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kindle
流动的盛宴 豆瓣
A Moveable Feast
7.7 (7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这本书,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的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广为传诵。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这部书永远融为一体。
2016年3月24日 已读
巴黎永无尽 英文原版比中文好读
吾爱kindle
带一本书去巴黎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8.3 (127 个评分) 作者: 林达 / 李晓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5
作者在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2016年3月20日 已读 午夜 带一本书离开巴黎
吾爱kindle
自深深处 豆瓣 谷歌图书
De Profundis
8.3 (126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朱纯深 译林出版社 2008 - 4
我人生有两大转折点:一是父亲送我进牛津,一是社会送我进监狱。碰上你,对我是危险的,而在那个特定时候碰上你,对我则成了致命。命运将我们两个互不相干的生命丝丝缕缕编成了一个血红的图案,你的确真心爱过我。即使你拒绝收我的信,我也会照写不误,这样你就会知道,不管怎样,总是有信在等着你。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写给他的同性恋伙伴道格拉斯的一封长信,这封信是王尔德在牢狱生活的最后几个月内写成的,信中充满了以道格拉斯爱恨交织的情绪,同时还集中阐述了王尔德的艺术观、生活观。
2016年3月12日 已读
王尔德出狱之后又去找了Bosie,他昔日的爱人,毁了他的人。就如他说,片刻间顿悟的一个道理,再在后头的深更半夜里失去。我也不会再记得要把灵魂顶在颅顶,要悲悯善人的善与恶人的恶,要坦然拥抱命运的狗屎和金子。我会忘了耶稣和酒神,忘了野性和天真,忘了理性与善良同辉,忘了太阳一样大理石一样的雅典人。忘记sorrow,the meaning of sorrow,and its beauty。
吾爱kindle
地久天长 豆瓣
9.2 (26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8 - 10
纯洁的感情地久天长,王小波早期感人作品~~
2016年3月4日 已读 以前读着不以为然的故事 地久天长
吾爱kindle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6.4 (525 个评分) 作者: 高铭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 2 其它标题: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2016年2月28日 已读
越读越失望,中间睡着了几次。如果像不存在的城市那样写成不存在的精神病,大概诟病会少一些。两年前我也想过去精神病院实习,这么看来估计是潜意识里想积累人物素材…
吾爱kindle
上帝掷骰子吗 豆瓣
9.6 (29 个评分) 作者: 曹天元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8 - 9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这本书带读者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豆瓣
7.0 (18 个评分) 作者: 玖月晞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5
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
彭野,一个即使没有手表也能知道时间的男人,一个在草原上识别八十八个星座的男人,一个拥有神射手般枪法的男长,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能屈能伸的男人,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男人。
程迦,一个在荒野中落单却淡定坐在车顶抽烟的女人,一个帮着羞涩小伙子尼玛大胆示爱的女人,一个中了枪也一声不吭的女人,一个因为彭野而终于知道什么是爱情的女人。
有风的地方,就会想起彭野,如狂风般强硬;
有海的地方,就会想起程迦,如大海般柔软。
仍记得,他指间一斜蓝天日出,鹰在穿梭。
他对鹰说:“程迦,明天是个好天气。”
他说是,就当然会是,
因为——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2016年2月3日 已读 鬼知道我怎么读到这么一本书
吾爱kindle
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 豆瓣
Before Sunrise & Before Sunset
8.8 (30 个评分) 作者: 理查德·林克莱特 / 金·克里桑 译者: 米粒 中信出版社 2014 - 9
美国青年杰西和法国女孩赛琳在火车上不期而遇,怦然心动。火车到达维也纳时,杰西盛情邀请赛琳一起游览维也纳,即使第二天他就要坐飞机离开。他们一边漫步城市,一边谈论着各自的过去,和对生活的感想。浪漫的夜晚之后,两人约定半年后在维也纳重逢。
九年后,杰西已成为畅销书作家,他在新书里娓娓道来的,正是那浪漫的夜晚。在巴黎宣传新书时,杰西与赛琳在书店重逢。两人在午后的巴黎街头散步,坐船游览塞纳河,兴致勃勃,无所不谈。可是就像命运的捉弄,快乐的时光像烟花一样醉人而短暂,日落之前,杰西要乘飞机回美国。他对赛琳一送再送,难以忘情;赛琳用吉他和歌声,表达着内心深处的爱恋。太阳就快落下去了,杰西就要误了飞机。或许,他更不想错过的,是命里注定的缘分。
呼兰河传 豆瓣
9.2 (248 个评分) 作者: 萧红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 1
2016年1月23日 已读
敏感是有效的。敏感到了极致,不沦为煽情,就成了萧红。
吾爱kindle
太阳黑子 豆瓣
7.3 (49 个评分) 作者: 须一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 4
三个谜样的男人,一个美丽的女童。
正值盛年的杨自道、辛小丰、陈比觉,拼命工作,低调做人。他们不娶妻,不交友,回避闹市区的繁华,在偏僻处,合力抚养一个叫“尾巴”的弃婴。率性、狡黠的漂亮姑娘伊谷夏对的哥杨自道一见钟情,却遭到拒绝,的哥此间的种种表现,令人疑窦丛生;阳刚正义的协警辛小丰,习惯性地把燃烧的烟头用自己的左手捻灭,他是刑警伊谷春最得力的助手,也是伊谷春从没放弃过的怀疑对象;看守鱼排的陈比觉,常与两人汇合于城郊小屋,尽享三个老爸一个娃的亲情之乐……而在这一切的背后,一直盯着一双热衷于偷窥、记录的房东的阴暗的眼睛……
情节分线展开,共线延续,但答案,却伴随着万劫不复的过往……
小说用丰富的元素,展示人性的复杂与脆弱、迷茫与挣扎。表达了对知罪悔过的赎罪品质的珍爱。扑朔迷离与条缕清晰并举,起伏跌宕与情理逻辑共行,十分引人入胜。
我为我所了解的逃犯心理着迷。一些人在负罪逃亡中,那种求生、求善的精神内核非常强大。对他们来说,余生就是灵魂减负和洗濯之旅。
——须一瓜
须一瓜,用尾条的新闻,写头条的小说。
——李敬泽
须一瓜告诉我们有这么两种类型的好人:一种是阴暗的好人,一种是有罪的好人,你到底喜欢谁?在这道选择题前,我仿佛看到须一瓜在冷笑:看你们怎样对待上帝的承诺?!
——贺绍俊
《太阳黑子》,当代中国的《罪与罚》。
-——郭春林
三个令人疑窦丛生的独身男人之间的超乎常人的默契。那其中的情愫似乎超越了亲情,有令人感叹的敬畏和救赎。
——陈艳
几个边缘人,一个充满悬念的犯罪故事。丰满的细节,处处暗藏独特而扣人心弦的追问。
——萧春雷
一本让人看完独自面墙抽泣的小说——而且不是爱情小说!
——杨小果
日本有东野奎吾和宫部美雪,中国有须一瓜。
——网友
2016年1月11日 已读
伊谷夏可真美 电影里扣分了
吾爱kindle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8.7 (507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2016年1月10日 已读 Einmal ist keinmal. 好久没有温读整本了。 在南京的时候应该去膜拜一下许钧老师的。
吾爱kindle
寻路中国 豆瓣 豆瓣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9.2 (36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2016年1月10日 已读
因为在介于歪果仁对中国六十年代的同情和对中国二十一世纪的艳羡之间的真实,越读越不安。
吾爱kindle
苏丝黄的世界 豆瓣
作者: [英] 理查德•梅森(Richard Mason) 译者: 张永英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9
★东方版的《蒂凡尼的早餐》,超越杜拉斯《情人》的跨国恋经典。
★第一个被西方世界认可的东方女孩,统治好莱坞东方女性形象六十年的 “中国娃娃”。
★席卷《华盛顿邮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底特律新闻报》《星期六评论》各大榜单。
★英文版销量突破100万册,催生无数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剧、雷鬼歌曲。
★跨越一个世纪的经典文本重归故土,香港的城市化身背后隐藏的两性冲突及政治暗喻。
一段感情拼到最后,看的不是谁手段高心机深,而是谁更相信这段感情。
一往情深,胜过百般算计。
上世纪五十年代,殖民地时期的香港,年轻的英国人罗伯特在湾仔码头邂逅了活泼俏丽的黄美玲,并对她一见倾心,自称是富家千金的黄美玲婉拒了罗伯特的追求独自离去。罗伯特只得怅然而归,然而不久后,他竟在酒店里巧遇正与水手们厮混的美玲。她的真实身份是吧女,水手们叫她苏丝黄。
罗伯特开始为苏丝黄画像,尊重并爱护着她和她的私生子。苏丝黄为其感动,坦然承认“生活不是我所能选择的,所以我发明了一个办法,告诉我自己我叫美玲,我是有钱人家的小姐,我很幸福……就像那天你在轮渡上遇到的我那样。”
她成了他的缪斯,他们相爱了。
在香港,很多白人男子都找了中国情妇,然而爱情给他们彼此带来了深深的伤害……
【苏丝黄,第一个被西方世界选中的东方女孩 。这本描写英国男子与香港妓女相恋的故事背后蕴藏了巨大的两性冲突以及政治暗喻,1957于伦敦出版时一炮而红,迅速被改编为歌舞剧在纽约和伦敦巡演。1960年,美国派拉蒙公司将《苏丝黄的世界》改编为电影,并指派奥斯卡影帝威廉•霍顿出演男主角。《苏丝黄的世界》由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香港热”,英文版销量也随之激增至数百万册。苏丝黄 “中国娃娃”的形象从此统治好莱坞东方女性形象数十年。时隔六十年,经典终于回归故土。】
面包匠的狂欢节 豆瓣
The Breadmaker's Carnival
8.0 (7 个评分) 作者: [澳大利亚] 安德鲁·林赛 译者: 小二 译林出版社 2015 - 6
意大利小镇巴切赖托的居民怀揣各自的欲望,不自知地过着荒唐而滑稽的生活:要为上帝照相的卢伊吉,用独腿跳舞的苉雅,色情暴虐的牧师,肥胖纵欲的面包匠……在伦理和堕落的对峙中日夜挣扎的人们终于在复活节与愚人节相遇的那一天借助面包匠吉安尼神奇的复活节面包彻底释放了内心的恶魔,在狂欢式的肆意交媾中放空了自我,洗涤了灵魂。
人类的信仰经得起怎样的考验?我们的伦理能承受怎样的试炼?直面这些让人不寒而栗的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面包匠的狂欢节》中有随心所欲的性爱,有为所欲为的谵妄,却并不能激发起令人愉悦的兴奋,相反,这种放弃所有伦理与信仰约束,对放纵的任性演绎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内心深处最不可见人的阴影,向我们揭示了我们在“恶”上无限的潜能。这一则离奇荒诞的寓言提出的是一个我们几乎无法回答的哲学问题:主导我们精神的到底是什么?为何在欲望面前,信仰的塌方如此猛烈,人的堕落会如此彻底?
2015年11月18日 已读
一个人似乎可以随便谈论自由、责任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些概念似乎过于裸露,而我们的内心却荆棘丛生。在德铁上哭成了傻逼。
吾爱kindle
黄雀记 豆瓣
7.2 (30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作家出版社 2013 - 8
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
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儿媳嫌弃,儿子不争,祖父只好交给医院关照。祖父不屈不挠,开始“破坏”医院的树木。周围的人都被祖父气疯了,照看祖父这件事自然落在了保润身上。为了驯服不安分的祖父,保润发明出了自己独特的绝招——娴熟的“捆人”技术以及五花八门的绳结。祖父变得服服帖帖,保润也成了医院里的大名人,不断地被请去驯服那些不安分不听话的病人。
终于有一天,他在医院里,撞见了照片上那个不知名的少女。
少女无名,是从小被医院老花匠收养的弃婴,人称仙女。仙女年少傲气,唯独听命于柳生。与仙女约会,让保润动了心,他与柳生做一个交易。事后发觉被柳生欺骗的仙女看不上保润,两人在溜冰场上不欢而散。
保润心有不甘,柳生遂撺掇两人的舞会,跳小拉,地点在医院的水塔。仙女不从,保润便使出自己的捆人绝技,把仙女捆在了水塔里,扬长而去。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警车。柳生出来了,保润却被留在了监狱里,蒙受十年冤屈,徒耗十年光阴。
这十年里,仙女被视为“扫帚星”远走故里,保润一家则早已家破人亡。柳生深藏罪疚,洗心革面,代替保润照顾祖父,做起了本分的生意。万料不到,仙女回来了,回到了这间医院和香椿街,改名“白蓁”。柳生迷上了更漂亮的白蓁。但曾经的罪恶是抹不掉的,白蓁再次离开了。
保润出狱,柳生迎接。两人成了至交,仿佛彼此不曾相欠。可是,白蓁带着肚里的孩子回来了,致使三人无法不去面对过往的巨大创痛。在水塔里跳一场小拉,对于保润来说,就与白蓁(仙女)“清账”了。他曾经以为,自己与柳生之间,过去的就过去了,但是,命运迫使他发现,该还的终是要还的。于是,在柳生的新婚之夜,他终于跟柳生“清帐”了……
白蓁走了,留下了一个红脸婴儿,红脸是羞耻,是愤怒。他躺在保润祖父的怀里,那个比任何人都活得长久、活得不朽的祖父。
德国 豆瓣
作者: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编委会 编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 5
《德国》讲述了德国的历史。从条顿森林里的战歌,到欧洲巨人法兰克;从祖国之父奥托,到红胡子的炙手可热,德意志艰难中诞生,王国在征战中初具规模。从屈辱的卡诺莎之行,到空位时代的无奈;从《九十五条论纲》号召,到教随国定原则的确立,王权在分裂中旁落,宗教改革之风在大地吹过。铁与血打造的统一,在炮火中化为瓦砾。魏玛的萧素成就了纳粹狂魔,战争的阴云笼罩大地。阴霾过后,浴火重生。歌德的小说,巴赫的舞曲,贝多芬的交响乐,黑格尔的批判,哲学与艺术,如同并蒂的雪莲,在德意志的沃士上怒放。“狮心王”的塑像还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前静静地矗立,拿破仑的战旗已经在莱茵河畔扬起。《贝尔武甫》的诗篇还在吟游诗人的口中传唱,激昂的英雄交晌曲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回荡。古老沧桑的巨石阵,华贵雍容的凡尔赛宫,梦想之船泰坦尼克,暗香残翟的责妇沙龙,一段段尘封历史,一个个难忘的回忆。轻松的语言讲述历史真相,专业的眼光解读强国之路,流畅的笔触描述风云人物,详尽的史料探索历史疑案。600多则精彩纷呈的传奇故事,2000余幅弥足珍责的历史图片,200万字9卷本的世界著述,全景展示人类5000年历史中的跌宕起伏。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豆瓣
6.6 (16 个评分) 作者: 刘若英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6
◆ 世界这么大,你我这么小。我们该如何自处与相处?
◆ 奶茶刘若英,花一年的时间探讨、反思自处与相处的道理。
◆ 她是你、是我,是每一个曾在各种相处关系中,失去过自我、忘记独处美好的我们。
◆ 内容介绍:
《我敢 在你怀里孤独》是刘若英的最新文字作品,收录刘若英长文自白、与八位朋友对白,以及53张精选摄影图片,探讨自处与相处的关系。
刘若英长文自白:我还想要继续,这样矛盾的人生!
与八位朋友对白:卢广仲 五月天玛莎 陈绮贞 林奕华 宋冬野 王浩威 五月天石头 詹仁雄
“现在回想起来,在生产前,安排写作这本关于“自处”与“相处”题目的书,对我来说,也许就像切格瓦拉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般,在进入人生另一阶段前,透过与朋友的对谈,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试着寻找未来可能会走的路。”——刘若英
※朋友眼中的她──天生就擅于独处
她知道去哪里买一人份的香槟,因为她深信,“一个人生活不代表不能取悦自己”。
她知道失恋时要如何疗伤,“买一块电毯、点一盏夜灯”,度过一个人的寒冷冬夜。
她一个人吃饭、逛展、看电影、唱KTV……“这些事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话里没有半点逞强。
※你不知道的她──在各种状态下自处
深信独处里自由的美好滋味无可取代。
独处的基因,源自于两岁开始拥有自己的房间,与祖父母共居。
随时保持说走就走的状态,“能选择是最重要的!不管怎样,我保有人生的最终选择权”。
※角色转变的她──在自处与相处的矛盾中找答案
她说,其实三个人要比两个人,两个人要比一个人更勇敢。
为什么幸福人妻不能感叹秋天的萧瑟?夫妻一定得什么事都黏在一起,同进同出?
──———关于自处──———
不管你是享受独处,还是被迫独处,都不能失去拥抱独处的能力!
因为,生命本身的自言自语极其重要,毕竟,由他人拼凑起来的不会是同一个你,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
孤独感与生俱来,自生自灭,非他人所致。这不意味着痛苦,是一种跟自己相处的状态。
▲唯有孤独可以带来精彩与伟大
叔本华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独处不该是一种哲学,它就是一种生活样态
我不会告诉你“生命是孤独地存在”这种哲理的说法。它意味着自由,“不需从众,可以自我。”
──———关于相处──———
保留、或不保留地付出;在此时停留、或出走。选择权都操之在我。即便我现在决定为了你,学着适应相处,那也是我的选择。相处不是独处的相反。相处是独处的一部分。
▲在各种关系里失去一部分的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
独处是将自己无限放大,相处则是尽可能地缩小,去适应别人空出来的位置。
▲在一起时像粘土,分开时像磁铁
相处就像是把两个独处放在一起。在一起时像粘土,形塑成第三种样貌;分开的时候像磁铁,彼此相吸却又各自独立。
▲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的最高境界
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表现、最高境界。
朗读者 豆瓣
8.1 (109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钱定平 译林出版社 2009 - 2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3个月后,少年伯格从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侵袭中恢复过来,他只是为了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情欲,或者是爱情,在15岁的少年伯格心中渐渐燃烧起来。
电车售票员汉娜总是让伯格为她朗读,《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并最终影响了后来岁月的时光……
去他的巴西 豆瓣
7.5 (31 个评分) 作者: 胡续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6
实物请见: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73270864/
巴西,遥远的南美大陆上的第三世界大国,2014足球世界杯与2016奥运会举办地,对这个被称为“热带中国”的国度,您了解有多少?
《去他的巴西》是北大青年学者,著名诗人胡续 冬客居巴西一年半的旅游和生活札记。以娱乐人民群众为己任的“胡子”在这本图文并茂的集子里,以他机智谐谑 、精准高密的超一流文笔,撷取各种欢乐情境、新鲜风物,为读者描绘出一个生动而细致的巴西。简单说来,本书相当于一本巴西旅游孤星指南+巴西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志+巴西生活百科辞典,并随时散发出相当于一部星爷电影剂量的胡氏搞笑因子。
跟随人人都爱的胡子老师,去他的巴西,去到那热情奔放、散漫友善的人群中,去到桑巴舞和烤肉宴的现场,作一次犹如身临其境的纸上欢乐旅行吧。
2015年9月1日 已读
续小学时代的世界博览杂志… 轻松的阅读体验。其实我还是那个不纠结不知愁的小孩…
吾爱kindle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
8.1 (385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1
他以文字名满全球。
他的“蓝调”令万千人神迷忧伤。
文字是他的符号,“跑者蓝调”何尝不是?
不再是浮华迷茫,不再是旖旎感伤,不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他第一次只写自己:小说之外、故事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来,清淡如云,宁静如水……
2015年8月17日 已读
总而言之 这说明了摩羯座还是适合恒久而踏实… 读完书却跑步少了…
吾爱ki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