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Ava Adore 豆瓣
Smashing Pumpkins
发布日期 1998年4月7日 出版发行: Emi
The first single from their highly anticipated 1998 album'Adore'. It's backed with two previously unreleased tracks,'Czarina' and 'Once In A While'. Slimline jewel case. AVirgin Records release.
2007年12月26日 听过
rock
Rotten Apples (Greatest Hits) 豆瓣
8.9 (9 个评分) The Smashing Pumpkin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Hut
Limited edition Japanese version of their 2001 'Greatest Hits' collection includes one track unavailable on the US edition, 'Try, Try, Try'. 18 tracks on the first disc and the bonus B-sides & rarities disc carries the same tracks (16) as every other terr
2007年12月26日 听过
rock
亲爱的王子 豆瓣
7.0 (23 个评分) 樱桃帮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櫻桃幫現身
CherryBoom 是 4 個 E 世代的輔大女生。
不是秘密武器
櫻桃幫是一個公開訓練演出的樂團
絕對純地上女生搖滾音樂 絕對新世代硬甜甘脆風格
鼓手 大恬
剛進入法定成人年齡,大一新鮮人,年紀最小。
身高 168,個子最高大。
超愛五月天的,高中時代開始玩團,偶爾拍廣告賺零用錢,喜歡看樂團表演。
喜歡拍照,喜歡逛街跟所有女生喜歡的都一樣。
但,她說:我是青春鼓手喔!
主唱 查查
但是偶爾會兼團內的鍵盤手低。
念法文系的,但流行歌都愛唱,要好聽的才行。
家人都愛看書,但叔公金庸寫書給全世界華人看。所以查查難免會有俠女精神不時漏電放出來。當你聽到,從她甜蜜的嗓音唱的創作歌曲是…在清新早晨幻想謀殺變心男友的 100 種方法時,就請別意外啦!
貝斯手 小倩
顧名思義是有點笨的意思啦!真的沒外表聰明。
從高雄北上來讀日文系的女生,愛上搖滾,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有多個不同樂團演出的經驗,因為友情+理想,就定在櫻桃幫到底了。
台下是男生喜歡喜歡的笨女孩,一上台會自動變身為凡爾賽玫瑰的奧斯卡-------帥得咧!
結果喜歡她的女FANS比較多耶。
吉他手 瓜
唸會計系的女生頭腦很清楚,所以玩起吉他的邏輯性很高。
創作欲強烈,學習力高,是知名吉他手黃中岳唯一女弟子。
上台表演很像 2 個人,一個是嫵媚的莫文蔚,一個是酷狠的艾薇兒,重點是,瓜彈吉他的時候又媚又帥。而且,當然是彈得很讚啦!
拍照片很辛苦,因為戴牙套了,還要 2 年才能拿下來。
CherryBoom 首張專輯【親愛的王子】中帶來了新樂種。E-Punk ---- E世代獨有的PUNK樂型。除了保留了龐克音樂的反對精神,也讓大反對精神呈現出甜蜜的小反對口氣。
CherryBoom 在這一個年代裏也有她們對世界新的黑色幽默。 (PS.女生擁有對世界社會批判的[小]反對特權。可愛而跋扈的自我精神,不同於男生的絕對批判個性。) 她們雖然年輕執著於出發的力量,卻還是隨時記得回頭看看那個永遠存在的真實精神。
CherryBoom 專輯遊戲玩弄電子音色,讓搖滾訴說新想像。
有些創作以單純容易跟唱的旋律為主,有一些卻有創世代觀點的新態度;有些創作詞中有E世代口氣的新愛情觀,有一些則是傳述她們對新事物的故事描寫。(PS.優勢是:創作演唱中再強烈的口氣,也就是個性的主張;柔性又倔強,肯定被疼惜而絕非異類的吶喊。)
CherryBoom 就是七年級,我們老人家說的所謂草莓族的世代。
她們不像你看的那麼美麗脆弱,其實她們可是爆發力十足的讓人吃驚;櫻桃幫展現的音樂新態度,讓她們的歌和她們的組合在市場上具有高辨識度。直接入口的酸.甜.甘.脆.我們稱這個音樂叫做【coolsweet】--------------酷甜樂流。
Am I Not Your Girl? 豆瓣
8.2 (12 个评分) Sinead O'Connor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奥獾纳唯一一张翻唱专辑,所选歌曲都是曾经影响过她的音乐。从玛莉莲.梦露的《Why Don't You Do Right?》到莎拉.布莱曼、麦当娜都曾翻唱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此曲也正是奥獾纳早年在小酒馆卖唱时经常唱到的歌曲。
2007年12月17日 听过
rock
Universal Mother 豆瓣
9.1 (44 个评分) Sinead O'Connor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Sinead O'Connor ,90年代最具个性并最富争议的流行音乐巨星之一,在整个十年里涌现的无数女歌手中,她无疑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孤傲直率的言辞、倔强的光头、愤怒的面容以及不修边幅的行头---矛头直指长久以来大众心目中女性柔弱性感的形象。Sinead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摇滚女乐手的形象,坚称自己决不是性感偶像而是严肃的艺术家。她所掀起的这场反叛为后来的The Cranberries 、Liz Phair 、Bjork和Alanis Morissete的涌现奏响了序曲。
Universal Mother这张94年的专辑呈现出崭新的风格——不再是轰炸式的宣泄,而是低声细语,婉转亲切,充满了母性的光辉。
2007年12月17日 听过
rock
Z 豆瓣
7.4 (10 个评分) My Morning Jacket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Ato Records
My Morning Jacket的新专辑大致来说非常之棒,没有失误也少有缺点,但与过去偏向Alt. Country的路线有些不同。这次使用的Sound感觉起来Modern许多,旧乐迷可能得花一些时间习惯。一但频率调对,那种专属于My Morning Jacket的快感体验很快便能重现。
如果音乐风格可以从乐团的名字略见端倪,My Morning Jacket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早安夹克,多么可爱的名字,和他们的音乐一样没有心机,简单直接地一目了然。
My Morning Jacket是由五个从肯塔基州来的乡巴佬组成,灵魂人物是主唱Jim James,他同时负责乐团里所有词曲的创作。这伙人身穿格子夹克,留落腮胡,还没中年却已经有了中年男人的模样,俗里俗气的,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会成功的乐团。而如果你知道主唱Jim James的嗓子是公认乐坛中最像Neil Young的一员,你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也许会自动停止。
继承着美国南方草根乡谣的优良传统,My Morning Jacket成团的时间虽然不长,却意外地获得了大范围的成功。不但在美国本土广受欢迎,他们竟然在欧洲也掳获了许多乐迷和乐评的耳朵。My Morning Jacket的音乐简单易懂,没有繁复的概念铺陈,也没有多余的累赘装饰, Jim James善用自己嗓音的优势,配合轻巧动听的旋律编写,一首首过耳难忘的好歌就这样生产出来。斑鸠琴,刻意调得很松的小鼓,句句滑进心坎里的SlideGuitar,My Morning Jacket用最简单的方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季节聆听,都有自己特殊的风味。
Flaming Lips,Mercury Rev这两个乐团或许是聆听My Morning Jacket最容易想起的名字。早期Flaming Lips不修边幅的粗糙调调,些许Mercury Rev的新迷幻风味,这些讨喜的原素确实都可以在My Morning Jacket的音乐中找到。然而早在第一张专辑他们已经明确走出自己的方向,就是简单做自己喜欢的音乐。
The Tennessee Fire是My Morning Jacket的第一张专辑,专辑于99年发行时,主唱James不过才23岁,而这张专辑的成功也奠定了他们在Darla厂里的重要地位。The Tennessee Fire巧妙的结合了美国独立乐界的硬蕊精神和乡村音乐的优良传统。打个比方,想想有人用九零年代初期Galaxie 500或Pixies式的吉他手法弹奏着七零年代Neil Young/After the gold rush或Harvest这些经典乡村民谣作品的tone调,也难怪这种兼具创新和讨喜的结合能让My Morning Jacket在独立乐迷或传统乐迷身上都找到施力点,进而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局。
我们可以在这张专辑里听到缠绕的吉他声线和浅显易懂的情绪铺陈,也可以听到清爽明亮的空心吉他和傻里傻气的多重和声。这张专辑就像一本厚实的乡村诗集,而你会想在开阔的绿色山坡,一边啜饮啤酒一边大口大口的读它。这么烦闷的时节,就让My Morning Jacket陪上我们一季吧。
Garbage 豆瓣
9.1 (17 个评分) Garbag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5年8月15日 出版发行: Almo Sounds
Garbage(垃圾乐队)这支在95年堀起立即震撼乐界四人团体,以其特有音乐视野巧妙搬弄流行、摇滚、噪音等因子迸发不同于时下的鲜明风格,因而获得乐评激赏其为My Bloody Valentine、Curve、Sonic Youth等噪音美学名团的综合体。 而由鼓手/混音Butch Vig、吉他/贝斯Steve Marker、吉他/键盘Duke Erikson 以及女主唱Shirley Manson等三男一女所组成的Garbage,是历经怎么样的组团过程呢?
80年代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大学就读的Vig读了二年书就决定辍学参加一个名为Spooner的乐团在其中担任鼓手一职,因此结交了当时在Spooner担任主唱及吉他手的Erikson,两人对玩音乐有志同道合的想法,一拍即合成为长久的合作搭档。而当时是威斯康辛州大学电影学院学生Marker则是Spooner的乐迷,他用他的四轨机器帮助Spooner录制歌曲。84年Vig与Marker两人合资购买八轨录音设备及一间仓库实践多年的梦想,于是名为Smart的录音室就此产生。
在发行过三张车库摇滚风格的专辑后,Spooner改名为Firetown继续在Smart Studios录制专辑。成立Smart录音室之后Vig及Marker开始为当地的庞克乐团以每一首歌100元美金的酬劳录制作品,2个天生好手的功力渐渐地在独立摇滚界打响名声,接着如Sup Pop、Touch、Go、Slash、Twin Tone等唱片厂牌都选择在Smart Studios赋与Vig及Marker大任为其旗下艺人录制专辑。90年代初Vig的音乐生涯有了重大成就,他身为Nirvana的《Nevermind》、Sonic Youth的《Dirty》、Smashing Pumpkin的《Gish》及《Siamese Dream》等专辑制作人,一手打造出Grunge / Alternative领域中的经典传世作品,成为摇滚乐界地位崇高的制作人。
93年Vig、Marker、Erikson等三位在乐界响叮当的名牌制作人,开始怀念以前一起玩团的乐趣,于是他们齐力为U2、Nine Inch Nails 、House Of Pain 等团作混音工程 ,三人激发起无限点子促成想要再组团的念头,于是他们常常在Smart Studios尽其所能把玩各种音源,实验多种突破及可能性。而当94年某一个晚上Vig正在看MTV音乐台时看到一支团名为Anglefish的音乐录像带,深深被留有一头红发的女主唱的声音所吸引,而她正是来自苏格兰的Shirley Manson,Vig当下就认定Manson就是他们理想乐团的女主唱。
有了Manson的加入,乐团于是成形,而正当团名悬而未决时,有位大伙共同的朋友来访Smart Studios无意听了Vig、Marker、Erikson等人之前录制的噪音声响,立即脱口而出“This sounds like garbage”,Vig马上反应“没错,我们就是要将这些垃圾变成一首首歌曲”,于是这个新兴团体就有了别具意义的名字-Garbage。
花了一年的时间Garbage于95年交出首张同名专辑,Vig表示他们的音乐风格要贯穿Electronica、Rock、Pop等范筹,立图打破主流音乐刻板形式。由于成员之一的Vig过去风光的纪录,因此当Garbage步入乐坛,媒体乐评多把重心放在Vig的身上,认为这是一支属于Vig的乐队,但是随着《Vow》、《Queer》、《Only Happy In The Rain》、《Stupid Girl》等单曲的问世,改变了大家的主观想法,开始着迷于这支四人乐团所散发的谜样魅力,以及他们所建构出令人震撼不已的音乐版图。女主唱Manson不仅具有酷样的外型,她的声音时而诡谲迷离,时而慵懒性感,载沉载浮于Vig、Marker、Erikson所处理扭曲、段续、切割的音源中, 投射出融合My Bloody Valentine、Curve、Sonic Youth等瑰丽奇美的噪音图腾极致。如此石破天惊的专辑获得乐评一致推崇并且荣膺葛莱美奖包括最佳新人、最佳摇滚歌曲、最佳摇滚团体歌曲三项提名。 无论在商业市场及媒体乐评都获得成功的Garbage,96年受邀为《罗密欧与茱丽叶》电影原声带献上一首B-Side作品《Number One Crush》,堂堂名列另类排行榜前茅。
2007年12月17日 听过
rock
The Golden Age Of Grotesque 豆瓣 Discogs Spotify
7.9 (31 个评分) Marilyn Manson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Nothing
3年后发布了第五张专辑——The Golden Age of Grotesque。同时直到2003年,摇滚乐——尤其是重金属,正强烈需要一个有着高贵形象和宏伟的雄心的艺人,而Marilyn Manson正是这么一位。毕竟,The Golden Age对于日耳曼艺术、歌舞剧艺术以及早已衰弱的Hollywood30年代的魅力,意图通过用节奏强烈的重金属重新加以诠释,为其赋予现代化意义从而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但在如今这个年代,摇滚艺人对于80年都没有什么印象,更不用说是30年代了,而人们常常会忽略这个因素,尽管音乐不是他们的事业。
从音乐上来说,Manson并没有抛弃他们最本质的音乐特征——他仍在不懈坚持Holy Wood中最根本的音乐元素——但这张由他本人第一次担当制作的专辑却显得肤浅而轻盈,尽管音乐仍笼罩于扭曲和吼叫之中。Manson已从反复处于众人的关注之中解脱,他的音乐也随之变得更加外向。这种新的自由空间也让他有时候显得有点糊涂可笑——比如在“This Is the New Sh*t”中那毫无意义的声音,以及在“Mobscene”中对Faith No More的“Be Aggressive”的借用还有其中的歌词“You are the church/I am the steeple/When we f*ck we are God´s People”——但所有这些并没有为专辑摸黑,而且从其他方面说,也成为专辑的一个显赫之处。专辑所营造出来的那宏伟而壮丽的气势却是压倒Manson所有同行的,而且也不差于他前先的专辑。The Golden Age中也带有稍许的诙谐幽默成分,这也为专辑本身舔色不少。 老美以行动向恐怖教主Marilyn Manson/玛莉莲曼森乐团宣示效忠,单单美国一地至今已累积6百万张的总销售天量,这支哥德式工业摇滚团体在乐界开创惊悚视觉与听觉的地位绝不亚于文坛的恐怖大师史蒂芬金。 向来以惊世骇俗的扮相与挑釁卫道人士的言论著称的Marilyn Manson,’96年首次出辑《Antichrist Superstar/离经叛道》就因鼓吹反宗教无神论而引爆争议,也树立起Marilyn Manson无与伦比的毁灭者形象、’98年苍白人妖鬼魅造型的《Mechanical Animals/机械化动物》更缔创空降Billboard流行专辑榜冠军佳绩、横扫全美,之后再以20世纪末的超猛天碟《Holy Wood/亡命圣林》激销全球150万张,虽然´99年时曾发生Manson崇拜份子扫射校园师生事件的憾事,但他们挑战世俗眼光的大胆言词与创意仍然毫不妥协。 阔别两年全新专辑《The Golden Age Of Grotesque/惊世骇俗》的创作概念是Marilyn Manson发想自30年代好莱坞的灵感,由Marilyn Manson与Tim Skold制作、Ben Grosse混音。首打“Mobscene”夺得英国摇滚单曲榜No.8 (5/4)与德国排行榜No.8;“This Is The New Shit”更雀屏中选为基努李维主演卖座电影系列续集《骇客任务:重装上阵》的电影主题曲绝对值得珍藏
Splinter 豆瓣
7.5 (10 个评分) The Offspring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专辑简介Offspring 这张专辑带有金属色彩的朋克乐。在1994年产生了最流行的轰动效应。仅在一家独立的唱片公司就创造了超出四百万张的销量。乐队继承了80年代 indie rock 的传统,从声音的角度上看,他们更像一支劲力十足的重金属乐队,因为他们有准确且具有脉冲力的和声以及 Dexter Holland 的平滑的嗓音。
收起
有何不可 豆瓣 Spotify Discogs
8.6 (64 个评分) The Cranberri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Island
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 is the debut studio album by Irish rock band The Cranberries. Released on 1 March 1993, it was their first full-length album after having released four EPs, and is also their first major label release. The album was written entirely by the band's lead singer Dolores O'Riordan and guitarist Noel Hogan. It reached number one on both the UK and Irish albums charts. At the end of 1995, it ranked as the 50th best selling album in Australia. It reached number 18 on the US Billboard 200 albums chart and sold over five million copies there.
2007年12月17日 听过
rock
To the Faithful Departed 豆瓣 Discogs
8.9 (36 个评分) The Cranberri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Island
The Cranberries were an Irish rock band formed in Limerick, Ireland, in 1989 by lead singer Niall Quinn, guitarist Noel Hogan, bassist Mike Hogan, and drummer Fergal Lawler. Quinn was replaced as lead singer by Dolores O'Riordan in 1990.
2007年12月17日 听过
rock
No Need to Argue 豆瓣 Spotify
8.6 (83 个评分) The Cranberri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Island Records
No Need to Argue is the second studio album by Irish rock band The Cranberries, released in 1994. It was the band's most successful album, and has sold about 17 million copies worldwide. It contains the band's most successful single to date, "Zombie". The album's mood is darker than that on 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 It shows a more mature performance by lyricist and vocalist Dolores O'Riordan, writing about war, death, love and disappointment. Her voice is clearer, without the previous album's double and triple voice layering. In some of the songs, the band decided to take on a rockier and heavier side, using distortion and increasing the volume. The song "Yeat's Grave" [sic] is about William Butler Yeats, and quotes one of his poems, No Second Troy. The hit song "Zombie", written by lead singer Dolores O'Riordan, is according to her about the IRA bombings in 1993 that resulted in the death of two children.
The Wall 豆瓣
9.5 (438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Columbia
Pink Floyd 的 The Wall 也许是音乐史上极具迷惑力和富想象力的专辑。The Wall 录制于1979年,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在1982年拍摄了这张专辑的同步电影 The Wall。
故事是围绕着一个虚构的,将一位名为 Pink Floyd 歌星的孤独比喻成一堵精神上的墙这个故事所展开的,而墙是由他在人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而且无法排斥的一种精神失落,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并随他的人生成长也日益增长演化发展而成的。专辑的开篇便是通过邀请无意识的观众进入 Pink 的演出(In The Flesh?)而展开的,刚一出世 Pink 就面对着如履薄冰的人生(The Thin Ice),然后转回到孩提时代对在二战中阵亡的父亲的回忆(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1]),上学后又不得不面对填鸭式的刻板教育制度的伤害(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 以及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又对其的过分看护而使其感受不到任何家庭的温暖(Mother),他不由得自问「我该相信政府吗?他们会把我送上火线吗?我该修建一堵墙吗?」;但在甜言蜜语的回答中,他看到的却是这个世界依旧充斥着漫天而降的炸弹和奔向掩体的平民(Goodbye Blue Sky);他迷惑了,不知何去何从(Empty Spaces);于是他自甘堕落下去,在他对性的憧憬和渴望中(Young Lust)高喊到「I need a dirty girl」;然而在现实无奈的空虚中,只能假装一切都好,但日复一日,爱变得灰暗,他却变老并得不到任何快乐(One Of My Turns);他感到的只是剃刀般的冰冷和葬礼的鼓声,以及对女友离去后所发出的凄惨的哀鸣(Don't Leave Me Now);此时的 Pink 已经完全绝望,他已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觉得他就象一块墙上的砖头被强行禁锢在其中迷失了自我(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3);最后,在他结束曲(Goodbye Cruel World)中彻底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而结束了第一盘的内容,而此时,Pink 已完全建立起来的自我封闭的墙,它表明他已深深地陷入精神失落的旋涡里。
第二盘在 Pink 面对外面的世界寻求自我解脱(Hey You)中开始,而美妙的吉他演奏曲(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以及低沉的管乐曲(Nobody Home)折射出此时 Pink 的孤独情感,对人生迷茫的他哀叹到「..But I've got nowhere to fly to」;精神忧郁的 Pink 面对电视中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时唤起他悲伤的回忆,不由发出痛苦的哀鸣(Vera);随后在一片鼓乐齐鸣般的古典弥撒风格的颂歌合唱中,引出了整部专辑的核心曲目(Bring The Boys Back Home)中则唱出了他强烈的反战心声;当他的唱片公司使用药物诱使其完成(Comfortably Numb)后,他不由得想逃避,发问到「这场表演还要继续下去吗?」为何不转身逃走?然而此时此刻,他已没有退路,他不得不将这场表演进行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在演出现场,他那种忧郁不振的情绪最终异化为一种莫名的憎恶和歇斯底里般的法西斯式发作(In The Flesh),他嚎叫到「If I had my way, I'd have all of you shut」;他不愿被社会带走他的灵魂,宁愿(Run Like Hell);在温暖但混乱的战栗中,他再度迷茫,孤立无援只能(Waiting For The Worms),伴随着痛苦,他的心在流血,精神已疲倦不堪,终于将这场表演(Stop);而在(The Trial)中,他通过对自己在精神上进行的审判,最终将他心灵中的这面墙推倒后,Pink 终于走出墙外(Outside The Wall)和人们又会聚在一起而结束全曲。回首往事,墙那边又是一群疯狂的小孩们,他们是否又在建造他们自己的墙吗?这张唱片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曲折路程,它以内心的沉思为主,以「墙」比喻人性的枷锁,在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不再沉沦,不再逃避,勇敢地走出「墙」外,寻找自己的新天地。
这部专辑广受注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配合。例如,在专辑中多次出现的反战内容唱出了广大美国社会民众对越战深刻反思的心声,而把自己比作是「墙上的一块砖头」且无足轻重,便采取逃避的方式以求解脱,这种思想又与当时美国社会中「垮掉的一代」的处世态度不谋而合,因此也同样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共鸣。这部抱负不凡的概念专辑凭其极富社会反叛性的内涵而在全球掀起热潮。该专辑在美发行后于当年 12 月 15 日进入美专辑榜并名第列 51 位,六周后升至榜首并一举蝉联 15 周冠军,而在美国同期发行的单曲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也以其特有的叛逆性而成为其单曲榜的4周冠军,并且也是他们历史上唯一一首单曲榜冠军歌曲。The Wall 的演出则是一部耗费心力的舞台表演(如此奢华以至于乐队只能将它带到少数几座城市进行演出)并被改编成一部完整的电影。该专辑同期在全球攻陷了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排行榜并占据榜首位置(在日本和英国可能没有那么好的评价,英国Q杂志给出的很普通的三颗星的打分)。The Wall 同样标志着 Waters 和 Gilmour 最后一次作为合作伙伴在一起工作。乐队在下一部专辑 The Final Cut 完成后便宣告解体。
混合理论 豆瓣
9.0 (168 个评分) Linkin Park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如果你还没有听过“林肯公园”乐队的专辑《混合理论》,甚至对这支乐团还一无所知,请问您今年多大?58岁?没有哪一支乐队会有如此实力,一举囊括诸如 "2001年全美专辑销量总冠军;全球专辑销量第二名;葛莱美最佳新近艺人、最佳摇滚专辑、Billboard 音乐奖最佳新近艺人……新世代的音乐顽童,无门无派,嬉笑怒骂游走于各门各派之间,博采众家之长,尽情炫出E时代音乐风情,不经意间,首张大碟 [Hybird Theory混合理论]狂卖1500万张。终成大器的inkin’Park在世界范围内狂掀阵阵Linkin热浪,引发一场场“时尚风暴”!
Fallen 豆瓣
8.7 (116 个评分) Evanescenc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ind-Up
这张《Fallen》是哥特新军Evanescence的首张大碟。《Bring Me to Life》和《My Immortal》被选入了电影《Daredevil》的原声。专辑中所有的歌曲都由Amy Lee和Ben Moody主创。浑厚略带沙哑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这位颇有才华的女主唱独特的唱腔与当年刚出道时的Tori Amos有颇多相似之处。
本张专辑的风格可以说是Alternative Metal(另类金属)与Goth Metal(哥特金属)的一个综合体。在本专辑的歌曲中,Amy Lee的唱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无论是在《Bring Me To Life》中运用自如的高音部分,还是在《Whisper》中低声的吟唱,都使我们不得不肯定其扎实的歌唱功底。在本张专辑中,Evanescence乐队的整体音乐包含了Goth与Alternative的共同特点,但是在Goth方面,Evanescence却未达到传统意义Goth的那份境界,我们可以听到Evanescence的缥缈,当我们刚想沉浸其中,像大多数新金属一样的简单旋律便会突如其来,占据着歌曲的后半部分。因此,如果Evanescence能够坚持自身特点,并能使乐队风格更加鲜明的话,她们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一颗更为耀眼的rock star 。
流星圣殿 豆瓣 Spotify Discogs
9.1 (220 个评分) Linkin Park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3月25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 Wea
或许在两年多前,相信没有多少人能预料到这群来自南加州、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会成为牵动今日全球乐坛的影响指标。然而事实是,Linkin Park於2000年底发表的以该团原始团名为标题的首张专辑《Hybrid Theory 混合理论》,成功地透过一Vocal(Chester Bennington)与一MC(Mike Shinoda)的双主唱带领,在音乐上呈现出揉合着电气化/Hip Hop肌理的独树一帜Nu-Metal/Mixture-Rock格局,得以获着名重金属杂志Kerrang!选为「20张Nu-Metal体系代表名盘」。更重要的是,「Hybrid Theory混合理论」耐力十足地在2001年全面突围,不仅成为2001年全美销售总冠军专辑缔造无比耀眼的商业成绩(至今更以累积一千五百万张的销售量),更让乐团赢得葛莱美奖「最佳重摇滚乐团」肯定、获滚石杂志选为「年度最佳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