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闻
十万个为什么 豆瓣
7.5 (91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4日 出版发行: Space Circle
“第一次是先有了专辑名字才开始的歌曲创作,然而这也没有帮我们确定内容的框架和边界,大家一如既往的天马行空起来。唯一不同的是在《十万个为什么》创作的两年里,我不像以往那样在意专辑的时间计划和工作的节奏,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过程本身。结果就是更多的时间在不断的试来试去,大部分时间里歌曲本身并没有太多进展,但这帮我解开了很多的“为什么”。就好似“十万个为什么”本来的源头 “One million Hows, two million Wheres,and seven million Whys!”总是有那么多需要弄明白的事情,也只有浸入在这个过程里才能逐渐理清自己的思路吧。
我们一直喜欢做「专辑」而不是「单曲」,因为这需要一段相对长的过程,正是这一相对长的过程赋予了专辑「时间」的烙印。一首歌并不能记录某个阶段相对完整的思考,但一张专辑可以。而对于这张专辑里每一首歌,讲述的又是各自独立的故事,它可以是关于无数的“?”,也可以是关于遥远处依旧需要去探寻的光亮。”
2020 年 9 月 22 日 谢玉岗
0.7 豆瓣
9.1 (147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2年6月8日 出版发行: 倦鸟唱片
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准备,惘闻将于2012年6月推出他们成军13年以来的第7张正式唱片《0.7》。此次也是惘闻首次同倦鸟唱片合作,新唱片将以黑胶和CD两种形式发售。唱片录制于今年2月,也是惘闻第一次采用同期录音的方式,以期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场的质感。 虽然前期录音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但后期弦乐组的录制以及唱片的缩混让录音师以及乐队成员在之后的一个月不停的奔波往返于大连-北京-宁波。最终,当母带从加拿大的Grey Market Mastering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4月了。
新专辑是从2月这次录音的10首作品中最终选出的7首,这依然是一张纯器乐的惘闻风格唱片,但较之以往的作品,惘闻新作愈发成熟自然,情绪表现的更加自如,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均为其所用,它像催眠术般将听者与不同的记忆体验紧紧缠绕在了一起,就这样惘闻又一次引领大家进入自我内心深处,做一次伤心与喜悦皆有的旅行。
无穹 豆瓣
8.0 (27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22日 出版发行: Space Circle
关于外太空,关于我们生活的地球之外的世界,始终是人类执迷于去发现和探索的领域。在人类的历史中,我们如痴人般不断思考着我们是谁,到底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这个人类哲学第一命题。那对于整个宇宙的畅想更是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所以当刚开始接触到《挑战吧!太空》这个节目的主曲创作的时候,我很兴奋但同时也感到有些无从下手。于是乐队的每个人都分头去准备了一些自己根据这一命题而创作的动机和想法。当我们把这些素材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我的聆听感觉是这些素材更多的都是指向了关于摆脱束缚和突破现有极限的情绪和话题。所以乐队据此找到了一个切入点。我们将整个的主曲做成了一个两段式的结构,第一段对我来说更像是描绘了一幅想象中的飘渺未知的外太空景象,它既荒凉也优美。第二段更像是在一片荒凉之中重新一点一滴的构建和向外突破。在配器上,我们加入了一个小编制的弦乐团和合唱团,试图放大一种不同人把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发力的状态,所以最后的混音制作,我们也是把它交给了远在瑞典的制作人Kristian, 他同样对这一命题的音乐非常感兴趣,所以在最终的混音中他也加入了他的想法,并配合着合唱团加入了他标志性的高音吟唱。当最终的母带在瑞典由母带师Magnus完成并通过因特网传给我再次聆听的时候,我非常感动,不同于之前所做的任何配乐,它汇集了那么多人的想法和劳动,这就像今天我们的宇航员能离开地球,迈出一下步进入外太空一样,背后是无数人工作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谢玉岗于大连
2018年10月10日
发行:Space Circle
曲/编曲:惘闻乐队
吉他手:谢玉岗/耿鑫
贝斯手:徐增铮
号手:黄凯
键盘手:张岩峰
鼓手:周连江
混音制作:Kristian Karlsson
母带:Magnus
录音:王亚楠
合音:男高音:刘斌;男中音:徐伟 ;女高音:张健男;女中音:鄢红
弦乐组: 小提琴:程冠又/PALAMARCHUK VERONIKA;中提琴:牛雪莹;大提琴:苗雨壮
行进军鼓:王琦
合成器:曲睿宁
封面手绘:好好姑娘小可
看不見的城市 豆瓣
8.4 (156 个评分) 惘聞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21日 出版发行: 好有感覺音樂
兩年前的《歲月鴻溝》,惘聞用宏大的氛圍之聲,描繪出在他們眼中,在這個時代我們都將必然捲入的巨大黑洞。出人意料的是,兩年後他們並沒有延續前作,執迷於綿長悲壯的敘事和彌漫的寬廣氛圍,而是突然轉過身,把注意力從時代景觀移回到了他們的生活場景中,帶來了一張由八首相對精短的作品構成的新專輯《看不見的城市》。
作為一支存在近20年的“老樂隊”,每張唱片的變化或者演化並不稀奇,而且這也一直在惘聞的身上發生,但這一次,我們聽到的,絕對是惘聞迄今為止最動聽、最溫暖的一張唱片,他們一頭紮進了旋律的懷抱,將他們對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最直接的情感表露無疑。遠赴冰島錄音,也讓這張新唱片的聲音變得更加純淨悠遠。在《看不見的城市》裡,我們感到一陣陣的關切,也聽到了惘聞下意識的,在變成這個城市一絲有溫度的能量。
關於專輯創作和錄音的自述
“2016年初,當惘聞完成了《歲月鴻溝》最後一天的錄製,我們在大雪封門的錄音室裡重播錄音檔時,我想,下次一定要做一張暖色調的唱片。至於怎樣進入暖色,我們還完全不知道。
或許因為大連的春天總是來的很遲,那之後做出來的東西,我們都沒感覺到溫度變化。第一輪的巡演回來,才到了大連最舒適的季節。看來,我們就是始終被周圍環境影響的一幫人。
後續的創作逐漸進入軌道,在排練室錄完了一個粗糙的Demo後,我們就開始尋思著去哪裡錄製這張唱片。和惘聞每張專輯之後都會換一個新的排練室不太一樣(因為每次都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每張新唱片,我們都希望在一個新的錄音環境下進行,覺得這樣或許會帶給我們一些不同的情緒和感受,另外,在一個新的錄音室裡,我們每個人總能學到一些新的技能。
一年前,我們的調音師小龍和經紀人孫怡去冰島旅行,拜訪了那個由游泳池改建的很出名的錄音棚Sundlaugin,之後樂隊就收到了他們發來的錄音棚環境和設備的照片資料。那時我們剛訂完了歐洲巡演,所以決定乾脆在巡演之前,去冰島錄製這張新唱片。
新唱片的製作人,是我們上一張專輯合作過的Wouter和Lode兄弟。通過《歲月鴻溝》在一起十多天的工作,現在我們對彼此的工作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非常信任對方。在抵達冰島之前,我們在郵件中聊了很多錄製這張唱片的想法,希望每個人能把對冰島以及這個錄音棚的主觀感受都帶入到錄音和棚裡的再創作之中。
得益於大家充分的準備和計畫,整個錄音非常順利。我們在錄音棚裡把那些在市面上很難找到的老樂器和設備,挨個試了一個遍。大家玩的興奮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所以即使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也不覺得疲憊。這樣的氣氛下,就算經過了冰島的冬日極夜,最終的錄音也如我們最初所願,是一張溫暖的作品集。”
關於唱片的名字
『過去兩年,我認識的不少年輕人,都離開了大連這座城市,去更有活力的地方生活和工作。而依然佇立的這座城市越來越沉默,也越來越模糊。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了卡爾維諾的那本,我始終沒有讀完的書,翻開它的前幾章,我看到了自己曾經用鉛筆畫下的字句:「每個城市都從她面對的荒漠獲得自己的形狀;於是趕駱駝的人和水手所看到的,就是這樣處在沙的荒漠與水的荒漠之間的苔斯皮納。」於是就有了這張唱片的名字:《看不見的城市》。然而這本書我依然沒有讀完。』
-謝玉崗
2018年6月26日
0.7 豆瓣
惘聞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好有感覺音樂
置若罔聞的時代軌跡
中國器樂搖滾領軍樂隊惘聞
經典五張錄音室專輯同步台灣發行
惘聞於1999年成立於中國的海濱城市大連,時光回轉20年,這支由當時2個酷愛The Smashing Pumpkins的蹩腳吉他手發起的樂隊,已經通過9張錄音室專輯和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演出及國際演出歷練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器樂搖滾/後搖滾領軍樂隊。
「惘聞」這個名字,是由樂隊第一代鼓手提出的,當時選用【置若罔聞】這個成員,表達的想法是:沒有人知道,也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大家在邊上加了一個竪心旁,表示用心的意思。樂隊經過幾次人員更替,於2002年穩定成員,逐步形成了現在的六人固定陣容。吉他手:謝玉崗;吉他手:耿鑫;貝斯手:徐增錚;鍵盤手:張岩峰;鼓手:周連江;小號/巴立東:黃凱
惘聞至今發行過9張錄音室專輯,1張電影原聲專輯,1張與瑞典後搖樂團Pg.Lost共同發行的Split專輯。勤奮、堅持且勇於不斷創新的惘聞在中國獨立音樂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他們的音樂在不斷的汲取和進步,一步一個腳印呈現出更宏大和壯觀的聲音場景。
2017年11月27日,惘聞將通過十一音樂/好有感覺於台灣正式發行《IV》(2008)、《L&R》(2010)、《0.7》(2012)、《八匹馬》(2014)、《歲月鴻溝》(2016)五張經典唱片!每張專輯遞進清晰,是屬於這支樂隊的一個清晰的時代軌跡。根據發行年份,大家也不難發現,這是一支創作穩定、高產勞模且音樂質量不斷攀升的真正獨立的大團!它們會像催眠術般將你與不同的記憶體驗緊緊纏繞在一起,就讓惘聞引領你進入自我內心深處,進行一次傷心與喜悅皆有的旅行吧。除了五張唱片的發行外,惘聞也將配合進行於12月1日在台北Legacy;12月2日在高雄LIVE WAREHOUSE的雙專場演出,實在是特別大的驚喜,喜歡器樂搖滾、後搖滾、氛圍音樂和獨立搖滾的夥伴們不容錯過哦!
《0.7》則是惘聞最為旋律化的一張唱片,迄今被樂迷津津樂道,這張專輯是惘聞第一次採用同期錄音的方式,樂隊希望最大限度還原現場的質感。
惘聞憑借專輯《0.7》斬獲2012第二屆阿比鹿音樂獎年度搖滾專輯獎;2013第五屆中國搖滾迷笛獎最佳年度搖滾樂器演奏獎。這張唱片樂隊也首次推出了限量300張的黑膠唱片,這也是為數不多的中國樂隊發行自己的黑膠,這張唱片也拉開了惘聞樂隊發行黑膠唱片以及探索有趣的錄音方式的序幕。同年底,樂隊同瑞典後搖樂隊Pg.Lost一同推出了Split黑膠唱片。11月,惘聞第二次進行了歐洲巡演,同時與日本後搖天團MONO一起進行歐洲的巡演。
八匹马 豆瓣
8.6 (120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3日 出版发行: New Noise
惘闻—中国后摇领军乐队。成立第十五个年头的惘闻,低调勤奋,从未停留。他们与整个时代保持疏离的关系,做始终热爱的音乐,制造新的记忆景观!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录制发表他们的第八张专辑,这将会是乐队的一个新的开始。
并让我们用这张唱片来缅怀逐渐逝去的喝酒猜拳这一传统行为吧。
——————————————————————————————————
《八匹马》收录了惘闻最近三年内创作的八首作品,每首作品诞生之初所讲述的故事或者情景我几乎都没有了印象,不同于惘闻以往的创作方式,这次新唱片中的很多歌曲在录音过程中都经过了大幅的重新编排,甚至在后期过程中我们也加入了很多新的想法。
《八匹马》的录制过程,充满了趣味。我们第一次放弃了进棚录音的概念,而是把所有的录音设备和乐器音箱都搬进了回声图书馆,一个奇妙的地方。我们花了大概1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里录音,伴随着不明真相的图书馆读者和楼上的咖啡客,我们像极了一群行为艺术工作者,我们的录音过程像极了一个低级的行为艺术作品。整个录音过程我们并没有清场,图书馆以及楼梯上面的咖啡店都是在正常营业,所以如果你仔细听这张唱片,会听到很多环境声甚至人说话的声音。
后期的混音制作,我们找了四个人混不同的歌曲,他们是Toman的Wouter, PK 14的杨海松,which park的老王以及同我们合作了上张唱片《0.7》的安基国。我们抛弃了所谓专辑歌曲的一致性,因为专辑收录的8首歌对我们自己来说本身也是差异性很大,所以我们决定干脆放大这种差异性。
《八匹马》对于惘闻来言,是一个有意思的尝试, 它也是乐队十五年以来推出的第八张唱片。我们会牵着八匹马穿行各地,带给你们一个奔腾的惘闻现场。
——【惘闻自述】
L & R 豆瓣
8.6 (75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8日 出版发行: 狐狸尾巴唱片
这张于2009年秋天在大连New Vision录音棚由录音师柳丕刚录制完成的惘闻最新唱片日前已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著名的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老巢Hotel 2 Tango完成了全部的缩混工作,而担任这张唱片缩混师的正是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的吉他手Efrim。唱片的母带目前尚在蒙特利尔的Grey Marketing Mastering Studio由Harris Newman做最终的后制工作,4月初,惘闻这张全新的唱片将由狐狸尾巴唱片正式推出,正版专辑在独家在挖挖哇数字音乐商店提供下载。
岁月鸿沟 豆瓣
8.3 (108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18日 出版发行: Space Circle
2016年1月初,差不多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惘闻在大连完成了乐队第九张唱片的录制,与以往不同,我们第一次找来了Wouter和Lode兄弟俩作为唱片的制作人。这张唱片总共收录了6首长曲和1首录自于废弃厂房中的人声作品,它们都是在过去的三年中创作的,最终的录音在原始创作的基础上改动了不少,乐队希望在一个作品中表述更多的内容和情绪,做更多的线索和矛盾冲突,而制作人则希望把一切脉络梳理的更清晰,双方的这种拉扯达到了最终的某种平衡结果。对惘闻而言,它是我们认知和探索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又一次尝试。

过去的几年,感觉时间轴绷上了弹簧,加速度使人充满了莫名的兴奋和窒息感。才刚习惯的十年一代的讲法也已经过时,眼前的生活如速度失控的幻灯片般闪烁变幻。移动网络似乎把人与人拉得很近,其实是改变了我们的存在方式,让今天的“关系”成为一堆堆坚硬的数据模块, 不灭不净,无法交融,你甚至不能选择不参与其中,随之深深坠入时空堆积过载又不断撕裂的缝隙中。

越过岁月鸿沟就是Sweet Home, Go了?是的,不过是另一个岁月鸿沟,英语的。音乐总是或轻或重,但它从来不是精神糖果或者情绪解药,但我总是幻想着它那强大的气流能让时间暂停,把你我从冰冷的深渊喷到九霄云外,然后摔到粉身碎骨。

惘闻 2016年4月11日于大连