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
人生的枷锁 谷歌图书 豆瓣
Of Human Bondage
8.9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张柏然 / 张增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让他饱受了不合理的学校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走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经历了伤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但思想和个性都独立不羁的凯里,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搏击俱乐部 豆瓣
Fight Club
8.6 (77 个评分) 作者: [美] 恰克·帕拉尼克 译者: 冯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7
《搏击俱乐部》:一个美国年轻白领为了克服自己的失眠症,参加了许多心理治疗小组,却没有丝毫改善,直到他遇见泰勒•德顿,一个充满野性的肥皂制造商。为了应对生活的空虚,他俩建立了一个地下组织——搏击俱乐部,宣泄朝九晚五工作的压抑与无奈,谁知这个组织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欢迎,以异乎寻常的势头发展开来。年轻白领发现这个自己一手创建的组织已经非常难以控制,泰勒•德顿的身份也很令人怀疑,他必须要采取行动……
冯唐诗百首 豆瓣
5.0 (30 个评分) 作者: 冯唐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本书收录了冯唐到目前为止所创作的116首诗歌,一如既往的笔调辛辣,用语直接。诗歌篇幅有限,冯唐用寥寥数语,表达对生活对爱情的直观态度。在阅读这些诗歌的过程中会让你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你忍不住在心里默默爆两句粗口,然后赞同地不住点头,这就是冯唐文字的魅力,在这本诗歌集里依然体现。
“冯唐式”语言打造出不一样的“唐诗百首”,用最简单最粗俗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生活对爱情的直观感受与理解。
编辑推荐
最老旧的诗经、最朴实的唐诗、最短的俳句、最俗的民谣,混在一起,长成啥样?
冯唐式语言打造出不一样的“唐诗百首”
冯唐是中产阶级的一个文化符号,写小说,很多人爱看,写杂文,很多人赞同,有人说他写书黄,他曾经就说过,要写中国最好的黄色小说。
他的诗也是夹带着很多这样的意味在里面。他在自己的简介里说,其实,我是一个诗人,由此可见,他对自己的诗是多有自信。
2014年3月10日 已读 还是没回答为何你声音那么娘
电子阅读
不二 豆瓣 Goodreads
6.3 (94 个评分) 作者: 馮唐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1 - 7
都是草,干,都是跟下体有关的,医生是不把人当人的,所以在动物世界里,作者没有给我们留一点尊严,
这不是最好的黄书,是一本满足一些动物欲望的动物看的书,
谁都能写这样的书,只要你还有生物属性,但是作为进化到人的您,已经没有必要和这本书动物计较了
平如美棠 豆瓣
8.7 (128 个评分) 作者: 饶平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5
这是饶平如一生的故事。
他不是一个想打仗的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去打仗了。又因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终厌倦了战争,想要回家。
六十年的相守历尽坎坷,命运让他们长久分离。好容易最后又在一起了,美棠却身患重病且渐渐失去记忆。
平如推掉了所有工作,全身心照顾妻子。每天5点起床,给她梳头、洗脸、烧饭、做腹部透析,每天4次,消毒、口罩、接管、接倒腹水、还要打胰岛素、做纪录,他不放心别人帮。
美棠在病痛中渐渐不再配合,不时动手拔身上的管子。耳朵不好,看字也不清楚了,平如就画这画劝她不要拉管子,但画也不管用,只能晚上不睡一整夜看着她,毕竟岁数大了,不能每天如此,还是只能绑住她的手。“她叫‘别绑我’,我听到很难过,怎么办……很痛苦。”
美棠犯糊涂越来越严重,有一天称丈夫将自己的孙女藏了起来,不让她见,平如怎么说她都不信。他已经八十多岁,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她看着他哭,像看不见一样。
他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她却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当美棠最终离开后,平如画下了他和美棠的故事,留下了关于她和他们的最美好的回忆。
柴静曾在节目中问老爷爷:“您已经90岁了。难道这么长时间,没有把这个东西磨平了,磨淡了?”老爷爷回答说:“磨平?怎么讲能磨的平呢?爱这个世界是很久的,这个是永远的事情。”
老爷爷还说:如果能够年光倒流的话,我宁愿再回到从前那一段比较艰苦的时代,两个人相守。
这是普通人自己的故事。
只有如此平凡而美好的东西才能拥有长久的感动力量!
阑珊纪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绿妖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8 - 5
这本书有7个爱情故事,《我们的主题曲》是我一直想要写的一个故事,它的背景是我曾经狂热爱过的音乐,它试图在说一个问题,当社会越来越物质之后,那些心怀理想的少年们都去了哪里,做着什么,我的回答是,一部分失败了,一部分学会遗忘后生存下去,变成和你我并无两样的写字楼动物。这个理想可以是音乐,也可以仅仅是像文中小石那样的爱情。这是我第一篇上万字的小说,感谢它打开了我的小说道路,接下来的《听完这首歌再走》,讲另一个问题——音乐青年、文学青年向生活臣服之后,他们的生活。当然,还有爱情。做为女性作家,写写爱情是世人对我们的最大期待,而爱情本身是一种信仰,我把它与艺术、理想、美、创造力并列在自己内心的陈列室,疏于供奉,但敬仰不改。
在我的小说里,女人都活得十分吃力,她们大多并不美貌,显得有点笨拙,但都十分强悍,足够坚韧,“因为方真他们要求的多,尊严,自由,独立,品质好的生活,她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你会发现我没有提到爱情。这是女人的死穴,有一部分人已经修炼到没有,有些人则永远保留,如同保留没有进化彻底的阑尾。
小说里反复出现叫做齐征明、李小路、和王小石的人们,你能看到他们在同一条渡河上重复出现,来来来往,每个人都以为河对面才是彼岸、终点,然后负重前往,以为在彼岸就可以放下此重负。这个重负可能是责任、善良、邪恶,光亮、黑暗,可能是爱情,或许就是生存本身。
时间在我们身边过去,但生命的痛苦不因为科技的发达、GDP的上升而有所减轻。这些衣着光鲜时髦的人们,并不比托斯托也夫斯基笔下,或张恨水小说里的人们更幸福。网络的时代、国际化的时代、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性解放的时代、爱无能的时代、性无能的时代、恨无能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由过,同时我们为此付出了更大代价。而那些为了与时代同步而每天保持微笑坚挺的人们、那些不小心被大时代抛弃的小人物们,他们的失落或卑微,也并非不值一文。
作为一名故事陈述者,我并不比看故事的人高明,我只是陈述我看到的都市女人,她们,还有我。
兄弟(下) 豆瓣
7.1 (116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 3
宋钢在下部里面遭遇的命运是他所在的工厂破产,他也越来越潦倒,后来因为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他在40多岁时自杀了。他自杀时,林红和李光头正在同一张床上。宋钢在临死之前,给林红和李光头都写了一封信。
林红是一个典型的连接今天和过去的女性,不同于80年代以后出生的女性。宋钢的死,让她在生意场上变得像以前的李光头一样很成功,而李光头则变得没有了任何欲望,挣钱没有了任何兴趣,唯一的愿望就是,上太空,把哥哥的骨灰盒拿到太空去。
在尾声里,余华交代了李光头的命运。“他要上太空去。他还专门请了两个俄罗斯留学生教他俄语,还进行体能锻炼。因为李光头在电视里看到,在太空的轨道上,每天可以看16次日出和16次日落。李光头要把宋钢的骨灰盒放在,太空的轨道上,让宋钢遨游在月亮和星星之间,最后,李光头用俄语说:‘我的兄弟宋钢就是外星人了’。”
2014年2月6日 已读
宁愿看做对马尔克斯的模仿,而不是草草收尾。还有一个问题,作者所处的当下是不是只能令其表现出观察和倾向,却无法凌空于当下反思和淬炼。
电子阅读
兄弟(上) 豆瓣
8.2 (182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 8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一个女人的史诗 豆瓣
8.2 (3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 5
小说塑造了一个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感矛盾与红色历史双重夹缝中的女人——田苏菲。小说背景起点是解放前,故事却一直跨到文革结束。
田苏菲是一个散发着活泼泼的生命力的美丽少女,15岁离家出走参加“革命”后成为文工团的女演员,她不怕羞、“戏来疯”的懵懂性格让她很快成为城里最红的名角,连首长都汉也被她吸引了,与小菲母亲联手向她发起“进攻”。这时,小菲遇到了上海世家子弟出身的老革命欧阳萸,立刻被他的风度和才华迷住。最终,不爱旅长爱才子,田苏菲一路追逐着欧阳萸走进了婚姻。
婚后田苏菲才发现两人的学识、趣味存在很大差距,欧阳萸风流倜傥,桃花运应接不暇,这样的男人,这样的婚姻,对田苏菲而言,从来就是有压力的,有危机感的。这时的田苏菲表现出一个典型中国女人可爱的、嫌恶的所有心性:有着通了巫似的直觉,捕捉每一个假想情敌的蛛丝马迹,与每一个现实中的情敌拼杀较劲,尖刻、猜疑、哭闹、使计……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她一如继往地爱,她调动所有的智慧经营苦难岁月中的生活,荫蔽爱人和家人度过每一场劫难。
很高兴见到你 豆瓣
6.6 (69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8
韩寒回来了。
2013年夏,韩寒亲任主编,经过14个月精心打磨,终于推出系列主题MOOK——《一个》。
系列的第一部叫做《很高兴见到你》,收入28篇精选之作,其中有韩寒最新作品《一次告别》《井与陆地,海和岛屿》;有“ONE?一个”APP人气文章,张晓晗、颜茹玉、咪蒙、荞麦、蔡崇达、暖小团等未来文学之星齐聚一堂;李海鹏、李娟、七堇年、那多一众实力派作家加盟;更收录陈坤、蔡康永、曾轶可、邵夷贝等跨界明星的文学处女作。而始终不变的是韩寒独有的文艺气息,摒弃无病呻吟,不卖弄技巧,崇尚“真心话+自然美”,简单好读又趣味盎然。
《一个》系列春夏秋冬每季出版一部,每期只会严选30篇以内文学作品,将来自天才级新人和读者最关心的写作者们。每一篇入选作品都将至少被100万人欣赏,并成为当季的城中热门话题。
在充斥着海量信息的小时代里,这只是一本简单的书,一本或许睡前起后能读一读的书。它强调的是有情怀、无障碍,其中任何一篇作品,看标题或者前三段,就会让你读下去,不会因为时间有限或者别的什么放弃阅读。世界上那么多纷纷扰扰,能真正和你产生关系的并不多。愿读者享受阅读的简单快乐,复杂世界里,读《一个》就够了。
背景资料:“ONE?一个”原本是2012年6月韩寒发布的阅读应用,内容在复杂的世界里显得特别简单,每天就是一篇文章、一张图、一句话、一个问题,安安静静躺在那里等读者去看。结果,上线不到24小时,就超过众多热门游戏与应用,成为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总榜第一名。一年后,它有了几百万用户。作为一个文艺阅读APP,它甚至还拉到了NIKE的广告。如今,“ONE?一个”的纸质书系出版了,《很高兴见到你》是第一本,未来还会有。在书里看文字和图片,总是更容易让读者感动。
往南方岁月去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周嘉宁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6 - 1
主人公我是在东面城市出生的女孩,她一直向往与众不同的生活,想象自己是歌里面唱着的那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并且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自己也说不清的理想。
我与好朋友忡忡一起考到南方山坡上面的一个学校里面开始了大学生活,我们刚刚从漫长的禁忌很多的青春期里面挣脱出来,所以拼命地消耗生命,染头发,交男朋友,逃课,要把中学时代错过的事情重新经历一下,补偿给自己。
在大学里,忡忡认识了她第一个爱上的男人,J先生,他曾经是个大红大紫的作家,但是现在已经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小说来。J先生是忡忡唯一爱过的男人,也是她将永远爱着的男人,但是J先生却有自己心爱的女人,虽然那个女人一次次地抛弃他,他却是为了那个女人活着的,而且他觉得忡忡的爱太磅礴,太肆无忌惮,他必须躲起来,于是他背着忡忡离开了南方,自己去了北方生活。
最后失望透顶的忡忡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也离开了山坡。
而我也是一个爱情观很纯洁的女孩,虽然我也有自己那份羞于启齿的初恋,但是我永远暗恋着男孩小五,并且从来没有奢望从这份爱中得到什么,我在心底里将他当成是亲人。其实到了最后,男孩小五已经是我虚构出来的影子了,我不断地在心里构造他,他永远是我最美好的幻影,是我受伤害时可以去依靠的港湾,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已经不重要的,他就是我心中永远的爱情。
毕业之后,我也去往北方,希望能够重新找到忡忡,我在出版社里工作,并且意外地遇见了J先生,我在与他的通信中发现原来他就是我晦涩的中学时代里面最最喜爱的一个作家,但是他现在已经失去了才华和激情,他再次被他心爱的女人抛弃,活在回忆里面。于是我鼓励他写作,并且发现自己爱上了他,这是真正的爱情,与初恋不同,与暗恋也不同,我与我最好的朋友忡忡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在不同的时间里面。
当J先生得知我与忡忡的关系,他的记忆都被唤醒,他重新开始写作。他也在小说里面提到忡忡,但是忡忡在小说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可有可无的角色,并且他很快就安排忡忡在小说里死去了。我这才意识到J先生是一个没有勇气去爱的人,他只是躲避在小说里面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只爱他自己,他不配得到我和忡忡的爱,他是个软弱的胆怯的男人。
于是我在他完成小说稿的那日将它们彻底删除,然后我离开北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发现在经历了整个晦涩青春期之后,我懂得真爱,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和爱人都离散了,都再也找不到了,但是我知道了什么是爱,爱别人。小夕,艾莲,灿烂,她们都曾经与我亲密无间,也曾经伤害过我,但是最后我愿意原谅所有的人。虽然忡忡在离开了南方山坡之后我再也没有找到过她,但是她就是那个永远陪在我心里面,真正情比金坚的朋友。
2013年8月10日 已读 几个路上读完 其实很傻 好像回到十三岁 wish you were here
电子阅读
失恋33天 豆瓣
7.6 (129 个评分) 作者: 鲍鲸鲸 中信出版社 2010 - 1
黄小仙儿,27岁的大龄少女,从事高端婚庆策划;胸前无大物,姿色平平,家境也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口刻薄言辞,和对这世界满腔的乐观。长途恋爱谈了七年,没有修成正果,反而在商场里看到了男友和自己闺蜜喜笑颜开的走在一起。
黄小仙儿的失恋日记,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开始写了下去。工作上困难重重,刚刚惨遭失恋,却要替一对恋爱同样谈了很多年但现在仍然如胶似漆的新人策划婚礼;同事王小贱,既冷酷又毒舌,看起来是一个同性恋,对黄小仙儿的惨况一直冷眼旁观……黄小仙儿的人生还没拍摄到高潮部分,是不是就要这么被迫收工了?
但黄小仙别的没有,有的是自尊心和盲目乐观。疼过之后擦擦眼泪,就算新的一天是前一天的翻版,不会豁然开朗或是跳出一个闪闪发光的奇迹,她依然决定,老老实实走下去。
2013年6月23日 已读 不知道怎么就成了感同身受外加自我反省 = = 难道我又我又失恋了 不可能我又我又失恋了 可是真的真的失恋了 这一种feel。。。
电子阅读
菜刀温暖 豆瓣
作者: 郑钧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 - 11
著名摇滚歌手郑钧原创小说处女作《菜刀温暖》一书于2005年11月9日正式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郑钧是中国第一代摇滚乐主将之一,是来自于古城西安的一位有着叛逆精神的青年,自称歌手中的自由职业者。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的朋友们对他的音乐会非常熟悉。
郑钧是国内最早的签约歌手之一。1994年发表第一张创作唱片集《赤裸裸》,一曲《回到拉萨》横扫国内百家排行榜,轰动国内乐坛,使之成为国内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摇滚歌手。在此后的10年中,先后经历了与环球、百代等国际唱片公司的合作,发表了四张个人创作专辑和一张翻唱专辑,获奖无数,《赤裸裸》、《灰姑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怒放》等多首曲目广为流传,更以其俊朗的外型和深刻的思想深入人心。他也是第一位登上美国专业音乐杂志BILLBOARD封面和第一位获得世界三大音乐奖项之一——美国MTV音乐录影带奖的中国歌手。
沉寂了两年之后,郑钧重新复出,准备自己的全国巡回演唱,在此期间,他一边创作新专辑,同时又以“非典”的速度创作了一部富有黑色幽默又不乏激情的原创小说,今天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发行,不仅给摇滚乐坛开了明星创作小说的先河,而且给当今浮躁虚伪“专业”的当今文坛带来了摇滚精神和摇滚节奏的冲击,它像一股旋风,以特有的激情和幽默风格一扫当今文坛沉闷的风气。
这一本异常精美的图书书名叫“菜刀温暖”,名字非常奇怪,有横空而来的突兀之感。为什么要取这样的书名,郑钧本人有自己的解释,在本书自序中,郑钧说道:“生活有如一把菜刀,我们只是案板上的一棵菜花或者冬瓜,引颈待命。按说菜刀应该性属冰冷残酷,但当它从我的脖子切下时,我竟感到了一丝温暖。可能是由于刀上有我的热血飞溅吧。”这就是书名“菜刀温暖”的由来。
从书名的解释中,我们发现小说的黑色幽默成份,也能亲身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一种人生态度,正像郑钧自己所说:“我是用颓废来表达愤怒,用伤感来表达爱情。”同时,这里面还传导出一种近乎绝望的下沉的快感,大约这也隐喻了时代的某一些特征。
小说《菜刀温暖》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一位摇滚乐队主唱和一位制作人的爱情故事。郑钧说:“这故事不复杂……有意思是其中很多细节很多文字,……主人公温暖和他原来的女朋友菜刀,还有他新认识的女孩静,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牵扯到他的好朋友秦大,秦大也是一个音乐制作人,小说写的爱情和婚姻的状态,他们几人长达几年生活状态这么一个故事。静对温暖完全是不顾一切,非他不嫁,一辈子就跟他,按北京话说就是死磕……如果说简短点就是一个悲剧,其中每个人都是悲剧,由几个小悲剧构成一个大悲剧。”
小说故事取材于郑钧最熟悉的生活,甚至主人公温暖的血型、星座都和郑钧一样,但内容并非揭密式的八卦,也没有扮酷的姿态,而始终保持着一种诚恳朴实的柔软的旁观者的目光。小说以相当的故事性写出了主人公的惶惑与不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70年代生人的惶惑与不安。
郑钧称,现在的生活节奏已飞快,就像坐在一辆时速200公里的车里,看上去窗外的树都是倒着的,而不少作家写的东西还是停留在过去,跟时代脱节,“我要给小说带来激情,带来摇滚的节奏。”所以郑钧的小说节奏相当明快,它没有给阅读设置各种无意义的文学障碍,相反它以流畅的故事、生动的对话、内心独白的机智、不乏自嘲的黑色幽默的语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有一种岩浆喷涌的力度,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当今文坛最为缺乏的风格——摇滚乐式的风格。
假如有人问,郑钧小说的意义在哪里?我会回答说:“这部小说是对当今虚伪的虚弱的文坛的一种反动!”我们的时代不缺乏矫情,不缺乏严肃,更不缺乏虚伪,而惟独缺乏的是幽默、轻松和真诚,而后者恰恰是郑钧小说《菜刀温暖》所擅长的。
因此说,郑钧小说的出版从某一种意义上,对当今的文坛会产生它意想不到的冲击和影响。
特别的一天 豆瓣
The special day
8.2 (11 个评分) 作者: 吴念真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 5
《特别的一天》为台湾作者吴念真先生的短篇小说选集。
书中包含吴念真早期创作的七部短篇小说。其中《白鸡记》《是的,阿姆雷特先生!》连续入选台湾联合报第三届和第四届小说奖佳作奖;《白鹤展翅》获台湾吴浊流文学奖小说创作正奖。大部分以描写台湾北部矿区的乡间生活为主,故事里饱含对村庄的浓浓乡愁和人情味道。故事中对溪尾、瑞芳等台湾地方的描摹写出了一个个大陆读者所陌生的台湾面孔,故事的主人公也都是在乡村劳作的底层人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及城市化对矿区和农人们原本生活的冲击在这些小故事中也都有反映,既有温情,却也悲凉。
吴念真的小说作品充满悲悯的情怀,故事真实的呈现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个体在社会生活的洪流中的无助与茫然。文字朴实内敛,讲述充满耐心和同情心,但情感上又是不失理智和节制的,展示命运的残酷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读者可从书中了解到台湾北部九份、溪尾、瑞芳等地的地方风貌人情,作品涉及乡间生活层面较多。
孤独六讲 豆瓣
7.3 (239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美学大师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可以说,蒋勋在本书中,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自序
情欲孤独
语言孤独
革命孤独
暴力孤独
思维孤独
伦理孤独
理想的下午 豆瓣
7.8 (44 个评分) 作者: 舒国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旅行散文登峰造极之作
压根儿就是“旅行文学”的代名词
甫出书,便已经成为经典
台湾文学青年人手一册的接头暗号
舒国治首部简体版作品
梁文道专文推介
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风明月时时得于道途,却无须拥有也。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此次发行简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