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古代字体论稿 豆瓣
作者: 启功 文物出版社 1999 - 3
启功先生对汉字字体进行研究已长达数十年之久。他的《古代字体论稿》于1964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立即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的很多观点已成为后来文字学著作引证和立论的根据。在1978年再版的20年之后,1999年,启功先生再次对此书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北京师范大学李国英教授对记者说:“随着汉字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字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字体问题在汉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汉字字体的研究。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启功先生这部《论稿》会更加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同时,它又一次修订再版,也很好地满足了学术界研究的需求。”
谈到这本书的写作缘起,米寿老人启功先生谈兴仍浓。他说:“汉字有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其字体演变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那时,我自己在写字、看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比如大篆、小篆、籀文、隶书,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等等。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费了好大劲儿。我想把这些问题都记下来,所以1961年我开始写,在写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往往又会带出另一个问题,后来渐渐地,就形成了这本书。”
“费了好大劲儿”的说法,是启功先生惯用的谦逊随和的表述,但这句话也恰恰透露了《古代字体论稿》一书的深厚功力。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含量极为丰富深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董琨说:“启功先生对汉字字体发展中种种缠杂不清、甚至相互抵牾的说法进行了逐一的清理,并且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套用一句老话,称得上是‘老吏断狱,铁案如山’。他是真正地把字体方面的很多问题搞清楚了。”
《古代字体论稿》不仅廓清了很多复杂的学术问题,梳理了汉字字体的发展历史,同时,启功先生的治学方法也给后学带来了不少启示。董琨指出,启功先生的“实物与文献互证”的科学方法和他辩证、发展的历史观,以及他尊重前贤而不迷信成说的治学精神都是具有启
发意义的。正因为运用了科学的方法,所以启功先生能够得出带有科学预言性质的推论。例如,在六十年代初没有出土资料可以证明的情况下,他就推论秦代有汉隶样或接近汉隶样的文字,这一预言在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得到了证实。
淡泊谦逊的启功先生一再强调:“书无足论,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修订和补充,这里的材料没有什么遗漏和空白了。”的确,《古代字体论稿》为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字体发展的文献资料。书中近百帧各历史时期的字体图版本身就是一幅美丽、形象的历史长卷。而最令启功先生欣慰的,就是那两种新出土的材料战国中山石刻
和秦律简的补充。启功先生的字体研究和材料搜集工作成就斐然,其过程无疑是艰辛而寂寞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张恩和教授倡言:“启功先生这部书虽名《古代字体论稿》,实应正名为《古代字体论纲》。因为在这部书中,启功先生实际上已经为‘汉字字体学’架构了体系,勾画了轮廓,指出了方向。他不是静态地说明大篆、小篆、隶书、八分等字体各是什么,而是动态地解释了这些字体的形成、发展和流变。同时,
他结合时代、地域、作者、工具等诸多因素来考察字体的流变,很多问题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都可以形成专著。这明,建立汉字字体学这一学科,已经具备基本条件了。”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也指出,《古代字体论稿》是一部汉字史的重要著作,也是一部书法学兼汉字学的论著。它提出了“字体”概念的多元内涵,将字体风格与字形结构一同纳入了汉字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当中。她说:“字形结构是外部形式的问题,眼睛可以观察,分
析容易操作,描述可以具体;而字体风格却是内在的问题,目治未能竭尽,很多因素的把握要凭心领神会,描述起来也难以具体,非有相当的识字、写字、观字、辨字的造诣,是难以做出可信服的结论的。启功先生不但是书法家,而且是书法学家,自然兼为文字学家,他在《古代字体论稿》中所总结的字体理论,是在考察了汉字发展史上诸多字体现象后总结出来的,又是凭着他书法家的眼光观察和体验出来的。”关于启功先生字体研究的丰富内涵,王宁教授总结说:“他的字体研究阐明了汉字字体演变的总规律,可以称作‘字体历史学’;同时他还论述了汉字字体分类和命名中的诸多现象,可以发展出一门‘字体分类学’;此外,他以汉字字体描述的方法,构建一套汉字字体描述的术语系,可以称为‘字体描述学’。所以,说《古代字体论稿》中包含着一整套科学的汉字字体学,是绝对不过分的。”
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 豆瓣
作者: 王立军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 7
目录
------------------------------
绪论
第一章 宋代雕版楷书的字样分析
第一节 字样关系的判断
第二节 字样主形的择定
第三节 宋代雕版楷书字样的基本面貌
第二章 宋代雕版楷书的构形系统
第一节 构形分析的基础、方法与原则
第二节 宋代雕版楷书的直接部件
第三节 宋代雕版楷书的基础部件
第四节 宋代雕版楷书的构形模式与构形层次
第三章 宋代雕版楷书的书写特征
第一节 宋代雕版楷书的书写单位(笔画)
第二节 楷书书写中的让就现象
第三节 楷书书写中的力学原则
第四节 楷书书写与部件的形变规律
第四章 宋代雕版楷书的理据状况
第一节 形体变异对构形理据的影响
第二节 构形理据对形体变异的影响
第三节 宋代雕版化书构形理据的保留程度
第四节 书写和理据的关系与汉字优化
第五章 宋代雕版楷书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雕版载体形式对宋代雕版楷书的影响
第二节 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对宋代雕版楷书的影响
第三节 外部影响与汉字自身发展规律的综合平衡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字体设计指南 豆瓣
Thinking with Type
作者: (美)埃伦·鲁普顿 译者: 王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 1
白纸或屏幕上的字母的组织,是设计师们最基本的挑战之一。使用什么字体?要多大?这些字母、字词和段落如何排列、间隔、安排和造型?本书是一本开创性的新作,由设计教育和评论方面的领军人物埃伦·鲁普顿撰写,那些正在学习或提高自己字体设计排列艺术的人们,本书为他们提供了清晰而重点突出的指导。书中那些富有启发的论述,与实用的示范相结合。这些示范又因直接而富有魅力的解说而灵动起来。书中撷取的那些有影响的设计师的成功之作,既展示出如何在设计系统发挥创意。又如何去超越规则。
本书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字母、文本和棚格,从最基本的字体到单词的组织,再到内部协调的整体,再到富有灵活性的体系。每部分都以一篇描述性的文章作为开始,谈论各种媒体之所以注重字体设计的文化原因和理论观念。每篇文章之后都有示范性的内容,它们不仅显示字体设计如何建构,而且讲解其中的理由,阐释那些字体设计的习惯和通常做法背后的实用原冈和文化原因。是设计师、作家、编辑和学生的必备指导。
现代创意字体设计 豆瓣
作者: 庄子平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3 - 3
望着街头巷尾、广告杂志上那些美轮美奂的艺术字,您有没有觉得神奇呢?您也许在猜测: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现在,我们就来解开您的疑惑,让大量精美的艺术字呈现在您的眼前!由您去欣赏,品评,吸收和选择。
安尚秀 豆瓣
作者: 安尚秀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6 - 7
安尚秀,1952年生于韩国忠州。毕业于弘益大学美术系,著名设计师。1985年创造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安体”,其后又设计了李体、myrrh体、mano体,成立了安设计事务所。1991年以来担任弘益大学视觉设计专业教授,并任国际平面设计社团组织协会副会长。安尚秀是韩国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他不仅对韩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造诣,而且对东亚文化也有很强的理解力。他的性格敦厚但又不失理智和行动力。2000年,他作为在韩国召开的国际平面设计师大会的组织者, 成功地诠释了“调和”这一深含文化意义的主题。次年,又主持了主题为“印刷风格”的第一届汉城印刷工艺·设计展览,开创了面向全球IT时代的世界文字文化的新领域。安尚秀的这种组织能力,不仅显示出他个人的能力,也暗示着韩国年青一代设计师不可估量的未来!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在许多世界平面大赛中获奖。尤其是文字设计作品为世界平面设计界所称道。
字体设计基础 豆瓣
作者: 陈原川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 7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字体设计理论,字体设计发展,字体设计创作及字体设计应用等诸多基础理论,并在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上进行了相应的结合,《字体设计基础》的完成是令人兴奋的,在编写的过程中《字体设计基础》尽量做到信息全面、内容丰富、资料准确。希望通过本书,会有更多的人热爱字体设计,并致力于字体设计的研究。书中融入了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设计实践心得,收录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历届许多学生的课程习作,也提出了字体设计教学的一些新的训练方法,相信会对广大艺术院校的教师、学生及专业设计师有一定帮助,不足之处也希望得到诸多同仁的批评指正。
汉字设计 豆瓣
作者: 陈原川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 1
本书介绍了汉字字体的历史沿革及汉字图形的起源、发展,汉字图形与汉字字体的合体时期、分流时期,分析了汉字的传统审美观念,从图腾崇拜的开始到吉祥观念在汉字中的引入,汉字图形对中国文化与百姓的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教材对传统汉字图形的设计进行详细的分类,以大量的传统汉字图形实例进行分析并论述了传统艺术门类对汉字图形的影本书系统介绍了汉字字体的历史沿革及汉字图形的起源、发展,汉字图形与汉字字体的合体时期、分流时期,分析了汉字的传统审美观念,以及从图腾崇拜的开始到吉祥观念在汉字中的引入,汉字图形对中国文化与百姓的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书中对传统汉字图形的设计进行详细的分类,以大量的传统汉字图形实例进行分析,论述了传统艺术门类对汉字图形的影响与融合,并在传统汉字图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有效地导入现代汉字创意研究。 作者总结出多处原创性的训练方法,对现代汉字创意研究提出了多种研究训练途径,从教学及专业设计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探讨了汉字的设计背景,原理与实践方法,以大量案例阐明汉字设计的原旨。
本书可作为国家本科教育视觉传达专业教材及教辅教材,也可供从事广告、平面设计的设计师、企划人员和平面设计爱好者参考。
中国美术字史图说 豆瓣
作者: 李明君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 - 10
本书内容包括: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绘符号——我国文字装饰美化的原始萌芽、商及 周初图形文字——青铜器铭文中氏族徽号的美术化、秦汉时代篆书美术字——文字全方位美化时代的硕果等。
中國字體設計人:一字一生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廖潔連 MCCM Creations 2009 - 7
我們每天接觸文字:報紙雜誌、廣告牌、餐單……。文字,從來就在我們生活中,只是鮮有人去細研中國文字的底蘊。「宋、仿、黑、楷」是中國第一批有系統的印刷字體。五十年代,中國需要統一和規範字體,出現了我們今天所尊稱的「字體設計人」。在電腦時代來臨之前,整個造字過程,從打手稿、修改、造鉛字、再修改、做模,全是人手工夫;他們一天才造好三至四個字。今天,雖則電腦簡化了造字的工序,但字體設計人的經驗仍需要承傳下去。本書收錄了十二位中國字體設計人的故事,作者用了超過八年時間進行訪談和資料搜集,細錄了從五十年代至今兩代字體設計人的造字故事,還有中國字的結構、美學,和欣賞。他們述說的,又豈止文字的故事,背後實在包含?生活、文化、經濟、政治和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