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劍嘯江湖 : 徐克與香港電影 豆瓣
作者: 何思穎 / 何慧玲 香港 :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02
前言 / 羅卡 i
Foreword / Law Kar ii
序言 / 何思穎 iii
Introduction / Sam Ho viii
徐克生平紀事 240
Tsui Hark biography 242
作品年表 244
Filmography 244
影人訪問資料 261
List of interviews 262
鳴謝 263
Acknowledgements 263
電影資料館出版刊物 264
Hong Kong Film Archive publications 264
香港電影資料館工作人員 265
Hong Kong Film Archive staff list 265
徐克面面觀
Perspectives
一起工作的日子
Working with Tsui Hark
創作背後說從頭
Talking about Tsui Hark
百變徐克與香港電影的互動 / 李焯桃 2
Through thick and thin : the ever-changing Tsui Hark andthe Hong Kong cinema / Li Cheuk-to 12
鬥, 戰, 勝, 佛 - 徐克的電影動力 / 石琪 24
Struggle, battle, victory, buddhism : Tsui Hark and the force / Sek Kei 34
亂中有存 - 徐克與香港電影制度 / 陳樹貞 46
Organized chaos : Tsui Hark and the system of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 Cindy S.C. Chan 52
再典翻新再詮釋 / 蒲鋒 58
Re-interpreting classics : Tsui Hark's screenwriting style and its influence / Po Fung 64
無所不在 : 徐克的電影音樂 / 葉月瑜 70
Wall to wall : music in the films of Tsui Hark / Yeh Yueh-yu 78
觥籌交錯話大俠 / 劉大木 86
Between wining and dining : a scriptwriter's impression / Liu Damu 92
撒下幾片甘草 / 雷楚雄 106
Sprinkling a few leaves of licorice root : an art director contemplates the magic of Tsui Hark / Bill Lui 112
愛恨徐克 / 黃霑 衛靈 116
I love him and I hate him : James Wong on composing for a truly creative mind / Ho Wai-leng 122
幹嗎我們還可以合作? / 黃岳泰 衛靈 128
Worse than Hitler : cinematographer Arthur Wong remembers / Ho Wai-leng 132
沒徐克便沒了快感 / 麥子善 衛靈 136
No Tsui Hark, no pleasure : editor Marco Mak sticks by his old master / Ho Wai-leng 142
徐克夫子自道 - 三個訪問 / 何思穎 衛靈 150
Tsui Hark on Tsui Hark : three Hong Kong film archive interviews / Sam Ho Ho Wai-leng 173
編劇的繆思 - 四個系列 / 何思穎 196
The one and the many : scriptwriters on scriptwriting / Sam Ho 206
從土法到電腦 - 一個抱負 / 衛靈 218
From the local to the virtual : on special effects / Ho Wai-leng
大话西游 豆瓣 Spotify
9.1 (61 个评分) 赵季平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经典是什么?调侃经典的《大话西游》慢慢烧热,现在也成了一部经典:网络上热烈讨论的爱情经典电影,那些电影对白也成了经典对白。网络的聊天室里,你可以看到紫霞、晶晶、至尊宝、孙悟空、用手走路的人……的名字,热爱《大话西游》的人兴奋了,这些无疑是同道。你喜欢的是至尊宝?是紫霞?白晶晶?紫霞可以随意地说:这座山就是我的,包括你。白晶晶可以豪气逼人地说:来生再见。紫霞说:只要他能拔出我的紫青宝剑,他就是我的如意郎君。晶晶说:我发现你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回来要找的不是我。她们爱的都是大圣孙悟空。
神勇孙悟空在人间是一个凡夫俗子至尊宝,老老实实做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山贼。
身为斧头帮帮主,有诸多凡人弱点,但是很快乐。至尊宝第一次看到白晶晶就动了心,忙着转变形象以讨白晶晶欢心,后来和白晶晶感情发展,不愿意接受白晶晶心里想着别人,以至于追到五百年前去找晶晶,虽然玩笑处理剧情,在感情处理上却毫无玩笑之意,一路认真到底。
但是,他又碰上紫霞,此时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大圣身份了,但却苦苦拒绝,不愿意接受和承认;对晶晶的感情和对紫霞的感情冲突起来,他在理智上欺骗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一心想要回去实现对晶晶的感情,却只是莫名其妙地找到了五百年前的白晶晶,并且实现了他的承诺。但是爱情被证明无法欺骗,他欺骗了所有人,却欺骗不了爱情。
当至尊宝终于恢复大圣身份归来,显示出他的所有我们熟悉的神奇本领,和我们分享痛揍牛魔王的快感,让人痛惜的是他所放弃的人的一切,紫霞的身体在空中退去,而大圣头上的金刚箍在收紧的时候,最痛的不是头,是心。
“曾几何时,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至尊宝说了两遍。当他毫无诚意地对紫霞说出来的时候,感情是十分地投入和专注的,让人感动又空虚;最后大圣附体于夕阳武士身上去亲吻城头的姑娘尽情倾泻,这时候这一句“我爱你”听来痛彻心肺。    虽然时间太短,大圣也算是真正爱了一次了。
就在这时,卢冠廷的音乐响起,歌声伴着风掠过沙漠……
面对世事沧桑时空交错的时候,孙悟空和我们一样的没有力量。
有人说这部电影就是纯情电影,是给那些年轻人看的,而他早就过了这样的年纪。我反倒觉得越上年纪的人才越知道青春与回忆的珍贵,虽然生命里没有这么多的刻骨铭心。
天若有情 (1990) 豆瓣 TMDB
所属 电视剧集: 天若有情
8.6 (22 个评分) 导演: 李国立 演员: 黄秋生 / 吴岱融
华京生(黄秋生 饰)的母亲死后,父亲再娶了林莲好(吕有慧 饰)为妻,林莲好生下了华京生同父异母的弟弟华港生(吴岱融 饰)。华京生和家人的关系一直不好,在设计逼走林莲好之后,个性叛逆而又倔强的他和好友李劲泉(郑浩男 饰)一起前往台湾,加入了当地的黑帮。哪知道此时黑帮老大的情妇,正是他曾经的后母林莲好,而她的儿子鲁德培(郑伊健 饰)也在帮派之中。
那边厢,个性懦弱而又胆小的华港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一名警察,进入了鲁德培领导的黑帮做卧底,而不知华港生真实身份的鲁德培,竟然爱上了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
屎捞人月光光 豆瓣
8.2 (8 个评分) 刘以达 / 黄秋生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2年8月1日 出版发行: Bliss
随碟附送《屎捞人·月光光》Music Video
* 另有精装版送屎捞人公仔
游园惊梦 豆瓣
9.2 (10 个评分) Original Soundtrack / 伦永亮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维京百代
电影《游园惊梦》原声带。
溏心风暴2:家好月圆 (2008) 豆瓣
溏心風暴Ⅱ之家好月圓
8.3 (87 个评分) 导演: 刘家豪 演员: 夏雨 / 李司棋
钟笑荷(李司棋 饰)与丈夫甘泰祖(夏雨 饰)同心协力于微时办好“家好月圆”饼铺,善良的笑荷接济了刚与丈夫偷渡来香港的于红(米雪 饰),没想到于红到头来反而夺走自己的丈夫以及饼铺,连6个子女也不能全保。
时间过去,子女长大,再生风波。长子甘永家阿卡(陈豪 饰)不停炒股不理正业,又与养女阿月(杨怡 饰)和表妹嘉美(徐子珊 饰)陷入感情漩涡;爱子阿好(林峰 饰)花名管家仔,人如其名凡事把家庭关系放在第一位,总是冷落女友导致分手,当青梅竹马的于素秋(钟嘉欣 饰)从英国毕业回来,阿好的爱意重新萌芽,但阴差阳错的时机错失,让于素秋投入了凌志信(黄宗泽 饰)医生的感情中。最小的女儿阿庆也面临正常投入社会以及谈情说爱的烦恼。
阿红却并没有打算放过这家人,总是找寻时机发动各种风波,在各种波澜中,反而让祖太、甘老太(李香琴 饰)以及孩子们心向荷妈。爱和权力的斗争,连续上演,混合着这群孩子的人生,故事会走向何种结局。
蜀山奇侠之仙侣奇缘 (1991) 豆瓣
7.8 (12 个评分) 导演: 萧笙 演员: 郑伊健 / 陈松伶
表面看来,石生(郑伊健 饰)只是一介平凡男子,然而,在他的体内,潜伏着备魔上官警我(关礼杰 饰)的元神。备魔即将复生的消息在江湖之中传开,峨眉派遂担负起了斩妖除魔的重任。
长老派出了峨眉弟子余英男(陈松龄)、易静(胡樱汶)和申屠宏(欧瑞伟)将备魔消灭在萌芽状态,哪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余英男和石生之间竟然渐渐产生了感情。在魔君轩辕法王(罗乐林 饰)的诱导之下,石生走火入魔,最终化身成为了血魔,而余英男为了挽救爱人,不惜砍去了他的右手。血魔附身在石生的右手上跌落了幻波池,并在之后上了崔盈(钟淑慧 饰)的身,峨眉派的安危悬于一线。
三国之见龙卸甲 电影原声 豆瓣
黎允文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9年4月18日 出版发行: JAVA MUSIC
2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
HONG KONG FILM AWARD BEST ORIGINAL FILM SCORE NOMINATION
第三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
ASIAN FILM AWARD BEST ORIGINAL SCORE NOMINATION
全碟由美国MARCUSSEN MASTERING STUDIO母带处理,
附送DTS SURROUND SOUND 环迴立体声试音DVD
三國之見龍卸甲. 豆瓣
作者: 李仁港 香港三聯
自序
中國俗語罵人最惡毒的一句,莫如:「你不得好死!」在浩瀚的《三國演義》世界裡,有好死的竟沒有幾人。試看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三兄弟,劉備最後落得飲恨白帝城;關公敗走麥城;張飛死於非命。又如奸雄曹操死前竟淚流滿面。周瑜吐血而亡之前,還用最後一口氣慘叫:「既生瑜,何生亮!」就連書中最高智慧者諸葛亮,最後竟在五丈原仰天長嘆而終。
雖則「天地不仁」,「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若用慈悲心看之,我頗同情書中人物,征戰一生,最後仍要帶著不得好死的情緒去另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世界。要知書中大部份都是能征慣戰之將,視死如歸之士。在那年代「男兒當死在戰場,用馬革裹屍還」的觀念絕對根深蒂固。我想導致「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絕不是死亡前之恐懼或痛苦。「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走到人生終極的一個時刻裡,所有色蘊世界中的執著都不再重要,良知(或被遮掩已久的良知)再次被發現。我猜想臨死前最恐怖的事,莫如良知告訴英雄們,他們大半生走的原來是迷失了方向的錯路。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個人認為善之善者,不是戰勝別人,而是「戰勝自己」 ──在人生終極的一刻能無憾地面對自己。
在演義中少數能得好死的是中國歷史中少有的長勝將軍常山趙子龍,也就是《見龍卸甲》的主要人物。 趙子龍武藝超群,忠於劉備更忠於大義。《見龍卸甲》選的是他年已七十仍堅持掛先鋒印伐魏,結果中伏的一段慘戰(見原著第九十二回)。演義中評價趙因不服老,硬要出征,故遭此難。黃帝陰符曰:「心生於物,死於物。」雖則在這個大混世中,世人極易迷失,想趙只是趁剩餘的生命,以出戰為名,趕赴戰場這個自己最熟悉的環境,借機反思一個越戰越迷失的問題:「為何而戰?」為功名?為劉備?為正義?
《見龍卸甲》敘述趙在鳳鳴山上一邊帶領趙家軍拚死抵抗魏之圍攻,一邊和跟隨已久、同是來自常山的一個小人物隨從的對話。一個是成名之將軍,正要出世,修成正果;一個是世俗小人,努力入世,圖個功名富貴。二人在「為何而戰」一命題對辯,一陰一陽,相生相剋,夾雜在趙子龍和魏將連番廝殺的血戰中。 書名《見龍卸甲》,龍當然是趙子龍;卸甲者,最終能卸下俗世之包袱,無憾地面對自己最後的一刻。 還記得構思《見龍卸甲》已是十多年前之事,急急流年,滔滔逝水,不禁想起陶淵明一首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憂,應盡便需盡,無復獨多慮。」以作自勉。驀然回首,想起兒時天主教老校長的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的英文經文,恰恰和陶詩吻合,半生尋尋覓覓,原來心田早種,本來不失,何用追尋,記此以終此序。For what we're going to receive, may lord make us truly thankful。
此書獻給先父鳳陽李國軍。
選載
楔子
如羅貫中是現代人,如他要把《三國演義》拍成電影,他會如何處理?
接觸《三國》,是兒時由先父講的《三國》故事開始。及問先父《三國》為何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曰:「文學、歷史、兵法三者俱精,故也。」因先父之啟蒙,多年來對《三國》一書愛不釋卷。子曰:「四十而不惑」,看到中年,開始對《三國》之觀感有了變化。
《莊子‧養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觀其所由,尋其所歸。《三國》一書,文雖浩瀚,其幾乎可一言以蔽之,曰:生生不息的道也(不斷重複的歷史也)。
我不是在故弄玄虛,更討厭別人把簡單之事說得玄之又玄。
何謂道,一陰一陽之謂道。萬化因此而生,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缺一不可。看演義第一句:「話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二字即道。漢字久合而分,又由三國合而為晉,歷史再一次重複了。國父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倡,逆之則亡。」無論你願意或不願意,都得接受。這正是羅貫中在全書要講的大道。為了要讓看官易於入道,才把妙筆一揮,把一段三國史實刻劃成精彩絕倫的小說情節,但得注意,小說情節是末,道才是本。但小說實在太精彩,太具感染力,又難怪大部份小說迷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即舉一例,小說其中一段膾炙人口之赤壁之戰,當中載有一班英雄戰勝曹操之事蹟,如周公瑾之雄姿英發,孔明之足智多謀,關公之義釋曹操,劉備之扶漢心切,凡此種種皆為人津津樂道,但情節再精彩,都只是道之起點而已。孟子曰:「從仁義行,非仁義行」。羅貫中用筆墨形容其始,必用同一筆墨形容其終。如周公瑾之吐血而亡,孔明之出師未捷身先死,關公之敗走麥城,劉備之飲恨白帝城。
還記得《紅樓夢》裡之好了歌?「要好需是了,不了便不好」。偌大一場赤壁之戰,原來在書中只是大道之緣起,若只執著其精彩之情節而忽略其內裡隱喻,在道來說都只是片段,著象,本末倒置,離作者原意實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知白守黑,祟本以息末,既知其子,復守其母。雖知大義所在,卻又如何能將原著媒體改成電影媒體,而又不失其道?我之愚見,禪宗之「見性成佛」實為方便法門:遠離情節之迷津,抱定情節為道服務之決心,一法不立,無法不容。但凡在演義中可用之反映出作者所論之道即成正果。鄭板橋笑看人間:「世人真夠俗,畫畫畫四幅,不是梅蘭菊竹,便是漁樵耕讀。」拍《紅樓夢》未必一定要拍黛玉葬花,拍《三國》又何需只執著赤壁大戰而失原作者之雅意?
《見龍卸甲》這小說是我欲將《三國》改編成電影的一個嘗試,在創作過程中,我是謹守武當張三丰心法:「隨卻已身不是道,執著己身事更糟。」知法,更望不拘泥於法,所以《見龍卸甲》中之趙子龍不會像超人般飛上天,把山一掌打開,不會大搞男女關係,更不會一味標榜:「跟足原著,一字不改。」
吾本電影人,拍電影總望拍那樣似那樣,要知,似者,非也,似佛者,實非佛也。當讀者看到《見龍卸甲》之似道而非道時,實不足為奇,更望不吝指正為盼。
李仁港
劉以達@Love Mission (EP) 豆瓣
8.0 (9 个评分) 刘以达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5日 出版发行: Tats Production
劉以達的首張福音唱片《劉以達@ Love Mission》為宗教注入新元素,傳遞愛的信息。這位前達明一派樂團成員在2009年與多位來自不同教會的音樂人,組識了福音樂隊Love Mission;福音樂隊Love Mission 亦會在6月6日舉行《Love Mission 音樂見證佈道會》,希望透過溫馨勵志溫暖人心的歌曲,勉勵香港人在逆境中自強。
曾榮獲金像獎最佳配樂得主的劉以達,今次自創了福音樂曲,帶來了新驚喜。其中「大能大愛」一曲展現了充滿陽光氣息的劉以達,藉著音樂讚美上帝。劉以達的全新音樂旅程,《劉以達@ Love Mission》收錄了「神的允許」、「與主同行」、「大能大愛」、「浪人哀歌」和「耶穌太寶貴」。
劉以達最新音樂旅程
Love Mission 首張專輯
武侠帝女花 (1981) 豆瓣
武俠帝女花
导演: 姜大卫 / 范秀明 演员: 姜大卫 / 米雪
明末崇祯年间,宦官曹化淳(刘一帆饰)权力势大,密谋篡位,弄得朝廷乌烟瘴气,时盗贼四起,民不聊生,国运日衰,崇祯(张瑛饰)对曹化淳却无可奈何,后在长平公主(米雪饰)策划下,与昭仁公主(余安安饰)共同邀得袁崇焕儿子——武林第一高手中原桃花剑袁若飞(姜大卫饰)合作诛曹。此间长平公主与袁若飞互为知己,彼此钟情,只因国仇家恨种种恩怨终只换来一声叹息。
曹患刚灭,李自成(麦天恩饰)又率起义军直逼京师,崇祯欲用长平公主远交近攻之策对付李自成。为应对清廷开出的皇族出使才能和谈的条件长平公主与周世显(刘松仁饰)假意成婚。周世显出使清廷,不料成功回来之日方知京城已被乱兵所破,崇祯自缢煤山。
崇祯临死前下罪己诏为袁崇焕洗去冤屈,袁若飞放下家仇与长平公主护送太子逃亡。期间为护太子中了曹化淳义子左云苓(莫少聪饰)蛇毒断去右臂,后更因兵器被换被捉到清廷,此时周世显找到长平,长平被周世显真情打动与之相认,二人为救袁若飞假意归顺清廷,并将内力赠与袁若飞后在成亲之日双双饮毒殉国。而袁若飞终成功护送太子突围并击杀左云苓。
游园惊梦 (200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遊園驚夢
7.3 (281 个评分) 导演: 杨凡 演员: 王祖贤 / 宫泽理惠
其它标题: 遊園驚夢 / 满园春色香港版
1930年代的苏州,以超凡脱俗的容貌和绝佳的昆曲造诣红极一时的得月楼歌妓翠花(宫泽里惠)嫁入当地豪门荣府,却遭遇荣家上下的冷落。荣兰(王祖贤)是荣家的亲戚,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之志,一心想做巾帼英雄报效国家。翠花与荣兰结识后因合演昆曲《牡丹亭》生出情愫,终因越轨之举被荣家驱逐出门,被迫暂借荣兰处所安身。
风流倜傥的邢志刚(吴彦祖)的到来为两个女人的生活带来意外波动。因为唤醒了原始冲动,荣兰对邢志刚一见倾心,可是世事无常,落花有情难保流水就有意。而翠花眼见荣兰的移情,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黯然身伤。
2009年4月1日 看过
因为突然对王祖贤阿姨燃起的热情...
同志 香港
任何天气 豆瓣
7.1 (11 个评分) 张柏芝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环球唱片
张柏芝1999年出道的第一张唱片,这张影音EP仅在香港限量发行过,唱片一推出后反应极之热烈,短短数周便达白金数量,成绩彪炳。碟中一共有一个影像文件和四个音频文件。
同名主打歌《任何天气》,原是改编黎瑞恩的《自卑》,而作曲吴国敬直言不讳地说:“是呀,完全一样,只是重新填词编曲。虽然是一首老歌,可是经过改编很能衬托张柏芝地阳光气息。”而张柏芝也并不介意这是一首老歌,她认为,只要歌好听,就一样会红。
《留给最爱的说话》是翻唱当年张丽瑾的原唱,换由陈晓东来念独白。张柏芝对这首歌的MTV情有独钟,她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MTV,歌曲很感人,拍摄时我很投入,自己控制不住哭了出来,而且哭得很厉害。”
《星语心愿》是在全国各地热放过的由张柏芝和任贤齐主演的电影《星愿》的插曲,Cecilia将她的心语呈送大家,“这是我第一次唱国语歌,也是我这张专辑里最喜欢的一首歌。”听到它,你或许可以体会出一个失明的人心中的浩翰星空,也许他们不知什么是碧蓝的,但他们有一颗明澈的心,好象Cecilia的声音一样......
香港九七文化视野文件集 豆瓣
作者: 进念二十面体 / 香港文化界联席会议 进念二十面体[编]
Appendix 附录
香港九七文化视野 / 荣念曾 i
Towards 1997 and beyond : a global view of arts in Hong Kong / Vicki Ooi iii
与特首参选人论文化视野
没有文化政策的文化政策 - 九七前香港官办文化 / 周凡夫 9
市政局文化政策五年计划进度 / 黄英琦 14
如何实践推广演艺的五年计划 / 黄英琦 16
市政局的视艺政策检讨刻不容缓 / 黄英琦 18
中央图书馆与文学推广 / 黄英琦 20
The five year plan of the Urban Council's Cultural Select Committee / Vicki Ooi 22
市政局文化委员会的文化政策五年计划有感 / 黄清霞 26
香港, 边缘, 艺术 / 荣念曾 29
The best culture policy is no cultural policy : cultural policy in Hong Kong / Vicki Ooi 31
What is honoured in a country is cultivated there / Vicki Ooi 44
Hong Kong - gateway to Asia? / Danny Yung 50
Hong Kong arts policy / Benjamin Lee 52
香港艺术政策 / 李湛愍 56
In search of cultural policy 93 / Danny Yung 59
寻找文化政策九三 / 荣念曾 61
应否介入功能组别政治游戏 / 荣念曾 63
文化界争取功能议席的理念 / 洪清田 65
文化界是香港民主化的先驱 / 洪清田 67
香港需要一次'文化反思' / 洪清田 69
文化界争功能议席历程 / 荣念曾 71
从经济角度看文化功能 / 周凡夫 74
一国两制的文化问题 / 胡恩威 梁文道 1
认同中国还是建造中国 / 胡恩威 梁文道 3
人力资源来自文化资源 / 胡恩威 梁文道 5
谁来关心我们的准公民 / 胡恩威 梁文道 7
不文集 豆瓣
8.3 (14 个评分) 作者: 黃霑 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004
《不文集》是黃霑廿多年來最受歡迎的經典著作,前後已加印過60版。書中有不少霑叔自創的不文笑話,亦會引經據典解釋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粗言穢語;更介紹了不少廣東不文歇後語,甚至追溯恥毛、做愛等研究。「不文」二字,自此就跟霑叔形影不離,而別號「不文霑」亦隨之而來。
《不文集》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為了表示對霑叔的最後致敬,現將《不文集》重新包裝為方便收藏的《不文集典藏版》,讓他的作品永留香港人心中。
张彻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张彻 香港电影资料馆 2002
張徹──回憶錄‧影評集
懷念張徹──代序一
張徹先生原籍浙江,每當他講廣東話的時候都很有娛樂性,有時令我們連帶一眾演員和武師都笑得眼淚直流。例如他把「偷襲」說成是「偷食」,就教我們猜了大半天才弄懂是甚麼意思,可是張徹卻不以為忤,還跟我們一起笑得開心,就如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輩,親和地看一群頑劣的小孩在搗蛋。但當他講述鏡頭拍攝時,我們都不敢掉以輕心,更會付出百份之百的精神、努力和心思,克盡己能地完成該要做的工作,因為我們對張徹導演是百份之百的尊敬。他所設計的每一個鏡頭都是一種挑戰、一個學習的過程,也讓我們常常覺得,能夠在張徹的電影裏有自己小小的貢獻,有一種不可言喻的自豪感,如若我們之中有誰做得不夠好的,他非但不予以責難,還加以激勵和指引,因他只注重每個人的長處,從不在乎別人的短處。在這個凡事令人壓力深重,欠缺安全感,人事鬥爭激烈,經常為了成敗得失而至精神緊張的電影生涯中,他能夠讓我們覺得拍電影是一種樂趣、一種境界,活得有尊嚴,令人對片場生活有種強烈的歸屬感。
張徹先生在其年輕時雖曾從事過短暫的政治生涯,但他的電影和行事為人卻一點也不「政治」。他有藝術家的浪漫,知識份子的風骨;為人坦蕩,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虛懷若谷兼有容人的雅量,卻沒有如一般政治家的權謀和機心。張徹又從不多言,也從不虛言。他把該說的話都放在電影和文字裏,他那揮灑自如的影像結構和文字運用都有極強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每每流露出他的真性情、真性格。他的電影說的是大仁大義,又兼顧到人之常情,有武亦有俠,氣度恢宏而又從容不迫,看後每有令人蕩氣迴腸的痛快感。
張徹閒話少說,卻愛才、惜才,又能慧眼識英雄,曾跟他合作無間的編劇家倪匡和邱剛健、武術指導唐佳和劉家良、攝影師宮木幸雄以及一眾幕後功臣,都是深具名望和創意的一時俊彥,在張徹的電影中有巨大貢獻。我等後輩在向張徹學習導演技巧的同時,又能從他們那裏學習到編劇在一部電影中的靈魂作用,而唐、劉兩位師傅更把中國武術的精華、神韻和意境,推陳出新,結合強而有力的影像設計,構成一種獨特的動作美學,很能配合張徹的浪漫思維。
張徹更有塑造明星的超凡能力,他不但觀人於微,很能發掘出每一個人的潛質,而且他的直覺素來都非常準確。經他一手提拔及悉心栽培過的明星演員,好些都曾紅極一時,成為眾多青年男女所崇拜的偶像。他是用愛心、智慧和惺惺相惜的態度來栽培他的演員,又能根據各人不同的特質、潛能和吸引力而度身設計出不同的性格、獨特的形象,如王羽、羅烈、姜大、狄龍、王鍾、陳觀泰、傅聲、李修賢、郭追等都各具魅力,各有特色。他不但能塑造明星,也能令每一位演員都盡情發揮其所長,可謂伯樂適逢千里馬。
在早期的電影圈,很看重「老經驗」,年輕人往往被忽視,然而張徹卻獨愛提拔年輕人,重視年輕人。從年輕人中,他感受到那份豐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正如他電影中的主人翁都是英雄出少年,有少年人的浪漫,而在浪漫之餘,又帶有古之俠者的正義和正氣,能面對任何挑戰,肯定自我。在我跟隨張徹之前,我的個性比較害羞、木訥,又頗為自卑,對自己沒有多大信心,有意念、有感想也不敢說出來。但自從看了張徹的一系列電影如《獨臂刀》(1967)、《金燕子》(1968)、《遊俠兒》(1970)和《報仇》(1970)等片之後,使我覺得我也可以擁有那份少年的浪漫。正當我感到迷失,看不清自己和未來的時候,他卻鼓勵我應該專心向導演方面發展,而在當時來說,年青人做導演簡直是個不可能的夢。雖然我們之間平時話不多,但他知道我的潛能,他不但替我找到了方向,還幫助我建立自信,找到肯定自我的價值。想來,我不僅從張徹啟發到做導演的心得,也學習到做人處世之道,實屬感激。
張徹的電影永遠都有一份年輕的感覺。他忠於自己,堅持理想,一直到老仍然保持年輕的創作心境。他思路仍然清晰,筆耕不輟,仍不忘扶掖後進,且每天都在惦掛一群他曾經悉心栽培、視同己出、愛之殷切的演員和工作人員,令人為之肅然起敬。從六十年代伊始直至八十年代後期,他勇於破舊立新,用現代的觸覺和電影技巧,突破了傳統香港電影的老舊模式,首創陽剛武俠,其一系列的浪漫武俠片經典不但引發新潮,且開創了香港電影的武俠新世紀;其獨特的拍攝風格和豪快而富節奏感的動作設計,更影響了為數眾多的海內外電影工作者,從而也改變了香港電影的命運,使世人從此對港產片有全新的觀感和評價,直讓我等後輩感到興奮,引以為豪。
誠然,張徹先生在香港和中國的電影史上,有極其重要和肯定性的地位,其作品所發揮的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我們深深敬佩張徹先生的電影風格和風骨,感激他曾經拍攝出不少永垂不朽的電影,成為我們的典範,也留給我們永恆的美好回憶,實不愧為一代電影宗師。
吳宇森
二○○二年九月寫於洛城
目錄
懷念張徹──代序一  吳宇森
張徹電影的陽剛武力革命──代序二  石琪
圖片集
回憶錄
[往事篇]
童年
年少從政
往台灣
來港從影
[邵氏篇]
加入邵氏
邵逸夫
[二長篇]
長弓時期
長河時期
[導演篇]
從《阿里山風雲》到《斷腸劍》
新派武俠
摸索求變
功夫片
何謂好導演
對「暴力」的見解
男性情誼
[談己說人]
雜談自己
金庸
程剛的「導演性格」
桂治洪的「極端導演性格」
我與演員們
[泉源篇]
香港電影的活力
功夫
京戲
外來的影響
[結語]
影評集
[華語電影]
岳楓作品
桃花運
雨過天青
嬉春圖
畸人艷婦
論岳楓
李翰祥作品
丹鳳街
全家福
殺人的情書
江山美人
後門
倩女幽魂
楊貴妃
論李翰祥
易文作品
血灑情花
青春兒女
空中小姐
香車美人
二八佳人
姊妹花
逃亡四十八小時
女秘書艷史
快樂天使
天倫淚
論易文
陶秦作品
龍翔鳳舞
三星伴月
千金小姐
天長地久
蘭閨風雲
慾網
春潮
皆大歡喜
千嬌百媚
論陶秦
張徹編劇作品
桃花淚
脂粉間諜網
殺機重重
黑蝴蝶
無語問蒼天
遊戲人間
電懋出品
玉女私情
樑上佳人
家有喜事
雲裳艷后
同床異夢
左派公司出品
阿Q正傳
少年遊
迷人的假期
甜甜蜜蜜
真假千金
小月亮
武俠片
白髮魔女傳上集
兒女英雄傳
青城十九俠
女俠文婷玉
談武俠片
粵語片
美人春夢
玉女驚魂

人海孤鴻
難兄難弟
戲曲片
十五貫
借東風
七彩鍾無艷
楊門女將
其他
女大十八變
百花公主
偷情記
迷魂曲
國魂
苦兒流浪記
江水東流
[荷里活電影]
左手神槍
喋血九重天
紅粉忠魂未了情
從占士甸說起
碧血黃金
蓋世英雄
逃獄驚魂
大海盜
龍虎山生死鬥
虎城煞星
血戰勇士堡
一網打盡
英雄虎膽
黑社會龍虎榜
風雲群英會
七俠蕩寇誌
賓虛
牧野遊民
原野奇俠
原野春心
[日本電影]
神箭殺霸王
冰壁
俠士宮本武藏
地獄花
千姬
戰國群盜傳
瘋狂的男女
黑暗街大決戰
日本誕生
陷阱
雙龍秘劍
大江山怪談
混世魔王
俠義雙雄
評《用心棒》兼論黑澤明風格
作品簡介
生平年表
參考資料
鳴謝
編後語  黃愛玲
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chinese/publication/pub18_index.html
唐滌生的文字世界 ─ 仙鳳鳴卷 豆瓣
作者: 楊智深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8
唐滌生,廣東中山人,一九一七年六月十八日出生。他是中山縣翠亨村紀念中學的畢業生,其後遠赴上海進入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學習。日寇轟炸上海時,他返回香港進入「覺先聲劇團」做撰曲工作,後來轉為編劇。他的編劇師父是名編劇家南海十三郎。

唐滌生的作品在粵劇範疇中,如奇跡般的屹立了半個世紀。本書是第一本以粵劇作家為研究對象的著作,作者除了細緻地做了許多研究、考證、分析的工作,還對唐滌生的作品、仙鳳鳴的演繹有著極感性的體會。
虎度门 豆瓣
Otomo Yoshihide
发布日期 1997年3月28日 出版发行: Sound Factory / Noise Asia
黑鳥全集 豆瓣
9.8 (8 个评分) 黑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24日 出版发行: 大大樹音樂
由七十年代末開始以多媒體(音樂|劇場|錄象)在大專院校及青年中心巡迴,到二千年前在油街倉庫以<黑夜驪歌>作告別演出,黑鳥以斷翅飛翔了二十年。在香港,她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軌跡,紀錄了一代人的青春和夢想。
斷翅,因為黑鳥由開始到解散,都是以最民間,最貧脊的條件去創作和與一個高度商業性的社會進行互動。它以社會文化的向度(非地下搖擺自我情結,非偶像文化事業),但同時非藝術化的手段,去嘗試紀實,呈現,和催化一個社會面貌的轉變。當獨立自主還是相當陌生的提法時,黑鳥早已經守持多年;當D.I.Y還只是西歐抗反文化理念的標籤時,黑鳥已經在香港力行了。
用折翼來學習飛行當然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掙扎,卻更多時候成為一種人文的圖騰,在香港,在台灣,地下的中國,日本,甚至歐洲,最沒有條件的業餘組合卻啟蒙了影響了結盟了多少不同族類的同途。
在地,不少這些“聽黑鳥長大的人”,今天遍佈各行各業,都由當年學生、青年,成為社會上不同社層位置的決策者。在他們今天的作業裡,如果尚懷有一丁點在這些作品內曾經分享的理想和信念,這個社會,就在不同的區域(教育,法律,環境….)出現了略為不同的變化。
黑鳥從來不屑什麼使命的光環,只是如版畫家珂勒惠支所說,想在自己的時代發揮作用。或可說,希望作為一個拆牆者,用音樂把經濟社會為人與人之間介立的牆壁粉碎。
最近,四面風光的Bono在接受<新聞周刊>的訪問時說,單聽音樂中的夢囈沒有用,要真的行動起來,令社會在實質上改變過來,才算作為──而他,就去跟總統大享游說,要為非洲脫債。
其實早在九七年首映的黑鳥的第二部紀錄片<做戲、唱歌,幹啥?>(After All these Years)中,我就說過,音樂改變不了社會,是人,因為感動而行動,社會才會改變。但同樣,在<民眾擁有力量>(People Have the Power)的文案中我亦寫過──「由沉默,到加入聲音;由聲音到加入行動;由行動至理念的堅持,是一個不少人drop-out的漫長的歷程。」
連綿世代的社會歷史,其實不由史官或教科書編寫,更真實的紀錄,是在人文的印記:詩歌、音樂、電影。黑鳥在其生命的路上,留下了這八個作品。在聽者心中,它們自有其個別存義。人,終隨流水去;音樂,卻永不絕響。
一人分饰两角 豆瓣
8.5 (34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一张绝版的EP让人想到的是炒价,然而剔除商业的因素,这张确实是张不可多得的EP,《一人分饰两角》单曲无庸置疑是当中的亮点,AMK 和黄伟文的合作可说是完美之作,尽管当年这首作品的光芒被诸如《暧昧》等大热作品所掩盖,但是若干年后再翻箱倒柜再把这张细品,会发现当年怎么遗落了这么首好作品呢?是王菲精品太多,还是怪自己的耳朵太三心两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王菲首次和独立乐队ANK合作。当中也收录了《知己知彼》的混音版本,是绝不难看之作。最后一Track 也给大家一同卡拉一下的机会,也算是当中的可贵之处。
2009年1月12日 想听 這封面真好看
pop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