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Johann Sebastian Bach 豆瓣 Spotify
9.1 (38 个评分) Johann Sebastian Bach / Víkingur Ólafsso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7日 出版发行: © 2018 Deutsche Grammophon GmbH, Berlin / ℗ 2018 Deutsche Grammophon GmbH, Berlin
35 tracks and just one name: Johann Sebastian Bach. Icelandic pianist Víkingur Olafsson continues his successful recording career with a collection of well and lesser known pieces by the famous baroque composer. The selection includes reworks by Bach himself of composers such as Vivaldi and Busoni and Transcriptions / Reworks of Chorals by Víkingur Ólafsson himself. Víkingur Olafsso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roque repertoire are crystal clear, modern and hauntingly beautiful. In his very own style Víkingur perfectly captures Bach as a master of balance whose music is the ideal combination of emotion and intellect, singing melody and sculpted counterpoint.
Bach: Die Kunst der Fuge; Partita Nr. 2 豆瓣
Grigory Sokolov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11月27日 出版发行: Opus 111
J.S.巴赫的《赋格的艺术》,BWV1080,作于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大约是1749─1750年。1749年,巴赫将要失明,身体也日见衰退,这部作品可看作是他的音乐遗嘱。这部曲集共包括22首赋格与卡农,但其编号只有19首,原因是16、17、18各号均含两曲,而第十九号未完成。在第十九号中,巴赫想把自己的姓名作成B─A─C─H4个主题组成的四声部赋格,可惜未完成:他的手迹停止的地方,就是这位大师要将他的名字的第四个字母填上去的地方。这部作品被看成是高级对位的教科书,全曲分为:1.对位法第一,4声部赋格;2.对位法第二,4声部赋格;3.对位法第三,4声部赋格;4.对位法第四,四声部赋格;5.四声部赋格;6.法国型的四声部赋格;7.扩大与缩小的四声部赋格;8.3声部赋格;9.12度的4声部赋格;10.10度的4声部赋格;11. 4声部赋格;12.8度卡农;13.反行的扩大卡农;14.在3度对位上的10度卡农;15.在5度对位上的12度赋格;16.对位法第十六,4声部赋格(正反两首);17.3声部赋格(正反两曲);18.两台古钢琴赋格(正反两首);19.3个主题的赋格曲,实际出现BACH4个主题。这部作品,巴赫只对第十八号两首作品注定了使用的乐器,早期研究,认为此曲集应由附有踏板的古钢琴或管风琴演奏。自20世纪后,由指挥家卡尔·斯特劳贝(K.Straube,1873—1950)1927年第一次以管弦乐的方式演奏,编曲是格拉萨(W.Graser,1906─1928)。他在18岁时改编了这部作品,22岁时自杀身死,现在这部作品的演奏,基本使用古钢琴。转发
《c小调第二帕蒂塔》Partita No.2 BWV 826,共包括六曲:
1. 前奏曲
2. 阿列曼德舞曲
3. 库朗舞曲
4. 萨拉班德舞曲
5. 回旋曲
6. 随想曲
在巴赫创作的帕蒂塔中,有一些经常使用的舞曲,如:
阿列曼德舞曲(Allemande):一般是4/4拍,原意是“德国风”或“德国舞曲”,大都以厚重的复调手法写作,速度中庸,没有特殊的节奏,一般放在组曲前面,充任前奏曲的任务。
库朗舞曲(Courante):这是从“奔跑”(Courir)一字演变出来的舞曲,有法国式与意大利式两种。法国式一般为3/2或6/4拍,多声部精致而沉重。意大利式3/4或3/8拍,有轻巧快速的装饰音型。
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西班牙舞曲,在组曲中巴赫稍以夸大,当作温和的慢板乐章,强调抒情性格。
小步舞曲(Menuet):小巧可爱,3/4拍,是洋溢着路易十四时代那种优雅的宫廷气氛的舞曲,性格单纯、沉着而高雅,中庸速度。
基格舞曲(Gigue):一般放在组曲末尾,有终曲强烈的性格。速度快,气氛明朗,节奏强烈,大都是有附点的三拍子,巴赫利用二声或三声的模仿对位手法,常使这种舞曲带有赋格曲风。在组曲后半部,主题常以逆行方式出现,这种舞曲相当于奏鸣曲中的回旋曲终曲,在组曲中极富变化,最具技巧味。
加沃特舞曲(Cavotte):跟小步舞曲一样,属小曲子,大都是1/2拍,这是法国民俗舞曲,容易亲近,相当纯朴,中板。
布列舞曲(Bourree):法国的农民舞曲,2/2拍快板,爽朗而活泼,规模比嘉禾舞曲大。
帕斯皮尔舞曲(Passpied):很古老的法国舞曲,3/8拍子,活泼而热烈。
2020年11月23日 听过
边听赋格边读蚂蚁赋格
Classical
马友友:巴赫经典回顾 豆瓣
9.5 (13 个评分) 马友友 Yo-Yo M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7年5月12日 出版发行: Sony
*收录马友友以往录制过的七张专辑中巴赫作品之选集。
*收录名曲包括:《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三号》、《G弦之歌》、《耶稣,吾民仰望的喜悦》、《沈睡者醒来》、《羔羊将安然牧放》,以及《郭德堡变奏曲》之主题、《巴赫曲调幻想曲》。
*尽管类似的作品曾经有成千上百位演奏家诠释过,但马友友之演奏绝对是最值得聆赏的录音收藏版本之一。
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Yo-Yo Ma, 1955 - )与SONY唱片公司合作三十余年,录制过许多类型的音乐作品,其演奏才华展现在古典、探戈、爵士、丝路上的亚洲音乐与阿巴拉契亚的提琴音乐上,而这张专辑收录他以往录制过的七张专辑中巴赫作品之选集,包括销售长红的传奇录音─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繁花似锦巴洛克」,以及与巴比‧麦菲林(Bobby McFerrin)合作的「天籁」等专辑。
马友友曾先后两度录制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本集收录1994年版的第三号组曲之全曲,以及1982年版之第六号组曲中之「萨拉邦德舞曲」,而同年录制大提琴与大键琴奏鸣曲,本集也收录其中的第一号。马友友曾与巴洛克音乐专辑中的指挥库普曼(Ton Koopman)合作两张巴洛克专辑─「繁花似锦巴洛克」与「城市乐章巴洛克」,其中便演奏了《G弦之歌》、《耶稣,吾民仰望的喜悦》、《沈睡者醒来》、《羔羊将安然牧放》,以及《郭德堡变奏曲》之主题,也都收录在本集中。
另外马友友与巴比‧麦菲林合作的声乐版《G弦之歌 》也是不容错过的经典,而美国作曲家约翰‧柯里利亚诺(John Corigliano)根据巴赫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之「前奏曲」为灵感,为马友友创作的《巴赫曲调幻想曲》(Fancy on a Bach Air)更是本专辑的压轴录音。
马友友的诠释已为一家之言,演奏侧重情绪与音色的精微变化,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为爱乐者开启了欣赏这些名作的另一扇门。尽管类似的作品曾经有成千上百位演奏家诠释过,但马友友之演奏绝对是最值得聆赏的录音收藏版本之一。
Divenire 豆瓣
9.3 (49 个评分) Ludovico Einaud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26日 出版发行: Decca / Universal Music
Ludovico Maria Enrico Einaudi OMRI is an Italian pianist and composer. Trained at the Conservatorio Verdi in Milan, Einaudi began his career as a classical composer, later incorporating other styles and genres such as pop, rock, folk, and world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