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关系千万重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4
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Macro history)史观在国际史学界自成一家之言。在本书中,他生动地描绘了个人生涯中的逆旅屐痕,各色人物,一支生花妙笔出入古今,游刃有余。疑似没有章法,却又恍若无数大手笔的绘卷,历历如在眼前……
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作品,不外发挥以下三种关系:生死、金钱与性,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曾予以详细分析;但是今日的局势则是这三种关系。都在进行重大的修订与转变,各种关系丛集交织,令人有无法抽身之感。本书是八十年代为我们引进大历史观点的黄仁宇傅士重新尝试的书写角度,他悠悠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以充满魅力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剖析,人世间的种种因果关系,将复杂变为明晰。
提到关系这一名词,我们就可以立即想到私人关系、家庭关系、利害关系、性关系、金钱关系、外交关系、乡土关系、人知关系、多重关系、双边关系、直接关系、微妙的关系、紧张的关系等等。这是一本随笔,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也渗入了某些“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的成分;不过和作者所著其他书刊有很多接近的地方。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来,今日各种关系丛集,有令人无法抽身之感。
平淡映月 豆瓣
作者: 朱叶青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4 - 1
"现在学院派的眼光大多出自西方学术的模式,未必就没有一种谬误在其中。如果是用东方的、中国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模式,未必就是那么的合适。方法沦上是完全可取的,价值观上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方法
论固然被重视了,价值观却被忽略了。我们已经习惯于用西方人的价值观来看待这一切。固然也有人
会说世界性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人老了,就渐渐将原来样子变形了,完全改换了一个模样,依稀保留了
原先的痕迹。这不是一个关于人体的科学,而是蕴涵了一种生命记忆方面的奥秘。人为什么要老?这
难道会是一个问题吗?
钱多了,理想就少了,激情也就消耗了。
我的生活简单不了,这是使我感到人生痛苦的原因之一。也许在别人看来我的生活已然很简单了,但就
我对于生活的设定,已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
如果说基督教讲述了一个单性繁殖的故事,玛利亚的怀孕肯定不是依赖了性交方式;佛教以倡导不杀
生方式来灭绝生命,涅盘就是力了断灭一切再想回到这个世界的企图;伊斯兰教对于以上两种宗教做
了意外的补充,它提倡繁蕴生育又鼓励勇于牺牲。三教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最终所归,似乎都有着一种
安魂息魄的意趣,仅仅是各自讲故事的版本和叙述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一个说阿利路亚,一个说阿弥陀
佛,一个说哦,真主。惟有我这什么教皆可信却始终不曾人得教门的槛外游客,脑子想着的却仅仅是二
锅头。"
负暄琐话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张中行 中华书局 2006 - 9
这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于1986年出版。用意是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而笔下总是轻松中含有严肃,幽默中含有泪水。出版以后,国内外报刊如《读书》、《博览群书》、《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今晚报》、《青年报》,香港《大公报》、《东方文化》等,曾发表多篇评介文章,认为作者有卓识和深情,以行云流水、冲淡自然之笔写今世之《世说新语》,描画“逝者如斯”而寓悲悯人之怀,惜古怜今之趣,书格之奇,文笔之高,为近年所罕见。书早已售罄,现重印,除改正误字外,并增周汝昌先生长跋一篇。
午夜的幽光 豆瓣
作者: 林贤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思想,是穿过人生与世相的一道幽光,能让昏昧的心灵豁然开朗。思想者的文字,是社会大幕下一道刺目的闪电,能映照出思想者卓然挺立的身姿。本书即是这样一部透析知识分子喝知识的警世之作。批判、自由、正义、宽容……所有知识分子捍卫的价值,在作者雕刻刀般的笔下,——得到呈现。

题记
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
穿过黑暗的那一道幽光
对称:在纳粹的阴影下
在奈保尔与萨义德之间
萨义德:丧失之痛
奥威尔:政治、艺术与自由
奥威尔:书的命运
为宽容而斗争
后奥斯威辛写作
米沃什的根
包围凯尔泰斯
穿粗布衫的穿燕尾服的终究要分手
盗版与地下印刷
法布尔与他的昆虫共和国
性、群众、法西斯
《现代性与大屠杀》
有一种书用道义书写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三部书
鲁迅:反抗者的精神文本
《人间鲁迅》修订版后记
纪念李慎之先生
《文学中国》:序言,或一种文学告白
序《紫地丁文丛》
序《忍冬花诗丛》
說書人:閱讀與評論合集 豆瓣
作者: 董啟章 / 香江出版有限公司 1996
序--從讀書人到說書人 / 董啓章 9
遊戲閱讀(自序) 15
蘇菲的哲學世界 17
美味有益的"心靈鷄湯" 22
在島與島之間漫步--"台灣紀行" 27
小說,人生--"我的姊姊張愛玲" 33
漂過歲月--從杜杜的"住家風景"到"瓶子集" 38
文本專家--西西肩上的蜥蝪 42
大江健三郎本土印象記 46
寫小說與讀小說(自序) 53
"美麗大廈"(第一章)的時空處理 54
"美麗大廈"的語言文字 63
讀"石磬"札記--詩與小說之間的感想 69
我看日本文學(自序) 81
從日本的村上到我們的春樹 83
"舞,舞,舞"的自我嘲諷 87
關於限界及其以外的可能及不可能性--關於"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91
告別村上春樹 96
昔日遊園與終極現實--村上作品對社會回應的全面解讀 102
發條鳥的易容術 110
虛假的藍--村上龍的"近乎透明的藍" 114
作家之死--悼念龍膽寺雄 118
從大江健三郎的論述到大田洋子的"屍之街" 122
政治和文學的糾纏--佐多稻子 128
從女性主義談到津島佑子 134
尋找不熟悉的作家--津島佑子的"透明犬" 140
新日本女性的掙扎與求存--山本道子 146
讀者的時代(自序) 153
"對照記"--(誰/如何)看老照相簿? 156
差別與界定--"香港情與愛"的架空語言系統 164
怎樣的'香港'產生出怎樣的'情與愛'? 172
是不是要有這樣的聖戰你才會這樣的遊戲 176
世俗自爲的空間還存在嗎?--"閑話閑說"外的另一'可能' 184
怎樣的文章講怎樣的話--重讀夏丏尊和葉紹鈞的"文章講話" 190
筆記黃碧雲 196
城市的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閱讀"酒徒","我城"和"剪紙" 202
做一個對書陌生的讀書人(自序) 223
書也得用紙造成--"書的秩序" 236
把世界拓印在書本上--由"發現之旅"引起的聯想 241
舌頭是人發明的器官--"又係未能食素" 246
地理的想像與翻譯--旅次筆記 251
如何述說作者的一生--"傅柯的生死愛慾" 254
超時空啓蒙讀物--"新三字經" 265
研究大衆'文化'的當然還是文化人--看洛楓"世紀末城市" 270
自爲的世俗只是一個烏托邦--與阿城及董啓章商榷 276
附錄:回應梁文道關於閱讀'場域'的問題 / 董啓章 283
浮生论学 豆瓣
作者: 李泽厚 / 陈明 华夏出版社 2002 - 1
你可以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但他们对诸多人物的臧否却坦白得让人放心,没有方框没有隐讳,捧谁骂谁一目了然。正因此,书出版后麻烦也接踵而来……
不服从的江湖 豆瓣
8.6 (10 个评分) 作者: 王怡 上海三联书店 2003 - 8
本书是新人力作的合集,是网络时代人们的传播和表达方式深刻变化的一个见证。它来源于生活,反映的是民众的心声。王怡的杂文取材很广,从武打小说、古典名著、影视作品到中外历史、社会制度及至当今国际时事,无所不包。他的笔调轻松自如、诙谐幽默,善于用民间的活语言。他对自由主义在着深刻的理解和浓厚的兴趣,在评论人和事时有自己的主导立场。
王怡笔下的杂文,可谓当今杂文中之另类。之所以是另类,不只是因为他的知识面和兴趣很广,从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古典名著、影视作品,到中外历史、社会制度乃至当今国际时事,无所不包;也不只是因为他的笔调轻松自如、诙谐幽默,善用民间的活语言,杜绝一副天真的学生腔;而且是因为他的杂文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并且一以贯之,这一点难能可贵。作者对自由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浓厚的兴趣,因而在评论人和事时有自己的主导立场,而不是人云亦云,左右摇摆。
这里收录的就是王怡近年在媒体上发表的一些杂感,根据大致内容而编成五辑。其中第一辑的主要题材取自金庸、古龙和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借古而谈今日之时风和道德。
这是一部新人力作的合集,也是网络时代人们传播和表达方式深刻变化的一个见证。它来源于活生生的生活,反映民众的心声,必将回报于作者所深爱的人民。
鲁迅全集(全16卷) 豆瓣
9.6 (10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我社重新编辑的版本,只收作者自己撰写的著作,包括创作、评论、文学史专著以及部分书信,并加了必要的注释,共十卷,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间印行。
本版《全集》的编辑、注释工作,是在十卷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方面增收了《集外集拾遗补编》、《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和日记,以及迄今为止搜集到的全部书信,共十五卷;另加附集一卷,收作者著译年表、《全集》的篇目索引和注释索引。作者翻译的外国作品和校辑的文史古籍,以及早期摘编中外书报资料而成的《中国矿产志》和生理学讲义《人生象教》都未收入。
注释方面,这次对十卷本的注释作了一些修订和增补;原来未加注释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都已加注;增收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等三种和书信、日记,也都加了简要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