多 豆瓣 开放图书馆
8.9 (386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姜乙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 其它标题: 悉达多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2025年2月24日 已读
如何面对人生的一种可能性。追寻atman ,或者没有atman ,一切在河流流逝中可能都没有意义
我本芬芳 豆瓣
7.9 (100 个评分) 作者: 杨本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 - 2
婚姻是需要运气的,它可能并不指向幸福,而是使人心碎……
继《秋园》《浮木》后,八旬奶奶讲述六十年的婚姻故事,诉说不为人知的柔情、渴望与痛楚,献给所有不被看见的你我她。
杨本芬奶奶在讲完了母亲(《秋园》)和乡亲(《浮木》)的故事后,又将目光转向婚姻,坦诚地展现女性在亲密关系当中的疼痛与挣扎 ,不甘与重生,那份真情实感弥足珍贵。本书也将为身陷困顿中的你我她带来慰藉与启发:未来的人生是委屈求全还是勇敢前行?是忍辱负重还是活出自我?
2024年3月30日 已读
浮木 豆瓣 Goodreads
7.9 (109 个评分) 作者: 杨本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7
《浮木》是《秋园》的续集。一位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以及中南腹地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他们的命运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有的从此破碎,有的尚有一线生机。文字中涉及的人物,其生命多数不复存在, 恰如泡影破灭于水面,闪电消失于天空。作者通过回忆,讲述了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这一生,像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短暂。但在露珠破灭之前,那也是闪耀着晶亮光芒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2024年3月30日 已读
秋园 Goodreads 豆瓣
8.8 (408 个评分) 作者: 杨本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2024年3月30日 已读
白兔 豆瓣
ホワイトラビット
7.5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坂幸太郎 译者: 田秀娟 南海出版公司 2021 - 11
★一部致敬《悲惨世界》的高能娱乐小说,四小时“沉浸式舞台剧”一般的阅读体验
儿子杀了人,持枪男子闯入家中,还冒出一个厚脸皮的小偷?!是的,我经历了许多。
★究极人质事件发生!《金色梦乡》作者伊坂幸太郎集毕生功力之大成的趣味绑架游戏
心跳加速,爆梗不断,伊坂含量MAX,预判你的预判!
★只有伊坂才能写出的超强攻防战,轻松又刺激的脑力角逐
华丽反转层出不穷,脑洞大开令人叹服,警匪多视角+错乱时间线,挑战你的大脑!
★高口碑、高销量、高人气,从这本开始,进入伊坂宇宙
√《达文西》杂志,“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榜年度荐书
√日本Amazon、日本豆瓣Bookmeter、书评网站Booklog读者高分安利
★日本超人气游戏策划师小岛秀夫推荐
“《白兔》会让你联想到昆汀的《低俗小说》:现在叙述的只是过去的残像,如黑洞般让人无法逃离。”
★外封烫金工艺,内封满版刷银,随书附赠甜酷兔形书签+道具小卡
-
前情提要:仙台市某独栋住宅区接到报案,称神秘绑匪入户,一家三口被困家中。县警局特别搜查队即刻出动,发现现场已被前来直播的记者团团围住。
【请选择你心仪的角色】
⚪兔田|职业:绑匪
我心爱的妻子被人绑架了,绑匪还是我的顶头上司。他叫我去找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男人“折尾折尾”,拜托,这怎么可能?
⚪夏之目|职业:刑警
因为痛失妻女,我已经麻木很久。本以为自己不会再有任何感情,只是个解决案子的机器,可眼前这个叫“折尾折尾”的人,实在让我火大!
⚪黑泽|职业:小偷
我到底是怎么被绑在这里,还佯装成这家的父亲来着?楼上的尸体跟我可没有关系。还有,“折尾折尾”到底是谁啊?
【请翻开本书阅读第一幕】
全员主线任务:寻找“折尾折尾”!
2023年1月17日 已读
没有觉得太特别呢,入坑伊坂幸太郎失败…
纳瓦尔宝典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
8.0 (72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克·乔根森 译者: 赵灿 Zhong xin chu ban ji tuan gu fen you xian gong si 2022 - 5
致富不仅仅靠运气,幸福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积累财富和幸福生活都是我们可以且需要学习的技能。
那么指导我们学习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纳瓦尔宝典:财富和幸福指南》提供了原则和方法。这本书收集整理了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纳瓦尔的智慧箴言录,尤其是关于财富积累和幸福人生的原则与方法。
在过去十年里,纳瓦尔通过推特、博客和播客等方式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分享如何不靠运气取得成功、如何利用专长和杠杆获得财富以及他的幸福哲学等内容,他的分享在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热潮,受到大量网友的热爱和追捧。纳瓦尔不仅告诉了我们怎样致富,还告诉了我们怎样看待人生,怎样获得幸福。他对财富、人生的思考将帮助你走上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过上更富有、更幸福的生活。
2023年1月9日 已读
很多与时俱进,耳目一新的观点,值得反复实践与学习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Goodreads 豆瓣
Flowers for Algernon
9.1 (36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陈澄和 Hena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22 - 8
【编辑推荐】
◆豆瓣9.1高分科幻,豆瓣图书Top 250总榜No. 47,豆瓣科幻小说榜Top10,6.6万人评分,10万人想读。Goodreads 4.2分,57万人评价。
《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盛赞:“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
◆囊括世界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的科幻经典,感动全球读者的人性关怀杰作。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30多种语言译本,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多次欧美影视、舞台剧及日剧改编。
1968年,首次电影改编《查理》,主角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1988年,日本摇滚音乐家、歌手冰室京介发行同名音乐专辑;
2000年,第二次电影改编,由《全金属外壳》《鸟人》主演马修·莫迪恩饰演查理;
2015年,野岛伸司编剧、山下智久主演的TBS日剧于春季开播;
2019年,“一台好戏”改编的中文音乐剧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上演
◆初版发行55周年全新设计纪念版,知名装帧设计师陆智昌设计,重新诠释经典科幻的当代感。
【媒体推荐】
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
引人入胜,高度原创。将长久被人不断阅读。——《图书馆期刊》
文学经典。独一无二的故事题材与文学成就。——《皮奥瑞亚星报》
栩栩如生、充满悬疑又动人的故事。——《纽约时报》
题材尖锐。非常具有原创性。——《出版家周刊》
一部使用具有说服力的假说来探讨情感与道德议题的科幻小说写作范本。——《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2022年12月21日 已读
最残酷的是,见过阳光以后,还要被迫将头埋进沙子中。
一句顶一万句 豆瓣
8.8 (39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8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震云先生参磨四年的杠鼎之作。被北京五大评论家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诺贝尔获奖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 ,是刘震云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这部小说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丝而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这是当代文坛敢于直面真实的不可多得的佳作。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该书是刘震云“最具企图心和想象力的作品,也是他超越自我的最为坚韧的努力的成果。”
我们认为该书是刘震云作品中唯一可以获奖也可以留存文学史的畅销和长销的作品。
2022年12月2日 已读
中国式的孤独在一句话中产生,又在一句话中开解。吴摩西经历了不少磨难,却在丢了巧玲后发现,以前的磨难不值一提。龙之家族的结尾,雷妮拉失去了父亲和刚出生的女儿,在听到了小路的死讯后,才发现之前的痛苦不值一提。人类的软肋是相似的。
因为性别 豆瓣
Because of Sex: One Law, Ten Cases, and Fifty Years That Changed American Women’s Lives at Work
8.5 (17 个评分) 作者: [美]吉莉恩·托马斯 译者: 李明倩 译林出版社 2019 - 9
◆单身=逃避责任?贤妻良母=无心工作?职场女强人=不合格的母亲?身为女性,何必抱歉!
◆从未屈服于社会不公的普通人,书写反职场性别歧视的进步史
◆入选《大西洋月刊》“理解美国政治的33部佳作”、《纽约时报》女性历史月10本推荐图书
--
【内容简介】
1964年,美国众议院就《民权法案》议案进行辩论的最后一天,一位议员提出,在法案第七章“就业机会平等”的条款中,应该在“种族”“肤色”“宗教”和“民族”之外增加“性别”。当《民权法案》正式颁布时,“性别”一词得以保留,该法案因此成为美国性别平权运动的里程碑,成为美国职场女性的福音。
育有幼儿的母亲遭遇招聘歧视,产假归来的新手妈妈被迫离职,男上司对女下属频频性骚扰,职场“女强人”因“不够有女人味”而升职无望……本书中的十位主人公遭遇不同形式的职场性别歧视,她们以法律为武器,勇敢地提起诉讼,最终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她们的故事鼓舞人心,她们的胜诉界定了《民权法案》第七章的范围和影响,让所有女性得以寻求曾经仅对男性开放的工作职位,争取平等薪酬,不再因结婚和抚养儿女而失业,不必忍受性骚扰和恶意的工作环境。
本书作者吉莉恩·托马斯是美国公民自由联盟高级专职律师。通过细致调查和深入访谈,作者描绘了近五十年来美国反职场性别歧视的历史变迁。在维护平等、公正的漫漫长路上,那些敢于跨出第一步的女英雄们,值得被铭记。
--
【学者、媒体推荐】
这是十位坚强女性的故事,她们努力工作,诚实生活,却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这一切只因为她们是女性。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性别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一个健康的社会理应赋予每个人展现自我的机会。
——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
·
透过改变女性职场环境的十个典型案件,可以发现女权主义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形态。当然,诉讼策略只能以法律上的形式平等为基础,往往很难涉及结构内部的权力关系和实质性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多维的观察视角,需要在正义、照料以及互惠之间达成适当均衡。生物学上的性别固然不可改变,但社会、文化上的性别概念是可变的,因而也就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一种驱动装置,既可重构政治格局,也可影响知识理论。
——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
今天,女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地位大幅提升,“女性以牺牲、服务为荣”的说法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崛起的女性力量既挑战了传统社会观念,也动摇了原本的社会结构。但这个改变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倒退,正如这本书中勇敢的主人公们也曾遭遇困境,如果没有她们近乎倾尽所有的抗争,平等和公正只是遥遥无期的愿景。
——黄佟佟,专栏作家、娱评人
·
法律有其种种限制,比如政治,比如地域,比如时间。但从观念的意义上,身为女性,我们都将永远受益于这十个案件,而观念会比一切东西都走得更远。
——李静睿,作家
·
在本书的十个案件中,我们反复看到个体的愤怒、痛苦、不公感与群体无意识的对抗。强大的法治社会无须害怕这些愤怒的声音,相反,受伤者的恐惧所暴露的往往是社会自身的软弱和偏见。吉莉恩·托马斯没有为读者构织一个凯歌前进的性别平权神话,而是通过不同案件的反复、曲折,向我们展示了“平等”本身的复杂性。
——焦姣,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
在美国法制史上,法律与社会运动之间的联结从未像近半个世纪以来这样紧密。女权形成运动,运动催生案件,案件塑造法律,法律改变职场。作者通过对十宗大案的描摹,将这一链条丰满有力地呈现出来。她的笔调朴实无华又热情昂扬,帮助读者体味当局中人的抉择、徘徊与坚持,让法律的变革走向生动,走近生活。
——阎天,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
她们为之抗争的事业最终获得了支持,她们所提起的诉讼成为经典案件,她们仍默默无闻,本书所讲述的正是她们的故事。
——琳达·格林豪斯,普利策奖得主
·
这是“她们”的故事,记述了女性为女性所做的牺牲,也是“我们”的故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承诺保护女性的尊严和平等权,是她们成就了美国。
——劳里·利文森,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法学院教授
·
吉莉恩·托马斯以精准而优美的文字讲述了界定《民权法案》第七章范围和影响的十个案件,这些原告和律师是真正的英雄。
——《波士顿环球报》
·
吉莉恩·托马斯做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写出这样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她拥有讲故事的天赋。
——《纽约时报书评》
2022年11月12日 已读
改变也只是在短短几十年而已,法制改变很难很难,感谢前人的斗争和坚持。
Puppy Training in 7 Easy Steps 谷歌图书
作者: Zoom Room Dog Training / Mark Van Wye Callisto Media Incorporated 2019 - 4
7-steps to well-trained puppies (and happy humans)If you're anything like most new puppy parents, it won't take long to realize that your fuzzy little bundle of joy can also bark, chew, jump, and mysteriously get into A LOT of trouble around the house. Don't panic--slowly remove the shoe from your pup's mouth and open this book, because it's time to start successfully training.Puppy Training in 7 Easy Steps is a practical, step-by-step guide to guarantee that your cute and curious friend stays cute. From puppy proofing your home to mastering need-to-know commands, this fool-proof training manual sets you and your canine companion up for a lifetime of positively reinforced obedience and tail-wagging fun In this dog training book, you'll find: Puppy Prep--Stock up on all of the supplies you need to start training with helpful checklists and insider tips.Dog Training in 7-Steps--This includes bringing your puppy home, crate training, potty training, preventing food aggression, socializing your puppy, the six key commands, leash walking and coming when called.Troubleshooting Tips--Get quick advice to make sure your dog training goes according to plan, no matter how many squirrels, birds, or other temptations catch your pup's attention.Sit. Stay. Heel. Fetch. This no-nonsense guide to dog training will teach you and your pup how to do it all in just 7 easy steps.
2022年11月12日 已读
丰富一下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还是要看YouTube 视频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Maltese: Choosing, Raising, Training, Socializing, Feeding, and Loving Your New Maltese Puppy Goodreads
作者: Jordan Pogorzelski / Coral Drake LP Media Inc 2021 - 10
Authors and experienced Maltese owners Jordon Pogorzelski and Coral Drake teamed up with six top Maltese breeders to create this GO-TO guidebook that covers everything a new owner needs to know about the Maltese breed.

In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Maltese you’ll lear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raise a happy and healthy Maltese from puppy to old age. If you have recently adopted a Maltese, these pages will teach you how to deal with any past traumas they may have experienced and help them adapt to a safe and happy life in their new home.

Chapter Topics include:

Is a Maltese the Right Breed for Me?
Buying vs. Adopting
Getting to Know Your Adult Maltese
Preparing for a Maltese Puppy
Bringing Home your Maltese Puppy
Raising a Happy, Healthy Maltese
Exercising your Maltese
The Art of Grooming a Maltese
Socialization and Living with Other Pets
Dealing with Unwanted behavior
Feeding your Maltese
Health Care: Beginning to Advance
Traveling with your Maltese
The Maltese has graced the laps of luxu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is elegant little dog comes from the now-extinct nation of Malta. As Malta was invaded and colonized, the beautiful little white dog spread across the world. The Maltese was never meant to be anything but a companion, and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dicated breeding have made a truly wonderful best friend.

These tiny dogs are unaware of their small size. They are fearless, playful, and endlessly charming. If you know somebody who doesn't like dogs, introduce them to a Maltese and you may change their mind. Maltese are hardy and adaptable. Their fearlessness makes them good watchdogs but also will help them win over anyone. These little athletes can excel on the agility course and look truly stunning showing off their athleticism in full coat.

Maltese are truly beautiful little dogs. Their pure white coat grows continuously. When kept in show coat, the ends of their hair sweeps the ground. However, Maltese can also be clipped short for a low-maintenance and easy to clean coat. The coat is low shedding and easy to maintain with regular brushing.

Maltese can be willful and their affection natures do not respond well to harsh training techniques. Therefore, consistent positive training is essential in order to shape your dog's behavior.

Learn how to best train for a Maltese’s willful and sometimes stubborn nature. Find out the basics of grooming this gorgeous coat. Decide what to feed and how to supplement your Maltese’s diet in order to keep them healthy well into their teens. This book can guide you through every element of life with your Maltese.
2022年11月12日 已读
很全面的养小马指南,基本涵盖了遇到的所有问题。
我是个怪圈 豆瓣
I Am a Strange Loop
8.5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侯世达 译者: 修佳明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
侯世达近三十年最受关注作品
当我们开口说:“我......”
这个主语是谁?自我是什么?“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自我、一个灵魂、一个意识、一个“我”,是否纯然从物质中诞生?
意识可以复制吗?机器会困惑吗?机器能够知道自己困惑吗?
……
这是侯世达对其家喻户晓 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GEB)一次全新阐释与扩写。
——凯文·凯利
这是人类意识探险中最为重要的挑战。
——《科学美国人》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出版30年后,侯世达回到了他最有发言权的领域回答:我是什么?
——《新科学人》
1993年,侯世达的妻子卡罗尔因脑瘤逝世,年仅42岁,两个孩子还都很小——侯世达人生后半程的遭遇影响了他的思想……这是一部经过认真反思的作品。
——《时代》周刊
你会返航,重新找到生命的平衡,焕然一新,但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治愈。当你回来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都在岸边等你。
——丹尼尔·丹尼特
……
"三十年前,我不懂得心智建模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
现在我明白两者截然不同,并把精力专注于通过计算机建模来理解人类心智。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认知科学家,而不是人工智能专家。"
……
我们大脑中“浮现”出来的现象— 例如想法、希望、意识 和自由意志都根源于一种怪圈,是不同层次之间的一种自我强化的“共鸣”。《我是个怪圈》认为自我和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怪圈”,它作为一种抽象反馈寓居于我们的大脑。全书融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 脑科学和数学哲学,讨论了在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说明的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如何刻画了我们的心智。
心灵、大脑、符号、模式、文字游戏、 自我指涉与意识
2022年4月30日 已读
自我意识还是没整明白,但读这部书真的让我怀疑自己的脑子不够好使。和卡罗尔有关的部分看哭我了……
夜晚的潜水艇 豆瓣 谷歌图书
7.9 (486 个评分) 作者: 陈春成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9
★ 《亚洲周刊》2020年度十大小说
★ 豆瓣读书2020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
★ 首届pageone文学赏 首赏
仿佛鸟栖树,鱼潜渊,一切稳妥又安宁,夜晚这才真正地降临。
《夜晚的潜水艇》是作家陈春成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九个故事,笔锋游走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间,以瑰奇飘扬的想象、温厚清幽的笔法,在现实与幻境间辟开若干条秘密的通道:海底漫游的少年、深山遗落的古碑、弥散入万物的字句、云彩修剪站、铸剑与酿酒、铁幕下的萨克斯、蓝鲸内的演奏厅……
潜入故事深处,感知体内的星云旋动、草木蔓发;以词语的微光,探照记忆的海沟。关于藏匿与寻找、追捕与逃遁,种种无常中的一点确凿,烈日与深渊间的一小片清凉。陈春成的小说世界,是可供藏身的洞窟,悬浮于纸上的宫殿,航向往昔的潜艇,呈现汉语小说的一种风度与新的可能性。
【推荐语】
我非常喜欢《夜晚的潜水艇》,陈春成给了我一个惊喜。我想起NBA,他们对那些充满潜力的年轻球员有一个形容,天空才是他的极限,这话也可以用在陈春成的身上。他比较厉害的一点是,既飘逸又扎实,想象力非常丰富,写现实的部分又很扎实,转换和衔接都做得非常好,很老练的作品。我觉得他是一个前程无量的作家。
——余华(作家)
读陈春成的小说,能感受到作者在背后把问题全部想得清清楚楚,所以小说才会看起来流畅而有趣。他的语言锤炼已经炉火纯青,不是池中之物。这注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
——阿乙(作家)
陈春成是一座傍晚的园林,每句话都值得细看,每句话都即将错过。我相信这个传说:“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秩序在暗中流传,到他出现时,我才能指给你:快看,就是这个样子。
——贾行家(作家)
初读《裁云记》《竹峰寺》时,只觉得文章虽短但气象非凡,作者笔下处处是奇光异彩。读罢全书,才知道那也只是修竹茂林中隐隐露出的一角飞檐。九篇小说,如九座幽深的宫殿,殿门虚掩,静谧无人,但你侧身进去,缓缓移步,很快就能看到那些足以使人目不暇给的别致格局、精巧构件、璀璨细节。感谢作者以一己之力构筑这些美妙而深邃的宫殿,让我们得以窥见其中那无数动人心魄的奇丽景象。
——东东枪(作家)
陈春成的每一篇文字,甚至每一页每一段,都有一种奇异的空灵感,把人拉拽进一种亦真亦幻的状态里。细致入微的文字后隐藏着很久远的情感,调动出我的记忆与触觉。每一篇看完,总是唏嘘半日。
——陆庆屹(导演)
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直是个悲壮的象征——可如果他是乐在其中,他眼中一直隐隐含着笑意呢?我读陈春成的小说,就一直觉得他是快活的西西弗斯:欣逢命运的高山,时代的陡坡,语言的巨石,他乐此不疲。我作为读者,也能拾其乐而追随。当人游戏的时候,他完整;当人完整的时候,他游戏。席勒这句话,我借来说春成。
——史航(编剧)
陈春成的小说很惊艳,语言极好,且有一种整体性、批判性而又狂欢性的想象力。最厉害的是,他能使最荒诞不经的叙述毫不费力地变得可信,这个本事很难。他对自己的生活有尖锐的看法,表达十分华美飞翔。
——李静(评论家)
陈春成的《音乐家》发表在年轻人阅读社区“豆瓣”上。小说叙述的沉稳、惊悚、细致、绵密,回环往复而又一唱三叹,在不动声色中有雷霆万钧的力量。其叙述的老道、节制,想象的绚烂、丰富,意蕴的复杂与隐喻色彩,很难令人相信这是出自一位90后作家之手。无怪乎有读者留言:“在这篇小说里感受到了希区柯克的后窗,王维的山林,和博尔赫斯的迷宫。”
——王德领(评论家)
陈春成是90后作家中非常有个人特色的一位。汪曾祺式的古典故园与博尔赫斯式的现代迷宫拆散重组,变成了他笔下的废园。但只要读完他的作品,又会发现他远比此丰富。他直接越过了写自我的阶段,一出场就以万物为题,在常识之上,就势思接万里。每一篇小说都不尽相同,又在主题上持续变奏。在一个以糙笔写浮心的时代,他反其道而行之,躲在“深山电报站”,以万物为学问,没有功利心地研究又把玩。他笔触老练,用字沉静,想象又纵肆酣快,间杂萌态。浑然一个专心研学又玩心隆盛的老顽童。
——古肩(《中华文学选刊》编辑)
2021年12月24日 已读
作者的脑中有宇宙。最喜欢竹峰寺,蓝色潜水艇,李茵的湖。阅读体验不仅是在空间时间里来回穿梭,还在不同风格的文体类型中来回穿梭,在古典文学,俄国文学,科幻,武侠,童话中间反复横跳却丝毫不违和。想去院子里藏一份当下的备份好好封存。
最好的决定 豆瓣
Selfish, Shallow and Self-Absorbed: Sixteen Writers on the Decision Not to Have Kids
7.9 (58 个评分) 作者: [美] 梅根·多姆(编) 译者: 于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6
● 十六位没有选择生育的作家,坦诚地分享自己对这一至为重要的人生决定的思考
●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你比别人更自私,不代表你讨厌孩子,也不代表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 呈现了“边缘群体”生活和决定的复杂性,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分析样本
● 有助于读者理解特定生育率低下的人口趋势的社会和心理成因
● 著名翻译家于是倾情翻译
本书是十六位作家对生育、家庭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书中十三位女性、三位男性作家的共性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但每个人抵达这一决定的原因都不相同,但他们都以令人钦佩的坦诚,探讨了和生育命题息息相关的“孤独”“自我实现”“生育本能”和“童年创伤”等主题。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讨厌孩子、比其他人更自私,或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童年创伤,也不代表不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一重大的选择是个人经历、家庭观念和社会影响汇聚的结果。书中的十六位作家位作家都积极地面对无子的生活,他们也理性地探讨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成见,更展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不可逆的文化转变。
十六位作家代表了虽然属于少数、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声音。这本合集也回应了过去二十年社会组织的巨变对家庭以及情感结构造成的冲击。对人生终将孤独的可能,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忠于自我的决定,并在日常生活里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后果?本书可被视为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参考样本。
2021年12月11日 已读
推荐给所有面对生育选择迷茫的女性朋友。这部书不会帮你做任何决定,但会提供很多让你不再焦虑的理由。做自己的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
女性 女性主义 生育 随笔
Klara and the Sun 豆瓣 Goodreads
Klara and the Sun
7.9 (18 个评分) 作者: Kazuo Ishiguro Faber & Faber 2021 - 3
From the bestselling and Booker Prize winning author of Never Let me Go and The Remains of the Day, a stunning new novel - his first since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 that asks, what does it mean to love? A thrilling feat of world-building, a novel of exquisite tenderness and impeccable restraint, Klara and the Sun is a magnificent achievement, and an international literary event.
2021年10月31日 已读
读完久久不能释怀。对于一个完全利他的工具人,我一度认为给她幻想、情感、甚至自我意识的能力很残忍。但她以为的命运里却反而不存在背叛、抛弃、遗憾。被利用是她的追求,她爱她度过的时光。相比于书里其他的人类主人公,也许她反而更幸运。
小说 石黑一雄 科幻
The 4-Hour Work Week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4-Hour Workweek: Escape 9-5, Live Anywhere, and Join the New Rich
作者: Timothy Ferriss Crown Archetype 2007 - 4 其它标题: The 4-Hour Workweek
What do you do? Tim Ferriss has trouble answering the question. Depending on when you ask this
controversial Princeton University guest lecturer, he might answer:
"I race motorcycles in Europe."
"I ski in the Andes."
"I scuba dive in Panama."
"I dance tango in Buenos Aires."
He has spent more than five years learning the secrets of the New Rich, a fast-growing subculture who has abandoned the "deferred-life plan" and instead mastered the new currencies--time and mobility--to create luxury lifestyles in the here and now.
Whether you are an overworked employee or an entrepreneur trapped in your own business, this book is the compass for a new and revolutionary world. Join Tim Ferriss as he teaches you:
- How to outsource your life to overseas virtual assistants for $5 per hour and do whatever you want
- How blue-chip escape artists travel the world without quitting their jobs
- How to eliminate 50% of your work in 48 hours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a forgotten Italian economist
- How to trade a long-haul career for short work bursts and freuent "mini-retirements"
- What the crucial difference is between absolute and relative income
- How to train your boss to value performance over presence, or kill your job (or company) if it's beyond repair
- What automated cash-flow "muses" are and how to create one in 2 to 4 weeks
- How to cultivate selective ignorance--and create time--with a low-information diet
- What the management secrets of Remote Control CEOs are
- How to get free housing worldwide and airfare at 50-80% off
- How to fill the void and create a meaningful life after removing work and the office
You can have it all--really.
2021年9月28日 已读
Blinkist 听完了,Definition 和Elimination 这两章挺有道理的,Automation 和Liberty 放到今天太过时,疫情强制了WFH不说,各类科技的进步已经让人内卷到Automation 无法脱颖而出了,
扫地出门 豆瓣 Goodreads
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8.9 (92 个评分) 作者: [美]马修·德斯蒙德 译者: 胡䜣谆 / 郑焕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本书看点】
★理想国外文纪实002,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牛津大学项飙教授专文导读,理解贫穷、住房问题的必读之作。
★《扫地出门》聚焦愈演愈烈的住房危机。来自美国底层的真实故事,也是我们亲历的现实——社会学人沉寂数年卧底贫困社区,用掷地有声的访谈资料和田野笔记,掀开 那个千疮百 孔的世界——有一方屋檐能遮风避雨已不再是天经地义;一旦被扫地出门,许多家庭的下一站就是收容所、废弃的空屋,甚至有人流落街头。
★直击被驱逐者的生存状态,为一瓦栖身,在苦与乐中斗争——不找有钱的亲友帮忙(保留这些人脉以备不时之需),却常常与陌生人互通有无;拿一个月的食品券换吃一顿龙虾大餐,剩余时日要饿肚子也在所不惜——精打细算的理性于他们毫无意义,被驱逐者自有统筹安排的策略,为下一个随时会出现的危机留一口气。
★对驱逐现象的系统性反思,向贫穷、住房问题发起终极拷问——因为驱逐,房客的生存底线不断被突破,为房东的“烂房”带去了数额不菲的租金收入;因为驱逐,一些人的困顿贫穷,转眼成了另一些人暴利的源泉——在房东、房客、国家政策、私人住房市场的关系蛛网中,究竟谁在获利?谁又该为贫穷负责?
★打破学术著作的金科玉律,以非虚构的面貌走向更广大的读者群——这里没有理论假设、没有结构框架,甚至鲜有概念;学术作品中常见的内容,比如文献回顾和数据陈列,也都隐身于脚注间——相反,这是一部深度的纪录片,从一个场景推移至另一个场景,将人物的表情语气、所感所思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
【内容简介】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聚焦美国愈演愈烈的住房问题——房价持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上升,收入却停滞不前、甚至不增反减——马修·德斯蒙德决意深入贫困社区,一探问题的核心。
2008年5月,德斯蒙德住进了密尔沃基南部的一个拖车营。同年9月,他搬至北部旧城区的一处出租房。当时还是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德斯蒙德笔耕不辍,记录濒临被驱逐群体的日常生活:他们与蛇虫鼠蚁比邻,家中的水槽长年堵塞,暖气电力说停就停。房客们使尽浑身解数、把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交租,却依旧阻止不了跌至绝境的命运。
在这本精彩却令人心碎的作品中,德斯蒙德带领读者走访了密尔沃基的贫困社区,娓娓道来八个在绝境边缘的美国家庭的故事:阿琳是一位单身妈妈,在为一间破败公寓缴纳房租后,每个月只剩二十美元养活自己和两个儿子。拉马尔是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肩负照顾整个社区的男孩的任务同时,还要替房东打工偿还债务。司科特则是一名心地善良的男护士,药物成瘾让他丢了工作,也失去了栖身之所……
读者将直面贫穷带来的流离失所,见证匮乏者拒绝屈从的优雅身影。这是一本关于贫穷和驱逐的启蒙之书,也是一部呼吁行动与改变的作品。
【名人推荐】
若想了解导致贫穷的问题是如何盘根错节的,不妨读一读这本关于密尔沃基驱逐危机的作品。德斯蒙德形象描绘了美国贫困人口的生活群像。相较我读过的其他书籍,《扫地出门》使我更清楚地理解在美国做穷人是什么滋味。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这部敏感细腻、壮美到令人心痛的民族志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美国的贫困问题——连有个栖身之所都成了一件难事。
——罗伯特·帕特南(哈佛大学马尔金公共政策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扫地出门》论述了一场迅速卷席美国的严重经济困境。马修·德斯蒙德对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居民的生存境况和被驱逐经历的描写不仅会让普通读者目瞪口呆,还为城市贫困问题方面的专家拓宽了研究视角。
——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美国社会学协会前主席)
《扫地出门》凭借其深度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大规模的驱逐现象与贫穷之间的关联:贫穷,不意味着会被驱逐;而一旦被驱逐,人就会越变越穷。
——2017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颁奖辞
2021年4月9日 已读
很好读的一本田野调查,一群在失去家园边缘徘徊的底层贫困城市人口的真实故事。在底层社会里,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更为严重。一旦陷入被驱逐的困境,很难再翻身,有福利制度的原因,也有自身局限的原因。最惨的还是带着孩子的单亲母亲,阿琳的遭遇真的是看不见活路。
城市 社会分层 纪实 美国研究 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