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豆瓣
作者: [ 英]斯蒂文.朗西曼 译者: 马千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8 - 6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代表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落幕,新兴伊斯兰强权的崛起,更为欧洲、近东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变化,甚至一度被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长达7周的战役中,双方不论民族、信仰,均表现出惊人的英雄气节与坚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英国历史学家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196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453)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累计重印达18次之多。本次出版,从正文、附录到索引、原注,均忠实于原作。
2019年7月21日 已读
1453年,它是历史上沧海一粟般的一年,却又不是无足轻重的一年。一个千年帝国终究倒在了这一年,它的身前是异教徒的硝烟号角,它的身后是基督教世界的虚伪利己。虽然穆斯林最终夺取了城池,但是哪怕没有穆斯林,苟延馋喘的帝国终究气数将尽。作者对国民的同情使他对苏丹夺城后的做法颇为不满,然而,相比基督教国家一贯的做法,穆斯林是相对文明的,这点还是得辩证地对待。于我而言,读完的感想总归还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本书最遗憾之处是书上缺少当时君士坦丁堡周边的地图,读前几张周边地区与土耳其的兴衰进程时,我格外吃力。本书除了文笔流畅优美之外,257个详细的随书译注更值得仔细品味,不容错过。
1453 历史 土耳其 拜占庭
万历十五年 Goodreads 豆瓣
8.9 (50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5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2019年6月2日 已读
万历十五年此书第一次知其名是在高一,那时文化上气象万千,学校本着实验性示范性的精神鼓励学生模仿黄老的大历史观,学习见微知著的思维方法自己解构历史教材,自行查阅资料扩充思维,在历史老师的帮助下每周分组汇报。这本是极有意义的思维开拓,但那时学校图书馆只有几十平米,而查阅资料购书远不如现今方便,我自然与此书失之交臂,报告也回答地极为敷衍。可能以那时心智,我也未必能理解多少书中内容。如今怀着如此复杂心情阅读此书,则真心为那时错过此书而遗憾,不说文章论点是否正确或武断,单从文笔和思维模式上就足够成为精神的营养,这种思维的方法确实能够点亮只知学校传授的非黑即白二元论的学生心智。说回此书,黄老批判文官专政阻碍经济精神发展,指出毫无法制判断唯心,个人无法撼动体系上的僵化,最终王朝覆灭被外国赶超。
万历十五年 历史 政治 明史 黄仁宇
人类简史 豆瓣 Goodread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8.7 (587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社 2014 - 11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
【编辑推荐】
1、由书改变而成的人类简史课程风靡全球,成为希伯来大学最受欢迎课程 Coursera最受欢迎课程 ,mooc最受欢迎课程。学界和大众都一致认可,戴蒙德推荐。
2、一大开创性:打通文字发明前后历史的界限。
文字发明之前的年代,是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的专长;文字发明之后的年代,是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专长;
许多著名史家的作品,欠缺遗传学或生态学的视野,如何让这两大段历史之间没有断层,能够有一以贯之的宏观解读?
本书不同于《枪炮、病菌与钢铁》从生物与环境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同于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以文明为单位绘制的人类文明交织的世界。 他笔下的历史,在科学中有深沉的人文关怀。
3、填补传统人类史的三大鸿沟:
历史观与哲学观之间的鸿沟(提供有史实根据的深刻哲学思考);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的鸿沟(作者多从生态来思考,而不是只讲人类的利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鸿沟(检视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到当时一般人的生活)。
4、四大部分描述人类大历史:
7万年前的大脑认知革命(有能力谈八卦,想象不存在的事物,让陌生人开始合作、建立组织)
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让我们渴求更多、生产更多,分工分职愈趋细腻)、
500年前的科学革命(带来快速进步,让我们拥有上帝的力量,也带来毁灭)
全球大一统、人类大融合的关键因素——金钱、帝国、宗教
5、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用通俗的语言和新鲜的视角,将个体的幸福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审视,不再错过历史中最关键、最有意思的部分。涵盖了生物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艺术,文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涉及幸福,生命的意义等众多话题,有人说这是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6、一部“瘦身版”人类简史。
如果说给我一本书,不到五百页,没有一堆令人晕头转向的年份、人名、地名、称号,就能涵盖了人类如何崛起、影响现代生活甚巨的资本主义、一神教、自由人文主义、基因工程如何兴盛的人类历史重大脉络……这是仅有的一部!
7、一部引发多国版权大战的神秘大书。
获得波兰斯基人文学科创造力与独创性奖。 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在英国,9家出版商疯狂竞价。 23个国家竞相购买版权。台湾上市一周,金石堂、诚品历史类畅销书榜第一 ,诚品总榜第八,西班牙上市两周总榜第一。
------------------------------------------------------------------------------------------------
【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
【各界评论】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为什么能够在国际畅销书榜上爆冲?原因很简单,它处理的是历史的大问题、现代世界的大问题,而且,它的写作风格是刻骨铭心的生动。你会爱上它!
——普利策奖得主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
这是此类大历史中最好的一本:规模宏大但绝非泛泛而谈;具有时代性又不花哨,观念惊世骇俗但绝不是个简单的反对者。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开始讨论,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为什么,对我们都有好处。
——牛津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斯蒂文·刚尼
我拿起这本《人类简史》立刻“着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几乎一口气读完。吸引力主要来自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还有译者文笔的生动晓畅,而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也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读来欲罢不能。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人类简史》的目的不是传授人类考古学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提供一种看历史的视角,一种全局的观点。当你不再执着于科学、政治或宗教等某一个领域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整体演变,观察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你会感到你脑海中零碎的历史知识忽然像拼图一样各就各位,构成一幅宏大的图景,这样的视角非常新鲜。
——果壳网 姬十三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跟着人类一同走过十万年的感觉!
——读者
这本书如果要用“宏伟史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其中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例如考古学、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宗教、社会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等等。书里里面的大部分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介绍,其中很多都是经无数人严格验证过的,讲师很多时候仅仅是通过自己的表达希望尽量客观地介绍一些内容,至于每个人怎么理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了。
——读者
超级好的课程,付费都坚持下来了,观点独特,从来没想到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人类自己。
——读者
2019年3月7日 已读
语气风趣的科普读物,有关中国的内容多半是译者自行塞进去的私货吧,虽然读来亲切,但纵观全书,不和谐感始终伴随的阅读体验不太好。人类本和大多数动物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一系列的意外和巧合使智人一步步走向主宰者的地位。是人类意识产生的认知革命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工业革命,带领智人走向新天地。然而人类社会发展越是迅猛,其对生态系统的打击也越是令人无法直视。真是美丽又丑陋的生物。吉尔伽美什计划似已起步,书中描写的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预言,其实不重要。因为,我们大概活不到这一天。
人类学 人类简史 历史 哲学 思维
烟河 豆瓣
River of Smoke
作者: [印度]阿米塔夫·高希 译者: 郭国良 / 李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8
《烟河 鸦片战争三部曲》是一部长篇小说。
满载契约劳工的“朱鹭”号在孟加拉湾遭到了狂风恶浪的侵袭。在飘忽不定的航船上,人们拼命挣扎,想要死里求生。这其中有因涉嫌伪造罪而沦为阶下囚的没落贵族尼尔,伪装成水手的法国孤女波莱特,以及曾以种罂粟为生,后背井离乡的寡妇迪提和她的情人卡鲁阿。
暴风雨也袭击了“安娜希塔”号,这艘由印度驶往中国广州的船上装满了鸦片,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另一艘苗圃船“雷德鲁斯”号也未能幸免,船上的园艺师费切尔要来中国寻找无价之宝:那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花卉能疗伤、可观赏,还能入药。所有这一切都汇聚于广州的番鬼城: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各种文明相互碰撞,时而融合。这里犹如一个火药桶,只等那星星之火,鸦片战争便一触即发!
迷宫中的将军 豆瓣 Goodreads
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
8.8 (74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王永年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11
《迷宫中的将军》成书于八十年代末。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的历史学家们一起进行了两年的调查。本作品描写了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生命中沿着马格达莱纳河幻影般的最后一趟旅程。这趟旅程在信件与各种各样的回忆录中几乎没被提到,这恰好给了作者在历史真实的范围内创作自己的故事的自由。
作品中,玻利瓦尔在疾病困扰、心灰意冷和种种超出了他的控制的不利条件下,重访了河岸边的城市,重走了见证他起伏辉煌的战绩、满载着他曾经的抱负以及他所遭遇的同路人和遭受的背叛的道路,一直向远方的大西洋奔赴。
与此同时,读者从中可以真正感觉到玻利瓦尔这一历史人物在他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乃至作为个人达到最高点时的风貌。将军为了从西班牙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接续了他统一拉美大陆的未完成的梦想,然而最终他带着最大的失望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2016年2月8日 已读
攻城容易守城难,这就是戎马一生的军事天才走不出的迷宫,绕不开的心结。无论将军前后言辞行为有多不一,他的目的始终只有统一南美洲。然而浴血奋战打下的国家被反对派轻易动摇,人民的短视令他心碎。他早已失去为她奋斗的强壮体魄,唯留睿智的大脑和坚强的意志支撑着的虚弱身体,自嘲地为一只流浪狗取名玻利瓦尔。时间使一切都变得满目疮痍,皱纹累累。人生的悲剧,并非英年早逝,而是日益老去日益下贱的同时保持却清醒的头脑。马尔克斯并未着重描写将军的荣光,但侧面的一点一滴汇聚成的美好记忆足以展现将军的风采。讽刺的是,昔日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惨淡。昔日叱咤风云的解放者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将死之人,其间孤独比百年更胜。弥留之际,他是否也曾向上苍祈求让我再活500年?即使我这种粗心人都能看出,最后一段马尔克斯写得尤其精彩。
传记 加西亚-马尔克斯 历史 拉美小说
都铎王朝 第四季 (2010) 豆瓣
The Tudors Season 4 所属 电视剧集: 都铎王朝
7.8 (20 个评分) 导演: Dearbhla Walsh 演员: Jonathan Rhys Meyers / Henry Cavill
本季作为该剧的最终季,主要讲述乔纳森·里斯·迈耶斯扮演的亨利八世与其最后三任妻子的纠葛。华服与精美宫廷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奢靡,风格上以性爱和尺度大胆而引人瞩目,步入而立之年的亨利八世愈加散发成熟沧桑魅力,他没有停下寻欢作乐,声色犬马的脚步,在第四季中为我们呈现了阴谋与欲望的矛盾巅峰。
2014年12月14日 看过
君王的心思好难猜。上一季末刚砍了克伦威尔,这才第二集就开始悔悟他才是自己的忠犬。上季明明讨厌他给找的老婆讨厌到离婚,现在倒是like her at all?萨里大人一局走错满盘皆输,人生赢家当属萨福克公爵。安妮仍是所有王后里最有气场一位。我仍然讨厌基督教,感谢国王赶走了主教大人。
JonathanRhysMeyers 历史
金陵十三钗 (2011)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金陵十三釵
7.3 (1093 个评分) 导演: 张艺谋 演员: 克里斯蒂安·贝尔 / 倪妮
其它标题: 金陵十三釵 / The Flowers Of War
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国军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 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幸免于难的书娟(张歆怡 饰)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 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倪妮 饰)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
2012年1月3日 看过
挺好的电影,小说改编的故事,对人物的刻画更加细致,冲突更有可看性,恩,我很开心这部电影不像NJNJ一样满眼的肉体啊肉体。张导的故事就是拍得比某人好。
中国 人性 历史 女性 感人
城邦暴力团(下) 豆瓣
8.8 (51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1
隐居台湾的漕帮帮主万砚方因介入周鸿庆事件触怒“老头子”被杀身死,少年张大春误打误撞揭破隐藏谜团惹来杀身之祸,奇人异士出手相助又激起更多隐匿的真相……地下社会与特务统治如何勾连成一体?蓝衣社、武功秘笈与神秘失踪的佛头缘何联系纠缠在一处?淞沪抗战、桐油借款、黄金运台究竟有何 不为人知的隐情?且看张大春将中国小说叙事技巧与稗官野史传统巧妙结合,一步步揭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风雨史背后的秘辛,书写出“江湖即现实”的新武侠高峰。一部小说竟比现实更接近真实!
《城邦暴力团》豆瓣官方网站:http://site.douban.com/110103/
流血的仕途 豆瓣 Goodreads
7.6 (25 个评分) 作者: 曹昇 中信出版社 2007 - 7
这本书试图采用镜像法则,站在李斯的角度,以正史记载为基准,正史不到之处,则辅以合理的推断和揣摩,接续空白,贯穿前后,对李斯的一生进行详细还原,使之丰满而完整。
一介布衣李斯,三十岁时仍一文不名。 他只身来到秦国,历尽磨难,差点死掉。后逢偶然之机,终成大秦丞相吕不韦三千门客之一。 在一次秦王出行中,他未经允许,冒着杀头之险,面谏秦王,从此被秦王注意。其后数年,李斯受命于秦王,小心翼翼做着幕后工作,生活作风极为低调。他暗中观察当时的政治局势,隐忍待发,默默协助秦王离间六国、削权重臣、夺取军权、震慑宗室,将少年赢政一步步推向权力之颠……
面对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周旋于吕不韦、嫪毐这样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李斯韬光养晦,蓄积势力,于不知不觉中崛起为大秦决定性人物!
2011年4月28日 已读
历史对于李斯的评价并不太好。而曹三笔下的李斯却不至于太坏。而且形象还很丰满不惹人厌。当做八卦小说看甚好,但当做职场书籍。。好吧,有一定教育意义。
历史 曹昇 李斯 网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