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怀特
人各有异 豆瓣 Goodreads
One Man's Meat
作者: [美国] E·B·怀特 译者: 贾辉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7
E•B•怀特的《人各有异》,是他在缅因州农场五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总结。一九三八年冬,怀特正当在《纽约客》事业顺遂之际,突然转身(不够华丽,但很坚决),跑到缅因州去当农民,由春到夏,由秋入冬,亲手操持了一个农场。这里的原因,或许与梭罗有很大关系,我们从怀特的文字中,也时时可以看到二人一前一后的关联。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怀特与梭罗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警惕以国家、政府、集体等等名义,对个人自由的剥夺和侵犯。甚至《纽约客》要求编者始终以“我们”的面目发声,也让他感觉不自在。正是在缅因的乡下,“他找到了他的主题(就是他自己),还有和缓但真诚的语调。”他将“我们”如何,改换为“我”如何,成就了知识分子作为个人的独立存在。
我们因此得见这一本书,是一本慢书,不妨慢慢去读。书中没有微言大义,但凡讲到社会,仍然还是常识。他写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他要建立的,是一种简朴的,审美的生活,虽然这种简朴的生活有时也需要惨淡经营,忙个焦头烂额。
《人各有异》是E•B•怀特最著名的随笔集,自一九四二年初版以来从未绝版。
2017年5月25日 已读
不会养奶牛的作家不是好农夫。作者为了自由意识放弃城市里的好工作来到农村,絮絮叨叨地讲述热火朝天的田园生活,给战时内心一片焦土的人民带来了慰藉和生气。书是好书,但我读得很慢,因为天然不喜散文。若是自己买来每周读一篇,那自然妙趣横生,心情愉悦,然而借来的书,总不好意思一直占为己有,便集中进食,于是倍感乏力。每次翻开我都要摩挲一下书页,再用脸去蹭一蹭,来感受这丝般顺滑,是这本书顺滑的纸质激励我短期内读完了它。电子书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本书后记也很有意思。得知英文书名的含义后再联想中文翻译,不禁莞尔。
E.B.怀特 译文经典(精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