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大问题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Big Question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9.1 (22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所罗门 / [美] 凯思林·希金斯 译者: 张卜天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 7
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流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入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豆瓣 Eggplant.place
HOW THE WORLD THINKS: A Global History of Philosophy
作者: [英] 朱利安·巴吉尼 译者: 赖丹丹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2 - 5
★ 智慧宫014 ★
🌎 编辑推荐
一部风格全新的世界哲学通史,一幅视野宽广的人类思想地图。
从“轴心时代”到信息时代,从欧洲到东亚,从书写到口述,全景展现世界各地文化传统中的哲学积淀。
观照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镜鉴自我固有的信仰与迷思。
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前会长、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蓉蓉,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得主、《存在主义咖啡馆》作者莎拉·贝克韦尔倾情推荐
🌎 内容简介
在这部具有全球视野的开创性哲学作品中,作者在游历各国后,以文字记录的方式,为读者绘制出了一幅宽广的人类思想地图。
人类历史上有着诸多未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的同一时期内,有着书面记录的哲学分别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繁荣发展起来?这些早期哲学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对各自的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西方世界所说的“哲学”在这个故事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一半。
于是,作者从本书开始拓展我们的哲学视野,广泛挖掘日本、印度、中国、伊斯兰世界的哲学思考,以及我们知之甚少的非洲与澳大利亚早期思想家们的口述传统。他也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家,并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西方世界的思考更偏向个人主义?为什么世俗化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远低于其对欧洲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关于不同地区发展方式的深刻洞见,并关注异中之同,从而表明,我们通过了解其他人是如何思考的,向着更加了解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 名人推荐
一部全球哲学史的新颖之作!它不是信息的堆积,而是发掘了各种哲学传统思考方式背后隐藏的基础。它以问题为主干,以个人历游多国文化的体验为题材,引申出对于世界本质、自我、语言、逻辑、价值、善、知识、时间、业力等的反思。本书为迈入人类智慧从古至今、由东而西的哲学历程开辟了启迪之光。我希望大家都能跟着学,接着说!
—— 王蓉蓉,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前会长,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系教授
视野如此广阔,思路无比清晰,下笔却又举重若轻。这本书可以带来启迪,改变视角,开拓心胸。在这位博学而友好的导游的带领下,你可以开启一次绝佳的世界哲学之旅。
—— 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作者
🌎 媒体推荐
这部大胆而又引人注目的著作试图以谦逊的态度继承其他地区的哲学传统,但又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将它们对我们的批评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它是一部灵巧而又严谨的著作。
—— 简·欧格雷迪,《金融时报》
巴吉尼的自觉意识、敏锐性以及对倾听和学习有价值的要点的意愿,使这本书摆脱了狭隘的视野,开启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对话。
——《卫报》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 豆瓣
作者: [德] H. G. 伽达默尔 译者: 洪汉鼎 商务印书馆 2011 - 6
《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的代表作,出版于1960年,先后再版了五次,1972年以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自它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哲学和美学受到它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在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可以说是继胡塞尔德《逻辑研究》(1900)、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真理与方法》共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第二卷为《补充与索引》。
2022年2月13日 想读 看书有说里面讨论艺术理论内容较多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