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大正文化 豆瓣
帝国のユートピア
6.5 (11 个评分) 作者: 【日】竹村民郎 译者: 欧阳晓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译者说
这是一本讲大正文化的书,但并不是只讲文化的书。
它讲的是世界史里的一段日本史、一个激荡巨变的日本社会,通过关注这一时空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性,考量日本史上首次出现的大众消费社会、民主主义萌芽,达成对这一时代的宏观把握。
如作者所言,为写出世界范围的人们能广泛理解的 同时代史和日本文化论,避免陷入日本社会科学研究上对这一段历史普遍偏重政治史研究的岛国自闭性研究倾向,他放弃使用只在日本通用的“大正民主期”的时期划分,采用了重视世界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九一零年代---一九三零年代”的时期划分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写社会史、写文化论,在理性文字里不吝放入感性的“自己”。那个骑着自行车绕着球场悠悠转,透过高高的白杨树叶看到蓝天上大朵大朵白云的少年,也许不曾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写这么一本研究大正的书,而那个球场、这段记忆会出现在书中有关“大正文化村”的描述里,并且深深感动了夜深人静敲着电脑的译者。
知日·了不起的推理 豆瓣
7.6 (31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4 - 1
● 独家长篇专访推理大师,深入日本推理的“真相”
日本本格推理之神——岛田庄司
新本格派推理代表作家——绫辻行人
当红推理小说家——伊坂幸太郎
推理漫画《金田一》原作者——天树征丸
有一个特别笔名的硬汉派推理小说家——驰星周
● 国内专业力量助阵执笔,一本看尽日本推理的“了不起”
旅日作家、日本文化研究家——李长声
台湾作家、文学评论家——杨照
作家,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止庵
午夜文库副主编——褚盟
书评人、推理圈达人——天蝎小猪
京极夏彦粉丝圈红人——夏日猫
● 从各角度探寻日本推理的魅力
纷繁的推理漫画
穷极思变的推理剧
报道日本推理风云的推理杂志
追寻真相的推理游戏
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推理的踪迹
了解日本私家侦探业的现状
少女之愛 豆瓣
作者: 楊若暉 獨立作家 2015 - 2
1.這是一本獻給ACG次文化領域所有迷群的百合研究專書,為台灣社會次文化研究立下一個里程碑
2.百合界達人同步推薦:廢死Faith(華文百合同人界知名作家)、董芃妤Paris Tung(《瑪莉亞的凝望》翻譯,網路暱稱「巴黎街頭藝人」)、淺色貓(ACG次文化研究者、華文百合同人界作家)
3.學術界教授也推薦:李衣雲(同人女、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洪凌(科幻小說作家、文化評論人、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動畫、漫畫、遊戲簡稱ACG的次文化領域,描繪少女與少女之愛的百合文化異軍突起,自原生地日本席捲至華文世界。
這是一本獻給ACG次文化領域所有迷群的百合研究專書。
2021年11月19日 已读
可以看得出来是论文的特点在于书写方式本身并不好阅读,摆材料太多…四象限分百合的内容和对魔法少女的分析有趣新颖一点,其他都有点照本宣科读来有些无聊了
2021 gl 文化 电子购入
虐恋亚文化 豆瓣
8.0 (63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 1
“虐恋”,西方称之为sadomasochism(简称SM),统指与施虐、受虐相关的意识与行为。“虐恋”一词是由中国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首先提出的,但直到二十世纪末,李银河的《虐恋亚文化》才真正为我国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
在《虐恋亚文化》一书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虐恋现象及其意义。全书共分六章:“虐恋亚文化”——描述了虐恋的规模、特征、历史变迁及其社会处境。“虐恋个案”——根据性别的不同将虐恋个案划分为五类进行了分别介绍。“虐恋作品”——介绍并分析了从主流文学到地下文学中的虐恋描述。“虐恋成因”——将西方学者对虐恋现象的解释作了介绍与分析。“虐恋政治”——介绍了西方人针对虐恋的不同政治立场。“虐恋的启示”——作者从多个角度(权利关系、宗教精神、性解放等)介绍了虐恋对我们的启示。
作者将虐恋定义为:“它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性活动……所谓痛感有两个内涵,其一是肉体痛苦(如鞭打导致的快感)……其二是精神的痛苦(如统治与服从关系中的羞辱所导致的痛苦感觉)。”
在序中,作者认为“……性思潮中最具革命意义的有两个分离,其一是将性快感与生殖行为分离开来……其二是将性快感及其它身体快感与生殖器官分离开来……而虐恋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它使快感与生殖器官相分离……”。简明清晰地概括了虐恋的革命意义。
作者认为“虐恋还有一个重大的哲学意义:对人性中非理性方面的揭示……虐恋就有点象艺术,它是生活的艺术,是性的艺术。”
作者在第一章描述了虐恋的十二个特征,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是“参与者使自愿的”。作者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暴力及其施暴者、受害者与虐恋关系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该书有一点遗憾之处——没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虐恋现象,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虐恋现象基本上羞于启齿,但在各类民俗小说中却有一定的反映。
关于虐恋的成因,作者介绍了一些解释,包括欲望快乐因素、生理因素、童年经历、攻击性、焦虑感和恐惧感、负罪感、对爱的渴求、权力关系。但有一点作者没有提到: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一种快感形式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生存与繁衍的利益。然而虐恋表面上看非但没有生存与繁衍的利益,反而不利于生存与繁衍——受虐倾向可导致受伤,施虐倾向可导致反抗,而且由于虐恋快感对性交快感的替代作用,真正起到繁衍作用的性行为会相应减少。这种不利于生物个体生存的现象在进化论上如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若将虐恋的定义改为“将快感与羞辱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假设。如下:人的大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高级的联想学习能力,通常喜欢将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成语“爱屋及乌”就是这个含义。如果有一种事物通常与性相关,而性又与快感相关,人在无意识当中就会把该事物与快感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只要该事物一出现,人根本不必通过性就会有快感。如恋物癖将内衣裤(与性器官接触的物品)与快感的直接联系起来。而虐恋是一种建立在羞辱感上的行为,羞辱感通常与性活动紧密相关,因此人在无意识中会将虐恋与快感联系起来。虐恋与快感的联系虽然不利于生存,但如果要消除这种联系,就要消除羞辱感与性活动之间的联系,而消除羞辱感与性之间的联系不利于人类繁衍(至于为什么不利,代价多大,不少关于人 类性的进化的书都有介绍),因为消除羞辱感付出的代价比虐恋付出的代价还要大,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类保留了一定的羞辱感,虐恋就相伴而生了。
该书体现了李银河治学的一贯作风——严谨、求实、不轻易作价值判断。第一次听说李银河的名字,是因为她是王小波的夫人。然而现在看来,其才华与影响力应远超王小波了。
虐恋在中国人的心中基本被归类于变态的范围,这与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都有虐恋内容),因此该书的出版对国人性观念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跳板。
摘自《光明日报》
2020年9月3日 已读
本书优点:1.科普了许多虐恋相关的社会情况让人有一个基本了解;2.本书透露出来的思想感觉是革命性比较重的一本书,个人比较欣赏这种书。 本书缺点:1.案例和理论堆砌太严重,而且很多感觉是毫无逻辑的堆砌;2.作为一本社会学研究书籍,主观色彩太重;3.同样的观点在不同章节无数次地提及,读来实在十分烦躁,感觉像稿子没修好就发出来的一样。 最后总结:可读性有,科普性有,但是受益比较有限。
2020 大陆 文化 社会学
History of illustration 豆瓣
作者: Susan Doyle / Jaleen Grove Fairchild Books 2018 - 2
"The authoritative book on the origins, history, and influence of illustration. Bravo!" David Brinley, University of Delaware, USA
History of Illustration covers image-making and print history from around the world, spanning from the ancient to the modern. Hundreds of color images show illustrations within their social, cultural, and technical context, while they are ordered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Readers will be able to analyze images for their displayed techniques, cultural standards, and ideas to appreciate the art form. This essential guide is the first history of illustration written by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illustration historians,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2020年6月15日 已读
没有完全读完(太厚了),为了赶毕业论文只是选读需要的部分。更偏介绍科普类,有简单分析不同时期插画和社会的关系但是不是很深入(不过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足矣
2020 文化 英国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