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我生命中的美好 豆瓣
刘辉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27日 出版发行: 九印独立音乐
免费电子版下载地址1:
免费电子版下载地址2:
刘辉,聆听你生命中的美好。
也许没有这么阴暗,可绝没你想象的那么明亮
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就一定是光彩夺目。
阳光,飞翔的鸟,金色波光的湖面,钥匙碰撞的声音,塑料袋的揉搓,人声的喧嚣。
穿梭在沸腾城市中,穿梭在木槿花的从林中。
一个人行走。
于是,美好的不同凡响。
北北
--------------------------------------------------------------------------------
无需沉淀与思考,当音乐响起,湖前简舍或者华厦繁街;昨日或者多年就这样一并的扑将过来,鲜活而生动。音乐从梦境中拉起帷幕,画面展开,喉咙中一丝微弱的歇斯底里。现实就像是过去的曾经,而那段过去并不遥远。
白色皇后
--------------------------------------------------------------------------------
由歌词看,这些作品吟唱了一些最隐秘的事情,在“与生俱来的恐惧”和“硬块”之间,是人心在岁月流逝中的变化。可以预测新唱片不会如标题一样流于太“阳光”的歌唱。这也是九印唱片一直以来给那些不多的关注者所留下的印象。除了刘辉这张很快面世的新作,今年值得期待的九印出品还有“黑暗中的马”。
独立音地:road
--------------------------------------------------------------------------------
<我生命中的美好>是目前刘辉创作跨度最大的一张专辑,共有20首曲目,包容了民谣、电子、氛围等繁杂的音乐风格,但并没有损失它的整体性。创作时间从01年开始至今已有8年。这8年间刘辉和大多数人一样,经历着种种生活的变迁,无论是美好和愉悦的,还是无奈和伤感的,全部记录在他的音乐里。那个灵魂是他,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生活是什么?只言片语很难形容,所以他的音乐也不必多言,只须聆听!
手写编号,限量发行200张,唱片随CD赠送刘辉1999-2004年间创作的短诗集。
九印提供免费电子版下载,电子版收录了完整的诗集和部分唱片曲目。
九印独立音乐
草芥 (2006) 豆瓣
导演: 王笠人 演员: 麦子 / 李婉菁
其它标题: Weed
这个电影很压抑,甚至残酷,讲的是一个搬运工爱上一个被男友逼迫卖淫的姑娘,结尾时候,该散的散,该抓的抓,不该死的死,随着敲木鱼的和尚超度声,看见这几个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凯路亚克”。整个电影基调都用灰黄色,象黄连一样,苦涩的让人难受。
《草芥》被从全球330个电影项目中被选拔出来,获得2006年秋季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HBF奖金(和很多国外基金一样,HBF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富有才华和革新精神的电影导演实现其梦想)。
春晓 豆瓣
7.5 (20 个评分) 羽果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1日
羽果乐队2008最新单曲《春晓》以南宋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绝美爱情故事为创作背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加入成为乐队音乐创作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在加入了古筝的演奏,使其成为串联音乐的主线的同时,民族打击乐器的点缀也让作品中国韵味十足。另外,整首单曲在浓重的弦乐背景中,尤其是小提组和中提组的交相辉映下,更显得大气而沉稳。单曲中,主唱谢晖在副歌部分所采用的戏曲唱腔的方式,更是完美的将这首作品进行了升华!作为单曲的《序》和尾声的《忆沈园》,也成为了这首作品不可分割的部分,简短精妙,轻吟的女声和悠扬的笛声可谓美轮美奂,正如曲名所要表达的,爱是古今永恒的主题,无论多少悲欢离合,它依然像春天的清晨一般充满美好和希望。
关于《春晓》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诗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让陆游与唐婉的一段凄美情事传为千古佳话,也成为了羽果乐队这首新单曲《春晓》的创作灵感来源。
一个偶然的旋律动机促成了这首歌雏形的产生,随性地发挥是乐队一直以来的创作习惯,这次中国的民族调式成为尝试的新元素。在不断地修改与完善过程中,除了保持乐队一贯的流畅风格外,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注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入了古筝的演奏,使其成为串联音乐的主线,另外民族打击乐器的点缀也让作品中国味十足。而单曲中另一大特色是唱法上的突破,在作品的副歌部分完全采用了中国的戏曲唱腔,随着段落的变化而产生的真假声变化,其转换的自然圆润也为乐迷津津乐道。这次无论从编曲还是演唱等多方面,乐队都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尝试和突破,使单曲《春晓》的风格与乐队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让人为之眼前一亮。另外,作为单曲的《序》和尾声的《忆沈园》成为这次作品不可分割的部分,简短精妙,无论是轻吟的女声还是悠扬的笛声都和单曲《春晓》一样叙说着一个完整的故事。
《春晓》以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为创作点,着重表达离人思念的忧伤和对岁月弄人的感慨。在故事中,陆游迫于世俗与唐婉分离,多年后沈园偶遇,虽已物是人非,心中却依旧难以放下,最后都抱憾而终,其中的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依然在不断地上演,所以歌词当中也是白话文与文言文相结合,唱腔也是相互转换,形成古今的交织与对话,叙说的却是同一个主题。但不管如何,时光总是在流转,有“秋风落叶花残香”就还会有“百花依旧笑春风” ,正如歌名《春晓》,爱是人类永远的主题,它永远像春天的黎明一样充满着希望,无论是古老的凄美传说还是现代的悲欢离合,都将随风而去成为往昔。
《春晓》
曲:谢晖 词:谢俊 古筝:郑喻玥
暮色掩冷窗,笑也泪成霜
可是你,带走了,晚霞的思念长?
为什么,为什么,又染红了远方
留一盏月光,放在我心上
温暖着,我依然,夜未眠的脸庞
为什么,为什么,只不过梦一场
昨夜星辰细数冷暖
谁在风中吟唱悲欢
莫笑痴心人多情
怎奈何世事变幻
秋风叶落花残香
怎不叫人寸肠断(人寸肠断)
莫笑痴心人多情
怎奈何世事变幻
待今宵又成往昔
百花依旧笑春风
天堂之花 豆瓣
7.6 (14 个评分) 宝罗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8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声像出版社
------------“天堂之花”的灵舞
宝罗本名王笑梅 前就听说有个叫宝罗的女歌手要出版一张创作专辑,据说这位歌手剃光头,音乐也很另类,当时就很想找来听听,可是等来等去没了音信。最近逛音像店才发现宝罗的《天堂之花》已经悄没声儿地摆在唱片架上了。
宝罗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涉足流行音乐圈,好象还拿过一个什么比赛的奖项,不过后来淡出流行乐,改玩非主流了。这张专辑创作于1993年,录制于1996年,到1999年才得以出版,可谓好事多磨了。专辑由宝罗和苏放共同制作,从唱片内页的说明中可以看出,苏放操持了几乎所有的编曲工作,在这张唱片的音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唱片一开始即是点题之作“天堂之花”。在合成器音色的铺陈下,宝罗阴冷的念白给人深刻的印象,虽说没太明白她在念叨什么,我仍然认为这是几年来我听到的国内音乐中最自然真实的念白。从这首歌的音乐上也能大概领略苏放的音乐风格,大量运用合成器,结合民族音乐和Electric New Age元素,具有世界音乐的特色。比较明显的是第四首歌“诞生”,几乎就是一首加了女声吟唱的纯器乐曲。音乐编排上很见心思,尤其是张全胜的马头琴演奏在此处与电子乐的迭加,有珠联壁合的感觉,完全没有可以雕琢的感觉,相当成功。第六首曲子“另一个地方”长度为39秒,非洲部落音乐般的气氛营造得味道十足,同时又可以看作是第七首歌“日光”前奏。
“日光”以宝罗高亢的吟唱开始,一股强烈的高原音乐气息扑面而来。乐曲中仍然有全胜的马头琴演奏,不过不同于上一曲,全胜在本曲中的演奏融入了更多的新意,听来完全不同于传统马头琴音乐的风格,而更象是先锋派小提琴的乐风。
“诞生”和“日光”分别长9分钟和7分钟,都是比较大型的歌曲。而象“清唱”这样比较短小的歌曲,以及灵舞这样的音乐小品,听来也很有味道。最后一曲“你想知道什么”更是将宝罗念白的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我猜宝罗可能会因此受到不少在其他歌手唱片中客串的邀请呢。
总的来说宝罗的音乐很有特色但是不是很成熟。由以往宣传所带来的第一印象是,宝罗 的音乐应该会比较狂野,可是听完之后感觉反差较大,觉得要柔和的多。宝罗的音乐取向好象是比较另类版的朱哲琴(个人认为比朱哲琴还是要强出不少),与民族音乐结合之深也出乎意料。不过这也许正式这张《天堂之花》的可取之处。
听完这张唱片一个最明显的感触就是,出得太晚了。如果这张唱片能在1993年左右出版的话,就会非同凡响了。片中的音乐在当时来讲肯定很超前,可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只不过是中规中矩而已。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宝罗、苏放音乐上的巨大潜力,相信听到来自他们的更成熟的音乐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哪里天涯有鲜花 ——评宝罗《天堂之花》
宝罗简况:1986年开始在国内登台演出;1989年退出流行乐舞台;1990年开始接触其它音乐类型;1991年开始与乐队合作参加在北京的一些非主流音乐俱乐部中的演出;1992年在外地举办首次个人演出;1993年完成了本专辑的曲目创作;1993年至1996年先后与两家唱片公司签约后又因种种原因与公司解约;1996年6月底自行投资,开始独立制作个人音乐;
1996年8月完成这张专辑的录音并签约华纳唱片公司;1999年组建音乐组合“ 北京谈话”。
在中国的前卫音乐领域中,女性似乎只有刘索拉站在最前沿,我不禁为之怀疑。
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掀起过一系列的涵盖面很广的前卫艺术活动的高潮。主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电影在内,但最终的结果是,平庸的时代并未造就出太多的英雄。也不知道是否是一切都未改变或是一切都不需要改变,它给我们留下的是徒劳的焦虑。
我之所以在叙评宝罗的《天堂之花》专辑之前,做以上的铺叙。实在是因为她们这张专辑竟让我察觉出蕴含在其间的八十年代的情愫,它似乎应该要提前十年问世或许会好点?
在我们接触宝罗的首张专辑《天堂之花》时,绝大部分的人会提出疑问,宝罗是谁?我清楚地记得,在1997年的《音乐生活报》上看过一篇介绍宝罗的文章,仅此而已。我们只知道宝罗的制作人是同样不被人熟知的苏放,他们的生活经历、生存背景、个人习性等等,我们一无所知。尽管这对剖析一个另类音乐工作者的音乐轨道是极其重要的,顺便提一句,宝罗是光头的(作者所听所写均为1996年香港版《天堂之花》而如今宝罗的头发已超过了15厘米),这容易让人联想到激进的爱尔兰女人Sinead O' Connci。
这是一张模糊的概念专辑?如果我们把宝罗的《天堂之花》专辑划分成两大部分来解听,它显然是一条捷径。它所辑录的十二首作品有词有曲的占5首,或无曲或无词的占7首之多。总的来说,《天堂之花》专辑是由古中国的民间韵调和“现代派”的朦胧诗混凝而成。
从音乐部分上来看,宝罗和苏放小心翼翼地营造了空灵、虚渺的音乐意境和氛围。Midi制作出来的部份音效一点点类似Enigwa和Deep Forest。在词曲皆明确的5首作品中,除去两个版本的“哪里天涯有鲜花”和“在路上”,实际上就剩下了“时光”。而开篇的“哪里天涯有鲜花”应该是专辑的代表作之一,宝罗那种带有随意的民间腔调的吟唱,使一种落寞的酸楚在听者心间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在路上”和“时光”明显是它的延续,因此也很难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印象,且有不得要领的过度深入和重覆其音乐主题之嫌。
从《天堂之花》其它7首作品来看,在词曲上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盛行一时的朦胧诗。通篇皆是源于自身的抽象思维意识,而“天堂之花”和 “你想知道什么”又给人一种与时代脱轨的陈旧感。然而宝罗富于变化的声线和苏放编曲的伴奏部分可以说是水乳交融,或多或少地弥补了词作上的虚无。
如果我们要把宝罗的《天堂之花》当做一张游走于主流和另类音乐的Music感很强专辑。那么我们会发现宝罗和苏放的另类素养还是有限的,并且缺乏另类音乐所依赖的精神养份。苏放在制作上的精致要求反而磨损了歌者的锐角和应有的锋利,而宝罗在“你想知道什么”末尾处肆无忌惮的嘶喊是整张专辑唯一的出格,短暂得一瞬即逝。
苏放和宝罗能否像何训田和朱哲琴那样为世人留下一张有所瞩目的专辑呢?未来的时间会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答案。
——原载自《音乐天堂》
一月的湖面 豆瓣
刘辉
发布日期 2006年9月15日 出版发行: 九印独立音乐
刘辉 吉林人 现居东莞 前异教乐队鼓手 曾发行个人专辑《跳舞的小人》
(噪音之门独立唱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听刘辉的歌是在深夜(《我的冬天》)他的歌竟让 我困意全无~
现在想来~这张专辑的确是适合晚上独自一人听的~感受那种朴素而又不
浮不燥的沉淀
飘在异乡多年的他~一直坚持音乐创作~他的歌朴实 歌词也很有感染力~
歌曲本身所传达的内容要大于形式~这是我觉得最可贵的一点~或许喜欢
听某种风格倾向的人会觉得他的东西不够所谓的"地道"~如现在好多人
都以国外的某些标准来衡量国内的音乐作品~而刘辉的作品却游离在那些
标准的边缘~
简单.明了切真实!如同来自某个地域的声音但又不是任何地方~这就是
刘辉——《一月的湖面》
九印独立音乐 2006年7月
蓝色的故乡 EP 豆瓣
7.6 (5 个评分)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7日
编号:MMDLEP003 (录音版权所有:MicroMu厂牌/红T音乐)
录音时间:2008年8月2日 10PM - 12PM
录音地点:疆进酒
制作人:杨杰(茄子),MicroMu
录音师:杨杰(茄子)
混音及母带处理:杨杰(茄子)
词曲:刚子(4,5改编自民歌)
网络发行地址(包括完整下载试听及相关信息):
2009年2月27日 听过
墻裂推《嘎達梅林》,這才是真正的《嘎達梅林》吶!
Folk 内地 独立
拜金小姐 豆瓣
8.6 (63 个评分) 拜金小姐 / 陳珊妮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五四三音樂站
精製三年火熱出爐
「拜金小姐」首張專輯
台北書展搶灘首賣
香港台灣二月初全面發行
兩位才華閃耀足以令人眼盲的樂壇奇女子,加上「史上最屌文藝青年」的詩文與圖畫,天雷勾動地火,炸出這張華人樂壇史無前例的跨領域鉅作!
電氣搖滾+麻辣歌謠+激凸詩文跨領域鉅作
發浪才女暨多功能創作歌手陳珊妮
製作錄音編曲演唱全才奇葩李端嫻
詩畫合一史上最屌文藝青年可樂王
聯手打造兩岸樂壇史無前例最華麗企劃盤
華人世界最搶手的製作人、創作才女陳珊妮,加上「全天候多功能音樂人」李端嫻與號稱「有史以來最屌文藝青年」的詩人畫家可樂王,這樣特異的組合,會撞擊出什麼樣的火花?答案是一張精彩萬分的唱片,注定要在2004年的台港樂壇掀起一陣風暴。
當陳珊妮遇見李端嫻
李端嫻「朋友都叫她Veegay」是香港最優秀的獨立音樂品牌「人山人海」的全才音樂人,也是極少數女性錄音師之一。她與陳珊妮的合作始於2000年「完美的呻吟」專輯,Veegay替整張「完美的呻吟」編曲、錄音,該專輯在台灣發行後不僅獲得音樂界多項大獎,更被譽為十年來港台兩地樂壇最精彩的創作之一。兩位樂壇奇女子自此之後也成為莫逆之交,不僅持續合作,替台港流行歌手量身打造精彩暢銷歌曲,兩人更共組音樂工作室,以幕後工作者的身份創出許多近年華語樂壇最精緻、最不落俗套、最令人驚喜的作品。
當陳珊妮遇見可樂王
陳珊妮一直是可樂王的書迷,她瘋狂搜集可樂王出版過的所有繪本,並且還買了不只一次,只為送給自己的好友,連遠在香港的李端嫻,也因為陳珊妮的強力推薦而迷上可樂王的詩畫。儘管如此,珊妮和可樂王始終緣慳一面,直到2001年,他們才在五四三音樂站主辦的「深夜秘密結社」活動中結識,自此成為好友。後來,陳珊妮想出替可樂王的詩譜曲演唱的idea,並且邀請同是「可樂迷」的李端嫻加入創作陣容,可樂王對這個計畫大表興奮,志願負責替「拜金小姐」打造妖嬈美麗的圖像造型。這個史無前例的企劃激發出三位創作者前所未有的潛力,「拜金小姐」黃金組合就此成軍。
首度登場演唱一炮而紅
「拜金小姐」2001年10月在香港舉辦的「獨樂樂人山人海音樂會」擔任壓軸演出,陳珊妮與李端嫻戴上七彩假髮,背著吉他和鍵盤登台,首次獻唱「黑妞馬子」等曲,當場造成轟動,驚喜不已的黃耀明更是不停詢問「拜金小姐」何時打算推出正式專輯,
她們的首張專輯也成為近兩年來台港樂壇最受企盼的作品之一。
關於拜金小姐專輯
「拜金小姐」專輯共收錄11首由可樂王的詩譜寫演唱的歌曲。早在2002年,陳珊妮與Veegay就已經完成全部歌曲的錄製工作,然而兩人一直忙於各種各樣的音樂計畫,「拜金小姐」的專輯發片時間也就一再順延。直到2003年底,陳珊妮和Veegay總算下定決心要正式發片,可樂王也決定和專輯同步推出豪華繪本。
2004年一月初,專輯即將送進壓片廠生產之前,珊妮帶著母帶遠赴香港,與Veegay重聽先前錄好的素材,兩人不禁大笑:「不敢相信自己一年前的功力,竟是如此而已?」她們撇開手頭繁重的工作,花了幾晝夜,把整張專輯的聲音素材全數打散、重新組合、從頭開始混音,完成了一張與舊版本完全不同的專輯,「拜金小姐」的決定版就此誕生。
拜金小姐的音樂
「拜金小姐」由李端嫻和陳珊妮合作編曲、作曲,兩人還幾乎包辦了所有樂器,陳珊妮在專輯中彈了大量的吉他,Veegay則負責鍵盤樂器和所有電腦編曲。Veegay和陳珊妮共同擔任主唱,她極少曝光的歌喉十分令人驚喜。此外,港台樂壇的許多好友也在專輯中友情獻聲:黃耀明、蔡德才、黃貫中、彭羚、1976阿凱、徐千秀……,在在替專輯增色不少。
拜金小姐」的音樂風格,正如可樂王替她們設計的妖嬈美艷的造型,充滿了煙視魅行、玩世不恭的華麗氣質。兩位才女拼貼挪用了老搖滾、的士高、探戈舞曲、八十年代電子音樂、迷幻搖滾和新民謠的元素,搭配可樂王不按牌理出牌的超現實詩句,你永遠預料不到下一首歌會跳出什麼樣的新招數,堪稱一頓「麻辣激凸」的音樂大餐。這張「拜金小姐」專輯注定會成為2004年最優秀、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和最期待專輯。
香格里拉 豆瓣
朱婧
发布日期 2004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昆明顺浩文化传播公司
在那张纯真的脸容之下,断定这是2004年最美的声音。
她,朱婧,出生在彩云之南的思茅,那片绿意盎然的“茶城”蕴育了她,使她看起来带着绿的清香,她眼神中充满着清纯的亲和力,让人有所暇思,这是一个看起来总是有些羞涩的少女,而她笑起来就像她的歌,柔和而又酿美,她歌唱的时候你很难以想像她的实际年龄,她的声音随着音乐而淌动,往往带给我们水一样的情思,她的脸就像浮在高天上的云,让你琢磨不透。
她属于强调自我而又庸懒的八零一代,她们往往乐于每一天追逐新的潮流,她们随便的爱随便的恨,她们敏感而又自信,个个都想成为 Supers Star或者是万人迷,但绝大部分都因缺乏足够的灵性而迷失在生活的欲望里。从云南世纪风采文艺大赛走出来的朱婧是幸运的,她恬静的声音带着鲜见的腼腆和天真,却是自信的。她为自已的宣传册画一些可爱之至的图饰,她的灵气在逐渐的展现,更是在成长中试着表达完美的自我。她对时尚的把握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活泼可爱的打扮让你不禁赞叹,在学校经常能引领着同学们的服饰及审美潮流。她热爱音乐也热爱她的家乡,她一直在努力追求着音乐,在即将迈入花季岁月时终于唱开了。
这次她只带来了三首单曲——《香格里拉》、《美丽俊马》、《小河淌水》,不多却足已让我们为她颇具魅力的声音而赞赏。这不是 Cocteau Twins(极地双子星),也不是Mazzy Star(乱星),也非Deep Forest(密林深处),这是中国制造不可多得的高品质音乐,却也如仙乐派般一样,流行却不媚俗,时尚却不造作,甜美却不腻味,贴近人心、不刻意修饰的音乐常常有一种平缓的力量冲击着成人世界的日益麻木。在唯美气色的笼罩之下我们感悟到青春在生命里的印记是如此的难以磨灭,如此的使人感怀,不由的想起箐箐少女的可爱一面,宛如一个洒满诗意的金色早晨,一个不愿醒却的甜蜜之梦,一次又一次感伤但充满希望的旅行,一个不免让人憧憬的未来;穿过风的声音、洁白群山、绿茵草地、明珠般的湖泊、灿烂阳光、七彩的云,湛蓝的天空、爱的心灵,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
这一切,都在云的南方,这个永远的香格里拉。
整张单曲碟内洋溢着丰富的旋律,抚慰人心的音色浸渍在几乎是天堂般的柔光里,回味悠远,安慰着那些真诚而敏感的心,在空旷、辽阔的音乐氛围下,她宛如天使呓语般的浅吟低唱,给苍茫的大时代留下了非凡的声音,也不动声色的留下了无限宽广的希望……
而首先提到的应该是《香格里拉》,这是一首可遇不可求的佳作,词作灵气四溢,音乐层层迭迭大气辉煌,必将唱开于世界,傲然淀放于华语乐坛。它犹如一首包容、豁达的叙事史诗,透发着明亮的光芒,澎湃的鼓点催着远方幸福的钟声,飘逸的藏族女声似在天边昭示着人们朝前走,沿着广袤、辽阔的未知之路。朱婧跳跃的声音则牵引着虔诚的脚步,她梨涡浅笑,婉然转调,唇齿间送出的清香久久不能散去,久违的洁净弥漫那心中的香格里拉,激情四溢的音乐如天边美不胜收的晨曦……
而《美丽俊马》这首绝妙的歌改编自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谣,晶莹剔透的木吉他为开场背景,随后飘忽如泣的电吉它轻易地使人不禁沉于在优雅抒情的血液里,她娓娓道来一个悲悯的爱情故事和少女的爱,最后马头琴也恰到好处的渲染了音乐上的卓而不凡,朱婧看似平淡的声音暗含深切,像流水一样的唱腔掳走了敏感者的心,唱出了令人心旌动摇的少女情怀。
最后的《小河淌水》是一首美妙的边陲之歌,源自云南的弥渡,曾被称为“东方小夜曲”,在它传唱百余年的历史里,亦感动了几个时代的人,曾有过无数翻唱的版本。而由朱婧全新演绎的这一个版本可能最具创意,在保持原作音乐整体之洗练,乐思之优美清晰的同时,似老唱机传来的怀旧歌声,她的声音凄美而又柔婉,为这个浮华年代所罕见。经过Trip Hop和民谣吉它、电吉它的精心烘托,赋予了“小河淌水”这首传统民歌崭新的生命力,仿佛飘浮着让人迷醉的月光,遥望和思念,在那些如水的夜,是多么的温暖!
春天总是容易带来希望,生命的希望或许会诞生于历程中,很多人不满意现实生活中的平乏,向往踏上尘世中遥不可及的天堂阶梯,渴望放松和行走,他们往往选择了云南。没有人不喜欢这里,阳光灿烂之下他们热泪满盈,渴望在此留住青春和梦想,纷纷想就此去掉都市生活繁重的物欲,现在每天有一万个以上的各界精英、背包客、布波族、小资、白领、文化青年从四面八方涌入如春的云南,现在云的南方有了朱婧,很高兴他们能听到与之匹配的天使之声,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高天流云下愿她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歌唱吧,为了明天为了爱而歌唱,在彩云之南朱婧傲然而歌,为这片纯净而伟大的圣土而歌唱……
朱婧小档案
本名:朱婧(jing)
英文名:June
傣族名:月罕赞
出生地:云南思茅
民族:傣族
生日:4月18日
星座:双鱼座
身高:166公分
体重:45kg
血型:O
性格:简单
喜爱颜色:粉色、白色
喜爱艺人:奥戴莉·赫本
喜爱作家或书:杜拉斯
喜爱乐器:键盘
喜爱季节:冬
喜爱运动:走路
喜爱做的事:听音乐,画一些可爱的动物,睡觉及逛街
——引自久久音乐网(
)
蜂蜜与白色樱草 豆瓣
7.7 (63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10月8日 出版发行: 露水十一
巨鲸音乐网:一群没谋过面的人创造出的一张精彩合辑,还有什么比这个更Indie的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FM101.8非常音乐 DJ宁静:Indie ur life!
独立音地 独立音乐第一中文平台:蜂蜜和白色樱草,2007年最无忧无虑的独立声音图景。这可能是映射未来的一滴可爱露水。
独立撰稿人 Cheer.C:有些美好的小东西是会藏在角落然后突然探出头吓你一跳的,比如这张唱片。
露水十一独立流行唱片第一滴儿——独立流行合辑《蜂蜜与白色樱草》。这张合辑由Coverpeople、蘑菇红、Rockcookies、 My little airport、道奇乐队、阿vane、微蓝乐队等十多名独立音乐新鲜力量组成;而《蜂蜜与白色樱草》则由这些音乐人的歌曲讲述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再加上著名插画家丁一一,minria设计网站制作的插画画册,希望给你一张不但听得到,也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唱片。
合辑中选曲多为清新独立音乐,希望它能成为你在卧房里或者草地上,学校里或是班车上都会听着舒心的唱片。
“我们都以为是在自己的轨道独自生活,然而偶然的相遇却让生命更加美丽。”
蜂蜜与白色樱草偶然相遇,甜美寂寞的美好故事;十多位露水滴艺人的相遇,华语独立流行清新甜不腻。
蜂蜜与白色樱草故事小舞台,中国独立流行新鲜声音大聚会。1+1+1>3,故事+画册+歌曲新概念唱片,露水十一+丁一一+众艺人携手共做蜂蜜与白色樱草的童话美梦。相加之和>一张独立流行合辑
露水十一独立流行合辑《蜂蜜与白色樱草》,清甜微酸,收割生命中剔透的美好。聆听露水十一独立音乐合辑,美好其实很简单。
歌曲正餐:
【凉夏】
coverpeople-夏天来到
喜欢音乐的上海女生“盖人”,夏初第一缕微风的味道,红色T恤沾上的些许颜料,一年前单纯的微笑,身边随意吹奏的口风琴,电话那头的法语小诗。“盖”式清新bossa nova风,在2分11秒内好听到瘫倒。
蘑菇红Red Red Mushroom -威尼斯海岸
勇往直前选择自己人生的女生,卧房录制欢快可爱嗓音+言一户外吉他录音编曲+Empylver乐队A.J.Alex跨界跨刀木管制作,第一首创作最真挚,清凉海洋牌口香糖版威尼斯海岸。关注这位曾经被唱片公司拒之门外的独立女生,“一朵”蘑菇红就要盛开。
Rockcookies-summerwhisper
“摇滚曲奇” Rockcookies放下电吉他走下舞台,夫妻俩回到家中抱回木吉他,妇唱夫随浅吟默唱夏日低语,仆一入耳就让整个世界都安静的好歌。
【暖秋】
擦擦和烟囱乌鸦caca & chimneycrow-小情歌
caca & chimneycrow是独立乐队lilei and hanmeimei其中的两名成员,号称自己技术差到爆,实际听众感觉好到赞,暂离狂风暴雨的世界,独自轻松看云淡风轻,体会简单真诚。
道奇乐队doggie-don"t be mad on sunday
“我要抓你去喂狗”英文版,合辑发行人言一自组团Doggie道奇乐队假公济私,生拉硬拽自己的宠物狗旺财一同录音。铜管大乐团加轻松可爱吉他曲调,最想让自己的宠物狗也学唱的傻气歌。
【转场】
Flynn-poo
20多岁大男生,两岁嗓音小惊喜。把pool念成poo的口齿不清演唱,不想长大的正太童谣。
My little airport-悲伤的采购(DJ digilick remix)
My little airport携手DJ digilick重整“悲伤的采购”。一样的人生采购,不一样的飞机场,不忙定义mla,我们要看下一季。
【寂冬】
阿vane-寂静森林
不爱笑的小女生阿vane,温暖中的一丝寒意,北风中一颗期待的心。Empylver乐队A.J.Alex再次跨刀,游吟森林式的冷冽口风琴+手风琴+阿vane寂静森林式温暖嗓音的对撞——他不在身边时站在月亮上,或站在森林中吟唱。
Toheal-melt me into honey
凯尔特曲调英伦化,欧式民谣独立化。从未完整的自己,只会因你完整,期待能在蜂蜜中与你相遇。Toheal乐队带你将小伤痛愈合。
iiiis-大雪(To Ding)
插画界达人iiiis暂时放下画笔拈起吉他笛子和鸽哨,淡水墨静思曲调,大雪之后独自踩冰。赠友之作,国风抒情。
微蓝乐队-雨夜
低迷喃喃至腿软的舒适曲调。迷路的吉他,蹒跚的手鼓,外婆家的小桥,有点太凉的雨滴,冬季深夜睡前必听,微蓝乐队专有的雨滴曲调。
【开春】
Mal d"aurore -Growing pains
直到太阳亲吻花丛,直到女孩亲吻嘴唇,直到小鸟挂上天空才有这青草味的曲调。吉他不稳英文不准又怎样,这才是成长的烦恼,自我中心的真理。
甜甘蔗电台sugarcane radio-故事讲完了
电音乐队甜甘蔗电台不电音的歌——“与我们的风格有非常大、非常大的不同哦”。高中男生女生配,甜甘蔗电台大口嚼。一年转过一圈圈,童话故事的结尾。
【更多】
以上正餐之外再加hide in breeze开胃序曲,三首coverpeople让人走神的插曲,合辑众艺人共同打造的落幕曲与丁一一特别调配的插画页,串起整个蜂蜜与白色樱草的故事。
58分钟新鲜独立流行,CD撑到快要装不下。
“我们都以为是在自己的轨道独自生活,然而偶然的相遇却让生命更加美丽。”
在某个季节,我们相遇了。你呢?
Cast Away The Clouds 豆瓣
7.7 (12 个评分) Rose Melberg / DOUBLE AGENT RECORDS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如此清澈的嗓音!Rose.Melberg
“声音的异端”那发现的,好纯净的声音!
Rose Melberg
现在才知道她真是另我有点害羞,原来她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自己的Indie pop/rock生涯。
曾经组过的乐队有:tiger trap、the softies、go sailor、the three peeps、gaze。
其中最著名的还算是the softies了,其实我还是查了相关介绍才知道的呢!~(
这里有Rose Melberg以前乐队的所有专集资料:
目前她属于一个独立场牌Double Agent,不太大,好象就几个乐队和独立音乐人。
风格基本上是Indie Rock/Pop、Dream Pop、Lo-Fi,官方有一些音视频可供下载。
Double Agent:
除了最新这张以外,她在1998年也发行了一张个人专集——Portola
2006年她好象开始了自己的个人巡回演唱,
有些意外的是她竟然与我最喜欢的Indie乐队Belle and Sebastian合作了一场LIVE!
支离疏 豆瓣
8.8 (22 个评分) 黄秋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ickymetal
支离疏:见于《庄子》十五篇,假托的人名。“支离”隐含形体不全的意思,“疏”隐含泯灭其智的意思。
发行于1995年的《支离疏》是香港影人黄秋生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当听到这个生得五大三粗,看似有肉没脑且酷似欧美后裔的香港人要出音乐专辑时,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是不是被哪个有点神经病的富婆包了,因为如果不是这样,谁会替这个既无偶像特质想必也不会是如刘以达这样的音乐人、甚至进不了一线影星行列(虽然他拿过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黄秋生出唱片肯定是疯了。
拿到唱片时还是被封面上赫然印着的Have A Nice Day Fuck Someone吓了一大跳,尽管Fuck被涂抹得几乎看不清了,但却依稀让人想起了SEX PISTOLS在英女王嘴上贴上的那张封条。不了解也许会衍变成为一种洋洋得意的无知,但更多的人还是会从不了解中寻觅到一种由陌生的新鲜感伴随而来的刺激。如果你真的完完全全的的试着去听黄秋生的唱片,我想你会成为后者,但千万不要成为前者,在对香港乐坛抱有成见的基础上,用你对香港其它歌手的印象生生地套在黄秋生的头上,之后再说出一些让人会觉得你无知的话。
《支离疏》如果不是黄秋生的专辑,他可能会和许多的地下乐队一起被埋没,但幸好黄秋生在电影圈里的一点薄名还是给他的专辑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间接宣传作用。这是一张和四大天王或是狗仔队毫无关系的专辑,尽管他们都生活在这个物质已趋爆炸临界而主流文化依然俗不可耐的繁华都市里。当然它也不是跟随在香港地下乐坛普遍盛行的英式摇滚和电子乐的屁股后面的简单模仿之作。它是一张具有浓郁民谣风味的专辑,如果不是你听过的话,你无论如何不会把它和香港影帝这个名词放在一起想像。
开篇曲《冥想》用一段清澈的吉它开场,颇有Bob Dylan的韵味,Black Box的编曲与他们乐队曲风一样如晨风般新鲜又清新。黄秋生用一种一个无所事事的涉世未深的少年的口吻叙述了青年期必经的叛逆、批判、怀疑和自勉等等状态,演唱上表现得洒脱和自然,用一种市井的语调却给人了收放自如的感觉。虽然声线上杂质很多,但通过一停一顿之间,还是让人能感受到质朴的韵律感。
从《我是一把火》可以想见黄秋生是一个听过很多音乐的人,不是吗?你从里面听到什么了,我说如果有北京摇滚的影子的话,你一定会非常纳闷。但是没错,这就是一首拥有北京摇滚气味的歌曲,无论是编排、演唱还是黄秋生的遣词造句都可谓是北京摇滚乐在数千公里以外的异地结下的一个异果。听——黄老兄用他那别扭的“北京话”把这歌唱得多认真,尽管这首歌并不好听而且还怪怪。哈哈!
听《习作九月二号》的前奏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达明一派的那首名曲《天花乱坠》,之后出现的是一本正经唱歌的黄秋生,天哪!怎么会那么像是哥哥在唱啊!西班牙吉它所营造的一种城市夜空下独有的孤寂和凄美和着暗哑的嗓音竟然难以轻易挥散。如果仅听此一曲,我肯定会将金像奖影帝和黄秋生唱歌这两个概念合谐地结合在一起。
《她》的歌词纯朴得不能再纯朴了,几乎是一个只有理想,没有现实的做梦青年谱写的一首幼稚情歌,幼稚得显得单纯、幼稚得让人怀念、幼稚得让人落泪,也幼稚得让人心碎,非常适合在午夜时分独自聆听。
贯穿始终的布鲁斯吉它、爵士电钢琴、颓废无力的演唱、噱头十足的香港本土粗口,倒是和庄子托借的那个“支离疏”神韵相同,曲尾一段混乱中那肆无忌惮的“我要困觉”活脱脱把一个香港烂仔呈现出来,这其实倒是和那个胡子拉碴的黄秋生很吻合。
《飞天婆婆》绝对够得上用动听这个词来形容,这是一首温情的有点伤感的励志歌曲,黄秋生不专业却非常磁性的中音在这里将一种挣扎和打拚的情绪很好的传递出来,而那种质感需要多少沙砾来浇灌啊!
《实在无法睡眠》里的黄秋生更像是一只挣扎很久的困兽,在恶梦惊醒之后的再度反抗,电箱琴和电吉它两种节奏将整首曲子很好地控制在怨愤却还没发颠的程度上,歌词很黑,肯定会让某些人脸色难堪,这也是专辑里唯一一首不是由黄秋生本人创作的歌曲。
《吓》的前奏肯定能让你回到重金属时期,也可能你会错以为这是“Gun’s N’Roses或“Metallica”的某首作品。不过黄秋生在处理这样生猛的作品时还是比较优雅的,虽然杀气,但杀气还未到逼人的地步。
《完全自杀》可是鬼气十足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专辑里最优秀的作品,无论从什么标准都够得上完美这个词。凄婉的笛子、愁怨的马头琴、激越的琵琶还有静默的让人心悸的箱琴,营造出一个鬼气冲天的场景,而在曲子后半鼓声加入的鼓和镲片声又如同骏马的狂奔,加上黄秋生唱喊不分的呓语,在混乱中让人也有种斩妖除魔的冲动。
《当阳光射湿我的床》有个很有意思的题目,但歌曲本身却不仅仅局限在自我居家的小床或者某些床主题的延伸上。在这里,黄秋生似乎想与多年前的罗大佑一比左右,在出乎意料的文人化用词中却能轻易让人读懂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拿出他的形体和这首歌相联系,我真可以称他为一个粗中有细的人。
《饥馑色香味》是《完全自杀》另一个版本,如果你是一个一本正经而且传统的人,并且还想为这首在中西结合上做得相当完美的作品下一个经典定义的话,那么你肯定会被之后看到的歌词活活气死:“迷上了雪冻冰箱,迷上了酱爆鸡丁,迷上了乳鸽清蒸,迷上了八角花椒”以及最后乐曲高潮时的“毛巾打包,牙签插损……停止呼吸,肚脐凸出”,如果不是看歌词,你在黄秋生似乎与哪位有不共戴天之仇般的愤怒里肯定能猜想到关于死亡、绝望等等的主题,可是黄秋生却把一个食客的欢愉溶入到这首鬼魅异常的音乐里。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也颇像整张专辑频频在编曲和监制名单上使用诸如“人海孤魂”、“秋天地的童话”、“倩女幽魂”、“天生杀人狂”、“冲上云宵”“三个相爱的少年”等等电影片名一样,有点无厘头,但更多的是对主流社会的一丝嘲讽。
这世上可能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演员能在头戴影帝桂冠后再像黄秋生这样以一个十足的平民形象发行一张有关于小市民主题的非主流唱片,只听音乐,我们只能想见的是一个上穿不扣扣子的花衬衣,下穿裤腿拖至膝盖的沙滩裤,脚踩拖鞋,口里还嚼着一根牙签,行走在庙街夜市的一个烂仔,他的歌唱是绝对平民化的,与排行榜、金像奖、明星访谈、涂脂抹粉等等娱乐行为无关,他的歌让人依稀想起多年前的许冠杰,但与许冠杰不同的是,黄秋生的音乐如他的长相般更透出一股痞气和杀气,像是黑社会里的某个打手,这倒也和他以地下的态度做音乐的想法颇为合拍。
《支离疏》作为黄秋生的第一张专辑,当然称不上完美,专辑中的对民谣、重金属、拉丁音乐甚至是北京摇滚等等曲风的运用上还有很浓的模仿印迹,但是你也可以看到一个在四大天王和英伦电子乐的夹息中的黄秋生,对于自己喜爱的音乐表达方式的坚持和一次次地再创造,你可以听到他那“我本纯真”般的年少往事,也可以听到他那略带夸张的不满与挣扎,音乐没有定式,只要用心去做它就会是好的音乐,哪怕听者寥寥,这也许是黄秋生的这张专辑的另一个主题。
——引自“形体不全的黄秋生”(by爱地人)[
]
2008年2月1日 听过
95年的第一张专辑,有个跟我一样脱胎于古籍的拗口名字。除了<实在无法睡眠>,,其余均是自己创作.据说他出专辑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为自己导演的电影写了很多歌(应该是<新房客>吧~),然后积在一起就出咯~~所以第二年的<精装香蕉俱乐部>里面,黄子华同学的小贩就叫卖着50块钱3张CD还送一盘黄秋生粗口CD...-_-!!!
Indie ROCK 独立 香港 黄秋生
C'mon Miracle 豆瓣
8.2 (14 个评分) Mirah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K Records
与Mirah的前两张专辑相比,[c'mon miracle] 磨去了年轻的躁动和张扬,无论在编曲还是歌词上都显的愈加成熟。专辑的制作人是the microphones的成员Phil Elvrm , 他在专辑中融入了大量的音效,使得整张专辑听上去兼并了电子和乡村的风格,但使众多声音并没有喧宾夺主,反倒是恰如其分的烘托出了Mirah宝石板动人的清甜嗓音。
当木吉他伴着清爽的歌声传入耳朵震动耳膜的时候,你一定会很情不自禁的闭上双眼,脚微微颠簸,随着旋律一起进入Mirah的音乐世界。一个女生,能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是清纯,青春,是柔弱,是伴着花儿开放时绽放的美丽和香味?这一切,如果你听了Exactly we are from这首歌曲这些都会被证明。
木吉他的伴奏下,美丽的少女在海岸上单腿跳跃着,悠闲的双手握着金黄的小辫子,海滩那头的花儿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温顺可爱,女孩安静的坐在了海堤上,光着的双腿沾满了沙粒,皮肤和沙粒摸出吱吱的声向.....岸上的吉他伴随着少女的成长,伴着海滩,伴着吉他,伴着鲜花,伴着悠扬的蓝色,少女永恒的微笑印刻在美妙的歌声中.
我听这种音乐的时候最爱你 豆瓣
8.1 (61 个评分) 龙宽九段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04年9月21日 出版发行: 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
京文唱片 朝华数码 联手打造 华语乐坛最惊艳音乐组合 时尚电音领军代表 龙宽九段
他们用非主流的躯壳储存主流的音乐 他们用主流的音乐刷新你的传统听觉
评论界 媒体一致推荐全部曲目 率先主打:我听这种音乐的时候最爱你、莲花、强、没有人会像我一样
作为京文唱片2004年强力主打的新人组合,龙宽九段凭借着其个性十足的音乐主张,在专辑尚未完成时便赢得了媒体和歌迷的广泛关注。首支单曲《没有人会像我一样》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而龙宽九段更被评为2004年上半年十大新人之一,冠以“04年最值得期待和聆听的双人组合”的称号。
北海怪兽 (2006) 豆瓣
6.2 (8 个评分) 导演: 彭磊 演员: 吴庆晨 / 龙宽
其它标题: Peking Monster
故事发生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北京,塔南是那种我们在街头巷尾经常能够看到的艺术青年,整日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却还对生活有着诸多的不满和抱怨。某日,外星人决定侵略地球,他们派出了一名先遣兵来探探风头,而这名先遣兵恰恰好进入了塔南的大脑。
李家奇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外星人的阴谋没能够逃脱他的预测,与此同时,李家奇亦发现了有关北京古代怪兽的传说。李家奇遇见了因为受到外星人控制而变得疯疯癫癫的塔南,帮助他取出了脑中的外星人使其恢复了神志,之后,李家奇异想天开,决定利用古代怪兽展开和外星人的激烈交战。此时两人并不知道的是,塔南的家族隐藏了一个与此有关的惊人秘密。
Lullaby for Liquid Pig 豆瓣
7.8 (11 个评分) Lisa Germano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Reincarnate Music
离开4AD以后的Lisa Germano终于还是无法割舍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在2003年推出这张Lullaby For Liquid Pig,继续着她以往的迷幻呓语风格,仍旧不变的主题是人们心中最细腻脆弱的部分,关于人与人相处的微妙感受。
Lisa总是特别的敏感,但她的歌总是能打动我,不管什么时间地点,下午或者是深夜,家里抑或是街上,只要有她的声音相伴,总觉得心门敞开着,但又无比孤独。或许是经历上的相似性,听了很多年的音乐了,也认识无数这样的歌手,也只有她的东西是我不太愿意去分享的,她的音乐也是如此自我,像Small Heads那首歌唱的“The world revolves around you,but it revolves around me too,so how could we see the same one?It's a lonely life,what a lonely life,it's a lonely life!”曲调总是美到窒息,在听不懂歌词的情况下(她低沉的声音,总是像梦话一样)也同样感受到她音乐所表达的东西。然而也许正是因为她的东西总带有类似于“自传”的成分,注定她并不是那种每个人听了以后都能找到自己影子的作品,她坦白诚实的歌词完全剖析了她的为人方式,她就像她的歌写的那样,很孤独,但是将自己的热情狂野用音乐的方式展现出来。
她曾在某个采访中讲到这张专辑,她回顾她的音乐生涯,从担任John Mellencamp专辑的小提琴手为自己赢得声誉,90年代初发行第一张专辑On The Way Down From The Moon Palace,从加入4AD公司到合同期满,在好莱坞的Book Soup工作,从帮助Neil Finn,David Bowie等歌手制作专辑到这张专辑的问世,她的音乐主题并没有随着生活经历的改变而改变:她唱的一直是她困惑而有兴趣的内容,即使很多人认为这张专辑是在探讨她本人的嗜酒问题,她说她一开始也以为Lullaby For Liquid Pig是关于酒鬼的,后来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Lullaby For Liquid Pig是一张在深夜里听的专辑(也许因为这些歌曲的创作都是在她每天从Book Soup下班后完成的,或者她本来就属于黑夜的静谧安逸),尽管她本人并不喜欢热闹,却也写出了It's party time这样的歌曲,还有Paper Doll,依然是在讲支离破碎的人际关系这个对于她来说的永恒主题,少了Experts From A Love Circus的自嘲和Slide的华丽柔美,这更像是催眠曲(不是摇篮曲),她觉得生活即使是这样她依然可以用她的方式去反抗,抵触,但这又同时是一种小打小闹式的享受,她还是很快乐的。
还记得头一次听到她的声音是在Underworld的电影原声里,因为本来就是偏爱女歌手,所以基本上买那张CD就是为了她(当然还因为有David Bowie,他们还是好朋友),那张专辑里收录的From A Shell同样来自这张Lullaby For Liquid Pig,我当时就被她的声音吸引了,给人太多平静,Bring Me The Disco King的这个混音版本里,Bowie毫无疑问是主角,但她的钢琴和低吟也太有魅力。她的歌无论什么时候听,给人的感受都像是头次接触时的那样,像很醇厚的美酒,也像怎么也醒不来的梦境。
她在和OP8合作的那张Slush里有首歌叫It's A Rainbow,我猜那才是写酒鬼的,但是听的时候真的感觉看到彩虹一样:Feel the bottle,In my stomache,Alcoholic, Alcoholic,That's a word my friends call it...那种感觉总是想去回味,而不是去遗忘。
Lisa Germano's music has always had an out-of-time quality to it, but never more so than in the current musical climate, where toughness and a jaded attitude dominate almost every style of music. The almost complete lack of hardness — both sonically and lyrically — in Germano's work is both a blessing and a curse, perhaps limiting her audience but making an indelible impression on those she does reach. Her fans won't be disappointed by Lullaby for Liquid Pig, a concise but evocative album that sounds all the sweeter due to her long absence from the music scene. Once again, though, the strangely timeless quality to her music makes the long gap between Slide and this album irrelevant — Lullaby for Liquid Pig is very much of a piece with the rest of her gently brave, individualistic work. While her music has never chased trends, the weightless, shimmering sound that Germano has pursued since Geek the Girl still manages to sound much fresher and more innovative than that of artists who reinvent their sound with every album. Like Geek the Girl, Lullaby for Liquid Pig is something of a concept album, revolving around addictions of all kinds, not just the alcoholism that the album's title obliquely alludes to. It's not so much the addictions themselves that Germano explores as the desires and delusions behind them, which she expresses beautifully on "Dream Glasses Off" and "From a Shell," a pair of songs that melt into each other and repeat the phrases, "someday someone is gonna love you" and "it's the buzz, it's the buzz," as desperate mantras. Whether it's love or alcohol, the album says, it's the same addiction to hoping that someone or something is going to save you from yourself. While Lullaby for Liquid Pig's subject matter is typically dark, on the whole the album is more like the bittersweet meditations on Excerpts From a Love Circus and Slide than the truly tormented-sounding Geek the Girl, although in the topsy-turvy world Germano creates here, the superficially happy-sounding songs carry more danger than the brooding ones. The weirdly loopy "Candy," with its bright and hazy textures, and "It's Party Time," which sounds like bubblegum pop that's been broken and reconfigured and alludes to the Troggs' "Love Is All Around" and Neil Diamond's "Red Red Wine," have a disturbingly woozy quality that sounds like sinking into a blissfully ignorant narcotic cocoon. Conversely, the album closes with a few dark yet oddly hopeful songs like "Into the Night" and "...To Dream" that suggest that some kind of happy ending is still within reach. Imparting its wisdom and melodies in fits and flashes, Lullaby for Liquid Pig is nevertheless one of Lisa Germano's most accessible works yet; with any luck more fans of challenging but beautiful music will catch up with her this time around.
10乐园 豆瓣 Spotify
7.8 (54 个评分) 与非门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03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总公司
號稱「中國最時尚的電子樂隊」
1997 LIVE 當壞人還沒變坏的晚上,在女巫店。 豆瓣
9.0 (24 个评分) 陈珊妮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友善的狗
相对于多数音乐创作者选择的题材,珊妮这一张专辑的广泛题材格外引人注意。珊妮说她对于题材
的兴趣,已经由个人情感转而为现象、主题式议题了关于这样的转变,珊妮不啰嗦,只说:“我不能沉默。”站在尊重创作的立场,我们尽量不以商业取向来思考珊妮的歌,我们欣喜地发现珊妮的
成熟,在她的专辑中,流行音乐不只是流行音乐,而是包含了更多的可能性。珊妮在歌中谈她对于
时代、城市、现象的观察,不囿限的音乐风格及素材,绝对值得注目。相信你再也不能忽略陈珊妮
四季末的唱游 豆瓣
8.3 (33 个评分) 陈珊妮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友善的狗
<四季末的唱游>
1996/四季
﹝让秋天变得很四季﹞
前两张专辑因为音乐型式特别,很受到音乐界的注目,这次陈珊妮回到生活中来创作。陈珊妮的音乐其实是很简单的,以身边任何的人事物做为创作来源,随性的唱法、简单的音符,加上很有意思的文字,使陈珊妮的歌不复杂,也没有太沉重的爱恨情愁,仍能有很真的感受。这就是陈珊妮的音乐,这张专辑,用细心观察的生活文字及简单的音符,和你分享她脑子里的种种想法。
被禁忌的游戏 豆瓣
8.9 (206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4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口袋唱片
我是否该写一篇悲伤的乐评?
——评李志第一张专辑
文/ 郭小寒
南京算南方吗?我不知道。
南方应该是多雨和闷热的吧,可又为何能产生如此干裂和如此悲伤的歌声。
在口袋音乐随杂志介绍了李志的《被禁忌的游戏》和《凡高先生》后,
又迫不及待地独立发行了他的两张唱片——很多人从中听到了太多的惊喜和共鸣,
他们找到了许巍、木马、左小祖咒那些从前的感人的影子甚至用2006年最温暖的声音来形容他的唱片。
但,那个声音不能用温暖来形容。
听李志的歌总能恍惚的产生一个北方冬天的意象——白色的天空,干裂的树枝,刺眼的阳光,实际是冷的。
我们以为那是温暖的,是因为我们隔着玻璃。
那个声音一点都不温暖,我甚至听出了残忍和决绝——里面有太多无望的等待和生活挣扎过后的伤痕,其实他的歌是无力的,
什么也没有解决。
我们只知道关于他的很少的一点资料,1978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95年开始弹琴,1997年上东大工科,
1999年退学,游荡于琴行酒吧……这份简历其中太多的空白可以由他的音乐填充,满怀理想,愤怒,渴望,漫长的等待,
逃离,挣扎,背叛,无法选择,放弃,重新回来……最终他拨着吉他用自己那苍凉衰败的嗓子唱歌:
失去的青春,毁灭的理想,死亡的爱情。——像是在收集一把灰烬。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音乐背后那片世界的想象,我一直觉得好的音乐不仅仅是有动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
它一定是包含着另一个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秘密,你听懂了这个秘密,所以才会爱上这个音乐。
说简单点就是惺惺相惜,但这么说又有点矫情。
反正总是有人更敏感一点,他们看到了这个世界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用尽力量想表达出来。但即便是表达出来了,
也未必有多少人能体味——这既是他的天才,也是他的悲哀。
也许,李志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第一张专辑来说,感觉总是比第二张更粗砺一些,但其实是更敏感,有些歌做得并不完善,有些表达也是不知怎样结束的表达,
是呢喃和无助的自语。《黑色的信封》那孤独的无奈的绵长,《青春》里那一点稍纵即逝的玩世不恭,
《阿兰》那无助的期待和诀别后的眷恋。最喜欢的还是《卡夫卡》和《被禁忌的游戏》,
最可贵的是,在所有这让人伤心的感觉扎扎实实的经历过之后,他还能把这种感觉冷静而准确的描述下来,
而不是一味情绪化的抱怨和发泄,这一点是可贵的,这需要的是一种控制,当你接住这个被抛过来的完整而密封的秘密之时。
总有人选择上路,总有人选择背着吉他到处走,总有人把理想看得高乎一切,总有人拿得起又放得下
——我们只能对他们有一种遥远的敬意,希望有同样秘密的人都能听懂你的声音。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豆瓣 豆瓣
8.4 (143 个评分) 万晓利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十三月音乐独立厂牌
空气上的声音
万晓利/文
整个下午,屋子里都很安静,尤其是在五六点的时候。不管有没有阳光斜射进来,我大都坐在床边,低头弹琴。偶尔抬起头,隔着阳台的玻璃看看西边的天空,乌云或落日。这时候我能清楚的听到房间里流动着的空气的声音。
老婆在厨房准备饭菜发出的叮铃当啷,女儿放学回来在门外转动钥匙随之一声巨响的关门声,经常会把我从一个易碎的泡沫幻景中拽回来,紧接着便是她俩叽叽喳喳的对话或争吵。这些声音驾在空气之上,洒落在我的琴声之中,熟悉的让我几乎都听不到。
通常是这样的。
幸亏有电脑,还有那点不罢休的激情。有一次我录下了这一切。回放时我呆住了:那“砰”的一声关门所产生的回响,简单而令人回味的一问一答,和着我那近乎于单音的吉他,形成了一个饱满的声场,空间感巨大……让我不得不沉醉在里面。我闻到了一股小时候自己那床红色棉被的味道。一种回去的感觉,一种彻底的安全与温暖,像是没有经过耳朵,直接从心底冒了出来。
不用多说,我被融化了。并且,再也不想回过神儿来。
这也是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败兴之处吧,很容易就会迷恋上一个空间,一种声响,进而忘记现实。当然,反过来讲也对,是音乐让我再一次感知了生活。感谢音乐。
必须反过来讲。
所以,终究还是要回去的,到村落,到田野,到山顶,实在不行就在家里……谁都知道,你把生活给弄丢了。
所以,不得不遗憾那些个焦燥不安的日子,不仅没有感受到这真实而细致的恩赐,而且空虚度了无数好时光,伤神,伤身……
唯一值得骄傲的是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班里的前几名。要考试了,这时她正在复习英语,高声念道:我一点都不喜欢流行音乐;学习语法很重要;我们应该学会能通过忘记来解决问题……一遍中文一遍英文,一遍又一遍……
隔着客厅我听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